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蒙山竹类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引进竹种20种,经营在蒙山脚下3年的栽培,结果表明:早竹,凤尾竹,鹅毛竹,铺地竹等9种竹子能安全越冬,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篌竹,矢竹等6种竹子略有冻害,但能越冬。毛金竹,桂竹等5种,竹子冻害严重,不能安全越冬,尤其是黎竹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2.
《世界竹藤通讯》2006,4(1):43-43
地处青藏岛原过渡地带的四川,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最宜于各类竹子的生长,是中国特有的混生竹分布区。四川既有热带的丛生竹,又有温带的散生竹;既有优良材用竹,也有优良笋用竹;引种的外来优良竹种也能生长良好,竹种约有100种以上,不少具有晕要经济价值,已广泛应用。四川省现有竹林面积55万hm^2,  相似文献   

3.
雅安地区引种撑篙竹×绿竹3号,经两年试验表明,撑绿竹在海拔1000米以下,生长正常能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比当地慈竹产量高,是优良的纸浆用竹,可以适度推广,对其稳定性、丰产培育措施有待深入研究。1引种竹生物学特性撑篙竹×大绿竹,共有3、6、8、30号4...  相似文献   

4.
茶秆竹新竹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茶秆竹的鞭芽及幼竹--成竹生长规律的观测,结果表明:茶秆竹的鞭芽于8月上旬开始分化,鞭芽数随着鞭龄的增大而降低。当年的鞭可以分化成鞭芽和笋芽,茶秆竹立竹主要集中在壮龄和中龄鞭上,立竹的着生部位以鞭的中、后段为主。竹笋出土可分为3个时期,高生长可分为4个阶段,高生长节律呈S形,符合Logistic曲线。  相似文献   

5.
材,笋,景俱佳的优良竹种——红竹栽培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竹PhylostachysiridescensC.Y.YaoetS.Y.Chen别名红壳竹、红鸡竹、红哺鸡竹,是刚竹唇中较大的散生竹。秆高8~12m、径8~12cm。在浙江、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均有分布,近年已为各地广为引种。该竹秆高,径粗,竹材经晒不裂,蔑具韧性加工性能好。笋味甘甜鲜美、出笋多、产量高、笋徐叶紫红色,色泽鲜艳。红竹适应性广,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能在土壤较瘠薄林地生长,管理相对较为粗放,是竹类中一个造林先锋竹种。在立地条件较好,管理较集约时能获得较高笋材产量。近年,红竹虽是安吉县乡土竹种,但发展仍很快,已从原来全县5…  相似文献   

6.
以金镶玉竹和菲白竹为研究材料,对不同光照强度下盆栽观赏竹的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70%的自然光照强度对盆栽观赏竹的生长比较有利,不但能提高盆栽观赏竹的成活率,还能增加新竹数量,对金镶玉竹的新竹高度、菲白竹的新鞭长度和芽数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竹类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单子叶常绿植物,但在南方地区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通过南竹北引和筛选,即通过南方竹种对济南地区的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和生长状况对比、性状表现的稳定性等方面的测定,筛选出适合济南地区生长的观赏竹25种,为多种类的观赏竹用于城市绿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河边两岸栽培箣竹,箣竹栽培成活率高,平均每百株箣竹母株成活率达到95.9%。出笋率达。到100%,每株箣竹母株平均出笋达2.2株。箣竹出笋成竹生长迅速,试验结果表明7年生平均竹稍高7.6m,胸径粗16.6cm,枝叶茂盛,枯枝落叶多,能保护河岸不被洪水径流,可保持水土,起到固岸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出笋、退笋、高生长规律3个方面对铺地竹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铺地竹从3月中旬开始陆续出土,一直到4月中旬,共持续37 d.前期和盛期所出的笋成竹率比较高,并且所成的竹比较强壮.退笋一般发生在10 cm以下的高度.竹秆的高生长遵循慢一快一慢的规律,历时39 d左右,后期出土的笋能较快完成高生长是由于其生长初期和末期时间短的缘故.铺地竹高生长和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红竹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竹Phyllostachys iridenscens Yao et Chen是一种笋用、材用,篾用均佳,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较高因而值得推广种植的优良经济竹种。本文是作者十余年来,在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寺林场对红竹生长,发育连续研究所得资料的系统总结,内容包括竹笋-幼竹,成竹、地下茎生长,新造红竹林的发笋特性,成竹质量和红竹的开花结实等。  相似文献   

11.
白水江大熊猫食用竹引种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丰富大熊猫保护区竹子种类,我们从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引入3种大熊猫食用竹。这些竹包括拐棍竹,冷箭竹和峨嵋玉山竹。通过四年试验表明,白水江保护区海拔2600米以上地段不适应这些竹生长,海拔2300米左右地区能适应这些竹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内龟甲竹的出笋规律、幼竹高生长规律以及光合特性。龟甲竹出笋和高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龟甲竹发笋期分为明显的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时期,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发笋,历期33天左右;2016年,园内龟甲竹共发笋48支,其中由于人为损伤和营养不良,5支退笋;龟甲竹幼竹在高生长过程中,呈现"慢—快—慢"的"S"型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方程;龟甲竹一天中总平均生长量为17.65cm,白天生长量更高。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龟甲竹净光合速率在12:00时达到最大值,呈"单峰型";其光响应与CO_2响应的结果表明龟甲竹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但CO_2同化能力弱,总体光合能力较弱;PAR、Gs、Tr、Ta和Ci是影响龟甲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理因子,且影响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3.
王朗引种区大熊猫主食竹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引种大熊猫主食竹生育规律进行了研究。选用引种3年后生长表现较好的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石棉玉山竹(Yushania lineolata)、冷箭竹(Bashania fangina)、青川箭竹(F.rufa)4个竹种生长量与本地缺苞箭竹(F.denudata)作对比。通过生长过程的数学模拟和多元变量分析,探明5个竹种竹笋—幼竹期生长节律,日生长率及其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引种的4个竹种都能适应本区条件,但在生长量上存在着种间差异。发笋多、生长快、长势好的竹种是糙花箭竹、冷箭竹和石棉玉山竹。影响竹种高生长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因子。  相似文献   

14.
优良食用笋竹种引种地域差异分析与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7年引种早竹、高节竹、红哺鸡竹、鸟啼鸣竹、白哺鸡竹等多种食用笋竹栽培的研究,系统分析引种地与原产地地域差异和生长性差异,探索食用笋竹栽培经营模式,对湖南食用笋竹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竹类植物生长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竹类植物生长规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竹类植物地下茎、芽、根、笋、秆、枝和叶等部分的生长规律,探讨了笋和幼竹的生长规律,以期为竹类研究者提供参考,并推进对竹类植物生长规律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竹类资源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省竹类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竹类种质的多样性、种质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栽培的区域性和生长型的多样性,为全省竹种开发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桐梓县引种优良笋用竹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引种地和原产地生态因子的比较分析,论述引种优良笋用竹的可能性,并通过对不同海拔引种的笋期,厉竹率、地下竹鞭生长及产量测算等恢复适应性指标的观测,从而进行适应性分析,初步得出的适应性顺序为:(1)新站;早竹、雷竹、红竹、白哺鸡竹;(2)元田大早竹、红壳雷竹、红竹、安吉金竹、雷竹、白哺鸡竹,乌哺鸡竹,尖头青竹,高节竹;(3)凉砚垭;早竹,红竹、白哺鸡竹,雷竹。  相似文献   

18.
竹螟的危害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螟,又叫竹苞虫、竹卷叶虫。危害毛竹、淡竹、刚竹等多种竹类。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大发生时竹叶被吃光,使成片竹林枯死,严重影响翌年出笋和行鞭生长。  相似文献   

19.
通过32种小径竹的引种试验,研究小径竹的适生环境及生长规律,探讨小径竹竹种园整地、母竹选择、造林、幼林抚育及施肥技术,为闽北林区林农推广小径竹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红壳竹为我国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有着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它集中分布在安徽东南部和浙江西北部,其中广德县是其中心产区。通过对广德县现有红壳竹林的分布及其不同生境中成林和新造竹林的生长表现以及林分质量的调查分析,初步得出红壳竹在其适宜的气候区内,地形、坡向、不同母岩或母质所发育的土壤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其生长环境可以划成3种类型,即适宜生长环境、一般生长环境、不适生长环境,从而为自然条件大体相同地区扩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