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道教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文化,在形成之初就已经传入云南省,并与云南省本土的民族宗教文化相结合,对云南省乡土园林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此从云南省特殊的文化背景入手,分析了云南省乡土园林发展状况及道教文化的特点与传播情况,并以中国传统道教文化思想为出发点,结合云南省道教园林的代表真庆观,从园林空间和文化意境、建筑形式与结构和园林植物三方面分析剖析道教文化对云南省乡土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随着城市面貌的快速变化,城市寺庙园林的发展问题日趋严峻。文章阐述了城市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整体性保护。以武汉市古德寺为例总结得出整体性保护需要结合寺庙园林文化、整合外部空间环境及探索多种保护途径,使之适应城市生活的变化,并与城市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北京15个寺庙园林树种调查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寺庙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类型之一。而寺庙园林的植物配置因其宗教性质而区别于其他园林形式。通过对北京市15个寺庙园林植物的调查,总结其树种应用及其生长状况,理解寺庙园林的特殊种植要求。该次调查结果加深了对植物与宗教文化相结合的理解,并为今后新建寺庙园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分析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异同。介绍日本在借鉴和吸收异己化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园林化的成功案例。在吸收国外的园林理念和技术方面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是南北朝时期道教发展的重要地区,但宫观造像方面却遗存难考、史料不足。从现有考古成果和文献看,目前只能收集到十三通南朝宫观碑记。这些碑记记载了宫观中的神祗与造像,同时也涉及到一些宫观造像的形制材料。这些材料反映出当时道教造像的存在形态,即:南朝时期长江流域已经出现了道教神仙的供奉仪式,但南朝宫观中普遍不设置神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具象及具象艺术在寺观园林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可推广具象艺术表象手法、强化寺观园林的景观营造和意境表现。【方法】理论推导具象与寺观园林的关系,结合广元天台山、大黑山莲花寺、西佛寺、清河古镇等实例具象手法在寺观园林中的应用。【结果】寺庙(观)园林从选址到意境营造均与具象有机结合;因地制宜选择具象、园林要素强化具象是寺庙(观)园林景观具象化的重要原则;再者,建筑布局可强化具象主体、道路线形勾画具象轮廓、植物造景营造具象意境等均是具象手法在寺观园林应用的具体措施。【结论】具象化设计的新构想和理念在实践中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任何优秀的园林在营造的过程中都遵循一定的美学规律,其中形式美的法则是绝对不能或却的。对形式美法则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并介绍其在园林中的运用和体现,旨在探讨符合美学规则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以增强人们对形式美法则的重视和理解,提高对美的景观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论北京明清时期寺庙园林的造园艺术——以潭柘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潭柘寺是典型的北京明清时代的山林寺庙,依山而建,建筑布局采用我国寺庙传统格局,严谨规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14.
在强调华夏文化审美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审美上的取向的基础上,将华夏审美文化分为2部分:作为基底的传统礼乐文化审美和在不同时期作为显性的不同审美文化:儒家文化审美、隐逸文化审美和儒、佛、道思想圆融的文化审美。传统礼乐文化审美包括主从有序的形式美、和合天地的"和同"美以及圣数蕴道。不同时期的显性审美文化按顺序可分为3段具有不同特点的审美表象,即儒家审美关于"大化流行"的感悟、"孔颜乐处"的君子人伦之美与浩然的山水情怀;隐逸审美的超以象外、栖身山水与乐归田园;儒、佛、道3家思想圆融审美所包含的和谐共济、格物致知与适意闲心的审美。这些不同时段占主导地位的审美意趣与作为基底的礼乐文化审美相叠加,并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以警句妙语的形式对造园意境加以点题和深化。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北京寺庙园林的几种类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敏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14(4):67-76
本文主要按园林位置、布局、功能的不同,将中国明清时期北京寺庙园林分成3种类型:(1)寺庙庭园,即以寺庙建筑为主,用树木,花卉、清泉、水溪、山石及台榭、亭廊点缀其间,如法源寺;(2)寺庙附属园林,即于寺庙外专辟独立园林,以园林为主,辅以建筑小品,如月河梵院及白云观;(3)山林寺庙,即寺庙设于风景区,寺庙与山水、森林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宗教与自然风景的结合,如潭柘寺、戒台寺等.本文结合上述3种类型的典型寺庙,论述其造园的手法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17.
道家是以先秦时期老庄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教则是两汉时期神仙方士把老庄思想宗教化、神秘化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文化中的许多重要的思想观念与教义修为,对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道教独特的服食炼养方式,促进了茶的发现、利用和向民间普及的过程。道家思想和道教的教理教义,不仅为中国茶文化注入了生机和灵气,而且是国人饮茶之“道”的最直接的来源。这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教中,道家与后来的道教最早与茶文化发生关联,其加于茶文化的影响、作用也最深… 相似文献
18.
旅游文化是文化这个大类中的一个分支。旅游的文化属性,最有力的证据是旅游史。旅游文化包括旅游文化设施、旅游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文化度、旅游设施的文化度、旅游服务的文化素养、旅游文化服务等等。城市旅游是目前旅游业和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因为城市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最重要的空间场所,也是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于我国许多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而言,能够综合体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景点无疑是旅游者的首选地,也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点,所以具有浓郁传统地方特色的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了城市旅游景观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是一门带有综合性的艺术,它既是一种文化,又是容纳其他文化的场所,其艺术性、思想性、文学性都具有典型性与独特性。在现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文化生活要求愈来愈广泛,并迅速提高,促进旅游普及,并使旅游成“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园林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卿希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从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和对我国思想、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幅射作用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在道教的道理,又从个人人生价值、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园林意境生成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意境的生成离不开三方面的动因:一是园林景观,二是欣赏者,三是欣赏过程的环境因素.首先对中国园林意境进行了阐述,提出园林意境的概念,得出园林意境生成的动因,并对各个动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园林意境的创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