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淮阴县实行蚕桑生产基地化经营,可以充分地利用先进的蚕桑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有效地改变目前我县蚕桑生产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造成的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浪费大、成本高、效益差的粗放式经营,提高我县蚕桑生产经营水平,促进我县蚕桑生产产业化发展。1我县实行蚕桑生产基地化经营的可行性我县是工业小县、农业大县,种桑养蚕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曾为推动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1995年蚕桑生产达到我县历史上最高峰:桑园面积13.5万亩,年养蚕发种31万张,年创产值1.5亿元之多。但是在上几年低潮冲击下,也…  相似文献   

2.
张丽 《四川蚕业》2004,32(1):47-48
蚕桑生产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已极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实现小农经营模式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已成为我县蚕桑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县现有桑园面积8.2万亩,是蚕桑生产大县。但由于桑园在当前是按人均划分的,从而导致经营分散,加之最近两年来的低谷调整,目前,我县有40%的农户桑园面积在1亩以下,蚕桑收入在家庭经济结构中占的比重很少,致使蚕农不重视,新技术不易推广,大大影响了蚕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蚕桑生产如何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由于受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和蚕桑产业内部存在问题的制约,我县蚕桑产业呈不断下滑趋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低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县蚕桑生产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正确贯彻和执行“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蚕桑生产方针,重创蚕桑生产新的辉煌?笔现就生产中的有关问题浅谈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左秀兰 《蚕桑通报》2011,42(3):34-35
蚕桑业是我县农村的主导产业,蚕桑收入在全县农民的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比重。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诸多不良因素影响,蚕茧价格忽高忽低,起伏不定,导致蚕农直接经济效益大幅下降,蚕桑生产受到很大冲击。特别是2008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内茧价暴跌,蚕桑生产也因此跌到历史最低谷。茧价的无序波动,严重地挫伤了我县蚕农的栽...  相似文献   

5.
射阳县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起步于七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蚕桑曾是我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项目,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达到了6666.6hm^2,遍布23个农业乡镇,年饲养蚕种23万张,生产蚕茧7500t,年产优质无病桑苗10亿株,是享誉全国的优质无病桑苗基地,年实现蚕桑业生产总值2亿元。可是在1995年丝绸行业大滑波,导致了严重地毁桑现象,我县的蚕桑业遭受了严重地打击。然而,我县蚕桑业基础雄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仍显示出相对较高的效益。但是根据蚕桑业的特殊性,目前仍有很多不利因素制约我县的蚕桑生产,在体制、机制乃至技术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快蚕桑业发展步伐,探索发展蚕桑新路子,把我县蚕桑生产做大、做强,再创历史辉煌,笔根据近几年我县的实际,作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陈晟  苗道平 《北方蚕业》2000,21(4):44-44
为探索我县蚕桑生产经营模式,今春,我们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在仰化镇涧河村、侍岭镇岭西村进行了蚕桑生产合作社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试点结果 表1 合作社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县实施蚕桑工程始于 1990年 ,当时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至 1992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万余亩 ,蚕茧产量 2 5 0余t。由于市场波动 ,1995年桑园逐渐被挖 ,至 1998年仅剩 10 0亩。 2 0 0 0年我县县委、县政府在分析蚕桑生产的特点、规律和我县自然、社会生态条件后作出了恢复和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几年来我县蚕桑产业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桑园面积恢复到 1万余亩 ,蚕茧产量达 30 0余t。1 更新发展理念由于蚕桑生产受市场的影响较大 ,其茧丝价格波动大 ,农民从事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得不到稳定 ,为此 ,我县提出了“从容应对市场考验 ,巧…  相似文献   

8.
茆迎春  魏勇 《四川蚕业》2006,34(3):46-47
栽桑养蚕是我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农药、废气和河道的淤积,水质恶化等环境因素正危害和影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本就环境污染对我县蚕桑生产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蚕桑生产作为农业的一项产业,发展经营的模式也不例外。尤其象我县这样一个被国家列为贫困县的农业县,受其自然条件、文化素质、交通、科技信息等因素的限制,蚕桑生产走产业化开发之路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县十年来蚕桑生产发展形成农、工、贸一体,产、加、销配套发展的成功之路。 1 蚕桑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 蚕桑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确定蚕桑支柱产业和茧丝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组建农、工、贸、产、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其实质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面地、系统地、有组织的将蚕桑生产作为脱贫致富项目列入千家万户群众发展商品生产,进而通过一体化经营转变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过程曾经历“三起三落“。1987年至今就是由于走产业化路子,才能有了今天的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10.
陈晟  苗道平 《四川蚕业》2000,28(4):47-48
<正> 为了挖掘我县蚕桑生产潜力,探索我县蚕桑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进我县茧丝绸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2000年春,我们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在仰化  相似文献   

11.
我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解放前后,蚕农善于培育乔木桑,实行粮桑间作。七十年代,随着坝区条田建设,大力推广田埂栽桑,从而蚕桑生产布局转移到田坝地区,对我县蚕桑生产又有较大的发展,1979年产茧76.9吨;随着大田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调整、农业以户经营,坝区蚕桑生产急剧下降,蚕桑布局向丘陵山地逐步转移。现在布局调整基本就绪,蚕桑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中低产桑园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蚕桑生产是我县多种经营的一项骨干产业,是我县发达的茧丝绸生产的基础,在致富农民、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我县三业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来,我县蚕桑生产发展迅速,1990年蚕茧年产量比1984年增加近二倍。然而,与发达的茧丝绸加工能力相比,产茧量远远不足,缺口较大。如何进一步发展蚕桑生产,促进我县茧丝绸生产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振兴我县经济,我们认为狠抓中低产桑园的改造是一个良策。首先,从县情来看,己不可能再拿出粮田来扩面发展蚕桑,而必须走内涵扩大再生  相似文献   

13.
<正> 蚕桑生产是我县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也是我县农村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家庭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全县蚕桑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为了加快实现我县第二个战略目标,我们决心以兴桑养蚕作为振兴略阳农村经济突破口,进一步加快蚕桑生产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4.
<正> 蚕桑生产是我县农业生产的一项传统产业,也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八十年代以来,我县蚕桑生产曾一度形成规模,但因市场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大起大落,规模经济优势始终未能形成。为了充分利用我县优越的自然资源,发挥蚕桑生产的传统优势,加快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县政府决定:  相似文献   

15.
桑枝栽培食用菌的主要技术与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仕亚  闫芳 《北方蚕业》2003,24(4):42-43
为提高我县蚕桑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切实增加蚕农收入,我县从2000年首先在凌城镇推广桑枝栽培木腐型食用菌——香菇,获得成功,使种植户得到较高的经济回报。2001年、2002年又先后在桃园镇、姚集镇等蚕桑大镇,大面积推广,形成桑蚕、食用菌、供销一条龙模式,使蚕农得到更高的经济回报,形成我县特色农业,为蚕桑业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16.
桑树萎缩病是威胁我国各地蚕桑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它具有传播快、发病广、危害重、难防治等特点。近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桑树萎缩病也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我县友邻东台、大丰等县相续发生,对我县直接产生威胁。如何做好桑树萎缩病防治工作、杜绝萎缩病在我县发生和蔓延,作为我们蚕桑生产发展新区,重点产苗县,显  相似文献   

17.
宋庆林 《四川蚕业》2004,32(1):45-47
近年来,在蚕桑生产形势极其严峻,茧丝绸行情全面处于低谷之际,我县的蚕桑生产却一步一个台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到2003年,全年发种量、产茧量、茧质量三项指标均跃居徐州市首位。这与我们与时俱进,面对严峻形势,及时调整思路和工作方法、方式分不开的。从而使蚕桑业继续成为我县的优势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我县经济作物竞争比较激烈。大宗的经济作物有香蕉、北运菜、水果、胡椒、蚕桑。尤其香蕉发展迅猛,北运菜、胡椒等作物收益也比较高。蚕桑生产在高州能否站得住脚,是我们面临的尖锐问题。为了巩固发展我县的蚕桑生产,从一九八二年开始,我  相似文献   

19.
我县地处粤北山区,是以水稻为主的粮产区。在近几年来,特别是贯彻三中全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来,因地制宜,调整了农业生产布局。把发展蚕桑生产作为一项主要的多种经营项目来抓。使我县的蚕桑生产,蚕茧产量,从徘徊下降的趋势,走向稳步发展的方向。目前,随着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和认真贯彻促进蚕桑生产的有关政策,使很多农户把种桑养蚕作为治穷致富项目来抓。因此,我县的蚕桑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今年我县的蚕桑生产,虽是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严重的一年。全县除鱼湾公社外,绝大部分的蚕区,因受洪涝灾害影响,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水边、连江、石牯塘和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我县的蚕桑生产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新植桑6300亩,加上老桑1050亩,总面积达7350亩。从事蚕桑生产的有19个公社、111个大队,近500个生产队。我县今年蚕桑生产的特点是新蚕区多,新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