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茧收购计价与结算是原蚕区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制定一种合理的收购计价结算办法,不仅利于场农利益的协调分配,而且更利于促进质量的自然优化和品质的全面提升,保障原蚕区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笔者长期蹲点农村原蚕区,从事生产的管理和监督,直接参与操作计价结算.从近几年的实际运行效果来分析,结合农村原蚕生产的现状,在现行办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浅见的改进对策,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2.
1.1养好原蚕。生产优质种茧是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的基础。蚕种场、站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原蚕饲育,按照蓖麻蚕的饲育技术要求养好原蚕。目前我区采用南一、白黄杂交一代原种蚕混区自交制种和蚕种场、站在农村建立原蚕区,养原蚕、收种茧回站制种的繁育形式。  相似文献   

3.
试论原蚕种茧评级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一舟 《蚕桑通报》1990,21(4):10-12
随着农村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栽桑养蚕已进入千家万户,所以原蚕区的批饲养量变少而批数则大幅度增加。传统的原蚕种茧评茧方法已难于适应变化了的生产形势。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传统评茧方法的某些不合理之处,并借鉴日本的评茧指标,提出了简便、易行的大样本评茧方式。通过试评较能体现优质优价原则。原蚕种茧评级方法的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须慎重行事。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还须做大量的调查试评工作,逐步使各项指标趋于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4.
吴一舟 《蚕桑通报》2003,34(3):32-35
本文回顾了浙江省原蚕种茧评级方法的改革过程。原蚕种茧评级是一项集政策性、技术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工作,关系到蚕种场和蚕农的双重利益。改革始于1990年,经过三次近十年时问的改革,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完全成熟定形,成为现行的《浙江省原蚕种茧评级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伟春 《蚕桑通报》1995,26(4):57-58
公斤茧制种量与良蛹率的关系诸暨市农业局王伟春浙江省1992年规定在原蚕区种茧调查时,死笼率达到合格标准,再进行良蛹率调查,原蚕区种茧价格评分项目有两项:一项是公斤茧颗数,得分从0~10分;另一项是良蛹率,得分从15~42分。显然,良蛹率高低是得分多少...  相似文献   

6.
王琦  何安蓉 《蚕学通讯》2006,26(4):42-44
每公斤种茧制合格蚕种的数量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是蚕种场增加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之一。目前,蚕种场主要依靠农村原蚕区生产种茧,蚕种场收购种茧制种。理论上,有了优质、高产的种茧就应该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蚕种。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同一品种、同一季  相似文献   

7.
邓玉娟 《广西蚕业》2008,45(2):45-47
通过加强原蚕区建设和实施原蚕饲养技术管理规范化,提高了原蚕饲养成功率,确保了种茧质量,为生产优质高产蚕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对蚕种生产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组合售茧、缫丝计价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良杰  黄俊明 《蚕业科学》1996,22(4):250-252
组合售茧、缫丝计价实践与探讨韩良杰,黄俊明,陈国安,汤传根(江苏省海安县多管局)海安县从1988年以来,就实施推广了组合售茧、缫丝计价的收茧方法,截1991年止,人11个乡镇,6年累计推行2701个组合、养蚕56670张,出售鲜上茧1967.57t。...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蚕种场大都以原蚕区饲养原蚕、收茧回场制种的形式进行生产,一般春季饲养种茧,其余季别饲养丝茧,由于养蚕户众多、分散面广、条件不一,加之养蚕一季紧跟一季,难免在饲育期间消毒粗放,残留各种病原,久而久之,造成养蚕环境的严重污染,给彻底消毒增加了难度。笔者就做好原蚕区防微控微工作进行如下探讨。1加强原蚕区管理,加大蚕农帮扶力度原蚕区管理首先要优选养蚕基础条件好、饲养水平高的蚕区,要考虑当地种植习惯,尽量避  相似文献   

10.
随着蚕种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蚕种生产形式主要以原蚕区为主。近年来公斤茧制种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后期死蛹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黄死蛹在陕南较为普遍。因此,加强对原蚕区黄死蛹发生原因、规律和防治技术的探讨,对提高蚕种质量、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有很大现实意义。1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新型叶面肥应用于原蚕区蚕种生产,本试验以植物生长调节剂PGH-D、PGH-X和对照KH_2 PO_4等三种叶面肥为材料,调查了不同叶面肥对春季原蚕生长发育与蚕种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施用浓度范围内,PGH-D、PGH-x与KH_2PO_4一样具有提高桑叶叶质的作用,尤其是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能够增加原蚕体重、提高茧质成绩;同时也显著影响原蚕(5龄期)强健性、发育进程及制种成绩,其作为种茧育叶面肥的使用技术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罗成林 《四川蚕业》2003,31(3):31-32
为了提高蚕农的养蚕技术水平 ,增强蚕农的防微、消毒防病意识 ,使蚕农真正做到“消好毒、养好蚕、防好微” ,最终达到“养一流原蚕 ,产一流种茧 ,制一流蚕种”的目标 ,我场 2 0 0 3年对种茧验级办法进行了改革 ,做到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 ,优茧优价 ,劣茧低价。现将改革办法介绍于下 :1 实行风险机制1 1、原蚕一律分户制种。1 2、各户在验级付款时先按该级的原价乘以 80 %结算兑现到各户 ,余下的 2 0 %作为风险金 ,根据该户的制种质量与成绩 ,在省站母蛾镜检结果出来后与有关奖励一并兑现到户。具体兑现办法是 ,该户所制蚕种合格 ,根据该户…  相似文献   

13.
公斤茧制种量是衡量原蚕区制种成绩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何提高原蚕区公斤茧制种量,对蚕种场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杭州蚕种场从1985年开始建立原蚕区,1992年因国家建设需要,原来的原蚕基地被征用,而新开辟的原蚕基地在富阳市半山区,由于离场较远,开始几年种茧运回场里以后,不良蛹率高,制种成绩一直不理想,特别是公斤茧制种量很低,对此,经过分析探讨,在学习兄弟场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有效的技术措施,使公斤茧制种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骆坤荣 《广西蚕业》2002,39(4):23-24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质量和效益是摆在每个蚕种场面前的关键问题 ,只有保证蚕种的质量 ,种场才能有生存的希望 ,才能有效益 ,有了效益才能有发展。当前随着农村原蚕点规模的扩大 ,家蚕病死蛹时有发生 ,后期死蛹的增加 ,势必降低公斤茧制种量 ,严重影响了蚕种场的经济效益 ,已成为目前蚕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人在原蚕点工作经常碰到饲养水平较低和饲养条件较差的一些原蚕户 ,饲养的原蚕后期死蛹率都比较高 ,甚至是整批种茧质量不合格 ,不能制种 ,而且往往发病严重的又是饲养张数较多的农户 ,对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此 ,结合本人 2…  相似文献   

15.
我国每年生产一代杂交种2000多万张,在杂交种生产过程中,由于原蚕幼虫期要进行给桑、眠起处理、消毒防病、气象调节等,无论是蚕种场饲育原蚕还是原蚕区农户饲育原蚕,都非常重视催青期、幼虫期的工作,投入大量的劳动。但上蔟到羽化的蛰中期,蚕儿停止食桑,工作量减少,人们往往会放松对种茧的管理,特别是原蚕区饲育原蚕的农户,会利用蚕儿上蔟后的时间进行其它农业生产,而忽视种茧的管理,造成结茧率低,甚至危害蚕蛹的生理,导致种茧的羽化率下降,产卵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原蚕相对于普蚕抗逆性较差,在上蔟时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原蚕区原蚕饲养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原蚕饲养阶段蚕体健壮,长势喜人,恰巧上蔟时遭遇气象环境条件突变,结果造成许多蚕不结茧,或者虽结茧但成为死笼茧,严重影响种茧的产、质量和蚕农生产种茧的积极性。因此,原蚕区饲养原蚕上蔟时依据当时的气象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为熟蚕创造良好的上蔟环境,保证熟蚕正常营茧,是原蚕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关。  相似文献   

17.
王松  林小芬 《中国蚕业》2001,22(2):32-32
自1995年开始,我们在如东掘西原蚕区尝试使用方格蔟作为上蔟工具;2000年春季又在泰兴、苏南的4个原蚕区推广使用.实践证明,种茧育中使用方格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增加横营茧降低死笼率,有利于种茧保护,较其它蔟具能显著提高茧产量、公斤茧制种量.  相似文献   

18.
从原蚕区建立条件、管理制度、消毒防病、饲育技术、上簇技术几方面,总结提出了优质种茧生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原蚕区是蚕种场一代杂交种生产的"第一车间",原蚕区冬消冬管工作是原蚕区生产重要一环,对稳定原蚕基地、提高蚕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原蚕区坚持扎实开展冬消冬管工作,蚕种合格率99%以上,克蚁收茧量、公斤茧制种量均较高,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20.
纸板方格蔟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上蔟工具,具有结构合理,上茧率高,茧质好,解舒好等优点,深受蚕农欢迎,近年来在蚕区得到大力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蚕茧质量。原蚕区种茧育使用方格蔟作为上蔟工具避免了以前用草笼等作为上蔟工具不结茧蚕多,死笼高等问题。1方格蔟的扎制目前使用的方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