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胚胎的质量检查,目前只能凭其形态进行评估分级,而对胚胎的内在质量却无从判断,尤其是胚胎的生物安全问题往往被忽视。牛胚胎移植是从处于无菌状态的供体牛子宫内采取胚胎,在体外进行一系列操作,再移植到受体牛子宫内,其基本过程包括:供体牛和受体牛的选择,同期发情处理,供体牛的超排和配种,胚胎的回收与保存,检胚和移胚。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如果被微生物污染,首先会影响胚胎的发育,造成胚胎早期死亡或者不受孕。即使胚胎能正常发育受孕,也可能造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因此,进行牛胚胎移植时,采取必须的生物安全措施,对提高胚胎的质量及其…  相似文献   

2.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由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限速酶,而前列腺素在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对环氧合酶-1(Cox-1)及环氧舍酶-2(Cox-2)在早期妊娠兔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进行了半定量研究和在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定性研究。结果表明,Cox-1在早期妊娠兔子宫内膜中表达较平稳,呈组成型表达;在早期胚胎中各个时期均可以检测到Cox-1mRNA,表明它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作用。Cox-2在早期妊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有很大差异,妊娠第l天表达水平较高,从第2天开始表达下降,到第6天表达又明显增加,第8天达到最高。Cox-2在囊胚之前的各个时期胚胎均未检测到,而在扩展胚泡和孵出胚泡中表达,Cox-2的时期特异性表达可能与兔胚泡孵出及胚胎着床等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3.
1引起禽胚胎病的饲养管理因素 1.1胚胎发育早期过热 胚胎在孵化早期缺乏体温调节能力,故对孵化器内温度变动的承受能力有限。据报道,孵化的前5天,鸡胚致死温度的上限为42.2℃;至第8天,致死温度的上限增加到45.6~47.8℃。胚胎对外界高温的这种由小而大的忍受能力,与其体温调节机能不断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4.
表皮生长因子 (EGF)是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 ,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哺乳动物卵巢内有 EGF的表达并调节卵巢的功能活动 ;EGF可促进哺乳动物卵泡发育 ,加速卵母细胞的成熟 ;EGF可促进卵母细胞受精和受精卵发育的能力 ,促进胚泡腔的形成 ;EGF在许多哺乳动物的子宫内均有表达 ,并参与胚胎着床过程的调节。 EGF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参与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子宫内膜增殖、早期胚胎发育及胚胎着床等过程的调节。文章对 EGF在雌性哺乳动物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早期胚胎发育、囊胚腔扩展、胚胎着床等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核移植就是将共体核移入受体卵胞质获得重组胚的过程,核移植可以产生遗传组成相同的若干后代,前景迷人。猪胚胎核移植目前以早期卵裂球做供体,次级卵母细胞做受体。猪胚母体-合子转变(MZT)发生于4细胞期,MZT不影响重组胚的发育能力。核质融合及激活老头儿采电激法,可有效地使重级胚发育,卵母细胞质可使融入的核发生再规范产重排发育程序,供体细胞周期对核移胚的发育有重要影响。由于猪胚的特殊性,核移植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胚胎后期和出壳早期是家禽消化及免疫器官发育的重要时期。由于当今快速生长胚胎代谢率的增加,在孵化后期胚胎营养储备可能有限或不足,或者某些营养殆尽。与哺乳动物胚胎不同,禽类胚胎生长和发育所需来至种母禽的能量和营养是有限的。在家禽种蛋内需求和营养储备之间的不平衡可能会限制胚胎最大程度生长和发育。胚蛋给养是一个有效的选择,因此,可采用胚蛋注射的方法对胚胎给养来缓解胚胎发育后期营养物质的不足。本文简述了胚蛋给养的研究现状,并探讨早期营养对家禽的重要性,胚蛋给养技术对孵化率、生长、肠道健康和免疫反应的影响,以及胚蛋给养在家禽产业中研究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测鸡胚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抗氧化能力指数、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维生素C及谷胱甘肽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探讨内源性抗氧化活性物质变化,旨在为胚胎的抗氧化系统形成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鸡胚在发育初期,胚胎内维生素C、谷胱甘肽、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卵黄内的抗氧化能力指数水平则逐渐降低.此外,试验结果还提示每克组织内的抗氧化指标在孵育前期呈递增趋势,发育至13日龄时随着体内抗氧化功能的健全而单位组织内的抗氧化水平趋于下降.以上结果说明,鸡胚内的抗氧化系统是在早期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日益完善的,可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鸡胚胎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的发生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分别在鸡胚胎发育的第3.5~20.5d采集鸡胚胎垂体,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鸡胚胎腺垂体ACTH细胞的发生、数量和形态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鸡胚胎发育早期(10.5d)可观察到少量明显的ACTH细胞分布于腺垂体前叶,随着胚胎的发育,ACTH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分布于整个腺垂体前叶。早期ACTH细胞体积小、细胞浆少、细胞核较大、细胞界限不清,随着胚龄的增加,ACTH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浆增多、细胞浆浓染。结果证明,鸡胚胎腺垂体ACTH细胞发生于胚胎发育的中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中期至出壳前,而ACTH细胞的分泌功能在胚胎后期最活跃。  相似文献   

9.
早期胚胎发育指的是着床前阶段胚胎所经历的生长和分化过程。猪早期胚胎发育过程是由多种作用因子共同调节着床前胚胎的生长和分化,从而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在此过程中,相关因子的调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胚胎正常的着床,也能够诱导功能异常的胚胎凋亡,降低子代的畸形率。本文主要对几类与调控相关的因子作简要概述,以说明其在猪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性作用,同时也为相关学者提供简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74-1778
PTEN基因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但PTEN基因在猪的卵母细胞、早期胚胎和各主要脏器的表达情况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猪为研究对象,利用非同位素银染DNA测序和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PTEN基因在猪卵母细胞、猪体外受精胚胎和仔猪各主要脏器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TEN基因在猪GV期卵母细胞、MII期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中持续表达,在桑椹胚期高表达,说明PTEN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尤其在胚胎致密化时期发挥重要作用;PTEN基因在仔猪各主要脏器均有表达,在肺脏高表达,说明PTEN基因对仔猪主要脏器发育尤其是对仔猪肺脏的发育发挥重要作用。试验结果为今后PTEN基因在猪卵母细胞、早期胚胎和仔猪各主要脏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多精子受精指多于一个的精子进入卵母细胞的胞质中,导致多倍体合子的形成、早期胚胎发育夭折或发育异常。哺乳动物在正常的体内受精中多精受精只占1%~2%,当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和受精时,多精子受精率明显比体内成熟猪卵母细胞的高。多精子受精而发育的猪早期胚胎可发育至囊胚阶段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发育,但和两原核正常胚胎相比它们的囊胚内细胞团细胞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主要探讨猪手工克隆(HMC)胚胎和体外受精(IVF)胚胎及孤雌激活(PA)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6 h内的单细胞核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运用抗5-甲基胞嘧啶抗体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相对荧先强度的方法,检测猪手工克隆胚在融合后6 h内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并与同时期猪体外受精胚及孤雌激活胚胎进行比较,从而探讨这3种胚胎变化模式的异同.结果显示:3种不同来源的胚胎在培养后不同时间点比较时,2、4、6 h均呈强甲基化状态,且均呈下降趋势;在同时间点比较时,2 h和6 h这两个时间点检测到3种胚胎的相对荧光强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4 h时,HMC胚胎显著高于PA和IVF胚(P<0.05).结论:猪手工克隆胚在融合后6h内虽然也发生类似IVF胚的全基因组DNA去甲基化,但其去甲基化不充分,甲基化程度偏高,这可能是导致核移植胚胎核重编程不充分、发育能力低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代用蛋壳培养体系对鸡胚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双黄鸡蛋的蛋壳为代用蛋壳,将正常孵化72h的鸡胚转移至其中进行孵化,取孵化至10、12、14、16、18和20d的鸡胚,测定其骨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同时分析正常孵化胚骨中ALP的活性做为对照。结果表明:(1)对照组和实验组的ALP活性均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加而升高,尤其是16d后上升得很快;(2)14日龄以前的鸡胚,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LP活性无明显差异;(3)孵化后期同日龄鸡胚相比,实  相似文献   

14.
<正>母猪胚胎发育的好坏及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养猪业的成败。而猪胚胎发育的好坏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排卵率、子宫空间、胎儿先天性缺陷、生殖激素、子宫感染和营养水平。猪胚胎死亡率受品种、遗传、胎次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在饲养妊娠早期的母猪时,应注意提供优质饲料,以维持子宫内环境的正常,确保猪胚胎的正常发育,保障猪场的可持续发展。1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1.1排卵率在同一猪品种内,胚胎死亡率与排卵数有关,尤其当排  相似文献   

15.
用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尿囊腔接种10日龄非免疫鸡胚,以血凝(HA)试验检测接种后24、48、72、96,120、144和168小时所收集的鸡胚液(尿囊液和羊水)、胚体、尿囊膜的HA价。结果表明,在上述时间内,胚体、尿囊膜的含毒量很低,无收获价值;病毒在鸡胚液中自接种后24小时繁殖呈线性上升,至120小时,胚液中含毒量最高,以后则下降,故此时是收获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6.
用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尿囊腔接种10月龄非免疫鸡胚,以血凝(HA)试验检测接种后24、48、72、96、120、144和168小时所收集的鸡胚液(尿囊液和羊水)、胚体、尿囊膜的HA价。结果表明,在上述时间内,胚体、尿囊膜的含毒量很低,无收获价值;病毒在鸡胚液中自接种后24小时繁殖呈线性上升,至120小时,胚液中含毒量最高,以后则下降,故此时是收获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家禽胚胎死亡并不是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随机地死亡,一般而言,胚胎在孵化的早期及后期阶段的死亡率要高于中间阶段。根据观察统计发现,鸡胚在孵化过程中的第2至第4天死亡机率较高,而火鸡胚胎在第3天至第6天死亡机率较高。家禽胚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在生理及遗传方面要发生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猪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核显微注射法。其原理是在显微镜下将外源基因注入到原核期或经重构发育至原核期的受精卵细胞的胚胎原核中,注射的外源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这样分娩的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新的DNA片段,此即转基因后代。  相似文献   

19.
表皮生长因子在哺乳动物妊娠早期的胚胎发育及胚泡植入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表皮生长因子通过旁分泌或(和)自分泌途径,作为胚胎营养因子促进早期胚胎的发育;并且可能通过激活胚泡和调节子宫接受性从而启动胚泡植入。  相似文献   

20.
哺乳动物的胚胎植入是生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妊娠的关键。包括胚胎对母体子宫内膜的识别、黏附、侵入等过程。正常情况下,胚胎仅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有机会附着到子宫内膜上,即胚泡滋养层达到侵入状态,子宫内膜达到接受状态,且两者同步发生,胚泡才会成功植入。胚胎植入的成功必须具备许多条件,需要足够的激素分泌,合体滋养层细胞形成,以及胚泡与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与相互配合等。这一过程的调控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是生殖医学领域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文章就胚胎植入的基本过程及其分子机制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