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于文华 《花木盆景》2008,(12):40-42
如何提高下山桩成活率,过去虽有同仁发表过很好的见解,但笔者看到该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近几年笔者走访了一些盆友和部分采桩山农,看到仍有不少新死的下山桩堆在那里。这不仅是对有限资源的很大浪费,而且有些好桩实感可惜。所以,有必要就此问题,从内外两因结合本人与盆友的经验教训,进行进一步地探讨,以减少损失,节约有限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此桩材为野生羊角柳,其特点为叶大节疏,且较易缩枝,不是理想的盆景材种,因少挖少养而罕见出作。我走访盆友园场见到该桩时,它已下山种育了几年。其干宛转,上下过渡较顺畅,下托枝曲折回旋。与盆友闲聊到该树可否提升的问题,我当时的感觉是整体角度稍偏斜,重心似有失稳,下托枝朝上,应有调整空间。盆友的园场为经营性质,知我意图后亦乐得将此桩让与我。  相似文献   

3.
古鳞蟠虬     
<正>1995年春,我随盆友去寻桩。彼时,此桩刚挖回定植才数天,短蓄的身段及嶙峋的皮,得到了众盆友的喜爱,遗憾的是它生出的两条枝细小且长,与身干完全不合比例,节芽疏远,不是可造之材。几位盆友的议论让桩主误以为我们对之有意,他不懂盆景,人挖他也挖,上山就挖了这个桩。我们也告知他这个桩下段不错,但后段无法弄,只是讨论一下,桩主依然极力向我们推销。禁不住他的热情,我也就买了,价极低,盆友无一人反对,只笑议看我什么时候可成作。  相似文献   

4.
韩学年 《花木盆景》2007,(12):26-31
这几件作品的桩坯都是在广西梧州地区从不同的盆友处购得,几件桩坯都显得非常平凡,甚至觉得有点出众的羞陋难看,无一般野桩山松的雄浑苍劲、斑驳嶙岣的特征,欠缺合适的枝托,更难套上常规的盆景形体,不吸引选桩人士目光。几位桩主都认为,这类桩坯并非造景之材,难以侍弄,少有人喜爱,  相似文献   

5.
刘启华 《花木盆景》2013,(12):72-73
在大量人工培育的台湾真柏桩材中,这棵桩材可谓较有个性之材,无繁复的主干虬曲扭动,无凌乱、主次不分的枝条及舍利,主干的走势一目了然,绝无台湾真柏盆景那种过于繁芜的遮挡与扭曲。该作高90cm,干径43cm,石盆长120cm,宽94cm,盆高45cm。初看该作,整树有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多以为是一简练的山采刺柏桩材。  相似文献   

6.
<正>这个小桩是与上一期刊登的山桔小桩同时在我的一位盆友处觅得,该盆友多年来都采桩育售,近年本地玩"素仁格”盆景的人多了,盆友跟潮专采此类桩材,每年采育两三百株,受玩友热捧,我每年也都觅到心仪的数株。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我的一位盆友给桩坯施复合肥时,将一株上好紫薇老桩烧伤了,幸好发现早补救及时,才保住一命。前几年,我的另一位盆友施复合肥时一次烧死60余株盆养了几年的黄杨。还有一位盆友帮一位老同志上盆时,用没有腐熟的鸡粪做底肥,鸡粪发酵烧死盆景20余株。我自己也有过施肥不慎烧死盆景的经历,可见给盆景施肥要符合植株的需要,其注意事项值  相似文献   

8.
桩坯的培植,优良的桩材下山后,首先要造型意向明确,因桩取势,意在笔先,有的放矢。生桩取好后,其根部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00~800倍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通常地栽成活率要高于盆栽,因此,有条件的,生桩应先行地栽。没有地栽条件的,也可直接上盆,只要处理得当,成活率同样很高。培养土以山野表层腐殖颗粒土为好。  相似文献   

9.
兑宝峰 《花卉》2020,(3):46-47
春天,正是栽种盆景桩材的大好季节。那么,桩材怎么养护才能有较高的成活率,并使之尽快成型呢?盆景桩材的养护简称“养桩”,也叫养坯、闷桩。是指将得到的树桩进行初步修剪整形后,栽在大的盆器内或地栽,以促进根系的恢复,提高成活率,使之成活后成为制作盆景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凯宇盆景园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占地逾15000余平方米,拥有各型优秀盆景桩材、庭院树4000余盆(株),是徐寅洲先生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投资数百万精心创建而成。当年徐先生跋山涉水,常年奔波于对节白蜡产地,披沙拣金,从数以万计的桩材中悉心收集的2000余株对节白蜡大、中型桩材从根盘、过渡到出枝点都堪称一流。十年来历下地栽培、上粗盆、换观赏盆等悉心养护,日常按精品盆景或高档庭院树的要求精心造型,多古朴苍劲,初有所成,其姿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11.
韩学年 《花木盆景》2013,(12):20-21
于盆友园场,我见到这株高杆红果,整场中它显得很出挑,高一米六,修瘦微曲,出托位高。盆友告知此桩是种子所育,初以“文人树”作构,后期把底托枝折曲作跌枝。我很中意它修长高挑且顶段丰满的枝节,觉得有改作的空间,于是盆友把该桩让与我。  相似文献   

12.
朱克 《花木盆景》2006,(4):32-33
在《花木盆景》2006年一期本人拜读了盆友段庭建《当年下山桩的养护》与徐良平答读者问一文,颇有感触,两人均对盆景下山桩的养护提出了一些经验见解。根据我自己十多年对盆景下山桩的了解及栽种新桩的心得, 在下结合自己养护体会,谈一点补充浅见,与盆景界同仁相互探讨,以期相互提高进步。  相似文献   

13.
王进 《花木盆景》2014,(7):45-47
图1、图2、山东省青岛市平度齐鲁车架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智先生十余年前就喜好盆景,依托胶东半岛丰富的黑松、赤松盆景资源,孙智先生在十余年时间里披沙拣金,精挑细选,收藏了优良的黑松、赤松盆景桩材近500余盆,创建清心园,孙智先生不仅自己动手创作,也常邀盆景界同好前往创作交流,清心园作品尚不成熟,但其收藏桩材的规模与质量在胶东半岛颇具影响2014年5月中旬,孙智先生邀湖北青年盆景作家王进到清心固创作交流,图为此次创作黑松桩材的正反两面,高170cm.  相似文献   

14.
得到一株好的坯桩,须经过制作者整形、栽植养护、造型、修剪、成型上盆等多道32序,才可成为一盆上乘的艺术品。一盆有强烈艺术感的盆景,常会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是所有的坯桩都是制作盆景的理想素材。比如说一株上好的坯桩材料,腋位却没有理想的枝条。那么它就如同一位智商很高却没有手脚的人不完美一样,不能被创作为一盆上乘的艺术精品。那么,我们能用些什么办法来改变枝条的缺陷呢?  相似文献   

15.
鹤舞     
正此桩购于1998年。它高约一米六,身干长瘦却不显隽秀,顶部一个弧曲带出无力感,下垂枝的两个交叉枝相背而驰非常碍目,末端的枝条稀长、细小、零乱,而且全树干没托。以盆景常规视角审视,它无可取之处,且廾年前桩材多,这类桩就更少人选了,估计现今也不会有很多人喜欢。整个桩很难用美感去形容,它在原主人园场数十盆松桩中显得很突兀,这种有别于其它桩的形态,显得另类,也正因这另类才吸引了我的兴致,买回后自然成盆友又一个笑柄了。盆友笑归笑我却尽心弄。虽然弄松我没高超的技艺,但我觉得无论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沈园是沈阿龙先生集二十余年收集盆景桩材而建的私家盆景园。园主沈阿龙先生二十余年前就对盆景痴迷喜爱,繁忙工作之余,常年驱车至山东、安徽等地,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不畏山路坎坷崎岖,与挖树桩的农民一道寻找优良的盆景桩材。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年下来,沈园收集了数百株品质优良的马尾松、刺柏桩材,并悉心养护、创作。  相似文献   

17.
作为80后的我自小对花卉盆景情有独钟。多年来,从下山桩栽培到成活后的出枝、修剪、造型、上盆等技术上,经常和几个要好的盆友互相讨论、学习、切磋,盆景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对小品的创作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我得到盆友让我的两个水松桩,盆友扦插自育数十盆水松,他以市场所需,传统形式做形,但这两个异形桩不是扦插所育,是从大桩生长出的气生根分割育出,友说难有人喜爱,他了解我爱玩异形树,执意送我,说想看我能弄出什么花样,我也知这样的桩是真的很少人爱好,不会价高,且自己也喜爱,便领情没推辞,但也付点钱,俩各开心,寄想数年后此桩有改变时共同感受玩盆景的过程与乐趣。  相似文献   

19.
人工培育的台湾真柏桩材因其优良的叶性、丰富的干部、根基变化而倍受盆景爱好者厚爱,近年,众多盆景人将台湾真柏嫁接到山采的剌柏、侧柏桩材上,将真柏优良的叶性与山采桩材苍古雄浑的干基变化完美结合在一起,取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原生的台湾真柏多因其粗度不够,不够苍老而稍显冷落。然而,厦门柯成昆先生眼光独到,总能另辟蹊径,2012年柯成昆先生耗费心力从台湾购回几棵干基直径近40cm的原生台湾真柏,一经露面便受到盆景界追捧,被人以逾百万元的价格收藏,可见经高手培育近半个世纪,粗度近40cm的原生真柏依然有着难于逾越的地位。此件真柏干基直径35cm,宽210cm,高仅116cm,干势变化不拘一格,树冠打破常规真柏造型,雄浑稳重之中不乏动感飘逸。栽植在长200cm、宽120cm、高92cm的柯家仿古石盆中,树、盆浑然一体,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20.
正六年前,有感于"痴友"张新华对雀梅的痴情执着和他搜集到的数十个经七、八年培育的雀梅桩材基本成熟,笔者在《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2011年第十二期曾向盆友推介过他的雀梅作品。今年春节前整园,张新华的数十盆雀梅经修剪脱叶,虬虬铁枝雄浑壮观,六年前的此批雀梅如说是雏鸟欲飞,此时已是彩羽丰满可展翅翱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