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木盆景》2007,(11):F0002-F0002
常州盆景,在全国盆景界颇有影响。二十多年来,常州盆景协会会长姚永方先生呕心沥血,为常州盆景界同仁创造良好的条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识之士陈乐宝先生广交天下盆景界友人,打开了常州盆景的知名度。常州著名企业家辛长宝先生,收藏日本和中国台湾盆景,邀来日本、台湾盆景高手云集常州,交流、示范表演,使常州成为中国盆景的一个新亮点。今年,常州盆景协会会长由王永康先生担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冯连生 《花木盆景》2007,(10):24-26
近年来,中国多次举办国际性盆景展览会,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到中国盆景。赵庆泉等大师也曾多次应邀出国参加活动,宣传我国盆景并作树石盆景创作示范表演,受到了国际盆景界的欢迎,使中国盆景在国际上有了更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3.
2014年4月2日,宁波市象山县盆景展在象山县石浦镇4A景区——中国渔村举办,由象山县盆景协会组织的百余盆盆景参展。象山石浦是中国颇具盛名的渔港,经济活跃,象山县盆景起步较晚,近年在盆景协会会长金祥春等人带领下,连续举办了几届盆景展,为象山盆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学习平台,盆景创作技艺、理念得到快速进步。  相似文献   

4.
《花木盆景》2014,(5):7-7
王凡 1994出生于湖北汉川。至今接触盆景已经两年了,之前曾经在园林学校粗浅地接触过盆景学这门专业。经一位长辈介绍来到福建莆田郭国廉先生的容园,立刻被园中的各类精品盆景深深吸引,实在太漂亮了,暗自下决心学好这门艺术。之后一年间经郭国廉先生细心教导,我更深刻地认知了什么叫盆景,如何做盆景,如何做好盆景。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盆景创作学无止境,必须慢慢钻研,稳扎稳打。我也在盆景制作中得到了许多乐趣,盆景的多样性,各种巧妙的变化也能让我其乐无穷。接触的越多,感悟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希望以后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各类盆景,开阔自己的眼界,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山水盆景在中国盆景中是一大特色,并得到世界盆景界认可。她历史悠久,是从唐代山石盆景中演变过来的。她体现了中国山水画原理,表现了著多名山大川佳景,既有细腻写真的工笔画功底,也有中国画中泼墨大写意的意境。多年来山水盆景大师们为我国山水盆景做出了不懈努力和贡献,制做出一大批佳作,为后人做出了许多优秀样板,是我们学习、提高的楷模。时代在前进,山水盆景艺术要发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创新。当今山水盆景体现技法要在前辈们成功道路上向立体、深度、意境方向发展,探索出一片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盆景新天地。近年来山水盆景发展远不如早期发展速度,希望盆景大师们、前辈们、评委们及各级有关组织和领导们给予山水盆景发展的高度重视,在各级盆景展览评比中给予适当的获奖比例,以资鼓励。让中国山水盆景这朵奇芭开得更艳、更美,为我国的盆景事业再次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盆景爱好者,平时喜欢摆弄盆景,也喜欢阅读《花木盆景》杂志及一些盆景书籍。我读书刊,主要是想从中学些盆景的制作技艺和养护方法,希望能直接指导我的实践,而对于盆景的理论与历史则兴趣不大。去年五月号上,“盆景教室”栏目开始连载由中国农业大学李树华老师撰写的《中国盆景文化史》一书。这些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对我国盆景文化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4月20日,来自巴西的盆景艺术家罗伯特·杰比(Roberto Gerpe)与中国盆景大观园关山盆景园园主关山先生携手合作了一盆中华小叶蚊母盆景,开创了中巴盆景艺术家共制盆景佳作的先例。  相似文献   

8.
引领花卉潮流,重振盆景雄风。作为业界权威媒体,《花木盆景》一直及时将业界重大活动信息呈现给广大读者:2007年3月对中国茶花育种小组年会暨首届中国佛山茶花育种学术研讨会作了报道:2007年5月报道了中国盆景大观园开园盛况,并在其后陆续介绍了中国盆景大观园内各盆景名园,对在中国盆景大观园内举办的历届中华杯中国盆景精品展暨盆景交易会也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9.
杨修 《花木盆景》2007,(1):18-23
这些盆景作品选自台湾2006年11月的名类盆景展,有华风盆景展、全台榕树展、全台松树展、7县市盆景联展等;这些盆景作品各具创意,脱离轮廊式树木盆景的局限。台湾的盆景展览中盆景一般是不题名的。最近几年的大型展览都移往室外,去除了室内严格摆设,增加与欣赏者的互动,使盆景已经不是完全单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夏绿     
《花木盆景》2014,(3):28-32
我自幼受家父王恒亮先生的熏染,非常喜欢盆景这门艺术。2013年秋天,父亲在众多弟子的帮助下,免费举办了首批全国盆景艺术培训班,得到了全国各地盆景爱好者的广泛响应。父亲门下有很多女徒弟、女学员。他认为女同志心细,有很好的学盆景的潜能,并希望有更多的女同胞喜爱盆景,学习盆景。作为父亲唯一的女儿,我认为父亲正在进行的盆景教育事业神圣而伟大。为了帮助父亲圆他的盆景教育梦,为了我喜爱的盆景艺术,我义无反顾。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花木盆景》2008,(6):79-79
我的盆景情缘 自与花木盆景结缘,我的兴趣爱好几乎全部倾注在盆景上了。日思夜想,梦寐以求能有几盆《花木盆景》介绍的那样的盆景佳作,借以美化家园,饱我眼福,满足我对盆景艺术的情感追求。  相似文献   

12.
读者评刊     
建议增加赏石类文章的比重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几乎每期必读,每期必藏。但在精心阅读了最近几期《盆景赏石》杂志后,我个人觉得,介绍报道盆景的文章比重很高,相比之下,有关赏石类的文章比重很低,显得太单薄了些。不是吗?盆景栏目有盆景教室、盆景技法、盆景论坛、盆景作品、盆景鉴赏、世界盆景等,而赏石只有一个栏目,显得发展上有些“不平衡”,给爱石、玩石、赏石、藏石的读者带来不小的遗憾。  相似文献   

13.
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徽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徽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许多年前,笔者就听说中国盆景界有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由一位普通工人变为盆景爱好者,又从一位爱好者变成了盆景商人,如今又成为了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盆景艺术家,同时也是最早将中国盆景推向国际市场的人士之一——他就是广东省风景园林学会盆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盆景协会副会长黄就伟先生。  相似文献   

15.
深受人们喜爱的微型盆景与其他盆景一样是一种有生命的、综合性很强的集树桩盆景、山水盆景及赏石等于一体的艺术品。微型盆景又称掌上盆景。它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济南地区微型盆景以微型树桩盆景为主,独具个性,这是因为它运用了一种较理想的技法,所培养出的微型树桩盆景与常规的树桩盆景一样,形态自然清新,造型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丰富退休生活,我爱上了盆景艺术。经盆友们介绍,订阅了《花木盆景》杂志。这是一份好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使我懂得了盆景方面的许多知识,如什么是盆景,盆景的来历和发展进程;什么是盆景艺术,盆景的制作和养护技艺等等。同时,与盆友们一起经常跑花木盆景市场和参观花木盆景展览等活动,也购买一些盆景苗木和树坯,自己动手学做树木盆景。我学做树木盆景坚持从本人实际情况出发,贯彻三条原则:一是为了丰富退休生活,陶冶情操,以自我娱乐为主;二是树木以本地自繁自育的小叶罗汉松(俗称雀舌罗汉松)、瓜子黄杨为主;三是住在三楼,空间有限,既可有一定的数量,又可确保盆架的安全,规格以小型为主。近六年来,通过学习交流和动手学做,我深深地爱上了盆景艺术,不仅丰富了退休生活、陶冶了情操,还养炼了身体,结识了盆友,真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主要体会有三个字:  相似文献   

17.
盆景素材历来以野生资源为主,因为通过野生桩坯培育盆景易成型,易获得大中型盆景,是盆景制作的快捷途径。但大量挖取野生资源使盆景艺术与生态环保的矛盾日益尖锐。怎样保护和利用野生资源,寻求新的盆景用材来源,推动盆景事业可持续发展.成了人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水旱盆景的制作技艺,是建立在树木与山水这两类盆景之上的。如果已掌握这两类盆景的技艺,那么制作水早盆景将很容易。如果掌握其中一类盆景的技艺,那么制作水旱盆景也不会太困难。如果对这两类盆景所知不多,那就要下功夫好好学习了。  相似文献   

19.
陈文朝 《花木盆景》2007,(10):18-19
中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各具特色。与树木盆景相比,山石盆景(俗称山水盆景)的发展较为缓慢,制作技艺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各地盆景展示活动频繁,但仍以树木盆景居多,山石盆景所占份额较少。作为中国盆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石盆景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盆景艺术爱好者所喜爱,因此,发展山石盆景艺术、研究山石盆景制作技艺就成为当前我们广大盆景爱好者的迫切任务。数年前,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07,(4):11-11
湖北鹏程盆景艺苑为李斌先生于1983年创建,位于武汉经济开发区,建有三十亩盆景生产创作基地,以收集湖北地方树种、制作盆景为主,广泛收集各地有特点的素材和盆景,得到了海内外多位专家和盆景艺术大师的亲临指导。鹏程盆景艺苑曾多次组团参加亚太、全国和省级的盆景赏石大展并荣获多项奖励,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