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附石盆景能将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有机融合在一起,是顽强生长绝壁悬崖石隙或峰峦岩巅的树木形象的缩影和特写。树身嵌入石壁,绕石穿洞,树干有依托,奇石有险势,树姿苍翠,根裸露抱石,穿石有形,气势连贯,浑然一体,神态多姿,风韵潇洒。  相似文献   

3.
4.
5.
唐吉青 《花木盆景》2003,(11):40-41
附石盆景亦称为石附式,就其盆景材料结构而论,除树木之外,山石亦占有重要的构成因素。“附”字在汉语里有另外加上、靠近、从属或依赖等含义。附石盆景是否理解为在树木盆景中另外加上山石、树木与山石相互依靠,二者之间是否具有从属和依赖的关系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三至四种的树石结构,称为附石盆景。  相似文献   

6.
张钧和 《花卉》2012,(7):35-35
附石盆景是以石为主,树木依附在石头上生长,石树连成一体的一种盆景造型艺术。将树木附植于石间,根系伸入石缝而生,枝干盘曲伸入石洞或石上丛生。或悬垂石下,或横斜傍石.使奇石与古树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7.
韦公远 《花卉》2003,(10):19-19
  相似文献   

8.
岭南附石盆景艺术又名石树盆景,是由佛山叶恩甫借鉴发展起来的,经过盆景爱好者从技术上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成为岭南派的特色。虽然历史不长,但它在省、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地区有一定的声誉。  相似文献   

9.
《花木盆景》2000,(7):32-33
附石盆景以其造型优美,构思精巧,形式多样,选材便利,制作简单便于掌握,培养周期短,雅俗共赏等特点,赢得了广大盆景爱好者的喜爱。在多年附石盆景制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关附石盆景的制作经验,在此供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11.
松,历来被认为是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象征。广西梧州人热衷于山松盆景,不少优秀作品为粤、港、澳盆景界人士所喜爱,有的远销东南亚。遗憾的是,山松附石盆景尚属少见,究其原因,大概是山松的根没有榕、福建茶、朴等树那样发达,附石难度大,成活率不高。笔认为,山松附石虽有“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2.
13.
14.
附石盆景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其制作过程地有区别。这里介绍一件由残缺严重的雀梅盆景改作而成的附石盆景,并试以图解的形式介绍它的诞生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谢荣耀 《花卉》2017,(19):43-43
岭南盆景过去基本没有附石的形态,虽然也有人在盆中以山石、植物、蒲草等搭配构成景观,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附石盆景。岭南真正意义上的附石盆景,是出现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而叶恩甫先生则是这一盆景造型的先驱者(图1)。叶恩甫(1896—1966),广东佛山商人,  相似文献   

17.
18.
在高山峻岭、悬崖峭壁之上,往往可见诸多树木着生于石块、崖壁之上,洞穴、缝隙之间。或抱石而悬,或倚石而立,或缠绕攀扎于山石之中,可谓巍巍壮观。这一切无不展示出在大自然中树木的顽强生命力和坚毅刚强、不屈不绕的个性。附石式盆景就是模仿大自然这种树木随附山石而生又富有山野情趣自然景观的艺术再现。“附”为其重要特征,它充分显示树木与山石融为一体,半隐半露,互为参差,刚柔合一,配合默契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柯孝仁 《花木盆景》2003,(11):20-20
石头上的树是一种意境。石头将绿意搁置时空边缘,树把生命写进石头深处。瞧!那“摇摇欲坠”的枝干,用自己逸宕的精气,执着生命另一种状态的平静,与根之安闲成为美丽。  相似文献   

20.
胡建新 《花卉》2020,(22):68-69
斧劈石盆景是山水盆景的一种重要类型,是山水盆景制作的基础。针对当前盆景制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斧劈石盆景制作首先必须要经过充分的艺术构思、构图、确立主题,其次,根据石料的天然形态,进行技术加工、艺术处理,造型布局,并配置植物点缀摆件,使其构成一幅有生命力的艺术品。需要创作者既要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还要遵循盆景创作的基本原理,熟悉盆景制作工艺,创新盆景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