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尾巨桉具有很强萌芽能力,采用科学的更新技术培育二代萌芽林分,具有省时省力省成本和生长快等优点。尾巨桉二代萌芽更新主要技术为:选好保留萌芽条林分、做好伐后迹地清理及补植、适时除萌定株、及时做好抚育管理等工作。经过精心管理,8年皆伐平均产材可达150 m^3·hm-2以上,比实生苗造林提高经济效益15%以上。  相似文献   

2.
何汉池 《绿色科技》2021,(1):164-165
针对平和县霞寨镇巨尾桉二代、三代萌芽更新样地进行了规划设计,并连续多年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总结出了一套桉树萌芽更新技术措施.提出了通过适当多保留健状萌芽条、增加单位面积成林株数,加大抚育管理力度,增加施肥次数、单株施肥量,以及适当延长林木生长年限等建议,以使巨尾桉二代、三代造林采用萌芽更新的经济效益仍然明显.  相似文献   

3.
林元能 《绿色科技》2021,(1):105-106,109
为探究尾巨桉短周期用材林采伐迹地二代更新方式,试验研究了6年生时尾巨桉的生长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萌芽更新比植苗更新方式林分蓄积量更大,比增22.9%;净利润更高,比增34.4%.可见尾巨桉人工林采伐迹地二代萌芽更新切实可行,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巨尾桉萌芽更新最佳伐根高度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伐根高度对巨尾桉萌芽更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伐根高度在-5~20cm范围内,对萌芽能力、萌芽林生长及林分生物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降低伐根高度,能促进新根系形成,有利于继代经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伐根高度以5cm为宜。巨尾桉萌芽林长势与一人林分相当,但营林成本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分密度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保留不同萌芽条数即不同密度的林分生长、生物量及林分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每伐桩保留 1~2株萌芽条的林分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全留萌芽条的林分; 提出保留适宜萌芽条数量、合理整理萌芽条的时间和方法等林分密度管理技术措施; 综合考虑培育目标和立地条件, 提出巨尾桉二代萌芽林分密度应以 1650~2500株· hm-2 为宜。  相似文献   

6.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地清理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地清理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的林地清理方式以不炼山且伐桩不覆盖处理为最好 ,与炼山的处理方式相比 ,该模式不但有利于伐桩早萌芽且萌芽率高 ,而且林分径高比例较为协调 ,抗风能力强 ;不炼山的林地采伐剩余物多 ,白蚁食物丰富 ,伐桩及萌芽条基本不受白蚁危害 ,更新效果较为理想 ,2 6 5个月林分有效株数、萌芽率、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达 3 2 1 7条·hm- 2 、81 0 4%、7 3 0m和 6 2 0cm ;实行不炼山 ,采伐剩余物的腐烂分解将使腐殖质增多 ,利于地力的维持。不论从经济还是生态角度出发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应采用不炼山伐桩不覆盖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根据平和县南胜镇云后村林场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培育的做法,总结一系列培育技术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二代萌芽更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对尾巨桉不同处理更新3.2a生林分的生长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密度1 110株/hm2时,植苗更新林分平均胸径比萌芽更新林分高6.8%;平均单株材积比萌芽更新高11.4%;萌芽更新林分平均胸径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尾巨桉林分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差异。萌芽更新林分平均单株材积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萌芽保留1 110株/hm2平均单株材积比2 100株/hm2减小26.5%。在相同密度1 110株/hm2时,植苗更新林分每公顷蓄积比萌芽更新高23.1%。萌芽更新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林分密度2 100株/hm2的林分每公顷蓄积量比密度1 110株/hm2高53.7%。  相似文献   

9.
短轮伐期巨尾桉萌芽更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是巨桉和尾叶桉的优良杂交种,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均进行了集中造林、规模经营。在“三板”和纸浆材需求日益增长,巨尾桉短轮伐期用材林大面积推广、各种经济成分投资造林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研究巨尾桉萌芽更新,对于缩短经营周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收入、节省造林投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文渊 《绿色科技》2019,(17):87-88,91
通过尾巨桉二代萌芽林套种30%的卷荚相思形成复层混交林,对6a生混交林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尾巨桉二代萌芽更新套种30%比例的卷荚相思,林分生产力明显提高,土壤理化性状有所改善。6年生混交林中桉树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桉树萌芽纯林提高了8.94%、14.42%和41.59%,套种的卷荚相思生长也较好,达到南亚热带同等立地条件的速生丰产林水准,套种后混交林分蓄积量比桉树萌芽纯林提高了23.51%。桉树二代萌芽更新套种一定比例的卷荚相思是可行的,在闽南山地可进一步中试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大仙鹟     
<正>雄鸟,体大的深色鹟。上体蓝色,头顶、颈侧条纹、肩块及腰部辉蓝,下体黑而沾蓝。雌鸟,橄榄褐色,头顶蓝灰,颈侧具闪辉浅蓝色块,喉具皮黄色三角形块斑。虹膜为深褐色,嘴为黑色,脚为角质色。分布范围为尼泊尔至中国西南、东南亚及苏门答腊。性情孤僻,栖于半山区及山区森林的中层。偶尔抽动两翼及尾。  相似文献   

12.
对8年生巨桉种源、家系试验林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表明:生长性状在不同种源、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形质性状在不同种源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耐寒能力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不同家系间差并不显著。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选出适应福建省永安地区种植的巨按优良家系10个,树高、胸径、材积和耐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4.80m、16.6om、0.1749m^3和4.42,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8.96%、加.44%、67.17%;优良个体15株,其树高、胸径、材积和耐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7.91m、20.63cm、0.2976m^3和4.85,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44.9%、48.8%和184.1%。这些优良材料可以通过无性繁殖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大果木莲的花部数量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麻栗坡县和马关县等2个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野生居群花部数量变异的研究表明:花序梗和花梗的数量无变异,均各为1;但花被片、雄蕊和心皮的数量有变异,分别为9~12、138~195和23~104,而且雄蕊和心皮的螺旋排列方式变化可分为S型、Z型和SZ型等3种类型。在不同结构的数量变异中,作为外部结构的花被片的数量变异系数在3.4%以上,明显大于数量变异系数不足0.2%的内部的雄蕊和心皮。在不同居群间,数量变异差异显著的花部结构是心皮,马关居群的数量竟达麻栗坡居群的3倍,很不稳定;而差异不显著的是雄蕊和花被片,它们较为稳定。这些变异表明大果木莲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与同科的其它种类相比,大果木莲的花部数量特征也存在异步演化,并保留有最多的原始特征,最为原始。  相似文献   

14.
巨桉无性系生长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6个巨桉无性系人工林生长性状的调查分析表明:胸径、材积在无性系间呈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胸径、树高、材积三者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材积,达到78.82%,其次为树高和胸径,分别为52.23%、23.13%。胸径、树高、材积的重复力分别为0.5744、0.5469、0.3453。利用综合评定方法评选出5个优良的巨桉无性系,分别为20、18、25、9和5号。5个优良无性系胸径、树高、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1.60%、11.09%和2.05%。  相似文献   

15.
以巨桉成龄树基部萌芽条的茎段为外植体,通过3种基本培养基和9种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组合的对比试验,筛选出MS+6-BA0.4mg/L+NAA0.2mg/L为诱导培养基,改良MS+6-BA0.5mg/L+NAA0.3mg/L为继代培养基,B2+ABT1号生根粉0.8mg/L为生根培养基。应用这些配方进行巨桉组培,芽增殖数达3.26倍,瓶苗生根率达98%,移植成活率90%以上,达到了工厂化苗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巨桉皆伐迹地进行萌芽更新试验,结果表明:巨桉第一代伐桩萌芽率达98.7%,1年生萌芽林树高、胸径分别比同龄实生林提高273.3%、390.0%;4年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分别比同龄实生林提高18.9%、24.3%、74.7%和54.0%,单位面积、单位蓄积造林更新费用分别仅为同龄实生林的67.6%、43.9%,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不同采摘时期,不同冷藏时期的四季柚果实理化成分的变化。探讨四季柚树藏,冷藏保鲜效果,为四季柚延长供果模式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8.
柚木引种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珍贵树种柚木的主要引种栽培技术。为我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柚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以香榧主要分布区6个天然群体的92个样株为试验材料,对其针叶、果实、种子的8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讨论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香榧各表型性状在群体问和群体内都存在显著差异,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占10.8%,群体内占89.2%,群体间的变异小于群体内.各群体表型性状中平均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果实宽(CVv =13.95%),最大的为单粒重(CVv=34.71%);不同群体各形态性状平均变异系数由大到小顺序为:黄山>磐安>嵊州>钟家岭>诸暨东白湖、绍兴.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香榧6个群体划分为3个类群.  相似文献   

20.
2002年、2003年在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始进行柚木种植试验。至2009年,试验结果表明,柚木在雷州半岛生长表现较好,7年生最大单株胸径23.5 cm,平均15.68 cm。平均树高12.89 m,生长均优于做对照的黎蒴栲、火力楠和橄榄,生长比较排列是柚木〉黎蒴栲〉橄榄〉火力楠。但是柚木耐风害和低温能力均不如其它三种树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雷州半岛选择背风向阳的立地种植柚木是有前途的,低温和台风是限制柚木发展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