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假眼小绿叶蝉为主的茶园刺吸式昆虫是茶叶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其特殊的产卵习性和危害方式使化学农药很难发挥理想的作用。茶树品种抗虫性研究作为控制刺吸式害虫的一种新途径,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而昆虫刺探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作为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取食行为记录仪,参与到这一研究,明确了许多叶蝉行为和品种抗虫性间的关系。本文在分析EPG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EPG技术在茶园刺吸式害虫的取食行为、茶树品种抗虫性的检测和抗性机理方面的应用,并且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归纳出假眼小绿叶蝉的取食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刺吸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是用来记录刺吸式口器昆虫口针在寄主植物组织中刺探行为引起的电信号变化的技术,现已广泛应用在昆虫生物学和农业科学研究领域。本文从典型的刺吸式昆虫蚜虫入手,介绍了该技术在植物材料、传毒机理、寄主选择和植物抗虫机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就EPG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技术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由禾顶囊菌小麦变种(Gaeumannomyccs graminis var.triti-ci,以下简称小麦全蚀病菌)引起的全蚀病可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小麦根病。大麦比小麦感病轻,但大麦后的小麦会与小麦后的小麦一样严重感病。染病使很变为黑色,并且由于根不能为上部提供养分,从而使叶子表现出缺乏营养的症状。茎基部染病后,水分向上部输送受到限制,从而使植株在抽穗期或抽穗后不久就枯萎。病原菌在前作寄主植物根和茎的碎片上腐生存活于寄主植物之间,但它较快地消耗掉这些储存食物或在作物残茬中被别的微生物取代。离开小…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铃薯》2017,(5):307-311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目前生产过程中人们只注重大量元素的施用,而忽略了中微量元素,但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文中综述总结了马铃薯生产过程中,中微量元素对马铃薯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同时归纳了马铃薯植株对各元素的吸收规律、施用时期和方法,为中微量元素在马铃薯生产中的施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1盐害产生原因。在塑料大棚或温室栽培中,肥料不易随水流失,除一部分肥料被作物吸收外,剩余肥料基本全部残留在土壤中,磷肥被土壤吸附,硝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等积聚土壤表层,浓度过高,对作物造成危害。同时,棚、室内温度较高,随水分蒸发将盐分带至地表,能损伤作物报系和妨碍根对养分的吸收。2盐害症状。盐害严重时,黄瓜、番茄、辣椒表现植株矮小,叶片色浓,叶边翻卷,根毛少并呈锈色。黄瓜茎生长卢、萎缩,。C叶失绿,中上部叶片常出现叶绿变黄,中下部叶片叶肉凸出,叶绿下卷还能使黄瓜植株体内糖氛比降低,引发霜毒病,并造…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区烟粉虱对几种杀虫剂相对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又称棉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是一种多食性的小型昆虫.烟粉虱为刺吸式口器害虫,在棉花上主要吸食棉花叶片汁液,大量消耗棉花同化产物,导致棉株衰弱,严重时甚至可使植株死亡,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近年来,B型烟粉虱的侵入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良好适应性,导致其种群在我国迅速增加和蔓延,危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吸收特征与农田归还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目标的高氮吸收小麦品种的选择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植株氮素吸收量及其在各部位的分布与归还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植株氮吸收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32个小麦品种中7个品种属于高氮积累类型,平均氮吸收量为228.4kg·hm-2;小麦籽粒产量与植株氮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小麦穗部氮吸收量最适于植株总吸氮量的估测,其估算方程为y=0.865x-1.843。秸秆不还田条件下,高吸氮量类型小麦品种收获后植株残体返回到农田的氮量为19.3kg·hm-2,占植株氮吸收量的9.4%;而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高吸氮量类型小麦品种植株残体返回到农田的氮量为46.1kkg·hm-2,占植株氮吸收量的20.9%。试验说明,高氮吸收小麦可以同时兼顾高产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确定下茬作物的农田施氮量,除了考虑土壤地力和下茬作物养分需求因素外,还应该考虑还田作物含氮量。  相似文献   

8.
《大豆科技》2016,(2):41-42
正大豆是喜温作物,在温暖的环境下能够较好生长,生育期间最适宜为15~25℃;同时大豆也是喜光作物,对光照条件好坏反应较敏感。由于大豆花荚分布在植株上下部,因此上下部各位置叶片都要得到充足的阳光,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以便将有机养分输送到各部位花荚。所以栽培过程中要保证大豆群体生长植株透光良好,每  相似文献   

9.
香蕉束顶病是一种对香蕉生产危害很大的严重性病害,俗称“蕉公”,此病在香蕉的各生育期均可发生.香蕉束顶病是一种病毒病,感病的植株萎缩,新抽生叶片较短窄,且丛生,叶柄背部有明显的“青筋”(即断续、相隔长短不一的绿色线条);现蕾期感病的植株果指细短弯曲,品质降低,失去商品价值,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此病远距离传播是由带病的吸芽引起,田间近距离传播蔓延主要是香蕉交脉蚜.近年来香  相似文献   

10.
做好黑刺粉虱的防治徐佐周,谢继金(浙江省台州地区经济作物总站·台州·317000)近年来,由于茶叶市场疲软,导致部分管理粗放茶园黑刺粉虱发生。黑刺粉虱以幼虫多在茶树老叶背面刺吸为害,并排泄“蜜露”引起烟煤病发生,严重时茶丛中下部叶片乌黑;阻碍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1.温度对作物吸收养分的影响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因子很多,如温度、光照、氧气、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养分的平衡等.然而在考虑作物冬季养分吸收时.主要应考虑由温度所产生的影响. 试验表明:硝态氮.磷酸和钾的吸收量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且降低的比例较大;然而温度降低对氨态氮,钙、氧  相似文献   

12.
正土壤酸碱度土壤的酸碱度(PH值)是作物种植时最重要的一步,如下图所示,作物只有在土壤PH值在6.5左右时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率最高,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酸碱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养分吸收,造成肥料浪费,如果过酸,易引起土壤板结以及造成微量元素中毒,还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有益菌减少,加速养分流失,使土壤失去耕种价值。  相似文献   

13.
植株分析做为一个诊断工具以及在制订作物生产规划中用来指导施肥,现在尚属于幼稚阶段。由于缺少可作为田间施肥依据的可靠的研究结果,因而植株分析的采用就受到了限制。植株养分浓度和土壤肥力水平以及和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很好的弄清楚。很多已经发表的植株分析资料,是由小型试验研究得来  相似文献   

14.
不同茬口对小麦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不同茬口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在测定玉米、大豆、花生、甘薯4种不同作物收获后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对不同茬口下小麦植株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玉米茬相比,大豆茬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花生茬的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提高,甘薯茬的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下降;大豆、花生和甘薯茬有利于小麦植株养分的积累,并能显著提高千粒重,但甘薯茬的小麦产量显著低于玉米茬。因此,大豆和花生可作为冬小麦种植区两熟复种模式的适宜前茬作物。  相似文献   

15.
杨天柱 《北方水稻》2009,39(5):64-64
近年来,由于农业对化肥质量、肥料使用率要求越来越高,当施入的肥料量超过作物所能吸收的数量时,这些未被吸收的养分就进行一系列的变化,导致养分数量上的损失和有效性降低,为此引入涂硫尿素,文章介绍了涂硫尿素的制造技术,阐述了涂硫尿素能够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为作物补充硫元素等特点,为涂硫尿素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控释氮肥在田间的养分释放特征及其在玉米生长期内养分需求和氮素供应状况以及对土壤无机氮、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的养分释放达到了控释效果,其养分释放与玉米的养分吸收规律基本一致。与普通氮肥相比,施用控释氮肥有效地提高土壤中的无机氮含量,促进玉米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施用控释氮肥处理的玉米吸氮量比普通氮肥处理增加8.41%,玉米产量较普通氮肥增产720 kg/hm~2,氮肥利用率较普通氮肥处理高10.13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较普通氮肥处理高19.48%。  相似文献   

17.
毙蚜丁是河南大学化学系研制并通过河南省科委鉴定的一种新型植物杀虫剂。它是从废次烟草中提取的硫酸烟碱为原料,经合成配制而成。它对为害农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有很好的防效,且对作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GNA基因遗传转化甘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害常常给甘蔗生产造成重大损失。GNA对蚜虫、飞虱、叶蝉等刺吸式害虫和某些咀嚼式害虫如蛴螬等具有极高的毒性。本研究对引进的GNA基因进行鉴定,并利用基因枪将其转化甘蔗愈伤组织,经筛选、分化,获得了一批抗性再生植株,抽样检测,获得了4株PCR阳性植株,为培育优良抗虫甘蔗新品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测土施肥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澳大利亚农业改进咨询有限公司的测土施肥技术 ,其特点在于对土壤养分和相关指标全面客观的诊断 ,充分考虑各营养元素间的互作 ,根据各养分的临界值和理想值作出合理的推荐施肥 ,并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取植株样进行分析对作物需肥实施动态监测 ,从而指导追肥。最后给出了一个澳方推荐施肥实例。  相似文献   

20.
引言 为使作物正常生长与获得经济产量,植株必须维持一定的养分水平,这已成为科学的概念。如果养分浓度低于或高于适宜水平,这种胁迫必然导致可见症状并降低产量。作物生育阶段中可能遇到缺素的胁迫,然而只有定期地采样并加以分析才有可能确定这种胁迫出现的时期。 随着植株分析逐渐成为确定作物营养状况更有用的手段,认真评价植株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对于建立最好的采样时间提供很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