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兴山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的玉米新组合,2016年兴山县农技推广中心对引进的9个玉米新组合,进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T1、T4、T9、T7、T3等5个组合的单产超过对照品种双玉919,适宜在该生态区种植;T5、T2、T8、T6等4个组合的单产低于对照品种双玉919,不建议在兴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引进赣73优明占、T两优164、T两优明占、广两优927等8个优质稻新品种在尤溪县管前镇东坑村作中稻种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中稻种植的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赣73优明占、广8优165、T两优明占等3个品种比对照增产,适宜在尤溪县作为中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等单位用T55A与R—1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我县引进种植表现丰产性好、抗性强等,适于内陆地区中等水平田块种植。一、特征特性1.产量表现:该组合在下河乡世坂等地种植平均亩产532公斤,比特优63增产9.1%;高产  相似文献   

4.
以‘定莜1号’为试材,设置3种集雨处理,即平地种植(T1)、沟垄不覆膜种植(T2)、沟垄覆膜种植(T3),测定了不同生育期土壤的水分、出苗率、叶面积指数、产量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T3处理的燕麦出苗率最高,为72.5%,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P<0.05),T1和T2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T3处理的燕麦耗水量为190.4mm介于T1和T2处理之间,但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各处理中最高,分别为1 745.5kg/hm2和9.1kg/(mm.hm2).沟垄覆膜处理是一种耗水量较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集雨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康平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6):495-495
T优259是由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T98A与新恢复系R25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灵川县于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至2005年晚造全县累计推广种植2667hm^2。生产实践表明,T优259具有熟期适宜、丰产性好、米质较优、抗性好等特点,适宜作双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6,(8):1118-1122
分别在2013,2014年,设置5个施脱硫石膏量水平(T1,T2,T3,T4,T5)和3个种植密度水平(M1,M2,M3),研究了在苏打盐化潮土上施脱硫石膏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石膏不同施用量对玉米出苗率、成苗率、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千粒质量、穗粒数等的影响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且随着脱硫石膏施用量增加,除空秆数外其他都是先增加后降低,产量大小排序为T4T3T5T2T1;提高种植密度,显著影响玉米产量、空秆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产量大小排序为M2M3M1;种植密度与施脱硫石膏量相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空秆数、穗粒数的影响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2 a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变化趋势一致;综合考虑脱硫石膏量和种植密度二因素,利用2 a数据拟合最优二元二次方程,推导出2013,2014年玉米产量最高时对应的种植密度、脱硫石膏用量分别为69 268株/hm2,16 094 kg/hm2和68 277株/hm2,15 762 kg/hm2。  相似文献   

7.
2005年晚造,揭东县种子站对新引进的T优5537、T优551等杂交稻新组合进行表种试验,比较各组合的产量、生育期、农艺性状等,结果表明T优5537、天优3550较适合在揭东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针对定西马铃薯产业连续集约化种植造成产量降低、品质降低以及土壤污染等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在0~100cm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变化,其中60~8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最高,但各处理无显著差异,T3和T4处理块茎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CK、T1和T2处理相比,块茎产量分别高25.00%、15.63%、17.12%和27.24%、17.70%、19.22%,说明在干旱半干旱定西市,T3和T4处理是最佳马铃薯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在新砂田压砂瓜生育期内,单作(T1)、间作(T2)、覆膜单作(T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三种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以T3处理最高,其次是T2和T1;土壤有机质变化规律为“高-低-高-低”双峰模式,其余养分变化相似,呈“高-低-高”单峰模式。(2) 三种种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3处理土壤酶活性最高,T2处理次之,T1处理最低。(3) 在各生育时期,土壤酶活性与各土壤养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4) 三种种植模式下,西瓜产量高低为T3>T2>T1。  相似文献   

10.
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和福建省种子总站,用自育不育系T55A与恢复系晚R-1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德化县开始引进区试,2005—2006年继续品种对比试验.2007年和2008年较大面积示范推广。试验种植表明.该组合表现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我县作中稻种植。通过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总结出T优551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不同微集水方式在不同降水年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辽西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以传统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垄覆膜沟种植(T1)、垄覆膜沟覆膜种植(T2)和垄覆膜沟覆秸秆种植(T3)3种一元或二元覆盖微集水模式在不同降水年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条件下,T2和T1均能缩短玉米出苗时间,提高玉米出苗率,T3能够延长玉米出苗时间,平水或干旱年型能够提高玉米出苗...  相似文献   

12.
在大田条件下,以花生品种'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起垄种植(T1)、起垄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T2)、起垄覆膜种植(T3)和起垄覆膜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T4)四种种植模式对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单株绿叶面积、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荚期和饱果期T2处理的花生侧枝长较大;...  相似文献   

13.
通玉9585是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所三室以自选系T128为母本,自选系T56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玉米新品种。本文主要分析通玉9585品种的特征特性、抗逆性以及广适性等,提倡在种植过程中合理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全面提高种植效果,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旱播旱管(T1)、旱播水管(T2)、移栽水管(T3)三种水稻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及后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3相比,所有水稻品种在T1种植方式下产量均有所下降,平均降幅达10.3%,但节约灌溉用水73.4%,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8.2%;T2的产量与T3差异不显著,但在总用水量及水分生产效率方面优于T3。T1种植方式的后茬小麦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最高,T2次之。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适于河北省农作区节水、丰产、高效的作物种植形式,于2018-2019年分别在河北农业大学清苑试验站和辛集市马庄试验站进行了4种种植模式的比较试验。采用4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春玉米一熟种植(T1)、青贮—粒用玉米一年两熟(T2)、双季甜玉米(T3)和传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CK)4种种植模式的周年产量、资源利用率、田间耗水量、经济效益。结果表明,4种种植模式中以CK的生物产量和光能利用率最高,分别比T1、T2、T3模式高出49.6%、23.1%、38.3%和0.53%、0.25%、0.43%;T1、T3的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比CK低7.6%、9.0%,T2比CK高7.0%;3种试验模式的田间耗水量分别低于传统模式的45.4%、28.5%、32.1%;4种种植模式中以T3收益最高,分别高于其他模式的45.3%、30.4%、8.7%。本试验筛选出了适宜河北省当前水资源现状的节水高效种植模式,可为该区域农业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7,(13):9-10
为了测量不同种植方式下马铃薯商品薯类比例及淀粉含量来筛选马铃薯表现优良的种植方式,采用堆作、平作、垄作覆膜及传统种植方式进行马铃薯种植试验,并对土壤肥料指标、马铃薯大小薯率及淀粉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p H均大于7;(2)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块茎大小影响不大;(3)4种种植方式下生产的马铃薯在其淀粉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淀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T3T2T1T4。由此可以得出,金口河高山土壤不利于马铃薯生长;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块茎大小影响较小,但对马铃薯中淀粉含量影响较大;金口河高山马铃薯选用品种中淀粉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7.
番茄作为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在我国深受人民喜爱,广为种植。通过对种植温室大棚番茄的研究,将更有利于番茄的种植增产、培育优良品种和完善研究科学种植番茄的方法。本实验研究在不同营养液长期浇灌培养下番茄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不同时期的各部位N元素分布影响特征;将番茄种植在装有珍珠岩的培养盆中,采用营养添加法,设置霍格兰营养液配方并长期浇灌番茄植株。5个处理组分别为T1:1:20; T2:1:50;T3:1:100; T4:1:150; T5:1:200通过每7d采取各处理组实验样株,观察生长状况,实验检测分析各组处理组采样番茄植株根茎叶;在T1、T2、T3、T4 (T1:1:20; T2:1:50; T3:1:100; T4:1:150; T5:1:200) 5种不同营养液浓度长期浇灌培养下,从各组番茄植株根、茎、叶、果N元素含量分析特征可得出,T4组设置的营养液浓度最有利于番茄植株各生理器官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18.
针对垄膜沟灌南瓜种植特点,分析了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南瓜生长、耗水、产量、水分利用及种植效益等方面的指标。结果表明,适宜的垄膜沟灌灌水定额(T3、T4处理)可对干物质积累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有利于南瓜生长及产量形成。T3、T4处理灌溉定额较T5处理分别降低480和240 m3/hm2;生育期耗水分别降低264和194 m3/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1%和12.3%;净收入较T1处理分别提高7 387.6和3 966.8元/hm2。在民勤绿洲及类似区域垄膜沟灌南瓜推荐灌溉制度为种植前灌坐塘水1次,灌水时间5月中旬,灌水定额420~480 m3/hm2;生育期灌水3次,灌水时间6月中旬、7月上旬、7月下旬,灌溉定额1 680~1 920 m3/hm2。研究成果可为垄膜沟灌技术在南瓜种植和推广应用中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T9"是高淀粉马铃薯品系,在吉木萨尔县进行大面积的示范推广,随着马铃薯品系"T9"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本文总结了马铃薯新品系"T9"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绿色食品大豆生产需要按着如下标准和规定进行生产,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GB 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1种植地块的选择种植地块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种植地块周围无污染源,土壤耕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排水和保水性能好,土壤酸碱度6.5~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