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选用不同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参数。采用U5(5^4)均匀设计安排试验。对刺青瓜种子进行电场处理,测定其发芽期的发芽势、发芽率、SOD、VC、MDA等生化指标变化,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寻找出刺青瓜种子的最佳静电场处理参数。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预拉能提高链条疲劳强度的机理,并通过对12B农用滚子链进行预拉和不预拉的对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表明预拉可以大幅度提高链条的疲劳强度,是一种经济有效而且易于实现的链条强度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茄子的田间出苗、生长和增产,采用高压静电场对种子进行分选和田间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对茄子种进行电场处理和田间试验,考察了电场强度和处理时间对茄子种的出苗和生长情况的影响,摸索了茄子种电场选种和电场处理的较适宜参数。  相似文献   

4.
对微型柴油机喷油系统与柴油机的匹配进行理论分析,指出了国内微型柴油机与喷油系统参数匹配的不合理性,提出了结构参数优化方案,并部分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减少喷油嘴流通面积可以使喷油过程稳定,喷油压力提高,喷油持续期延长,整机经济性得到改善,排烟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中式细支卷烟需要和提高遵义复烤厂新线打叶复烤加工质量,对遵义复烤厂打叶复烤工艺参数和片烟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选定了3个关键参数,采用了多指标权重分析和正交试验对遵义复烤新线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润后端加水开启80 °、二打电机34 Hz和回潮区混合水30%的工艺参数能明显提高打叶复烤片烟质量。   相似文献   

6.
胡萝卜种子高压静电场生物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压静电场对胡萝卜种子进行筛选,并通过均匀设计安排试验,进行不同时间和电场强度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对胡萝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苗高及鲜质重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和讨论,找出处理时间和电场强度的较佳取值组合。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对称高压摆喷灌浆法,对堤坝已建防渗墙缺陷进行修补处理,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还是首次提出。为了证明该工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需要对该工法进行试验研究。试验采用HT-60型高喷灌浆机,在砂砾卵石层进行不对称高压摆喷灌浆,以测定不对称高压摆喷灌浆施工参数,并对不对称高压摆喷灌浆工法进行了讨论,重点分析了高压喷射流冲切力对被修补防渗墙体的破坏影响,喷嘴反力对高压摆喷灌浆凝结体质量的影响和不对称高压摆喷灌浆凝结体与被修补防渗墙体连接方式。试验表明,不对称高压摆喷灌浆工法可靠,试验参数能够直接应用于同类岩土层中的堤坝防渗墙缺陷修补处理。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通过模仿太空环境,对种子进行等离子体辐照和交变电磁作用,提高种子的活力。种植试验结果证明玉米平均增产18.37%,在中低产田上应用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95》活塞环等离子涂层机械强度及喷敷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曦 《农业机械学报》1996,27(4):107-112
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对活塞环的表面进行强化,以提高活塞环表面的机械性能来取代传统工艺制造的活塞环。我们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喷涂的几个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选,筛选出机械强度及喷敷率较理想的涂层,将此工艺参数最终应用到活塞环的喷涂上,经装机试验,涂层的机械强度完全可以满足活塞环的特定工况。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在确定因素,利用稳定性确定系统临界开环增益后,进行正交试验,利用Simulink软件对试验参数进行动态仿真,分析得出最优PID参数。此方法避免了大量复杂的确定PID参数组合试验,效率较高。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正交试验法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PID控制,可明显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大大减少响应时间,能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且试验次数较少。  相似文献   

11.
双输送带式栽植器主要结构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双输送带式栽植器的工作原理和营养钵在不同位置时的运动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该装置各参数对立苗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优选出了 影响因素及最佳参数配置。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花生荚果在仿真模拟试验时所用参数的准确性,通过实际物理试验与仿真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标定。首先,通过实际物理试验测得花生荚果基本物理参数(外形尺寸、密度、含水率、容重、泊松比、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依据实际物理试验测得的各物理量结果确定仿真模拟试验参数取值范围,开展Plackett Burman试验,筛选出对堆积角存在显著性影响的因素为:花生荚果—花生荚果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花生荚果—钢板静摩擦系数。进一步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显著性因素的取值范围。开展Box Behnken试验,建立堆积角与显著性因素之间的二次回归方程,并以实际物理试验堆积角(31.63°)为目标值对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最佳仿真模拟参数:花生荚果间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花生荚果—钢板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74、0.24和0.58。最后,对试验分析后确定的最佳仿真参数进行仿真模拟试验,对取得的仿真模拟值与实际试验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0.05,表明实际试验堆积角与仿真模拟试验堆积角无显著性差异,且相对误差为2.877%,验证了仿真模拟试验的准确性。通过对比其他物料参数标定时所用方法及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标定后的参数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水肥管理条件对柑橘产量的影响使其更广泛的应用于不同区域,并探明WOFOST模型参数针对柑橘果树生长模拟时的参数敏感性结果和取值情况,开展2021-2022年柑橘不同生育期滴灌水肥控制试验,采用EFAST方法对WOFOST模型模拟叶面积指数(LAI)和产量所需的叶片生长、CO2同化、同化物转换和叶片营养物质等25个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使用PEST软件完成高敏感参数的优化,并利用田间试验观测数据对模型模拟的LAI和产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模拟LAI和产量的敏感参数相似,均包括叶面积指数的最大相对增长率、比叶面积、单叶片CO2同化效率,叶片同化物转换效率,初始根长,区别为LAI模拟对茎同化物转换效率,积温等参数敏感,而产量模拟对叶片干物质最大钾浓度敏感;基于2021年数据校正后最优参数模型模拟的不同灌溉管理下LAI最大值(LAIm)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R2=0.580 0,NRMSE=15.10%,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R2=0.647 1,NRMSE=6.81%...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建立地面值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多组参数系统的分析,合理地选取了入库参数,阐明了其定义及相互依赖关系,并考虑了扩充参数的可能性,对数据库系统关系模式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并以南方水田地区实测数据为例,介绍了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入库方法。  相似文献   

15.
首先描述了多级综合性好氧生物处理厂的流程及试验设计,对试验过程的控制参数与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用扩展模型模拟了整个废水处理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名优茶选择性采摘时,因茶叶附壁导致收集成功率低的问题,根据一芽二叶的物理参数设计了一种螺纹管吸附式茶叶采收器。通过预试验得到了影响茶叶收集成功率的因素:负压、螺纹线数和螺纹导程的参数范围;采用Fluent仿真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因素对茶叶收集成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改变管内近壁面处的空气切向速度;各因素对收集成功率的影响显著性主次排序为:负压、螺纹导程、螺纹线数;以茶叶收集成功率为优化目标对各参数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参数取整,得到参数为:负压H=120 Pa、螺纹线数N=9、螺纹导程S=95 mm。以优化后的参数进行吸附式收集试验,结果表明收集成功率为98%,即优化后收集成功率相较于优化前提高26个百分点,试验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优化模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排种的均匀稳定,针对预切种式宿根蔗补种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宿根蔗补种机均匀排种控制系统,由辊耙、理蔗压板、种箱以及电控系统等组成。通过运用EDEM对排种机构的排种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及虚拟试验,探讨了系统主要工作参数对排种性能的影响,对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正交试验,研究了辊耙角速度、理蔗压板压力、种箱内蔗种数量、理蔗压板活动角对排种均匀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排种机构排种性能的响应面方程,构建了排种系统参数调节的控制模型和控制算法。以种箱内蔗种数量作为控制器输入量,控制器通过自动调整辊耙角速度和理蔗压板压力来控制排种系统排种过程的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参数自调节排种控制系统进行排种作业时,排种合格率为94.44%,与未应用参数自调节的排种系统相比提高8.88个百分点;排种均匀度为0.46段2。研究可为提高甘蔗宿根补种的均匀性及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某一型号的锤片式粉碎机锤片为研究对象,对锤片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响应面法和遗传算法结合的方法对锤片进行结构参数优化设计。首先对锤片的结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试验,利用Box-Benhnken试验对锤片结构参数进行设计,构建样本点,建立锤片的结构参数和最大变形量的响应面模型,并抽取样本点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响应面模型的准确性。以锤片最大变形量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结构的参数优化得到最优结构参数,结果显示:最大变形量比优化之前减小了39.7%,锤片性能得到了提高。进行试验验证,旨在为现代农业机械机构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苜蓿干燥过程中的均匀性和热利用效率,设计了一台热风红外联合干燥装置,并进行了干燥腔内均风板结构的优化设计,分析了在侧向进风条件下的不同结构参数对流场均匀性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均风板进行结构参数优化,以均风板级数、孔径、孔径比、开孔率和均风板间距为试验因素,以气流速度的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最佳的结构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结构参数为一级均风板孔径12mm、孔径比0.75、二级均风板开孔率12.57%、两级均风板间距20mm时,整体流场的变异系数最低为6.15%。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平均速度的相对偏差为4.92%,流场的变异系数的相对偏差小于2%,空气流速的相对偏差低于12%,气流均化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为苜蓿干燥装置均风板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课题采用EGR+DOC+DPF+SCR和试验设计(DOE)开发了WP10H375欧Ⅵ发动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综合考量性能、排放、经济性等参数,利用植入DOE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同时与常规性能标定和选型比对,不仅能够实现优化互补,减少研发中间环节,达到缩短研发周期的目的,还达到了提高试验台架利用率,节省试验资源、获得更佳更可靠试验数据的目标。在高压共轨基础上,通过废气再循环技术(EGR阀应用)与尾气后处理箱子(DOC+DPF+SCR)对NH3催化还原NOx和颗粒物PM进行无害化有效转化,以达到欧Ⅵ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