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硒源对堇叶碎米荠吸收、转化硒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Na2SeO3和硒矿粉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硒源处理对堇叶碎米荠吸收、转化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硒对堇叶碎米荠硒含量和硒积累量的增加效果显著,植株各部位硒积累规律为叶茎根。比较两种含硒物料,发现在硒用量低时,施用硒矿粉对堇叶碎米荠各部位硒含量的增加效果较施用Na2SeO3好,而在硒用量高时,则效果相反。施用硒矿粉较Na2SeO3处理有提高堇叶碎米荠叶片硒转化率的趋势。适量施用硒能增加植株对硒的利用率。施用Na2SeO3主要提高了土壤可交换态硒含量;施用硒矿粉主要提高了土壤残渣态硒含量。  相似文献   

2.
《土壤通报》2017,(6):1442-1448
通过盆栽试验,以壶瓶碎米荠(Cardamine hupingshanensi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硒处理(0、40、80、120、140、160、200和300 mg kg~(-1))后壶瓶碎米荠各部位硒含量、分布特征,以及硒对壶瓶碎米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硒(≤200 mg kg~(-1))促进壶瓶碎米荠生长,植株生物量、可食用部分产量和品质均显著提升;而过量施硒(≥300 mg kg~(-1))抑制壶瓶碎米荠生长,植株生物量减少,品质下降。施硒能够显著提高壶瓶碎米荠各部位的硒含量,其根、茎、叶中最高硒含量分别为CK处理的1080、1599和1403倍,硒在各部位的分配为叶根茎,主要存在硒形态为Se Cys2,各部位硒含量与土壤施硒浓度呈非线性相关。如果以各部位的硒含量为评价标准,土壤硒含量为140 mg kg~(-1)时,适宜培养壶瓶碎米荠。  相似文献   

3.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单独Cd处理与Cd+Se复合处理(土壤镉浓度为0~200 mg kg~(-1)),研究不同处理下,壶瓶碎米荠(Cardamine hupingshanensis)植株的镉含量特征。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式下,壶瓶碎米荠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镉含量随土壤中镉浓度升高而增加,呈线性相关。单独Cd处理,壶瓶碎米荠植株地上部镉含量变化范围为0.02~808.51 mg kg~(-1),地上部与地下部镉含量的平均比值为1.10,变化范围为1.05~1.23;富集系数的平均值为5.65,变化范围为4.04~7.85。Cd+Se复合处理,相同镉浓度处理下,壶瓶碎米荠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镉含量均低于单独Cd处理组,最高浓度达到617.74 mg kg~(-1)和531.48 mg kg~(-1)。表明,壶瓶碎米荠是一种富集镉能力强的超积累植物,而添加硒可以降低其对Cd的富集,且不会影响其对Cd的吸收和向地上部转运的能力,在Cd污染场地的修复中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混种对超富集植物的重金属修复效果,通过盆栽和小区试验,研究了镉超富集植物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混种镉富集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和猪殃殃(Galium aparine)对其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种相比,混种猪殃殃提高了牛膝菊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整株生物量,混种荠菜及碎米荠则降低了牛膝菊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整株生物量,但各个混种处理的植物总生物量均介于2种植物单种之间。混种荠菜、碎米荠和猪殃殃均提高了牛膝菊地上部分镉含量,其中,盆栽试验分别较牛膝菊单种提高了35.16%,52.26%和17.42%,小区试验分别较牛膝菊(单种)提高了18.45%,25.24%和12.62%。牛膝菊混种碎米荠的地上部分镉积累总量高于各自单种,其余混种处理均介于2种植物单种之间。小区试验中,牛膝菊混种碎米荠的单位面积地上部分镉积累总量达340.74μg/m2,分别较牛膝菊单种和碎米荠单种提高了15.40%和4.57%。因此,牛膝菊混种碎米荠能够用于提高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镉、硒处理对碎米荠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通报》2017,(6):1436-1441
通过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镉、硒离子溶液处理对碎米荠(Cardamine Flexuosa)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镉、硒溶液使碎米荠植株地上部分鲜重、株高、根长、叶片大小等生物量明显下降,低浓度镉、硒能促进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加。随着镉、硒浓度的增加,植株的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呈显著降低趋势;其中在5、10μmol L~(-1)浓度硒处理时,植株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相比,镉处理时植株叶片中叶绿素a/b值降低,类胡萝卜素占总光合色素含量的比值无明显变化;硒处理下,叶绿素a/b值无明显变化规律,类胡萝卜素占比呈上升趋势。在镉处理下,碎米荠植株的抗氧化酶系统中CAT和POD活性显著升高,SOD活性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硒处理下,SOD总体呈不断升高的趋势,CAT总体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5μmol L-1处理除外),POD则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镉、硒浓度相同时,植株体内抗氧化酶对硒处理敏感性更强,变化幅度大于镉处理。  相似文献   

6.
典型富硒植物中硒形态和生物可给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晓奇  王健  朱元元  刘颖  袁林喜  高礼先  尹雪斌 《土壤》2018,50(6):1229-1234
为了评估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在富硒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生物营养强化所得富硒植物材料中硒的含量、形态和生物可给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植物中硒的含量,检测样品中硒的含量达到0.91~110.8 mg/kg。富硒植物中硒的形态主要以硒代氨基酸形式的有机硒为主,其中富硒谷物和大豆中硒主要存在形态为硒代蛋氨酸(SeMet,44.2%~80.4%),富硒西兰花中硒主要存在形态为SeMet(27.8%)、硒代胱氨酸(SeCys2,25.9%)和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37.1%),壶瓶碎米荠中硒主要存在形态为SeMet(73%)和SeCys2(23.8%)。富硒植物中硒具有较高的生物可给性,其中富硒小麦和大豆达到90%,富硒玉米和西兰花达到80%,壶瓶碎米荠为50%。生物营养强化所得富硒植物具有硒含量高、有机硒比例大和较好的生物可给性,可作为人体补充硒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7.
9戟叶堇菜戟叶堇莱(Viola betonici- folia)为堇莱科堇菜属多年生野生宿根草本花卉。地下茎很短,无匍匐枝。叶基生,具长柄,条状披针形或条形,长2~9cm,基部稍下延于叶柄,截形或略带心形,有时稍成戟形,顶端钝或稍圆,边缘有疏而浅的波状齿,近基部的齿较深,两面近无毛或无毛,花期后叶增大,基部常有显著的垂片;托叶分离部分有疏齿。花具长梗,两侧对称;萼片5片,披针形,基部附器长约1mm,顶端圆;花瓣5片,淡紫色或少白色,距管状,顶端等粗,长3~4mm。果椭圆形,长约1cm,无毛。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境下水稻稻米品质因子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不同生境下62个水稻品种中13个稻米品质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以前5个主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89%统计,垩白(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碎米率)、粒形(糙米宽厚比、糙米长宽比)是影响早季稻米品质主要因素;糙米宽、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长和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晚季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主因子之间早季垩白与碎米率、糙米宽厚比和糙米长宽比、碎米率与糙米宽厚比表现正向相关,晚季糙米宽与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精米率与糙米长和直链淀粉含量、糙米长与直链淀粉含量表现正向相关。主因子之间早季垩白与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与碎米率、糙米宽厚比和糙米长宽比,碎米率与糙米长宽比,糙米宽厚比与糙米长宽比表现负相关,晚季糙米宽与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长和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与糙米长,精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表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亚麻荠根系分泌物对胡麻和杂草藜的化感作用,采用水培法观察了亚麻荠根系分泌物对胡麻和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荠根系分泌物对胡麻和藜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亚麻荠根系分泌物对胡麻根长、根鲜重、苗鲜重具有抑制作用,在低处理浓度时对胡麻苗高具有促进作用,在中、高处理浓度时抑制作用较小;对杂草藜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较小。综合分析,亚麻荠根系分泌物在低处理浓度时对胡麻生长的抑制作用小于对藜的抑制作用,在中、高处理浓度时大于对藜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土壤施用富集植物秸秆对荠菜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在镉污染土壤中施用镉富集植物碎米荠、旱莲草、豆瓣菜和小飞蓬秸秆,研究了四种镉富集植物秸秆施入土壤对荠菜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镉富集植物秸秆施入土壤均提高了荠菜地上部分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抗性系数,同时也提高了荠菜叶片SPAD值(绿色度)。土壤施用旱莲草秸秆提高了荠菜茎、叶片及地上部分的镉含量,分别比各自对照提高了23.81%、1.51%和10.95%,同时也提高了土样有效态镉含量,其余三种处理均低于各自对照。土壤施用旱莲草秸秆的荠菜整株镉积累量显著高于未施用,为43.82μg plant-1,比未施用提高了17.35%,而其余三种处理的荠菜整株镉积累量均低于未施用。因此,土壤施用旱莲草秸秆能够提高荠菜对土壤镉的吸收与积累,有利于提高荠菜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擦离式碾米机碾米室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擦离式碾米机碾米室压力是影响成品米的含谷量和碎米率的关键因素。对N—70型擦离式碾米机的碾米室压力,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表明:碾米室压力呈周期性波动,其最大值比平均值大20%~35%;出米口轴向阻力以及碾米间隙对碾米室径向压力的影响均高度显著;擦离式碾米机用于加工籼稻,难以解决要求碎米率低和含谷量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水稻在吸湿环境中的裂纹生成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当低水分的水稻暴露在可吸湿环境中就有可能产生裂纹;带有裂纹的水稻籽粒在碾磨加工中通常会断裂,从而降低整米产量。外界环境中相对湿度的变化比温度变化对裂纹生成有更大作用。水稻籽粒自身的抗裂能力与其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有关。通过改善产前产后加工技术,可以避免或减轻低水分水稻籽粒所遭受的各种潮湿环境危害,减少碎米率,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3.
稻米爆腰机理与碎米率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碾米过程中产生的碎米率与稻谷中的糙米的爆腰率有重要相关关系。米粒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以一定的晶体结构排列在米粒的胚乳细胞壁中,当淀粉在受热和受潮时,淀粉粒膨胀,使米粒产生热应力和水分应力差,当此拉应力大于米粒抗拉强度时,米粒内部就产生裂纹而形成爆腰米粒。稻谷在收获后期、收获后的干燥、贮藏中均会受到温度和水分变动而产生爆腰米粒,稻谷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机械力的作用也会增加米粒的破碎。所以,降低碎米率应该从稻谷的收获后期就引起注意,防止温度和水分过大的波动,在稻谷加工中米粒应避免拉伸和弯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水泵水轮机甩负荷过程流动诱导噪声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水泵水轮机甩负荷过程压力脉动特性及其流动诱导噪声,该文基于网格壁面滑行技术和DES湍流模型,对水泵水轮机发电工况下导叶关闭过程进行连续性模拟,并将流场叶片表面压力脉动信号作为声场流动诱导噪声计算声源,通过对压力脉动特性和流动诱导噪声分析得到:导叶进出口处2个无叶区内压力脉动主频位置均在叶频为斯特劳哈尔数等于0.051与1处,导叶出口处频谱值是进口处10倍之上,说明动动干涉对流态的影响强于动静干涉;当尾水管内出现2个反向旋壁涡带时,压力脉动最强烈且其幅值最大。声场分析结果表明外场噪声的主频由压力脉动主频与壳体固有频率综合决定,声压分布具有"∞"形式的指向形态,且各阶叶频处声压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对称性,说明叶片噪声辐射具有明显的偶极子特性;在一阶、二阶叶频处,导叶关闭前一半阶段,流量对于外场噪声辐射能力的影响表现为大流量工况下最强,小流量工况下最弱,导叶关闭后一半阶段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5.
打叶复烤出片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烟叶打叶复烤生产技术日趋成熟,柔打技术、低卷曲复烤技术已被广泛应用。提高出片率不仅是打叶复烤企业降低消耗、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也是工业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出片率受许多因素制约,通过总结和研究分析表明:影响打叶复烤出片率主要外部因素为润叶和打叶质量,而通过降低工艺流量、提高片烟水分来提高出片率的做法相对不可取。  相似文献   

16.
运用通用旋转方法设计方案,以秸秆等添加料为培养基基质,以产孢量为指标,寻找成本低、效率高、实用性强的分生孢子粉生产配方。结果表明:(1)麦麸19.5 g,碎米23.0 g,秸秆粉29.5 g,豆粉15.0 g是白僵菌Bb-021发酵最适合培养基配比;(2)在25℃,湿度90%~100%条件下培养5 d产孢量达到9.24×1013个/mL孢子。  相似文献   

17.
40种阔叶树树冠的外、中、内层同龄叶中,均以外层叶的气孔密度最高,其次为中层叶,内层叶气孔密度最低。新银合欢和马尖相思幼苗在高光照强度下所形成的叶气孔密度最高,中等光照者次之,低光照者最低。在蓝光照射下形成的叶气孔密度最高,其次为红光照射者,自然漫射光下最低。这说明光照强度和光波长对气孔密度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中9B和金早47在温室及网室条件下,设置4个水分处理,对不同生育期的叶水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主要生育期的叶水势日变化表现为早晨和傍晚较大,而在中午前后较小,呈现反抛物线的曲线走向,中午前后是叶水势曲线拐点.水稻叶水势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下降而降低,土壤保持湿润处理和淹水处理的水稻叶水势差异不明显,而水...  相似文献   

19.
堇菜科(Violaceae)属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堇菜目,本科全世界约22属900种,广泛分布,但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与热带高海拔山区;中国有4属125种,其中堇菜属约120种,广布于全国各省区。中国的4属分别是三角车属(雷诺木属,Rinorea Aubl.),鳞隔堇属(茜菲堇属,Scyphellandra Thw.),鼠鞭草属(Hybanthus Jacq.),堇菜属(Viola Linn.)。  相似文献   

20.
以"沈农265"为试材,在该品种主栽区最适宜施氮量(225 kg hm2)和两种基蘖肥与穗肥施氮比例(8∶2和6∶4)基础上开展大田筒栽试验,轻简3次施肥条件下依叶龄设置25种蘖、穗氮肥运筹模式(蘖肥在源建成期6~10叶逐叶施用,穗肥在库建成期11~15叶逐叶施用)及对照组(不施氮),探索蘖肥时期促蘖、保蘖的最佳施氮叶龄和穗肥时期促花、保花的最佳施氮叶龄,进一步确定最有利于产量提高的蘖肥与穗肥叶龄施氮组合,可望为高产高效施肥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高产的穗肥与蘖肥叶龄组合包括8∶2比例下的8叶~11叶期、8叶~12叶期、9叶~12叶期、10叶~12叶期、10叶~14叶期和6∶4比例下的8叶~13叶期、9叶~12叶期、10叶~12叶期、10叶~13叶期,高产的蘖肥叶龄多数在8叶、9叶和10叶,分析证明9叶、10叶为保蘖肥(6叶、7叶为促蘖肥,8叶兼具促保作用),因此,保蘖肥比促蘖肥对沈农265增产作用更大;高产的穗肥叶龄多数在12叶期,分析证明11叶、12叶为促花肥(14叶、15叶为保花肥,13叶兼具促保作用),在12叶期追施穗肥有利于增加每穗分化颖花数和现存颖花数,可见,同为穗肥,两种穗肥效果明显不同,促花肥比保花肥更重要。综上,轻简施肥和等氮量前提下9叶~12叶期和10叶~12叶期组合是较优越的蘖、穗氮肥叶龄运筹模式,说明该地区水稻生产中应注重保蘖肥和促花肥的科学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