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引进国内先进的大粒蚕豆种质资源在福建地区种植,对其农艺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适宜福建地区种植的优良大粒蚕豆品种。【方法】以福建省认定的陵西一寸品种为对照,对来自青海、江苏的10个大粒蚕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观测其生育期、株高、分枝数、荚长、荚宽、鲜荚产量、籽粒长、籽粒宽、百粒重、出籽率、鲜籽粒产量等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生育日数、单荚鲜重、荚宽、鲜籽粒百粒重与鲜荚每667 m~2(下同)产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分枝数、单株实荚数与鲜荚产量显著正相关,株高与鲜荚产量显著负相关。青海大粒蚕豆品种在福建表现为生育期短、株型高、分枝少、产量低、总体经济产值低,江苏的通蚕品种整体表现较好,其中通09-110-1蚕豆品种的荚长、荚宽、鲜荚产量、籽粒长、籽粒宽、百粒重、出籽率、鲜籽粒产量等指标均较高,干籽粒百粒重为200.08 g,出籽率达到50.53%,鲜荚产量达到1 200.58 kg,高出对照32.81%。【结论】通09-110-1蚕豆品种在福建地区种植时表现良好,适宜在福建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马牙蚕豆是湟源县选育的优良农家品种,在2004年通过品种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籽粒饱满、色泽好、无虫蛀、无污染、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特别是日本市场的青睐,是湟源县川、浅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我县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作物产品。  相似文献   

3.
青海11号蚕豆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以72-45为母本、新西兰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于2003年初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0167号。该品种株高中等,分枝多,结荚多且集中,株型紧凑,冠层透光性好,丰产性好。平均株高140厘米左右,平均单株有效枝3.4个,单株有效荚数14.6个,单株粒数38.3粒,单株产量62.7克,一般产量每667平方米(1亩)350~400公斤,最高产量可达500公斤。该品种品质(营养品质、商品品质)优。籽粒蛋白质含量25.66%,淀粉含量45.35%,脂肪含量1.38%;籽粒大且均匀,商品性好。百粒重192.2克,籽粒乳白…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易门县种植的抗病、高产、稳产大豆品种,引进6个大豆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云黄1408-1、云黄1408-2、云黄1202-5田间表现生长势较强、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产量均突破4 500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中品661增产38.39%、36.42%、34.98%,可在易门县中海拔大豆产区进一步示范种植;齐黄34田间表现早熟、株矮抗倒伏、籽粒大且均匀饱满,适宜作鲜食大豆;云黄1202-6和云黄1202-4-2田间表现植株高、百粒重较大,产量中等,可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硒对蚕豆籽粒产量、硒含量、营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以"崇礼蚕豆"和"凤豆6号"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5个土壤施硒水平(Na2SeO3,以Se计0、3.1、6.2、12.4和24.8mg/kg)对硒在蚕豆籽粒中的富集规律、营养物质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硒浓度能够提高蚕豆籽粒产量,而高浓度硒则降低蚕豆产量;施硒能够显著提高蚕豆籽粒硒含量(崇礼蚕豆和凤豆6号分别较对照提高21.3~35.8和4.97~7.60倍),籽粒硒含量与施硒浓度之间呈对数关系;硒同时可以影响籽粒中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和单宁等物质的含量,而对总碳水化合物及植酸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施硒可以显著提高籽粒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力;硒对籽粒中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性的影响在蚕豆品种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合理施硒具有增加硒含量和改善蚕豆营养品质的双重效益,低浓度硒处理(3.1mg/kg)便适于富硒蚕豆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7个燕麦品种在拉萨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引进的3个皮燕麦、4个裸燕麦在拉萨市进行引种试验种植,对生育期、品种抗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最终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饲用燕麦新品种为坝燕6号和坝莜13号,表现出抗逆性强、籽粒饱满、草产量和籽粒产量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于2014至2015年间在上海闵行地区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8个基因型实施了2个施肥水平和2个收割高度的田间试验[1],对饱满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有效分蘖数(生殖枝密度),对粒重影响不显著,而对饱满籽粒产量的影响程度随基因型的不同而异。不同的收割高度处理对粒重的影响不显著。籽粒产量及其组成因子性状的平均数在不同基因型材料间差异显著。在高肥水平下,2个高产无性系‘TF36’和‘TF09’的饱满籽粒产量水平达到1 781和1 530kg/hm~2,4个粒重较大基因型‘TF06’、‘ST03’、‘TF09’和对照‘Plantation’的饱满籽粒千粒重达到2.0~2.7g。饱满籽粒产量与有效分蘖密度(穗数)、穗粒数的偏回归关系均显著,但与粒重的偏回归关系不显著。推论上海地区高羊茅种子高产技术的部分要点是秋施N-P_2O_5-K_2O为131-131-131kg/hm~2的复合肥和在人工收获条件下割穗(而非全株)收获籽粒。  相似文献   

8.
正一、精选品种,高效播种河南位于黄淮南片麦区中部,宜选用适合黄淮冬麦区的高产、超高产多穗型冬性和半冬性品种。挑选籽粒饱满均匀,发芽率90%以上,每667 m~2产量650 kg以上,符合GB4404.1-2008要求的种子。同时,品种还要具备抗逆性,这样才能高产稳产。在黄淮麦区种植,需具备抗倒春寒的能力,对于黄淮麦区常发的纹枯病、条锈病抗性好,可以减轻病症危害。精选适合黄淮麦区的超高产品种,如郑麦7698、周麦27、  相似文献   

9.
该品种近年从日本引进。经过2年试种表明具有抗病性强、粒大、高产、商品性强等特点,是理想的大粒型菜用蚕豆。一般每667平方米产新豆荚750公斤-800公斤,鲜籽粒350公斤- 380公斤,鲜籽百粒重400克,是普通蚕豆的1.8倍。每667平方米产干籽160  相似文献   

10.
胡勇 《农技服务》2006,(2):24-24
该品种株高80厘米左右.单株分枝8~10个.结荚300~600个。高产田块可达800个.单荚2~3粒,百粒重60~70克.单株产净豆0.3-0.4公斤。高达0.98公斤.亩产干豆400-700公斤。该品种荚大粒大,籽粒圆形黄色,脐黄褐色,光泽度好,高产优质,籽粒饱满。适应性强,耐早、耐涝、耐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高产小麦品种间籽粒氮含量差异及其与产量形成和氮磷钾养分吸收、转移及分配的关系,为旱地高产高氮含量的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和小麦丰产优质绿色生产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2022年,以14个产量相近、籽粒氮含量差异显著的高产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陕西黄土高原旱地连续5年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小麦籽粒氮含量差异及其与产量、产量三要素和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关系,并分析高产高籽粒氮含量小麦品种的生物量累积、产量构成和氮磷钾吸收、转移及分配对施肥的响应。【结果】小麦品种的籽粒氮含量与千粒重显著正相关,籽粒千粒重每增加1.0 g,籽粒氮含量增加0.3 g·kg-1。高产小麦品种间籽粒氮含量差异显著,高氮品种籽粒含氮量平均为24.9 g·kg-1,比低氮品种(21.5g·kg-1)高16%。高产高氮品种产量、生物量和穗数在施氮和施磷后增加幅度均高于低氮品种。高产高氮小麦品种籽粒含磷量和茎叶含钾量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均高于低氮品种,籽粒和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量在施氮和施磷后增幅均高于低氮品种。高产高氮品种颖壳向籽粒转移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7个不同基因型蚕豆品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蚕豆品种间的产量表现为差异极显著;在不同基因型蚕豆籽粒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分枝数和荚粒数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7**,r=0.820**),单株粒数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659*),单株有效荚数与籽粒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r=0.276),分枝有效荚数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有效荚数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9**,r=0.816**)。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硬麦在晋麦区产量与籽粒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扩大山西优质小麦品质资源范围,[方法]对选用的16个加拿大硬粒小麦品种的产量、产量结构、籽粒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并对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引进的硬粒春小麦优质品种,其籽粒品质均优于当地品种山农129。获得高蛋白(蛋白含量≥14%)强筋(湿面筋含量≥32%)高产(籽粒产量4 500kg·hm~(-2))品种是硬粒6号、16号、17号;高蛋白中筋(28%湿面筋含量32%)高产品种是硬粒4号、5号、9号、11号;高蛋白强筋中产(籽粒产量3 000kg·hm~(-2))品种是硬粒8号、14号、15号;高蛋白中筋中产品种是硬粒7号、10号;当地品种山农129为高蛋白中筋高产品种。[结论]硬粒小麦除1号、2号、3号、13号外,其余品种对改良山西小麦籽粒品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选用23个小麦品种(系),从源、流、库的角度探索了籽粒皱缩的生理机制。皱缩指数与生物产量的相关性极弱(r=-0.0671),而与充实速率呈显著的负相关(r=-0.544~(**)),说明籽粒皱缩的原因是库的转运速率不高。籽粒的饱满程度还受制于库的活性,表现在籽粒发育后期,皱缩品种(系)的酸性蔗糖酶迅速下降,活性显著地低于饱满品种(系)。  相似文献   

15.
凤豆五号是大理州农科所利用凤豆一号和8223杂交,属近距离交配育成的蚕豆新品种.该品种综合双亲优良性状,除丰产结构好、生产力高,在籽粒商品性和抗蚕豆赤斑病、锈病,耐渍、抗逆性等方面,显著优于双亲,属高产、优质、多抗蚕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适合会宁县旱作高海拔区种植的中早熟品种及饲用玉米品种,对引进的9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表现、生物性状、经济性状、鲜草量及籽粒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郑单958属全国高产创建推荐品种,在会宁县表现为早熟,株高、穗位、茎粗适中,果穗均匀,秃顶率低、穗粒数较多、籽粒饱满、百粒重高、株粒重与穗粒重较高。在干旱年份产量达到10 402.60 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21.00%,差异极显著,有较强的抗旱性与适应性,可作为主推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富农1号中早熟,产籽粒8 480.52 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减产1.36%,但产草量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19.73%,可作为粮饲兼用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小豆地上部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规律。【方法】2008-2009年,以高产小豆品种(系)"2000-75"、"冀红9218"和低产小豆品种(系)"红宝1号"、"湾选1号"为材料,研究小豆开花至成熟期植株茎秆、叶片、幼壳、籽粒等的干物质积累特性。【结果】小豆开花后,植株地上部干物质和籽粒干物质积累均呈近"S"型变化趋势,花后7~14d是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产品种"2000-75"和"冀红9218"地上部干物质和籽粒干物质积累速率明显较低产品种"湾选1号"和"红宝1号"快;主茎上部开花节位叶片是籽粒充实的主要源器官,其转运率高达17.23%~22.31%,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最大。不同品种小豆间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差异显著,高产品种"2000-75"和"冀红9218"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强,尤其是主茎上部开花节位叶片干物质积累较多,为后期产量形成奠定了基础。【结论】在小豆生产实践中,提高籽粒产量的关键是选用库容大的多荚、大粒型品种;加强花后田间管理,以延缓主茎开花节位叶片衰老;采用去除无效分枝等措施,增强源库间的物质运输与分配。  相似文献   

18.
蚕豆是湟源县的主要特色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0.3万公顷,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20%以上,湟源蚕豆具有色泽艳、无虫蛀、粒粒饱满,品质优的特点。每666.7m2产量在180kg左右,蛋白质含量22-29%,淀粉含量43—5l%,脂肪含量0.76—1.79%,籽粒饱满,百粒重达180—200g,色泽鲜艳,无病虫蛀,是出口创汇的优质绿色农产品。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安宁河流域及其辐射区蚕豆生产实际,确立了以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抗性较强,又可作时鲜蔬菜的育种目标,从1986和1987年开始,采用轮回选择法培育蚕豆新品种:凉胡5号(又名91-5,西胡5号),经会理、会东等地多年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种植,表现耐肥、耐旱、抗倒、抗病性优于对照品种,产量较高,较对照品种增产20%左右。该品种结英分布均匀,分枝多,结荚多,籽粒总糖量高,既可收干籽粒,又适用于时鲜蔬菜,1998年11月通过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凉胡5号”。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旱作麦区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品种,在山西省闻喜县选择16个小麦品种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对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品种分为高产高蛋白、高产低蛋白、低产高蛋白、低产低蛋白4类。每类中选择2个品种进行籽粒蛋白质积累及组分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以运旱20410、运旱805较高,低产品种以运旱618、长麦251较高。花后5~35d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产品种以运旱805最高,低产品种以运旱618最高。总之,4类小麦中高产高蛋白品种运旱20410、运旱805的品质特性较高,是适宜该旱作麦区生长的高产、优质、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