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丘红壤实施南酸枣与花生农林复合种植模式可促进南酸枣生长,花生单作产量及其复合经营总平均单产随土壤熟化而逐年提高,但复合种植花生生育性状在第2年后受南酸枣影响而发生变化,其产量和生物量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2.
间作系统因其产量优势及生态功能在全世界都广泛应用,尤其是禾本科与豆科作物的优势组合,但该间作体系中作物根系互作对碳代谢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通过2年田间试验结合盆栽模拟根系分隔(根系无互作;根系部分互作;根系完全互作)方法,采用Biolog技术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谷子和花生籽粒产量、土地生产力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的影响。2017~2018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种间作模式下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尤其是谷子-花生2∶2模式LER于2018年达到1.36,表明禾本科作物谷子与豆科作物花生体系是具有产量优势的间作系统。室内盆栽研究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谷子的生物量与产量分别增加了49.0%和92.6%,花生则增加了11.1%和44.6%,谷子与花生的收获指数(HI)也显著增加。与完全分隔无根系互作相比,根系互作促进了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效率,谷子与花生根际微生物对31种碳源平均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9.6%和72.2%。土壤微生物对6大碳源种类的平均利用以糖类和氨基酸类为主,对酚酸类利用率最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间作与部分间作花生对根际土壤碳源利用率显著高于谷子与花生单作,而单作花生对碳源...  相似文献   

3.
低丘红壤实施南酸枣与花生农林复合种植模式可促进南酸枣生长,花生单作产量及其复合经营总平均单产随土壤热化而逐年提高,但复合种植花生生育性状在第2年后受南酸枣影响而发生变化,其产量和生物量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木薯–花生间作与木薯净作、花生净作之间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差异,揭示木薯–花生间作模式的间作优势和最优模式,以期为木薯–花生合理间作和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5和2016年,设计施氮 (180 kg/hm2)、不施氮两个水平和木薯净作、花生净作、木薯间作1行花生、木薯间作2行花生及木薯间作3行花生五种模式,研究了施氮和不同木薯–花生间作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 施氮显著增加净作和间作木薯的单株薯数、鲜薯产量和鲜生物产量;施氮显著提高花生净作的荚果产量和生物产量,显著降低三种间作模式的荚果产量和生物产量;施氮显著提高木薯的氮素积累总量、各时期氮素积累量以及净作花生的氮素积累总量,但降低了三种间作模式花生的氮素积累总量;施氮提高五种种植模式的总产值和经济效益。三种间作模式木薯的鲜薯产量和氮素积累总量显著低于木薯净作,花生的氮素积累总量、荚果产量和生物产量显著低于花生净作,总产值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木薯和花生净作。系统氮素积累总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木薯间作3行花生、木薯间作2行花生、花生净作、木薯间作1行花生和木薯净作。三种间作模式的产投比大于花生净作,而小于木薯净作。随着花生行数的增加,木薯氮素积累总量随之降低,花生氮素积累总量、荚果产量和生物产量随之显著增加,间作优势和土地当量比随之显著提升,总产值和经济效益随之增加。 【结论】 与净作相比,木薯间作2行和3行花生模式间作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系统氮素积累总量显著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31%~62%。   相似文献   

5.
间作因具有产量优势而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为探索矮秆作物花生与高秆豆科作物豇豆间作体系节肥增产效果,采用田间试验调查了不同耕作模式下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花生豇豆间作与单作相比,豇豆产量提高30%,花生增产8.75%;氮肥每公顷节约32 kg,花生间作豇豆比花生单作体系每公顷增加收入1.08万元。因此,间作体系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和节氮增产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花生不同种植方式对田间土壤微环境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春播覆膜(CBFM)、春播露地(CBLD)、麦田套种(MT)、麦田露地(MTLD)、夏播覆膜(XBFM)和夏播露地(XBLD)6种花生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田间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微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量、土壤呼吸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环境和花生产量具有明显影响。花生春播覆膜和麦田套种种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增加了细菌和放线菌数,降低了土壤容重和真菌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量及土壤呼吸速率,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分解和有效化;花生覆膜种植可明显增加荚果产量,春花生覆膜的增产作用大于夏花生覆膜,麦田套种的花生产量最低。因此,在一年一熟的春花生产区应以覆膜种植方式为主;在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花生产区,可以推广收麦后直播花生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7.
农户种植的传统花生品种不仅产量较低,而且品质相对较差,严重影响农户种植收益。花生新技术的合理应用为花生产业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提高农民收益,探索更加高产、高效的花生种植方法,对双季地膜花生综合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双季地膜花生种植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促进地区花生种植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种植模式是影响花生冠层内透光率、光照度、温度、湿度等微环境的重要因素。本试验分别在2015年度和2016年度田间试验中设花生单作、玉米/花生宽幅间作2个处理,监测不同种植模式下花生结荚期后冠层透光率、光照度、冠层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荚果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与花生单作相比,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显著降低了花生冠层的光照度、冠层顶部和中部的透光率及上午9:00—11:00的平均温度;增加了冠层平均湿度。2)花生冠层光照强度在晴天随时间推延而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且单作显著高于间作;在上午光照强度上升期和下午光照强度下降期,单作和间作光照强度差值较大,而中午太阳直射期二者差值减小。间作降低了花生夜间和中午前后的冠层环境温度,二者温差最高可达4.9℃;增加了白天冠层相对湿度,二者湿度差最高达21.03%。3)本试验条件下,结荚期冠层环境温度、冠层光照度及饱果期冠层环境温度、冠层光照度均与花生荚果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冠层环境湿度则与荚果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结荚期达到极显著水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影响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为结荚期冠层光照度、结荚期冠层相对湿度、饱果期冠层相对湿度。通径分析得出,光照度除了直接影响产量外还有很大部分效应是通过影响冠层环境湿度进而影响花生荚果产量,说明间作条件下协调好光照度和冠层湿度的关系可提高光照度对产量的正面影响效应。本试验条件下,间作花生冠层光照度、透光率下降,冠层相对湿度升高,是限制花生荚果产量提高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建议生产中间作为东西向种植,从而提高间作花生冠层上午9:00—11:00的有效光照度、适当降低冠层相对湿度,以期提高间作花生荚果产量。  相似文献   

9.
贺油系列花生品种由贺州市农科所育成,试验表明,品种不同其特征特性、适应性、抗病性及产量水平有差异,各参试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均表现出较强的抗倒、耐旱、耐涝性和中抗青枯病(除贺油11号外),荚果皮薄仁大,出仁率高,产量均比汕油523高,增幅在0.02% ~12.90%,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在花生高产技术探究过程中,要重视结合区域性实际,有效营造良好的种植环境,对花生种子进行科学处理,进一步保证花生种植质量。基于此,阐述优质高产高效花生种植措施,提高花生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早熟蚕豆青海13号和黑饲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混播种植模式下的产量、蛋白质含量等方面浅析其在高海拔地区的试种表现,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进行效益分析,以期建立良好的种植结构,利用豆科作物培肥地力的同时提高青饲料蛋白质含量、筛选适合青贮饲草高产量、高蛋白、高地力的"三高"种植模式,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花生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花生根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根形态有明显影响,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都与氮水平正相关,同时施氮也促进了根干物质的积累;种植密度增加有利于根在水平方向的生长,但抑制了根干物质的积累。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花生产量有显著影响,二者交互作用下,种植密度为13.5万穴hm-2、施氮量为105 kg hm-2处理的花生群体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间作体系对花生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于2018—2019年,设置玉米||花生(M||P)、芝麻||花生(S||P)、单作花生(SP)、单作玉米(SM)和单作芝麻(SS)5个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功能叶光合-光强响应曲线、干物质积累、种间竞争力指数、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玉米||花生体系中的间作花生相比,芝麻||花生体系中间作花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产量和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显著提升了18.0%~20.7%、64.2%~70.0%、26.5%~31.8%(P0.05)。2)间作芝麻干物质积累进入缓增期后16~19 d,芝麻||花生中间作花生仍处于干物质积累快增期,芝麻和花生干物质积累快增期互相错开,而玉米||花生体系中玉米和花生的干物质积累快增期重叠;成熟期,间作花生相对于芝麻、玉米的竞争力指数分别为–2.31~–2.06和–4.68~–4.34。说明间作花生相对于芝麻的竞争力比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强。3)芝麻||花生较玉米||花生的土地当量比提高3.0%~4.0%,且大于1;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6.7%~50.8%(P0.05),达2.3万~2.4万元·hm~(–2)。研究结果表明芝麻||花生较玉米||花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量和收益,其机理在于芝麻||花生较玉米||花生能错开作物间干物质积累的快增期,降低高、矮两种作物的种间竞争强度,提高间作花生冠层光强和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豫东黄河故道种植花生的合理种植密度,选用商花511花生在豫东商丘市梁园区李庄乡所辖黄河故道一带开展试验,试验共设置4个密度(140 000株/hm~2、150 000株/hm~2、160 000株/hm~2、170 000株/hm~2)。结果表明,豫东黄河故道种植花生,种植密度为160 000株/hm~2和150 000株/hm~2的农艺性状较为理想,160 000株/hm~2、170 000株/hm~2的产量指标较好,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黄河故道种植商花511花生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6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5.
花生具有经济效益高、栽培管理简便、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的特点,近年来其种植面积在我国不断扩大,成为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种植人员而言,在精选花生品种与优化其种植结构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其栽培技术的应用效率与病虫害的防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花生产量。基于此,简要分析花生的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花生是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其种植技术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种植土壤的变化和病虫害的侵害,导致花生的产量一度下降。在武鸣县马头镇,进行了对比试验,目的是找到合适当地种植的花生品种,提高花生产量和抗病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粤西地区花生专用除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西地区种植花生已普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花生产量大约为182 kg·667 m-2,高于广东省花生平均产量。地膜在吹制时两面都掺杂有除草剂,在给土壤保温保湿,促进花生早熟的同时,还可防除杂草。简述花生栽培前的准备工作。从播种、盖膜与穿膜放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简要地介绍了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木薯皮、鸡粪在蔗区套种模式中的还田施用效果,分别设置化肥配施木薯皮(T1)、配施鸡粪(T2)、配施半量木薯皮和半量鸡粪(T3)3个处理,以甘蔗单种化肥处理(CK1)或甘蔗套种花生化肥处理(CK2)为对照,比较各处理作物产量、品质、效益及花生秸秆还田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T1、T2、T3与CK2相比,大大增加了花生产量、纯收益,花生秸秆还田后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明显提高;T1处理的纯收益最高,比CK1处理增收花生3720.9 kg hm~(-2),增加纯收益17675.4元hm~(-2),但该处理对花生粗脂肪及甘蔗产量有一定负面影响;T2处理的花生产量、总效益和花生秸秆还田后的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含量最高,比CK1处理增收花生4270.8 kg hm~(-2);T3处理比CK1处理增收花生3904.2 kg hm~(-2),花生粗脂肪含量达51.3%,增加纯收益17442.15元hm~(-2),还提高了花生秸秆还田后的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含量。综合考虑,甘蔗套种花生(化肥配施半量木薯皮和半量鸡粪)是较好的种植和养分管理模式,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白绢病是花生生长期间的常见病害,在我国各个花生种植地区均有发生,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花生减产,对花生产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基于此,采用4种不同防治方式对花生白绢病发生区域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花生出苗后40天进行灌根处理时,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死苗率仅有25.1%,每667 m2产量为300.8 kg,病株率为6.5%,百果质量为166.8 g,与对照组相比,花生的成活率、产量以及花生果实平均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坡耕地木薯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保持及木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土壤流失量均极显著少于对照;除"犁耙—施肥—起畦"和"犁耙—施肥—不起畦—高度分枝品种"外,其它处理的木薯块根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木薯茎叶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犁耙—施肥—不起畦—间种花生"的土壤流失量极显著少于其它处理,木薯产量也较高。坡耕木薯地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降雨是木薯坡耕地土壤流失的主要原动力,"犁耙—施肥—不起畦—间种花生"是木薯坡耕地土壤保持的首选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