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意义]农村居民在面对慢性病健康信息时,常常会产生认知冲突或负面情绪,从而产生慢性病健康信息规避行为。本研究旨在探索江苏省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机理。[方法/过程]研究基于压力应对理论和计划风险信息规避模型,在考虑农村居民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250份有效问卷,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法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社会氛围、负面情感和患者认知正向影响农村居民的慢性病健康信息规避意愿,进而导致其信息规避行为的发生。同时,验证了信息获取限制因素对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在理论层面丰富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为相关政府部门和医疗服务机构优化慢性病健康信息服务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2.
语境,即语言环境或言语环境,对语篇生成与理解具有重大作用,一向为语义学家、语用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和认知学家等所关注。文章以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语境观为出发点,针对其语境观的不足,具体分析交际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现象及特征,结合语篇构建模式研究主观心理语境是如何构建的。指出主观心理语境主要由三个变项构成:认知、情感及意向,而交际者通过心理语境对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的过滤来建构话语和理解话语,情景语境与主观心理语境共同推动语言和语篇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喝假酒"衍生流行构式"我可能V了假N"是时下高频出现的网络流行构式。本文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借助构式主义研究方法,从句法形式、语义解读和语用特征三个层面对该构式进行深入的认知分析。列举了该构式的承继层级,解读了构式核心语义特征,探讨了构式使用时所处的三个认知语境。此研究旨在增强人们对网络传播领域语言的认知与关注。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品牌及其战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品牌及其战略管理事关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文章提出高校品牌主要有先进性、特色性、可持续性等共同特征,高校品牌形成机理可借助"消费者行为理论"、"双因素理论"以及"生命周期理论"等进行研究.我国高校品牌管理现状中存在品牌意识淡薄、资源整合能力欠佳以及对文化冲突缺乏辨证认识等问题,应该从高校校内体制改革开始,融高校常规战略管理与日常管理为一体,对"两大要素"及"三大系统"等方面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5.
姜一 《长江大学学报》2017,(15):73-76,81
有效排出积液对低压低产气井的稳产保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大牛地气田直井积液状态无动态监测手段、排液方法相对粗糙的缺陷进行排积液方法研究。首先基于两相流的形成与转换机理,结合环状流、过渡流、段塞流、泡状流4种流态的特征,定义了无积液、井壁积液、井筒积液、井底积液4种积液状态;其次,通过对比实际产量与各流态的形成边界以及临界携泡流量的大小关系,将4种积液状态的气井进一步细分为8类,并将泡沫排水、提产带液、降压带液等排水方法进行组合,制定了针对性的8类排积液方法;最后,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课堂互动研究介绍了课堂互动的类型、行为、差异性、影响等因素,主要关注的是课堂互动中的内在因素,从教学实践层面对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效果进行了研究。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实例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从教育叙事的视角论述了促进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的有效途径,教育叙事研究关照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生活细节中的主观体验,强调从富有生机的教育生活事例中解读教育的意义;提出要关注课堂生成性"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灵感,科学安排小组活动,促进有效互动,联系现实生活世界,关照学生情感体验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水文、地理和非点源污染等特点,通过分析引起流域吸附念污染负荷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输沙模数的动态计算方法.鉴丁与吸附态污染负荷有关的流域降雨、土壤、地形、植被、水土保持、泥沙输移比等因素具有空间不确定性的特点,构建了基于盲数理论的非点源吸附态磷污染负荷动态分布模型.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借助GIS技术,模拟和定量计算了小江流域1997-2007年各年的土壤侵蚀模数和吸附态磷负荷量.模拟结果表明,降雨侵蚀力因子和地表径流量是流域内吸附态磷负荷年际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吸附态非点源磷负荷的空间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密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输出磷负荷的大小依次为:旱田及混合地、草地、水田、林地和城镇用地.通过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合理,运用盲数理论来研究流域非点源吸附态负荷可行.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出发,运用抗逆力理论,研究探讨了孤儿在经历创伤、面临风险时存在哪些外部保护因素和内在优势因素。通过对8个孤儿的质性研究发现:孤儿面临贫困、养护结构脆弱、社会歧视、缺乏稳定感和归属感等风险因素,并且这些风险具有多重性、高危性、长期性等特征。但是,外部支持因素和个体内在优势帮助他们提升其抗逆力,外部支持因素主要包括亲属网络、模拟的亲缘关系、友缘关系、学校和社区、社会福利系统;内在优势则包括自立人格、家庭责任和感恩情感、兴趣和特长,以及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9.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广西房车露营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借助文献综述、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法确定16个影响因子,定量评估广西房车露营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以期为广西房车露营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层权重值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游客行为特征B3(0.492)、营销手段B2(0.315)、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理论上分析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的因素。分析得到六类变量:个体基本特征与偏好、家庭基本特征与偏好、专业基本特征、人力资本特征、就业考虑因素和政策认知,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六类变量均对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意愿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个人基本特征与偏好对就业考虑因素影响最大;第二,对"重要的他者"的态度的态度,即农科大学生是否考虑父母期望,对自身就业地域选择意愿影响最大;第三,父母对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上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子女的社会层面思考,而不是经济层面。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文章提出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人才的迫切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也已然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大计的重点。相较于跨文化认知和行为层面的研究,跨文化情感层面的跨文化敏感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另外,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聚焦智能化、交互化和个性化课堂教学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之间的关联性,总结出"互联网+"时代提升跨文化敏感度智慧课堂的特征,认为其在提升高等教育阶段的跨文化敏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探讨并建构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并提出如何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智慧课堂来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水合物颗粒间粘附力是影响水合物聚集体尺寸及其宏观流动特征的主要因素,明确粘附力变化规律及机理对防止水合物堵管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微机械力(Micromechanical Force,MMF)实验装置可从微观角度直接测定粘附力,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水合物粘附行为研究仪器。综述了目前基于MMF的水合物颗粒间粘附力实验研究进展,讨论了温度、颗粒间接触时间、添加剂及原油中天然组分等因素对粘附力的影响,深入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缺乏准液层特性研究、毛细液桥固化过程描述不完善、阻聚剂与原油中天然组分间协同作用鲜有涉及等问题,并从MMF与原子力显微镜及原位拉曼光谱相结合、MMF与宏观流动实验相结合等方面对未来水合物颗粒间粘附力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水合物粘附理论继续深化提供思路。(图6,参51)  相似文献   

13.
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基础性问题。了解和解决其所涉及的这些基础性问题,是土壤环境基准/标准是否科学准确并在国家层面上能否全面应用的前提。本文从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相关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方法标准化、生物受体的选择和变量归一化4大方面阐述了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从而为全面系统地开展此项研究工作提供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等依据。具体来说,包括"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土壤质量"、"土壤污染"、"污染土壤"、"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等诸多相关概念,采样、前处理、分析步骤和测试方法等的统一与标准化,敏感种与优势种等生物受体的正确选择,以及涉及到总量与有效态或提取态、复合污染与交互作用的情况、土壤本身的一些影响因素(土壤类型、有机质、粘粒、pH、Eh和CEC等)、土壤外部的一些影响因素(地理区域、温度、水分或湿度、施肥或农业措施等)诸多变量的基础数据的归一化处理。最后,结合这些基础性问题,对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影响农户宅基地盘活利用模式选择意愿的因素,基于山东省典型试点村调查数据,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政策认知特征等维度选取14项变量构成影响因素集,依据农户行为理论提出4个研究假设,借助SEM-Logit综合模型验证假设并分析观测变量对模式选择意愿的具体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各维度潜变量均正向影响农户对盘活利用模式的选择意愿,其中政策认知特征的影响最为明显;拥有多处宅基地的农户作为参与盘活利用的重点对象,普遍关注盘活利用模式能否实现宅基地的财产价值。基于以上结论,创新盘活利用模式多元化、加强宅基地政策和盘活利用模式宣介、因地因户制宜优化盘活利用模式各环节以助力农民增收,是提升农户选择宅基地盘活利用模式意愿,推进宅基地盘活利用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90-2015年中国奶业省际面板数据,借助相对熵值法考察了中国奶业空间分布特征,并引入动态面板模型实证了中国奶业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1990年以来,中国奶业地理集中演化模式总体呈现"横向扩散"特征;2)区域层面看,华北和西北奶业呈现"横向扩散"模式,而大城市、东北和南方奶业凸显内部扩大模式;3)2011年中国奶业首现衰退恶化迹象,但华北、大城市和南方表现为横向扩散;4)从区域之间地理集中模式演化看,中国奶业消耗缩减模式存在区域之间梯度转移现象,其转移路径依次为"大城市、华北、东北、西北";而南方奶业表现出奶牛存栏持续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5)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地区饲料供给,奶牛存栏一期滞后以及经济增长促进奶业集聚,而奶牛单产和人口规模递增驱使奶业扩散。  相似文献   

16.
以海南省和河北省共7个村庄的村民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对一"深入访谈的方式,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探讨农民社会行为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南北方农户社会空间行为存在一定差异,而同一地区不同性别与从业类型的人社会行为也存在差异。第二,从业类型是导致农户迁移的重要因素。第三,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区迁移。南方样本村庄中21%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大多数迁移距离不超过30 km;北方样本村庄中迁移率为71%,迁移距离基本上为20 km以内。第四,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严重,通过分析发现,务工人员平均年龄为29岁,务农人员平均年龄为63岁。从规划层面提出乡村振兴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土地复垦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7.
英国农业补贴政策是英国政府调控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农业生产、农户收入支持、乡村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英国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对英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首先从单一支付计划、基础支付计划以及农村发展计划等方面来研究英国农业补贴政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英国农业补贴的静态支出和动态支出结构,最后总结凝练出英国农业补贴政策给予我们的借鉴与启示。研究发现英国农业补贴政策强调农业的可持续性和多功能性,政府将农户执行"绿化规则"和"交叉承诺"的具体情况与其获得的农业补贴相捆绑,有效地促进了英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英国对农户的直接补贴支付以不与产量挂钩的补贴为主,且直接补贴支付总额大体呈下降态势。因此,我国应通过增加直接补贴使农户的生产行为更加市场化,通过农业补贴政策引导环境保护、引导农业生产发展、培育青年农户,并根据地域特征施行不同的农业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8.
以大连市核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eCogntion9.0和ArcGIS等分析工具,应用核密度和空间自相关理论定量探讨了城市开放空间及其植被覆盖率的空间格局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平均植被覆盖率为71.83%,整体空间分布构成差异明显;开放空间及其植被覆盖率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奥林匹克广场、人民广场区域成为开放空间绝对聚集核心;开放空间植被覆盖率及各类型分布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P<0.01),4类开放空间中只有公园呈现冷、热点聚集,其他均呈现热点聚集特征。经过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空间类型与属性、地形地貌是影响城市开放空间分布格局重要因素,建议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差异化发展与多功能协同等手段进一步完善格局,提升功能。  相似文献   

19.
农业土地系统研究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人类对土地利用问题愈发关注,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全球土地计划”等国际科学研究计划的推动下,“土地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逐步形成,农业土地系统研究成为土地系统科学的热点方向之一。本文以全球土地计划与土地系统科学为指引,旨在明晰“农业土地系统”的概念,系统梳理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技术方法、内容对象以及关键科学问题,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土地系统科学学科体系,推动全球变化、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第一,多维度格局探测与分析是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重要基础:农业土地系统不仅关注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特征、规律和过程,而且更为关注耕地内部多熟种植制度、农作物空间格局、利用集约度、综合生产能力等结构和功能的多维变化,因此,需要依靠多学科/数据的交汇、融合等手段来揭示农业土地系统的复杂特征;第二,多模型耦合的过程与机制解析是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明晰农业土地系统时空格局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土地系统格局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在时间维度进行扩展,进而实现农业土地系统变化过程和机制的动态表达,目前,土地变化模型的建模手段已从传统单一的地理模型或经济模型研究转向模型耦合研究,以反映农业土地系统中“人类-环境”的复杂关系;第三,多内容的综合效应评估与调控是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关键任务:农业土地系统与全球变化、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密切关联,农业土地系统时空格局探测、过程机制解析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协调农业土地系统与农业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相互关系,考虑不同系统之间的权衡优化关系,追求土地利用的最佳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以建立人地和谐、可持续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解决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这些关键科学问题,将有力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推动土地系统科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一款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ic,PPG)原理的生猪心率测量耳标,实现生猪心率的在线监测.[方法]依据PPG原理,采用SoC芯片CC2541、光电式心率传感器、MPU6050等研制一款基于CC2541蓝牙4.0的生猪心率测量耳标,分析生猪心率信号的运动干扰来源,同时采集人体模拟生猪运动下的心率信号,导入MATLAB软件,以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处理分析PPG信号、运动信号的频域特征及低频采样对心率数据提取结果的影响,并将FFT移植到CC2541中直接提取心率数据.[结果]猪耳与传感器间的相对运动是生猪心率信号干扰的主要因素.当猪耳与心率传感器间的夹持压力在0.6~1.5 N时,传感器能输出完整的PPG信号波形,在生猪安静状态下能准确获取心率数据,在生猪运动状态下通过FFT算法也可有效提取心率数据.在CC2541的RAM容量限制下,采样数为128点,能满足FFT算法提取心率数据.通过CC2541中FFT处理得到的心跳频率为2.813 Hz,生猪心率=2.813 Hz×60 s=168.78次/min,生猪安静状态下人工测量的心率为160.00次/min,二者基本相符.[结论]基于CC2541蓝牙4.0的生猪心率测量耳标具有体积小、抗运动干扰强、功耗低的特点,适合对生猪进行长期动态的心率监测,为开展生猪健康预警、动物福利、行为建模等研究提供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