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英语文学翻译如果不考虑文化因素的差异,译文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在进行英语文学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翻译,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确保读者能够阅读到好的作品。本文从现有英语文学翻译的现状出发,对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如何在英语文学翻译中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的文学翻译处于我国四次翻译高潮之一,民国时期文学翻译的译入研究已经取得不少的成果,而对于译出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民国时期虽创办了不少的英文刊物,但从文化学术性和影响力来讲,由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创办的《天下》当属佼佼者。凌叔华作为京派小说的女作家之一,《天下》收录了其本人和朱利安·贝尔合译的三篇小说译文。本文即以《天下》中凌叔华小说译文为例,分析在中西译者合译的译本中西方译者的翻译选择以及文化身份对翻译结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可选择的英语专业方向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相对而言非常受欢迎的专业,而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是文学本身,而英语文学专业却需要对英语语言和文学进行双重研究。只有在对英语知识有了深入的掌握之后,才能够对英语语言文学作品进行翻译。而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对翻译人才的要求比日常翻译的要求更高,翻译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对英语文学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着手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本文也主要围绕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进行研究,同时也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较晚清而言,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作品数量众多,质量大为提高,译者的理论自觉意识也明显增强。从中国翻译史角度看,五四时期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为数不多的专论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的著作中,任淑坤博士的新作《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以下简称《翻译》)视角独到,逻辑清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5.
《空余的房间》(The Spare Room)一书是由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所著。她是澳大利亚女性作家代表人物之一,先后创作了《小天地里的大世界》、《钢铁的感觉》等文学作品,获得了很多文学奖项,她是女性主义小说的写作旗手,其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女性地位及话语权。本文主要针对笔者在翻译其作品《空余的房间》(The Spare Room)一书时,对翻译过程所做的研究及总结的概括说明。  相似文献   

6.
《诗经》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文学历史中的文化瑰宝,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和美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诗经》中描写女性的一百多首诗篇中,充分的体现了西周时期古代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追求。本文通过对《诗经》中女性美的赏析,旨在分析《诗经》中女性美对当当代审美以及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美国情景剧《六人行》的字幕翻译为例,借助翻译功能学派的研究视角,对《六人行》情景剧中幽默的翻译进行了探究,在比较异化和归化法进行翻译的技巧选择,得出在幽默语言字幕的翻译中应在一定原则下对二种翻译技巧进行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8.
刘士聪先生提出文学翻译的"韵味说"包括:声响与节奏;意境与氛围;个性化的话语方式。意境与氛围是作者通过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精神气质、思想情操、审美志趣以及他/她所创造的形象营造出来的,并构成作品审美价值的核心。通过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探究翻译过程中意境与氛围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翻译美学理论,对于翻译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诗经》自编成以来在中华民族语言及其文化发展中就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诗经》英译本较多,各有千秋。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了《诗经》在形式上的美学因素,并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诗经》几个英译本在传递原文形式美学因素上的优点和不足,旨在摸索中国古籍翻译实践的普遍原则,并寻找新视角。对比研究表明,原文中的美学因素是否能以恰当的形式体现在译本中,是译本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泰蕾丝·拉甘》是左拉创作倾向发生转变后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左拉第一次将生理分析引入了文学,并且注意生理和病理现象在文中的应用。20世纪西方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观点使文学作品的分析另辟蹊径,本文意在运用精神心理分析学来分析作者欲望在作品中的升华,主要是左拉本人的成功欲和创作贪欲在《泰蕾丝·拉甘》这部作品中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是我国文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作品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讽刺性强烈,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可以发现,作者通过对讽刺艺术的充分使用,深刻的反映出其对命运无奈的感叹,在某种程度上更是表达着人性的宽容。为此,本文就将针对钱钟书先生《围城》中讽刺艺术的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希望良好体现《围城》特有的审美艺术。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针对钱钟书讽刺艺术中的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英美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圣经》作为西方国家最畅销的一本书已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没有人可以否定它的存在。西方国家的人自从出生就和《圣经》有着不解之缘,西方人的一生都是和《圣经》相联系。那些英美的作家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的作品已经变得永永远远都渗透着《圣经》的观点,尤其是在人性的善良和邪恶的方面,更是表现的让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他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旧学修养,而且还接受了西方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他将新旧、中西思想与研究方法相融合,运用于众多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人间词话》是王国维进行词体研究的代表作,他的治学思想与方法在该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杂合研究》是韩子满的重要研究成果。该书的主要价值在于:对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做出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并就此从共时和历时的两个角度对翻译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译文中必然存在杂合的论断。其问题在于:在某些方面表述不够明确、观点相互矛盾、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文学作品自古以来就有伦理批评的传统,伦理批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一些重要的作家就是因为其作品中对伦理的揭示而著名,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中国也有伦理批评的传统,如中国的孔子,这些伦理学家都希望在文学中找到伦理的深层蕴意。本文就是以文学伦理学为视角来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道德伦理解读的。  相似文献   

16.
希腊神话故事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古典西方文学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想象异乎寻常的奇特。因此,很多西方文学创作者都试图通过希腊神话故事,汲取创作灵感与营养,为其作品带来更丰富的层次与审美魅力。本文结合西方古典文学的特性,对古典西方文学中的希腊神话原型进行了阐释,并就其在西方文学中的影响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译诗究竟以”信“,和”达''为本,还是以“雅’,为木,可谓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在文学翻译中,尤其是译诗更苛求译者深入理解诗行中潜存的内涵和历史背景,才能把握作者的意图。本文着重从译诗的表现形式和翻译风格上对托?斯?艾略特的《序曲》三种译文进行 比较和赏析,以期能给英译汉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翻译批评与赏析’与‘翻译批评’实乃统一概念,两个皆属于翻译界的学术语言,涵盖意义实则一样。翻译批评是指针对相关译作所体现的某种翻译现象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做出评论性总结,最后上升为翻译指导的翻译理论性内容。而对于经典文学来说,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是否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本文针对英美经典文学中的译文进行研究,参照不同翻译样本查询翻译现象,进而从译文批评和赏析方法两方面对经典英美文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龙王公主》和《海的女儿》分别出自中国的陈玮君和丹麦的安徒生笔下,不同的文化圈造就了作家不同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心理,进而或隐或显的影响到其创作的风貌。从这一意义上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都是自身文化的反映。文章致力挖掘这两篇题材相似的文学作品因作家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传达出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增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和对话。通过文本细读对两篇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中西方在长辈与晚辈关系、对待婚姻和爱情的态度、教育方式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用英文创作的一部文学巨著。但通过分析该小说的创作背景及其行文特点等,我们发觉在该书的创作中,和显性的创作并行着一种隐性的翻译过程,从而使该小说具有了翻译作品的形式特征。通过分析这种创作中的翻译因素,可以使我们对翻译的概念界定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