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描绘了一个纯洁女人的悲剧性毁灭。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因素是深刻而又复杂的,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单独去论述都是片面的。本文试从苔丝女性悲剧的社会、性格及其必然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主要代表作,也是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哈代在其作品中表现了他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关注。在他笔下,自然是女性生存的沃土,女性是自然的化身。与此同时有机自然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侵蚀,渐渐失去生机,威塞克斯女性在父权制文明的压制下经历着悲剧。而自然与女性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探讨的焦点。本文试以其视角解读哈代笔下女性的典型代表苔丝的命运悲剧,来进一步探析哈代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3.
舒亭亭 《农业考古》2012,(3):255-257
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1840-1928年)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伟大作品之一。哈代青年时代曾当过建筑师,以后成为职业作家,大半生住在乡下,他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不朽的地位。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表现了现代文明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伤痛,具有浓郁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本文立足于小说本身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哈代小说中存在的悲剧意识:即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并对其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苔丝》是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的青睐,被视为一件光彩夺目的艺术佳品。本文分析了它在结构与情节上的两点特色。笔者认为,小说的结构呈现出一种场次式特点,非常简洁、明快。并分析了哈代选用红色意象,布下了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最富有悲剧性的小说之一,主要描述了主人公迈克尔亨查德是如何从一穷二白到发财致富,然而却以悲伤的结局结束了他的一生。亨查德是小说中最突出的人物。亨查德悲剧命运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对他的悲剧命运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哈代小说中的人物,并体会哈代试图向读者传达的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7.
许多评论认为,《苔丝》中安吉尔形象的塑造有巨大缺陷:安吉尔的性格变化莫测,不合逻辑。然而笔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作为生活在男性话语统治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安吉尔的所作所为合乎逻辑,符合现实。木文试以后现代理论解读安吉尔的男性主体解构,以此表明的哈代作品对女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8.
叙事视角是小说的首要特征。本文试图从三方面阐明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的叙事技巧 :作者作为全知全觉的叙事者 ;作品中人物作为转换视角 ;把叙事者与故事中人物结合起来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9.
配合传统的叙述方法,传统的阅读方法通常44((苔丝》解读为一个无辜女人和两个可恶男人的生命纠缠。然而我们发现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写作《苔丝》时,无意间在形而上的层而与半个世纪后的萨特密谋了一场灵性的交流,哈代为人性与理性双重异化的人类所编织的缝蜷挽歌在‘镜子理论”的反射下迸发出炫目的光彩。本文拟从苔丝和德伯维尔的主人公角度出发,从人物的生命体验来阐橄苔丝》的存在主义潜文本。  相似文献   

10.
《无名的裘德》中的淑是背离维多利亚时代道德标准的新女性。她离家出走,逃离婚姻,突破传统女性的"私人空间",进入男性的"公共空间"。然而小说作者托马斯.哈代却把这一体现时代进步的新女性描述成精神不健全的女人,并为她安排了精神崩溃的悲剧命运。淑的形象塑造与作家自身的焦虑心理不无关系,体现出哈代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父权思想。  相似文献   

11.
论哈代小说中的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平  涂冰 《农业考古》2007,(3):227-229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与农民问题密切相关,反映了19世纪资本主义因素入侵英国农村后农民阶级破产和衰亡的历史,深刻地揭示了在"维多利亚盛世"帷幕掩盖下农村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心灵创伤。本文着重从农民落后的生存方式、农民陈腐的思想观念和造成农民悲剧命运的根源三方面论述哈代小说中的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深得张爱玲的喜爱,她曾在近三十年间多次精心修改这部作品。在张爱玲的写作生涯中,《色·戒》无疑是最为特殊的,它是张爱玲晚年最精彩的创作小说,也是在她的作品中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的小说。本文通过对"色"与"戒"的意义进行分析解读,指出小说中传达出来的人物的孤独与无奈。  相似文献   

13.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是1904年在《世界报》中连载的欧·亨利的小说名篇。在那个时期的"上流人物小说"类型中,欧·亨利的《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是最早对美国资产阶级进行批判的文学作品,在这篇小说中,主要是对"违反人性"进行抨击。在欧·亨利的文学创作的类型中,《忙碌经济人的浪漫史》是最早使用荒诞手法来对现实生活中的荒诞进行描写的作品。因为《忙碌经济人的浪漫史》别具一格的特色,不仅仅具有丰富的意义和典型的艺术特色,所以它是欧·亨利的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王军才 《河南农业》2007,1(24):26-27
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小说和戏剧是两种最常见却又很难施教的文学作品类型。只要抓住小说最本质的属性,学会巧借戏剧构成中最为关键的舞台演出因素,与作品分析互为表里,作品魅力就会得到更完美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欧茨的长篇小说《中年》表现了作品的"精神救赎"主题:现代社会中的中年人如何摆脱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亚当之死是小说中主要意象之一,也是表现主题的主要方式和手段。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意象可以揭示作品所蕴涵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长恨歌》等作品为例,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安忆小说中的某些惯有模式,如作品中女主人公始终处于"三人行"的女性关系的支配地位,始终被条件远远不如自己的女性配角如众星捧月般烘托;上海人优越的心理态势与外乡人颟顸的生活状态的一次次对比;以家庭出身来界定人物行为、性格的小说思路等这些创作上的窠臼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审美距离"在文学批评中指作者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段来控制读者的情感介入,从而与作品及作品中人物的产生不同距离,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既能产生情感或心理上的反映,又能够客观地去理解作品,从而获得阅读快感,达到小说的美学效果。简·奥斯丁就是一位善于控制"距离"的大师,在小说《爱玛》中奥斯丁通过巧妙的叙述手法,运用内心观察和可靠的叙述者等修辞手段,恰如其分地控制了读者与主人公爱玛及作品之间的距离,使其时远时近,从而产生"张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快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李苏 《农业考古》2006,(3):192-194
哈代是一位被中国读者熟悉、喜爱的英国作家,也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过影响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印烙着他农村的生活经历,贯穿着他浓浓的乡村情结.本文对哈代作品中的农村背景做了一个简单概述,并列举哈代的几部代表作中的农村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的伟大代表作品。这部小说为我们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物的爱恨情仇,以一种"灭亡"的形式呈现出来。这部小说中体现了较强的悲剧意识,不仅仅有人物本身命运的悲剧性,同时还有对于生命、命运的悲剧性认识。这部作品不仅仅具有较强的悲剧性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哲学意识,从整体上实现了美学、哲学与艺术的统一,这样的文学作品在文坛上很少见。本文将重点来围绕小说本身的内容和故事情节,通过分析其艺术性和哲学性,进而讨论小说《呼啸山庄》的悲剧性色彩。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人第一次知道"白鲸"这种动物,可能都是通过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在这本和福克纳的《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并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三大动物史诗之作的作品中,白鲸莫比·迪克既聪明又凶残,它无时无刻不在带给水手们宿命般的恐惧与哀伤。然而,莫比·迪克并不是真正的白鲸,它只是一条白色的抹香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