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牦牛,藏语"雅克",是中国青藏高原高山高寒荒漠地区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至今的特产牛种,属珍奇稀有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经济资源和畜种资源,这种青藏高原独有的景观动物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西北部、云南、新疆南部等省(自治区)。牦牛起源于中国,主产于中国。在中国华北和内蒙古等地发现了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距今300万年)牦牛化石;在青海省柴达木地区诺洪木遗址发掘出了牦牛的毛和皮;在四川省康定地区挖掘出了古代牦牛化石,据考证是新石器时代的牦牛  相似文献   

2.
牦牛(又名猪声牛或西藏牛)分布在祖国的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的广大高寒牧区,是这些牧区人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它不仅生产营养丰富的乳、肉等食品和毛、皮等工业原料,而且是高寒牧区人民不可缺少的役畜。牦牛适应于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寒冷、湿润的高山草原,极耐粗放的饲牧管理,在其他家畜难以生活和利用的牧地上,它能正常的生活繁殖和生产乳肉等产品。  相似文献   

3.
牦牛(Bos grunniens)是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高寒地区的牛亚科动物,是在高寒、空气稀薄、日温差大、牧草生长期短等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自身适应形成的一个特殊牛种,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是一个极为宝贵的基因库.牦牛对高寒地区草场的利用和当地牧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其它家畜难以替代的,有“全能家畜“之称[1,2].  相似文献   

4.
对甘南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Bos gruniens是世界上广大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家畜,能在其它牛种难以生存的高寒、低氧环境中健康生长和繁衍后代,在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下,形成了许多优良的种群。关于牦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方面的报道较多,如卢福山等对青海高原型牦牛、李莉等对互助牦牛、  相似文献   

5.
牦牛作为西藏地区典型的特色农产品,也是西藏高寒地区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西藏地区的牦牛饲养管理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放牧模式——靠天逐水草,加之生态环境、农牧民生产养殖水平、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西藏地区牦牛的饲养管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西藏地区牦牛的饲养管理研究,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对于促进牦牛养殖业的深入可持续发展,推动西藏农牧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升,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及长远意义。基于此,通过分析西藏地区牦牛养殖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西藏地区牦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藏当雄牦牛品种形成与发展,生态条件,外形特征,种群结构,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等研究,结果发现,当雄牦牛形成历史悠久,具有毛,奶,肉等多种用途,与其他牦牛特别是西藏其他品种牦牛相比生产性能高,畜产品质好,遗传稳定,耐粗饲,适应高寒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粗放的饲养管理,这是目前国内外其它牦牛品种无法替代的优良种质,属于珍贵的地方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西藏南部高寒地区瘤牛群体形态及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阿沛甲咂牛、日喀则高峰牛、樟木黄牛是在西藏高寒地区发现的以瘤牛血统为主的家牛群体 ,在研究其地理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从体尺、形态及生态特征等方面对西藏高寒地区 3个瘤牛群体及 3个参照群体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西藏高寒地区瘤牛具多样化生态类型 ;选取前 2个特征值作为 2个主成分 ,占总信息量的 88 1 5 % ;根据各群体前 2个主成分值计算相关相似系数 ,并以此作聚类分析 ,西藏南部高寒地区 3个瘤牛群体与云南 2个瘤牛群体呈交替聚类 ,而拉萨黄牛独立于这 5个群体之外。本研究证实西藏高寒地区存在瘤牛群体 ,并提示西藏瘤牛与云南瘤牛间存在共同血统来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正>牦牛(Bos grunniens)是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海拨3000m以上高山草原上的特有牛种,是高寒牧区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其具有适应力强、肉质好、用途广泛等优点,但其生产性能较低,经济效益较低。为了提高牦牛业的经济效益,人们采用普通牛与牦牛进行杂交,杂种一代犏牛在生长发育、产奶、繁殖等重要经济指标方  相似文献   

9.
2005年~2006年对唐古拉山地区饲养的青海高原牦牛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测定:据统计,唐古拉山地区现有牦牛12400头,其中,适龄母牛4442头,母畜比例为35.82%。通过对该地区牦牛产肉性能、泌乳性能、产毛性能、役用性能、繁殖性能测定说明唐古拉山地区牦牛对高寒的气候环境及粗放的饲养管理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为了做好保种工作并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牦牛的生产性能制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我国牦牛分布地区开展采用肉用、乳用品种(普通牛种)的冻精同牦牛进行种间杂交。随着这一种间杂交工作的进展,在我国四川、青海、甘肃等省(区)的高山草原上,含不同血的种间杂种牛相继出生,以往对杂种牛的传统命名及杂交组织已显得不适应当前生产发展的需要。为解决生产实践中的这一问题,笔者不揣谫陋,提出牦牛和普通牛种种间杂种牛的命名及当前杂交组织的初步意见以供商榷,并就正于从事牦牛工作的同志。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发挥甘肃省啤酒大麦产品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和市场优势,加快啤酒大麦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啤酒大麦产业,带动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甘肃省已有的优质啤酒大麦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进行多年啤酒大麦试验示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甘肃省高寒阴湿区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新业态下的西藏牦牛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西藏牦牛生产系统的研究和总结,阐述了西藏牦牛生产和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牦牛生产中存在的瓶颈和主要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近期的主要任务以及急需解决的技术,以及西藏牦牛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为今后牦牛的科研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牦牛是高原地区特有的畜牧品种,为了适应高寒的气候,牦牛拥有耐寒耐饥的特性。同时牦牛还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是青藏高原的牧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也是当地畜牧业经济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畜种。特别是这几年来,牦牛养殖正在改善着越来越多的牧民的生活,帮助他们走向富裕。牦牛养殖不仅保障了西藏青海地区人民的基本经济来源,也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收集整理了牛舍饲养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相对于放牧养殖的优势以及对牦牛舍饲养殖具重要影响的生态因子,并探讨了舍饲牦牛养殖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脑红蛋白(NGB)在西藏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机制中的作用,利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西藏牦牛NGB基因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疏水性、二级结构等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发现,NGB基因全长为2 993 bp,编码125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西藏牦牛NGB与野牦牛、牛、绵羊等物种的遗传距离较近,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对牦牛饲养管理要求越来越重视。虽然牦牛生长在高寒地区,养成了耐旱抗冻的体质,但也非常容易受到出血性败血病的影响,不利于牦牛的正常生长发育。本文对我国牦牛出血性白血病发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病理性现状进行探讨,同时提出诊断与防治牦牛出血性败血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牦牛是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高山草原上的特产家畜。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青海省牦牛数量较大,约有四百余万头。牦牛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良特性,它在其他牛种难以适应的高海拔,气候寒冷和枯草期长的高山草原上,不仅能很好地生长、繁殖,而且生产肉、乳、皮等畜产品。解放以来,青海省牦牛数量有很大的增长,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但牦牛成熟晚、生产性能低,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商品肉类的需要。为了提高牦牛的产肉性能,大通牛场从1975年开始,用肉用牛品种海福特(属普通牛种)与牦牛(包括犏牛)进行种间杂交  相似文献   

17.
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按照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原则,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优质青稞、油菜、白绒山羊、牦牛、藏猪、藏鸡等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态势开始出现,对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提升农牧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藏牦牛mtDNA COⅢ全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和类群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为西藏牦牛遗传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1个西藏牦牛类群111个个体的mtDNA COⅢ的全序列进行测定,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牦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它们间的亲缘关系及分类。【结果】①西藏11个牦牛类群的mtDNA COⅢ全序列长度均为781 bp,基因间没有内含子,共编码260个氨基酸,启始密码子AUG(ATG),含一个游离碱基。4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9.2%(T)、29.4%(C)、26.1%(A)和15.2%(G),有一定的偏倚性。②发现西藏牦牛的mtDNA COⅢ共有18种单倍型,11个牦牛类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值在0.378—0.844。表明,西藏牦牛具有较丰富的mtDNA COⅢ遗传多样性。③在mtDNA COⅢ的20种氨基酸组成中,亮氨酸平均含量最多,为11.92%,赖氨酸和半胱氨酸平均含量最少,为0.77%。碱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亲水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11.15%、4.62%、29.61%和54.61%。④从mtDNA COⅢ来看,西藏11个牦牛类群可分为3大类,即帕里牦牛(PL)系、巴青牦牛(BQ)系、斯布牦牛(SB)系。【结论】西藏牦牛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分为3大类;结果支持将牦牛划分为牛亚科中一个独立属(牦牛属,Poephagus)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牦牛的经济价值极高,是西藏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牦牛养殖不仅保障了西藏人民的基本经济所需,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参照牦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对牦牛养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希望能为西藏等地区的牦牛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和类群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为西藏牦牛遗传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1个西藏牦牛类群111个个体的mtDNA COⅢ的全序列进行测定,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牦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它们间的亲缘关系及分类.[结果]①西藏11个牦牛类群的mtDNA COⅢ全序列长度均为781 bp,基因间没有内含子,共编码260个氨基酸,启始密码子AUG(ATG),含一个游离碱基.4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9.2%(T)、29.4%(C)、26.1%(A)和15.2%(G),有一定的偏倚性.②发现西藏牦牛的mtDNA COⅢ共有18种单倍型,11个牦牛类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值在0.378-0.844.表明,西藏牦牛具有较丰富的mtDNA COⅢ遗传多样性.⑦在mtDNA COⅢ的20种氨基酸组成中,亮氨酸平均含量最多,为11.92%,赖氨酸和半胱氨酸平均含量最少,为0.77%.碱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亲水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11.15%、4.62%、29.61%和54.61%.④从mtDNACOⅢ来看,西藏11个牦牛类群可分为3大类,即帕里牦牛(PL)系、巴青牦牛(BQ)系、斯布牦牛(SB)系,[结论]西藏牦牛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分为3大类;结果支持将牦牛划分为牛亚科中一个独立属(牦牛属,Poephagus)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