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二尾舟蛾又名杨双尾天社蛾、杨双尾舟蛾。近几年在53团胡杨林中发生严重,主要以幼虫危害胡杨树叶,严重时整棵树叶都被杨二尾舟蛾吃光,常常造成枝枯,甚至死亡。以往采用一般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年年防治年年危害。为此,我站2011年用不同浓度苏云金杆菌(Bt)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杨二尾舟蛾虫害发生比较严重,发生率达到90%左右。200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有关专家在克拉玛依市农业开发区用"生物导弹"对杨二尾舟蛾进行了防治试验,2006年又在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扩大了实验和应用,旨在进一步推广生物导弹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杨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安徽省宿松县杨树主要病害杨树溃疡病和主要害虫天牛、杨二尾舟蛾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肥西县杨树病害主要为杨树黑斑病,虫害主要有杨扁舟蛾、杨小舟蛾、杨二尾舟蛾、杨黄卷叶螟、刺蛾、金龟子等。在了解它们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二尾舟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种群的聚集度指数:C、1/k,λ,m√x、L、Taylor冥法则和m对m的回归方法测定杨二尾舟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并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比较离抽样精确度,杨二尾舟蛾幼虫在林内呈聚集分布,其聚集的原因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幼虫空间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分析证明杨二尾舟蛾幼虫采用平行线和“Z”字型抽样方法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6.
邳州市杨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调查,目前危害邳州市杨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杨舟蛾、杨尺蠖、草履蚧、杨树桑天牛、黄刺蛾、杨二尾舟蛾、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等,轻者使树势衰弱,影响生长,重者使树木枯梢、干腐、大面积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分析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上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田间调查和室内观察,分析了杨二尾舟蛾在永登县秦川地区的寄主范围、为害特点、发生数量、生活史以及蔓延趋势。杨二尾舟蛾在当地除了为害杨树之外,还为害榆树,1a发生1代,以蛹在树皮下结茧越冬,5月中旬羽化,产卵期为11.1d,平均产卵量为154.6粒,7月为害高峰期,且有沿109N道平均以约5km/ar 速度向南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杨树食叶害虫的特征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气候干燥异常,哈密地区树种较为单一,以杨树为主栽树种。杨树食叶害虫春尺蠖、杨二尾舟蛾、天幕毛虫等常常在杨树纯林中大面积发生,同时也危害沙枣、榆、柳、桑等,幼虫取食嫩芽、叶片和花蕾,特别是尺蛾、舟蛾类食叶害虫极有可能爆发成灾,往往在短短几天内将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现将杨树食叶害虫的特征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形态特征1.1春尺蠖成虫:性二型,雌虫触角丝状,无翅;雄虫触角羽毛状,体长10~15mm,翅展28~37mm。卵:长圆形,有珍珠光泽,卵壳上有整齐刻纹,  相似文献   

9.
庄玉霞  李顺平 《现代种业》2009,(2):51-51,38
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分月扇舟蛾、杨二尾舟蛾、柳毒蛾、杨尺蠖、舞毒蛾等。 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us,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藏匿其间,遇惊后能吐丝下垂随风飘移,3龄后逐渐向外扩散危害,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由于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相似文献   

10.
杨二尾舟蛾又名中杨双尾舟蛾、双尾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主要危害杨和柳。是杨树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大发生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幼虫咀食叶片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残存主脉,影响植株生长。该虫1年发生2代,幼虫老熟后在树干基部树枝分叉处咬成凹窝,吐丝结成坚实的茧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11.
杨二尾舟蛾生活习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馨  孙兴全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160-160,166
杨二尾舟蛾在上海1a发生二代,以蛹越冬。幼虫期喷洒30%乙酰甲胺磷、20%杀灭菊酯乳油、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阿维菌素,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生物导弹”防治杨二尾舟蛾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系统考虑寄主树木、虫害源和环境条件三者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是我国目前倡导和发展的趋势。研究从综合治理角度出发,利用“生物导弹”防治鳞翅目害虫,2005年6月下旬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农业开发区用“生物导弹”对杨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Moore)进行防治试验,试验面积为533.3 hm2(8 000余亩)。防治效果最高为100%,最低为64.2%,平均防治效果为86.1%,达到了综合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杨二尾舟蛾又名中杨双尾舟蛾、双尾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主要危害杨和柳.是杨树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大发生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幼虫咀食叶片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残存主脉,影响植株生长.该虫1年发生2代,幼虫老熟后在树干基部树枝分叉处咬成凹窝,吐丝结成坚实的茧化蛹越冬.来年4、5月羽化成成虫,体翅灰白色,7、8月间出现第2代成虫,成虫有趋光性.  相似文献   

14.
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杨二尾舟蛾Ceruravinulafelina(Butler)、分月扇舟蛾Closteraanastomosis(Linnaeus)是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近年来在全国的发生和危害逐年增加。严重的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和生态安全。作者选用无公害的植物源制剂5%桉油精对以上几种杨树食叶害虫进行了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桉油精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林间药剂以1:1000倍最为经济有效。喷药后1d,幼虫死亡率为91.62%;2d为93,45%;3d后为94.55%;校正死亡率93.95%。  相似文献   

15.
杨二尾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是林木上的主要食叶害虫,危害杨树、胡杨林,大发生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该虫1年发生2代,幼虫老熟后在树干基部树枝分叉处咬成凹窝,吐丝结成坚实的茧化蛹越冬。来年4、5月羽化成成虫,体翅灰白色,7、8月间出现第2代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幼虫黑色,剥食叶肉,2龄后蚕食叶片。此虫发生期早,幼虫发育快,食量大。  相似文献   

16.
几种林业害虫在崇明岛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究茶尺蛾、樟巢螟、杨扇舟蛾、黄刺蛾4种蛾类害虫在崇明岛的生活史和发生趋势,为今后的虫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生活史的调查采用标准地设置后的系统调查;发生趋势采用灯光引诱法进行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茶尺蛾、樟巢螟、黄刺蛾在崇明岛每年发生2代,而杨扇舟蛾发生4~5代;杨扇舟蛾以卵越冬,其余3种害虫都以幼虫越冬;茶尺蛾的为害高峰期主要在8月,其余3种害虫有2个为害高峰期,分别为6月和8月。从发生趋势来看,茶尺蛾和杨扇舟蛾的诱集量在不断增大,而樟巢螟和黄刺蛾的诱集量变化不大。[结论]该研究为崇明岛今后的害虫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贵州茶树及森林害虫的自然罹病虫体中分离鉴定获得14株病毒,即茶鹿子蛾NPV,肾毒蛾NPV,大茸毒蛾NPV,叉带黄毒蛾NPV,半带黄毒蛾NPV、卵黄毒蛾NPV,幻带黄毒蛾HPV,黄毒蛾NPV,茶奕刺蛾NPV,杨白纹毒蛾NPV,杨二尾舟蛾GV,茶刺蛾GV,茶茸毒蛾GV,茶奕刺蛾GV。其中,除肾毒蛾NPV,黄毒蛾NPV,茶奕刺蛾NPV,茶刺蛾GV已有报道外,其余均属我国首次报道。通过电镜对上述病毒的形态观察和对其宿主的回感试验,证明是其病原病毒。  相似文献   

18.
该文采用期距法预测了竹舟蛾的发生期,提出查越冬代幼虫虫口密度预测第一代卵基数:竹蓖舟蛾第一代卵发生量(粒/株)=57.7×越冬前虫口密度或=74.0×越冬后虫口密度;竹镂舟蛾第一代卵发生量(粒/株)=44.1×越冬前虫口密度或=54.1×越冬后虫口密度。查卵预测4龄幼虫发生量:竹蓖舟蛾4龄幼虫发生量(头/株)=0.22×每株平均卵粒数,竹镂舟蛾4龄幼虫发生量(头/株)=0.33×每株平均卵粒数。此外,采用逐步回归法提出发生量与气温的关系Y=-22026.56+1429.90X3-541.09X36,提出根据前一年6月下旬及当年5月下旬气温预测当年发生量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宜彬 《现代农业科技》2010,(2):203-203,205
杨舟蛾是为害杨树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分析了杨舟蛾的生活习性,总结了组建专业防治队采用打孔注射法防治杨舟蛾的技术原理、优点及技术措施,以促进专业防治杨舟蛾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扇舟蛾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杨扇舟蛾的生物学特性,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为该害虫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