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模型对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最后提出了安徽省城市化进程中保护耕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商洛市总人口、非农业人口、总GDP、非农业GDP、耕地面积等主要指标,对2005—2014年商洛市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变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商洛市耕地面积在此期间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城市化发展过程存在对耕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该研究旨在为商洛市耕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缓解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地矛盾紧张局面,并且为商洛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城市化的内涵分析及其水平的测度出发,计算了陕西省的城市化水平,分析了陕西省1949年以来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进而又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动态变化分析以及辨证关系分析和回归预测分析,最后对陕西省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耕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动态趋势的基础上,采用相关性理论对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借鉴协和度模型分析了1980-2010年陕西省不同阶段的城市化与耕地面积的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的耕地面积呈不断减少的趋势,城市化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耕地面积就会减少6.318个单位,城市化水平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表现出由负面效应到正面效应的转变,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总体呈现出“勉强调和与基本调和—不协调—调和、基本协调与较协调”等3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试析城市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乐  莫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490-2492
分别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耕地的基本状况进行介绍,并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保护耕地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下工夫,同时要加快城市化进程,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耕地变化态势分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资料分析了 1978年以来安徽省耕地变化趋势 ,总结了 1990~ 1999年耕地变化特点 :1)年耕地减少数量大于新增数量 ;2 )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3)各项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是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4)水田面积相对稳定 ,旱地面积逐年减少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逐年增加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年际间有起伏。并提出了保护和永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海岭  咸春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40-842,855
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两者之问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协调好两者关系的重点,在于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在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城市化与保护耕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城市化发展有利于保护耕地,协调两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以贵阳市19962010年的耕地面积和城市化率为数据基础,采用SPSS软件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协调度模型计算两者的协调度,并根据协调度划分标准,确定各年度的协调情况。结果表明:贵阳市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76,两者间的协调度偏低,整体上处于调和、基本调和和勉强调和状态,2002年、2008年和2010年处于不协调状态。为此,在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安徽省粮食生产态势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78—2012年安徽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的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综合系统驱动因子(又分为经济发展驱动因子、农业现代化驱动因子、农业生产驱动因子、农业生产驱动因子、农田水利驱动因子、政策引导驱动因子5类)、社会—自然综合引导驱动因子、自然驱动因子3个方面。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安徽省粮食安全,提出了从耕地、水资源、技术、政策、劳动力等方面着手保障安徽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96—2005年宁夏国土部门的统计数据,对宁夏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反映出近10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推进,宁夏耕地面积存在下降趋势.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宁夏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社会经济综合作用、农业发展和退耕还林三大因素是影响宁夏耕地面积变化的三个主要驱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山西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供给的现状,通过整理1978~2010年山西省耕地面积变化的资料,利用SPSS等软件对粮食安全和耕地阀值进行分析计算,预测2020年全省耕地资源的安全需求量为298.24万hm2,并根据山西省耕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有智 《北京农业》2011,(9):227-229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1993-2003年2个时期的影像数据,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对该地区10年间的耕地变化方式以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0年里,齐齐哈尔地区的耕地面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草地的开垦是耕地面积的增加贡献最大,其次是湿地与林地。追其原因是该区域人口急剧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导致本区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地形地貌与地理位置的差异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齐齐哈尔地区耕地面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湘潭市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资料对湖南省湘潭市2000—2007年耕地面积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认为湘潭市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主要有农业人口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能力3大类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姚涛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9):229-232
介绍了1980-2011年陕西省耕地面积的变化态势,对影响陕西省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指出陕西省耕地面积变化受政策因素和社会-经济-农业系统因素共同影响.其中,政策因素一方面在促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当中使得耕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红线,又通过政策因素来抑制耕地过快和非理性减少;社会系统因素中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经济系统因素中耕地面积的变化是由投资、外延扩张以及农业经济调整引致的;农业系统因素主要是通过农业科技要素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在实证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区域耕地动态平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尤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区域耕地利用变化研究,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掌握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以及预测土地利用趋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齐齐哈尔市是一个农业、牧业、工业共同发展的地区,其耕地面积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该地区处于松嫩平原的腹地,耕地变化关系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在.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而耕地资源急剧下降的背景下,探讨世界主要国家耕地面积变化态势及驱动因素对于中国未来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耕地面积总量排名前10位国家以及根据《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预测2050年人口将过亿的17个国家中的21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国在1961—2015年耕地面积总量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并探讨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61—2015年,耕地面积总量呈递减趋势的国家越来越多,城市化水平提升、工业化推进、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增长是其主要的驱动因素;而人均耕地面积递减的国家所占比例达85.71%,人口迅速增长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是其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耕地资源,根据贵州省2001-2010年的统计资料,对全省耕地的总量和相对变化率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区域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2001-2010年贵州省耕地面积减少27.05万hm2,省内各区域耕地面积变化有所差异,耕地增减的来源和流向分别以土地开发和建设占用为主;经济发展、人口和农业科技进步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三类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兴国县1997~2005年的统计资料和2005年全县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全县耕地变化驱动力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影响兴国县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为人口、经济发展与政策因素、粮食生产力因素;预测表明,2020年兴国县耕地面积达3.15万hm2,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中部6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区域的耕地保护、耕地可持续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对耕地面积变化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中部6省的耕地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在时间特征上,2000~2010年中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呈“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耕地利用程度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在空间特征上,中部6省耕地数量变化不大,但是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影响中部6省耕地面积变化的15个驱动因子可分为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又分为人口驱动因子和经济发展驱动因子)、农业驱动因子(又分为农业科技驱动因子和农业生产驱动因子)和政策驱动因子(城镇用地驱动因子)三大类。【建议】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5省可以通过重点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进农业耕作方式、健全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山西省可以晋中南产粮大县为重点,推进抗旱水源、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力培肥和水土保持,推广应用高产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充分挖掘粮食单产潜力,增强区域粮食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