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时代SNS平台的兴起,SNS也渗入到了高校的校园之中,对当今大学生思想与心理需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SNS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和内容等多维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切实依托SNS平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网络背景下的媒介渠道引发的信息革命,使大学生群体对自媒体的依赖性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和生活,因此,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遍使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广泛影响。本文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通过该校实际情况调查分析社交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高校可以通过构筑社交媒体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媒介素养等措施,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资源和优势,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网络信息泛滥的今天,把握新时代价值感的主旋律是教育工作者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挖掘自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时代机遇,发现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为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媒体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新的机遇也是的新的挑战。阐述了自媒体的概念和特点,并结合当前学生发展特点从机遇以及挑战两个方面来对自媒体新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提高自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各种思想和观念以几何级增长方式便捷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在他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新媒体媒介的先行接触者和体验者,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新媒体媒介的介入无疑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打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媒介尤其是影像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突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以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校园院线等为代表的影视资源运用,是让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重视挖掘影视资源独特的"以文化人"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应用影视资源铸魂育人。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以及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等。新闻媒体历经传统媒体、新媒体两个阶段,发展到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成了自媒体运用的主要群体,高校是自媒体传播的主要阵地,因此,确保校园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管理,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本文结合《意见》要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进行必要性分析,探讨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创新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微信作为当下热门自媒体社交平台,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为大学生互动交流、宣泄情感提供了新阵地,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养成。由此,微信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如何有效应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当前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究了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和电子产品的推广,自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本文旨在阐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并探讨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微体系"结构,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的出现推动着社会大众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正面价值取向与负面价值取向的共存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对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利 《吉林农业》2015,(4):114-115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人的主体作用,过分强调了社会的需求,重教育者而轻受教育者,导致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淡化,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应采取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优化媒体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基于对高校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使用的调研,明确了大学生应用网络媒体的意愿、类别、使用目的和关注重点,分析了网络媒体对大学生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举措。  相似文献   

14.
针对网络的特点,探讨了网络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指出了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对当前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进行了探索,通过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机制、保障机制,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依据、意义、接受主体和融入内容等领域。随着融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互联网+"化等问题是学界研究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以及思想状态发生了十分重大的转变。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有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生活化面临诸多挑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教育新媒体,努力实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生活化,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谈心工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长效性机制。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及亲和力、感染力,需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谈心工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本文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在对"谈心工程"进行内涵解读的基础上,分析"谈心工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突破口,总结"谈心工程"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中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随着近十年来的科技进步逐渐开始被大量的应用于各种场合当中,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智能手机这样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媒体形式。和传统媒体诸如报纸刊讯、广播等相比较而言,新媒体的个性化十足、互动能力强、及时性高等优点十分突出。在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以新媒体作为一个平台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大学生是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群体,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优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其在进入社会后有着明确的规划、健康的道德理念、长期的责任准则,反之较差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不能给大学生的思想造成正面的引导,尤其是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大学生在媒体上获取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好有坏,很容易使大学生误入歧途。构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制定出完善的教育策略,帮助大学生建立、巩固、优化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帮助,并研究构建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19.
校园媒体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剧烈的改变,传统校园媒体与大学生渐行渐远,因此其局限性也逐渐凸显。正确认清现阶段校园媒体影响力的限制因素,通过校园媒体融媒发展,打破传统校园媒体与学生之间的壁垒,从而在高校"大宣传"工作思路的指导下,以传统校园媒体为主体,充分发挥其组织、引导、纠偏和创新等媒介职能,更好地做到引领思潮,构建更加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20.
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社交服务手段,以其强大的功能成为深受大学生青睐的新兴媒体。随着微博在大学生中的广泛流行,微博对校园信息传播、大学生人际交往、校园舆论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微博的兴起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方法,促使我们充分利用机遇,全面开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