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明显的表现是局部地区的洪涝、干旱、台风等气候灾害增多,这给水土保持工作带来新的课题。本文就极端气候事件对水土流失防治的影响及对策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与农业部门一起共同制定了当地盛夏农业干旱事件的标准,并从气象学角度对其分布规律及特性进行分析,得出造成盛夏农业干旱事件的主要有三种重要的天气类型(纬向环流型、大陆高压控制型、副高西进控制型)。通过对西北太平洋地区海水表层月平均海温、北半球极涡的年平均强度、冬季气温与历年(1964-2003年)干旱事件发生频率进行分析,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法建立了干旱事件预测方程,进一步提高了干旱事件的预测能力,2004年和2005年预测结果与实况相符。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大趋势下,很多地方的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如长时间干旱高温、暴雨洪涝和大颗粒冰雹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由于地理条件原因,湖南省湘潭市既有湘江等洪水隐患,又处"衡邵干旱走廊"交界处,夏季易受持续干旱高温灾害的影响,对人工影响天气需求迫切。基于此,在分析新型天气雷达工作原理和用途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天气雷达在湘潭人影任务中的地位,最后分析了新型天气雷达在人影任务中应发挥的关键作用,希望能够为地方防灾减灾和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根据宁夏固原市基本气候情况,对其气象灾害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得出当地枸杞时常会受到连续干旱、连续阴雨、风灾和异常气温条件等极端气象灾害的影响。因此,从以上4个不同类型极端气象灾害,对固原枸杞生长发育的整个生产过程所造成的不同程度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以期提高固原枸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青海省海南州1961—2010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州多发的干旱、连阴雨、极端高温与极端低温等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积极开展人影天气作业并组建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加大灾害防范力度,建立健全灾害防御保障体系等措施,以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极端天气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到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加强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从而有效地预防这些极端天气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雷雨天气的条件下,往往伴随着大风、冰雹等强对流的现象,会对地面的建筑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的威胁。因此针对雷雨天气的条件下进行地面气象的测报工作,掌握其测报的经验与技巧,从而让人们有备无患,做好预防措施,将雷雨天气的危害降低到最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中国区域连续时空范围内极端气候事件的高发区域和时段,增强对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规律的认知,进而为人类社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基于CRUNCEP的温度和降水量数据,在1.5倍标准差极端值判别法的基础上结合连续时空极端事件分析方法,分析了1981—2015年中国区域不同类型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规律特征。[结果](1)全国极端降水和温度事件出现年份的极端气候事件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1983年、1998年、2012年为全国极端强降水年,极端强降水事件的主要发生区域分别位于长江中下游、长江上游和内蒙古东部,以及长江中下游和内蒙古地区。对于全国极端干旱年、1986年全国大部分区域均较常年偏干,而2011年干旱区域集中出现在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国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年分别出现在1998年、2012年,其中199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温度偏高,而2012年极端低温事件主要发生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2) 1981—2015年,46%的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在2001—2015年;13%的极端干旱事件发生在2001—2015年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极端高温事件频发于19...  相似文献   

8.
棉花为喜高温、干旱、无限生长型植物,其产量品质形成对光照、辐射、积温等环境变化较其他作物更为敏感。全球温室化导致的积温增加、CO2浓度上升、辐射量下降、水分分布不均匀及极端天气爆发日趋频繁将对棉花生产产生显著影响。棉花生长期(4-11月)长达7个月,其产量品质形成关键期(7—9月)极易遭受多种极端天气气象条件。因此,尽管温室化效应产生的气温升高、CO2浓度增加将对棉花增产提质带来积极影响,并一定程度扩大我国可种植面积,但温室化效应导致的光辐射量的下降、尤其是短期极端高温/低温、短期极端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发生的日趋频繁将严重威胁我国的棉花安全生产。因此,进行前瞻性的气候变化对中国棉花生产影响的评估、棉花适宜种植区的重新区划、环境稳定型棉花品种选育、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棉化抗逆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对保证全球温室化背景下我国棉花产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方干旱荒漠地区通常会采取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抵御气象灾害,以此减少灾害天气对农牧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推动北方干旱荒漠地区农牧业的发展。鉴于此,从了解不同人工影响天气方式对北方干旱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入手,结合这些影响和意义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2004年艾利台风及2005年马莎台风作用,石门水库高浊度之泥砂造成北台湾多日严重的供水中断,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针对2次台风对于石门水库集水区崩塌地分布与地文、水文及人为开发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透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探讨土砂的来源分布与致灾原因。结果显示:2005年马莎台风后水库集水区总崩塌地面积约为703hm2,占整个集水区面积的0.92%;石门水库集水区坡度陡峭,地质破碎,加上超大豪雨与降雨集中等为造成水库严重土砂灾害之主要原因;根据崩塌量与历年水库淤积量之关系,台风豪雨所造成的重大崩塌事件,对于水库淤积量所造成之影响至少会延续5~10a。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宁夏2000-2010年旱情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近10 a来宁夏的旱情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利用MODIS的地表昼夜温度数据计算昼夜温差,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对2000-2010年的逐月干旱进行了监测,并分析其与气象干旱和农业受旱灾情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上来看,宁夏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最高的是中部干旱带,次之是南部丘陵山区,而较少发生干旱的是北部引黄灌区,其中南部六盘山和北部贺兰山林区也很少受干旱影响;在2000-2010年间有3次明显的极端干旱过程,分别是2000、2005和2009年;从旱情变化趋势来看,近10 a来宁夏平均干旱强度在减弱,但极端干旱事件有增强的趋势,且春、夏季显著增强,而秋、冬季显著减弱;宁夏TVDI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年平均TVDI、年最大TVDI与降水量、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除年平均TVDI与降水量(P=0.08)和标准化降水指数(P=0.06)的相关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均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验,但TVDI与气温关系不大,这与当地的土地利用格局及植被类型有关;农业受旱灾面积与年平均TVDI有关,二者相关关系为0.69(P0.05),而与年内单次极端干旱强度关系不大;从不同季节来看,夏季干旱最容易导致宁夏农业减产,次之是春季和秋季干旱,而冬季干旱几乎对农业生产没有影响。该研究可为地方政府制定抗旱救灾和农业生产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SRES A1B情景下未来宁夏玉米生育期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宁夏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分布广泛,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基本属于雨养玉米区,气候条件对当地的玉米生产影响很大。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已经对当地农业造成不利影响,未来SRES A2和B2情景下宁夏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也有一定成果。由于气候变化引发宁夏的气温和降水出现异常,为分析未来中等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可能对当地玉米生产造成的影响,本文利用订正后的英国Hadley气候中心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模拟的情景数据,分析了SRES A1B情景下宁夏未来2020s、2050s和2080s时段相对于气候基准时段(1961—1990年)的玉米生育期(4—9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10℃有效积温和降水的变化,具体方法为先分析气候基准时段宁夏的气候要素分布并与实际状况进行比较,再将未来3个时段的气象要素与气候基准时段求差值(其中降水用距平百分率表示),分析未来玉米生育期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以及≥10℃有效积温的模拟值普遍低于实际值,且具有相似的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状态,而降水的模拟值在大范围区域内高于实测值,亦呈现出相似的南高北低分布状态,总体来讲模拟值可以较合理地反映出宁夏的实际状况。相对于气候基准时段,未来各气象要素总体表现为增加,且增幅随时间推移而加大;未来最高气温在宁夏南部增加剧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10℃有效积温在宁夏北部增加较多,降水则呈现北增南减的分布。在未来3个时段,最高气温和降水分别为增量最大和波动最大的气象要素,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和发生干旱或洪涝等异常气候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总体上看,未来气温升高对宁夏北部灌区的玉米生产有一定促进作用,尤其是≥10℃有效积温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充足的热量;而南部山区气温增加虽然对玉米生产有利,但是未来降水的减少将会给雨养玉米造成不利影响,应当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暴雨事件出现频率增加,研究小流域洪峰形成机理对暴雨洪水预测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造成的特大暴雨事件,选取暴雨中心附近的17个小流域,综合应用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等方法,研究了小流域洪峰强度和敏感性对植被和梯田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该暴雨事件中,小流域洪峰流量为2.36~56.50 m~3/s,洪峰模数为8.00~48.89 m~3/(s·km~2),洪水指数介于3.61~4.55。在相似降雨条件下,洪峰模数、洪水指数与坡耕地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洪峰模数与林草地和梯田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洪水指数与林草地和梯田比例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植被和梯田对洪峰影响的有效性随着次降雨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非线性特征;在极端暴雨条件下,调查流域对洪水的敏感性属于"Average"水平;增加林草地、梯田等土地类型的面积可提高小流域对极端暴雨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2021年汛期(5—9月)重庆总体气候趋势为旱涝交替、旱重于涝,区域性阶段性高温干旱明显,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局地偏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2021年汛期重庆气象灾害趋势方面将呈现4大特点:部分地区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险较高、气象干旱较常年偏重、高温较常年明显、5月和初秋有低温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中国干旱趋势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标准化潜在蒸散与降水的差值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状况偏离常年的程度,是分析干旱演变趋势的新理想指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干旱评估、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用SPEI和1951—2009年中国区域160个站的月降水量及月平均气温资料,对中国59年来干旱化的空间分布、四季干旱趋势变化和全国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次进行了分析,并定性分析了干旱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我国普遍存在干旱化的事实,西部、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化最为显著。我国四季均呈现干旱化趋势,其中春、秋季干旱化趋势明显,夏季最近15年都处于干旱状态,但干旱化趋势未通过0.05显著性检验;另外全国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增多。东北和华北地区的降水呈现轻微减少趋势,而温度升高趋势明显,降水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明显的干旱化。四川盆地温度升高趋势不显著,但降水减少显著,降水较少是导致四川盆地干旱化的主要原因。降水频率的减少和集中也导致近几年极端干旱事件明显增多。我国普遍的干旱化趋势和明显增多的极端干旱事件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阻碍。  相似文献   

16.
采用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1954—2006年的实测资料,分析得出:江汉平原8月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呈现增多、过程时段变长、降温强度加大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连续4a出现8月份日平均气温连续3d或以上低于23℃的低温天气;产生冷害的天气气候背景主要是涝梅、伏涝、凉夏和冷空气入侵。这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给当地中稻(杂交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应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以及时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遗留矿山滑坡地质灾害是我国矿业开发过程中留下的严重环境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涉及到地质、地形、气候等多方面因素。此类灾害不仅给当地环境造成极大损害,还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灾害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影响,探索历史遗留矿山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和治理设计方案尤为重要。通过探讨此类灾害的勘察及治理方案,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有助于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潮州近52a(1957-2008年)来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气温、降水、日照等基本气象条件及低温阴雨、寒露风、龙舟水、高温、台风暴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变化情况,发现潮州水稻生育期间气候明显变暖:20世纪80年代以来升温明显,春季低温阴雨、秋季寒露风天气发生几率明显减少;龙舟水、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明显增加。气候变化对潮州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有明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水稻播期、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夏冰  马鹏宇  徐聪  张磊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2):256-266,284
为探究黄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变化及对极端天气指数的响应情况,利用MODIS NPP数据和极端气候数据,辅以斜率法和偏相关分析法分析了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NPP时空动态及其对极端降水指数和极端温度指数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近20 a黄河流域植被NPP呈从北向南增加的趋势,大面积上表现为增加趋势。(2) NPP与极端降水指标以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为主。其中,除最长连续湿润天数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的像元占比为16.5%,其他几种指标均在25%以上。(3)极端降水事件的水量和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极端温度事件中与偏冷相关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变暖有关的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变化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年际差异大。(4)日最高气温的最大值、日最低气温的最大值、冷夜日数、冷昼日数、冰冻天数和霜冻天与植被NPP以负相关为主,日最高气温的最小值、日最低气温的最小值、暖夜日数、暖昼日数、气温日较差和暖期与植被NPP以正相关为主。近20 a黄河流域植被NPP时空变化存在显著地域性差异,其中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极端降水增多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聊城市近50a来的气象资料,结果显示50a来气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冬季气温升高最为明显,1989-2008年,出现了14个暖冬。二是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a减少26.3mm。三是日照时数减少,平均年日照时数呈逐年减少趋势,夏季减少最为明显。四是极端气候事件明显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市高温、暴雨天数呈增加趋势,旱涝灾害交替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上升,暴雪、暴雨、冬春季气温异常偏高等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出现。据预测,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未来气温将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增加,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持续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农业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