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颡鱼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广泛的底层经济鱼类,近年来其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提高池塘养殖单产面积产量的同时,黄颡鱼病害逐渐增多,对渔民经营管理带来了影响。因此,加强对黄颡鱼的疾病控制十分重要。基于此,总结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并探究了相关的诊断方法及病害防治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翘嘴红鲌(鲤科)又名翘嘴巴、白条鱼、白花等、其肉洁白鲜嫩,营养价值较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8.6g、脂肪4.6g,有淡水鳓鱼之称;适应性与抗病力极强,生存水体能大能小;抗逆性强,病害较少,能耐低氧,同一池塘的四大家鱼即使缺氧浮死,翘嘴红鲌也不一定浮死。而黄颡鱼肉质细嫩,无小刺,多脂肪,其蛋白质含量为16.1%,脂肪为0.7%,能耐低氧,是我国常见的食用鱼类。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养殖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兵 《南方农业》2011,(4):70-72
黄颡鱼属底层鱼类,肉质鲜嫩少刺,商品价值高。规模养殖对池塘建设、鱼种投放、饲料、水质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文章根据养殖实践,就黄颡鱼养殖基础设施准备、鱼苗鱼种放养规格、放养个体大小、饲料选择、科学投喂、病害防治等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又叫黄腊丁,该鱼为温水性鱼类,属于杂食性底栖鱼类,喜集群,栖息于水体底层,在弱光条件下摄食和活动.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是目前较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其肉质嫩,少刺无鳞,营养丰富,近几年市场非常畅销.已在网箱、池塘等水域中成功进行放养,并成为我县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名优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5.
鳜鱼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淡水名贵鱼类,因肉质细嫩、外形美观、养殖性状优良而深受消费者和养殖者的青睐。但鳜鱼系肉食性鱼类,以活饵为食,拒绝摄食配合饲料,因而不少单位及个人往往因活饵料未能配套或未能驯食人工饲料而达不到应有的养殖效益,从而丧失养殖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鱼的推广养殖。由此可见,解决鳜鱼养殖的饵料配套问题,尤其是解决养殖中鳜鱼食性驯化的技术问题,已成为发展鳜鱼人工养殖急需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基于此,分析池塘网箱鳜鱼苗种人工饲喂驯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随着鱼类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提高了对鱼类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为了提高春季池塘鱼类养殖水平,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春季池塘鱼类健康养殖技术,其中包括鱼类放养前的准备工作开展、如何进行饲喂、管理等,希望结合进一步研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鱼类养殖经济效益,为相关养殖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鱼生长对水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鱼类生长对水环境的响应,预测鱼类在养殖水环境多因子协同作用下的生长速度,进行了室内曝气推流循环水养殖罗非鱼试验,试验持续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溶解氧质量浓度的增加,鱼的食物转化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所提高;随着非离子氨质量浓度的增加,鱼的食物转化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所降低;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由于变化不大且均处于安全质量浓度范围,该试验中对鱼的食物转化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未产生显著影响。基于这一系列试验结果对罗非鱼特定生长率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建立了鱼的生长预测模型,R2为0.82,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普适性。预测模型表明,养殖初始鱼质量、养殖密度、非离子氨以及亚硝酸盐质量浓度的增加,均会导致鱼生长速度减缓,而提高溶解氧质量浓度则可以提高鱼生长速度。该预测模型虽然是在曝气推流循环养殖模式下获得的,但对其他养殖模式同样适用,使鱼生长对水环境因子的响应变得可测,为促进养殖鱼类的健康发展、养殖系统的优化和养殖效益的提高提供了便利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种。从池塘准备、池塘养殖、日常管理等方面对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进行探索,以期对养殖从业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水产养殖中,池塘地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水产养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部分养殖业主过分追求高产量,而对养殖环境特别是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重大的污染,不但破坏了池塘的生态环境,而且池塘地质的恶化会滋生多种细菌和病毒,为今后的水产养殖埋下了隐患。主要阐述分析当前我国水产养殖池塘底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水产养殖中,池塘地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水产养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部分养殖业主过分追求高产量,而对养殖环境特别是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重大的污染,不但破坏了池塘的生态环境,而且池塘地质的恶化会滋生多种细菌和病毒,为今后的水产养殖埋下了隐患。主要阐述分析当前我国水产养殖池塘底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丰富的海洋池塘资源为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其中在海水池塘中养殖的青石斑鱼更是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广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在养殖青石斑鱼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了有效提高海洋池塘资源的利用率,人们开始尝试运用网箱养殖技术在海水池塘中养殖青石斑鱼。基于此,以青石斑鱼为例,简单介绍网箱养殖技术的优势作用,对海水池塘网箱养殖技术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荣昌区安富街道古桥村养殖户通过池塘养殖的实践经验入手,总结出池塘养殖高产增收的6个关键环节,包括主要养殖池塘的消毒、清淤,正确选择鱼苗苗种,在放养前对鱼苗药物、养殖的食场和饲料台进行消毒,正确选择饲料、水质的调控,增氧机械的使用,掌握病害发病规律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水产品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池塘养殖作为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随着养殖产量的不断提高,水环境逐渐恶化且水产品病害高发,最终影响了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基于此,梳理了池塘养殖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和应关注的信息,提出了适用于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信息记录和监管的方式,为养殖场生产管理和监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炎热的夏季,若是高温天气较多,鱼类会出现相应的应激反应,导致鱼的生存能力下降难以对外界的病害具有的抵抗力,进而致使产量偏低,也会让养殖户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害。基于此,研究高温天气情况下的鱼类养殖管理,同时对鱼病防治技术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5.
鱼类养殖是通过人工方式在水中养殖各种鱼类的经济活动。鱼类养殖可以在淡水、海水或者盐碱水环境中进行,通过各种监测技术和设备来培育和管理鱼的生长和繁殖。传统的鱼类养殖监测方法存在效率低和准确性差等问题。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技术的发展为鱼类养殖监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文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技术在鱼类养殖监测中的应用,并从鱼体测量、鱼类计数、鱼类摄食、鱼类游泳行为和鱼病诊断5个方面分别对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鱼类养殖监测在数据采集与传输、建立鱼类养殖监测数据集、超规模参数模型、终端监测设备边缘计算、数字孪生、智能监测业务化应用不足等问题和展望,旨在为深度学习在鱼类养殖监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体恶化是导致池塘水产养殖病害爆发,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池塘养殖多采用投饵饲养方式,当残饵和生物排泄量超过池塘的自净能力,有机物便不能被完全分解而沉积池底,使池水趋于富营养化,池水中厌氧层不断增厚,造成有毒害作用的氨、亚硝酸盐等物质的积累,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鱼虾生长受到影响,病害多发。目前大多采用化学药剂改善水质,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许多化学药剂不仅会破坏水体微生物结构,且对鱼虾有很强的毒害作用。因此寻找既能净化养殖环境,又不会破坏水体微生态平衡的水质净化方法成为水产养殖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地区池塘养殖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塘养殖在中国渔业生产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具有食物供给、空气(气温)调节、文化休憩服务等多重生态服务价值,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即存在环境成本。为进一步厘清池塘养殖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规律,本文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在构建池塘养殖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市场价值法(MVM)、旅行成本法(TCM)、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影子工程法(SEM)等方法对上海嘉定、青浦、奉贤地区的池塘养殖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分析了池塘养殖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布差异,对因地制宜促进池塘养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1)2011年,嘉定、青浦、奉贤3区的池塘养殖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0.822 8亿元、8.462 8亿元和15.588 4亿元,相当于各区池塘养殖产业经济价值的2.69倍、1.94倍和2.17倍,约合94.08万元.hm 2、20.00万元.hm 2和32.73万元.hm 2,池塘养殖生态服务价值巨大且时空分布差异明显;2)嘉定、青浦、奉贤未实现的池塘养殖生态服务价值是各区池塘养殖食物供给净价值的5.46倍、1.23倍、0.46倍,具有巨大的潜在生态经济效益;3)受养殖经济效率时间变化的影响,2010—2011年研究区常规鱼类养殖规模大幅减少,青虾、南美白对虾逐渐成为主要的养殖品种;4)池塘养殖生态服务价值时间分布集中且波动明显,大部分服务价值集中于第3季度,其中文化休憩服务价值主要集中于4—9月,空气调节价值主要集中于7—12月,而气温调控价值集中于5—9月;5)养殖规模对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池塘养殖生态服务价值整体服从规模效应,但不同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的时间分布规律并不统一。养殖经营者应积极调整池塘养殖经营战略,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提高池塘生态服务价值的实现化程度,政府需要制定并执行必要的生态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18.
环境因子对净水芽孢杆菌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恶化是导致池塘水产养殖病害爆发, 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池塘养殖多采用投饵饲养方式, 当残饵和生物排泄量超过池塘的自净能力, 有机物便不能被完全分解而沉积池底, 使池水趋于富营养化, 池水中厌氧层不断增厚, 造成有毒害作用的氨、亚硝酸盐等物质的积累, 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使鱼虾生长受到影响, 病害多发.目前大多采用化学药剂改善水质, 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是许多化学药剂不仅会破坏水体微生物结构, 且对鱼虾有很强的毒害作用[1].因此寻找既能净化养殖环境, 又不会破坏水体微生态平衡的水质净化方法成为水产养殖业关注的焦点[2].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产业类型之一。在传统养殖模式中,经常出现严重的水体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等情况,对鱼类生产有较大影响,进而造成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提升。在现代水产养殖产业中,逐渐注重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其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借助动力流水净化及生物修复技术等,实现水体净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从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概念和原理入手,分析该系统的构建,并针对其中几种养殖系统模式及生态净化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池塘养殖中微孔曝气与叶轮式增氧机的增氧性能,用2种增氧机在清水池和鱼类养殖池塘中进行了增氧性能和溶氧值变化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清水池中,微孔曝气的增氧能力、动力效率分别高出叶轮式增氧机82%和84%;而在鱼塘中,叶轮式增氧机对整个池塘的平均溶解氧增加值比微孔曝气高94%,且叶轮式增氧机对池塘水体有比较好的混合能力,缩小水层氧差能力比微孔曝气高出45.7%。研究表明在本鱼塘试验中,目前叶轮式增氧机是比同等功率配置的微孔曝气更合适的增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