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习对于培养机械类专业技能人才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从社会对高职生的素质要求和实习教学的特点出发,就如何借助实习教学提高机械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工程系列生产全过程意识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从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背景分析入手,明确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推行机械类现代学徒制要改革传统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行业性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机械类行业企业职业能力分析重建课程体系结构,构建机械类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模式和教学路径,建立符合区域机械类行业企业发展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这一趋势为我国机械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机遇。面对社会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众多机械院校都开始让实习生进行顶岗实习。对于机械专业院校来说,顶岗实习是提升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所以分析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对于众多机械院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人才培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农业机械类人才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创新实践乏力、个性化教育不足等问题,结合现代农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农业机械类人才个性化培养理念,并建立与个性化培养相适应的专业教学体系与知识结构,实施以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为重点的教改工程,构建了"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分层次、个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新工科背景下的机械类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国外工科教育的研究现状、国内高校学者对新工科的研究和目前机械类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新工科对机械类基础课程体系提出的客观要求;最后从构建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组织和课程评价4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以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等农林院校机械类专业自身的特殊性,分析了当前高等农林院校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反馈评价系统、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教学实践环节的系统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内容的高等农林院校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框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等农林院校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与运行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出发,根据专业特色和结合课堂内容探讨了进行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并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环节及课外科技活动4个方面详尽论述了机械类基础课程的改革举措。通过改革,几年下来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主要探讨了"工时制"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企业输送更多合格的机械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4):170-171
现代社会的电气控制技术在自动控制设备和自动化生产领域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培养这方面的基层蓝领技术人才,机械类专业电气控制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一线中高职机械专业教师的视角,分析了当前中、高职校电气技术实验课实践教学状况,分析了机械专业的电气技术实验课程的特征,进而针对性地提高了中高职机械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实验课教学的实践性建议,并认为中、高职学校和专业老师要充分研究和利用实验课程的特点,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学习,才能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背景及现实意义为基础,以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为例,构建了具有农林特色的机械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的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富有创新和创业能力,同时秉承"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使学生具有"肯干、实干、能干"的"三干"品质。  相似文献   

11.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机械类本科学生一门必修的工艺性技术基础课和工程实践课,本课程是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学生专业基础大平台课程,也是对工科大学生进行现代制造技术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它既不同于基础课程,又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更接近操作技能的理论化.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性强,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普遍感到理论难以联系实际,学习的难度非常大,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知难而退,放弃并拒绝学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工匠精神"一词频繁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尤其是对现代化职业教育中未来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高职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迫切的需要改革,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以机械类课程为例,对专业课程中如何有效融入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机械类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指出了生产实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教材的编写、师资队伍的培养、生产实习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等4个方面,论述了提高机械类生产实习质量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对培养高素质机械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明确了机械制图课程在机械类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以《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为基础,着重介绍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和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果,为同类院校建设好符合“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机械类人才培养目标的机械制图精品课程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机械类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指出了生产实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教材的编写、师资队伍的培养、生产实习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等4个方面,论述了提高机械类生产实习质量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了解到,2008年度山东省补贴(助)的农机产品范围较往年有所扩大。根据农业部的要求,在种植类机械中增加了油菜播种机、牧草播种机;在收获机械类中增加了油菜收获机;在收获机械类中还增加了奶  相似文献   

17.
鉴于当前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选题陈旧、模式固定且不利于创新的特点,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引入了TRIZ理论,进行以培养机械创新设计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活动。在论述了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础上,针对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的特点,构建设计系统的技术冲突模型,并提出其解决机制。结合螺栓法兰联结案例,详述运用TRIZ解决创新问题的过程,为机械类创新设计提供指导,实践效果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结合机械类专业实践课程特点,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在教材、教师、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结合生产实际的"车间实境课堂"教学法,主张将车间实际场景融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地方农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新工科”与“新农科”这一发展背景下,分别从改革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智能制造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新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制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通过在云南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实践,学生的智能制造意识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研究成果对于农科机械类专业、工科机械类专业以及其他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门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机械专业现代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提高,机械教学具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和应用特点,在教改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革新就成为其适应新时期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机械类专业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分析了机械类专业教学的特征,剖析了机械专业教学现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教学的方法,旨在为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