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丰33号(台辐8351—92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新推广的大豆品种。为了探索合丰33号不同种植密度的产量效果,明确其适宜的种植密度.我们于1991年在所内试验田进行了合丰33号栽培密度的试验。  相似文献   

2.
汪国怀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89-89,112
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为县棉花大田移栽密度应适度增加,考虑到用工成本及烂铃影响,大田生产密度以1500株/667m2为宜,高产攻关田密度应在1800株/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幼龄果园间作马铃薯不同间作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和果树根系的影响。[方法]设T_1、T_2、T_3 3种间作模式,果树营养带宽度分别为0.75、0.95、1.25 m,间作第1年果树为2年生,间作第2年测定果树根系生长状况。[结果]根据2年的产量表现,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表现为T_1>T_2>T_3,各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T_1处理由于营养带宽度小,马铃薯根系与果树根系养分竞争激烈,果树根系表现出明显的向深层土壤生长现象;T_1和T_2处理直径为5~10 mm的粗根和直径<2 mm的细根根系数量显著少于T_3处理和CK,果树营养带较窄时,可显著抑制果树新根发生和根系增粗生长;T_3处理果树营养带宽,与清耕相比,对果树根系生长无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T_3处理是幼龄果园间作马铃薯的最佳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贵州省黔西南州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条件下的最佳栽插密度。以湘优109为试验品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6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地膜覆盖栽培中,水稻的最佳栽插密度为12 000穴/667m2,单产可达到786.9kg/667m2。比当地常规栽培方法(不覆膜)、常规栽培密度(11 000穴/667m2)增产72.5kg/667m2,增幅10.1%;经济效益每667m2增净产值286元。  相似文献   

5.
以翠薏1号、龙薏1号、台湾薏苡3个薏苡品种为材料,研究4种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主效达极显著差异,密度主效无明显差异,品种和密度的互作达极显暑差异;翠薏1号以栽培密度120 cm×25 cm产量最高,龙薏1号以栽培密度120 cm×30 cm产量最高,台湾薏苡以栽培密度120 cm×20 cm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冯金良  张宁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60-12561
[目的]为了探索脱毒马铃薯宣薯2号在遵义县西北部高海拔镇乡的适宜种植密度,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提高种植效益。[方法]种植密度分别为5.257y(CK)、6.00万、6.75万、7.50万、8.25万、9.00万、9.75万株/hm^2。[结果]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41586.30kg/hm^2,与对照相比增产38.65%;之后依次是8.25万、7.50万、9.75万、6.75万、6.00万株/hm^2,产量分别为40965.45、40163.30、36156.90、34878.60、32416.95kg/hm^2,与对照相比分剐增产36.58%、33.91%、20.55%、16.28%、8.08%。[结论]脱毒马铃薯宣薯2号在遵义县海拔1100~1250in地区种植密度以6.75万~9.00万窝/hm^2为宜,田间长势较好,增产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主栽的吉研2号大白菜为例,采用D-饱和最优设计(R206)试验的方法,对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两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试验的有关数据建立起产量函数的模式,解析了种植密度(x_1)、硝酸铵施肥量(x_2)这两项主要栽培因素对产量的单独效应和互作效应,提出了大白菜种植密度与硝酸铵施用量的最佳配合方案。埯距采用40cm,硝酸铵施用量为28.31kg/mu,产量达10420.24kg/mu。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完善黄芩35 cm白膜露头栽培技术,本课题组于201 3年在黄芩规范化种植基地设立了黄芩35 cm白膜露头栽培密度筛选试验,科学总结出该项栽培模式的最佳种植密度,从而为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又名山茶根、枯芩、土金茶根、黄芩茶等,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止血、消炎等功效。主治热病发烧、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肺炎、咯血、目赤肿痛、痢疾、肠炎、高血压、胎动不安、痈疖疮疡、烧烫伤等症以及预防猩红热。黄芩煎剂对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空育131为试材,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下的最佳肥料配比模式,发现30cm×13cm的栽培密度与田间施肥量450kg/hm2相搭配合理,能得到较高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6种密度对一年生黄芩籽粒产量和药材产量等经济指标的影响,结合密度与各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经济效益分析,以探索适于兰州地区黄芩栽培的最佳密度。结果表明:密度为75万株/hm2时黄芩药材产量、干鲜比和经济效益最高,药材商品规格较好,籽粒产量适中,是适于兰州地区黄芩栽培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出特色速生蔬菜红珊瑚生菜最适宜的栽培密度,2020年结合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在永登山里红种植养殖合作社基地开展了红珊瑚生菜最佳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红珊瑚生菜的栽培株距以20 cm为佳,株数166 740株/hm~2左右最佳。  相似文献   

14.
吴玉林 《新农业》2001,(3):15-15
黄芩主产于我国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等地,是国内外销售较好的药材,其药用部位为根。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芩地膜育苗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田间试验观察了黄芩地膜育苗不同密度的效果,结果表明,株行距10 cm伊10 cm 的最佳穴播粒数是20~30粒/穴;株行距12 cm伊12 cm 的最佳穴播粒数是30~40粒/穴;株行距15 cm伊15 cm 的最佳穴播粒数是50~60粒/穴。黄芪地膜育苗穴数应控制在45.0万~69.0万穴/hm2范围内比较适宜;株数适宜范围为1950万~2700万株/hm2,最适宜范围为2100万~25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17.
为探讨黄芩种子高产优质制种技术,寻求黄芩种子获得高产的最佳播种密度以及影响黄芩种子产量的主要虫害黄翅菜叶蜂的有效防治方法,以承德道地2年生热河黄芩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及不同药剂处理对种子产量、种子产值、产出比、黄翅菜叶蜂成虫数及危害果荚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种子产量随着株、行距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栽培株、行距大或小均不利于黄芩种子产量,2年生黄芩繁种最适栽培密度为株行距为30 cm 50 cm、种苗66 690株/hm2、种子产量为136.5 kg/hm2、种子产值为307 125元/hm2、产出比为9.8,在最适栽培密度下,针对黄翅菜叶蜂使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防治效果最佳、种子产量为114 kg/hm2。因此,黄芩种子田最适栽培密度为株行距30 cm 50 cm,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防治黄翅菜叶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陈钦 《农家科技》1998,(10):26-27
<正> 黄芩属唇形科多年生植物。株高40~60厘米,根粗大,表皮暗褐色,断面鲜黄色;花紫兰色,花期7~8月,果实期8~10月。黄芩以根入药,性寒味苦,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止血安胎等药用功能,为常用的中草药之一。目前,其野生资源急剧减少,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变野生为家种,积极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茴香株高、分枝数、每株有效花序数、每花平均结实数、千粒重等指标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变比对产量的影响,认为亩留苗在一万株左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