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烟粉虱取食感染TYLCV番茄对其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番茄对烟粉虱生理防御的影响,本文采用生化分析法研究了烟粉虱取食感染TYLCV的番茄植株后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在带毒番茄上取食72h及30d(长期饲养种群)后,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P450酶活性则持续上升,取食30d种群是对照种群的1.99倍;三大保护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则在取食72h后,酶活性高于对照,而在感染TYLCV番茄上取食30d后,保护酶活性则持续高于72h及对照处理,分别是对照种群的1.45倍、8.42倍和5.03倍,差异显著;Q型烟粉虱表现趋势与B型烟粉虱相似。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入侵烟粉虱与双生病毒之间的互作、揭示烟粉虱的适应性机制等补充了资料。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天津市烟粉虱Bemisia tabaci隐种的类别及其寄主适应性、传毒能力、携带内共生菌情况和抗药性,采用mt COI酶切法对从武清、西青、蓟州和宁河4个区的番茄、黄瓜及辣椒3种寄主上采集的12个烟粉虱种群进行隐种鉴定,采用PCR检测其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和内共生菌情况,并采用浸叶法测定其对4种常用药剂的抗性。结果表明,采集的烟粉虱种群以MED隐种为主,占所有检测个体的93.33%,有3个种群为MED和MEAM1隐种混合发生。所有检测个体中有36.25%的个体携带TYLCV,在6个种群中检测到TYLCV,其中5个种群有超过50%的个体携带TYLCV。在12个种群中共检测到Hamiltonella、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Cardinium和杀雄菌属Arsenophnus共4种内共生菌,携带个体比例分别为90.63%、48.96%、43.75%和8.33%,进一步对内共生菌协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HARC、HRC、HAC、HR、HC和AC共6个协同感染型,感染率分别为4.17%、28.13%、3....  相似文献   

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严重发生与烟粉虱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摸清了烟粉虱在北京市平谷区的发生与温度、蔬菜品种、管理措施有着密切联系.通过黄板诱杀、高效低毒农药等单项防治技术及一整套有针对性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的运用,可有效减轻其为害.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对Q型烟粉虱的寄生特性及寄主植物携带病毒对其寄生的影响,采用微虫笼饲养法研究了寄生Q型烟粉虱的丽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丽蚜小蜂寄生Q型烟粉虱3龄若虫时,其生长发育显著优于寄生Q型烟粉虱2龄若虫。丽蚜小蜂在感染黄化曲叶病毒(TYLCV)番茄和健康番茄上寄生Q型烟粉虱(分别为VW和NVW)3龄若虫时,其生长发育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丽蚜小蜂以VW若虫为寄主时的寿命为10.25 d,显著长于寄生NVW的丽蚜小蜂寿命(5.90 d);对VW和NVW后代3龄若虫的寄生率分别为23.81%和17.62%,致死率分别为38.95%和26.52%,差异均显著;而丽蚜小蜂的羽化率和发育历期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丽蚜小蜂寄生Q型烟粉虱3龄若虫时更适宜其生长发育,寄主植物番茄携带TYLCV显著提高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寄生效果。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鉴定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由烟粉虱传播的病毒病,给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威胁。2009年在北京郊区调查时发现部分保护地种植的番茄植株表现典型黄化曲叶症状。通过提取典型症状样品总DNA利用粉虱传双生病毒检测简并引物PA/PB,进行PCR扩增到541bp的特异条带。通过测序和核苷酸序列比对表明该序列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北京郊区部分保护地种植的番茄已被烟粉虱传播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危害。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烟粉虱传播的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对不同番茄品种的复合侵染情况,于2015年11月在山东省寿光市温室内采集13个番茄品种共390份疑似发病植株叶片,对不同番茄品种的TYLCV抗性和2种病毒的复合侵染以及温室内发病番茄植株上烟粉虱成虫的带毒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集的13个番茄品种经分子标记检测鉴定均为TYLCV杂合抗性;不同番茄品种ToCV与TYLCV的复合侵染率存在明显差异,大果番茄粉宴和贝瑞上复合侵染率最高可达73.3%,而樱桃番茄八喜上未检测到这2种病毒的复合侵染。此外,在发病番茄植株上采集的烟粉虱成虫体内可检测到2种病毒,其中烟粉虱ToCV带毒率为90.7%,TYLCV带毒率为80.0%,同时检测到ToCV与TYLCV的概率为71.3%。表明ToCV和TYLCV的复合侵染在山东省番茄生产中普遍发生,烟粉虱可同时携带这2种病毒并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普通烟遭受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取食及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共侵染时的响应机制,采用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法分析比较MED隐种烟粉虱取食及其与TYLCCNV共侵染处理对普通烟植株中营养组分、防御物质积累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植株相比,烟粉虱取食及其与TYLCCNV共侵染均可导致普通烟植株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多酚含量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与烟粉虱取食植株相比,烟粉虱与TYLCCNV共侵染后1 d时普通烟植株中可溶糖含量显著降低了21.05%,3、7和9 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7.40%、26.84%和20.90%;共侵染后的1、3、5和9 d时多酚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34.60%、14.30%、3.07%和15.19%;共侵染后的1、3、5和7 d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3.04倍、1.42倍、1.68倍和1.96倍;共侵染后7 d时POD活性显著降低,共侵染后9 d时SOD活性显著升高。表明普通烟可通过改变其营养组分及积累防御物质或提高氧化酶活性来防御烟粉虱取食及其与TYLCCNV的共侵染,而烟粉虱与TYLCCNV共侵染可诱导植株内产生较单独取食时更少的多酚类防御物质,以提高其在宿主植物上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PCR方法检测烟粉虱传双生病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属于双生病毒,根据其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对杭州和海宁地区番茄上疑似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进行PCR检测,获得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杭州和海宁地区发生的病毒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并且两地区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7.5%。  相似文献   

9.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属于双生病毒,根据其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对杭州和海宁地区番茄上疑似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进行PCR检测,获得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杭州和海宁地区发生的病毒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并且两地区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7.5%。  相似文献   

10.
烟粉虱的耐寒能力与自然越冬北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耐寒性测定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在4 ℃和0 ℃暴露时的致死中时分别为13.86 h和12.07 h,在-2 ℃和-8 ℃分别为4.74 h和1.7 h,它们之间有明显差异。2009年2月14-22日野外调查显示,仙桃市、南昌市、金华市在露地和大棚均发现烟粉虱以伪蛹和卵在杂草上存在,九江市只在大棚发现烟粉虱;而孝感市大棚与露地均没有发现烟粉虱。根据已经调查到的越冬地点及其所在地的温度,给出了全国烟粉虱自然条件下可能的越冬北界模型图。首次探讨了烟粉虱在我国的自然越冬北界分布线为浙江省金华市,江西省南昌市,湖北省仙桃市,四川省和云南省。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山东寿光地区Q型烟粉虱对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感病流行的影响及其传毒特性,于2014年调查了该地区设施番茄上烟粉虱种群动态与To CV发病情况,利用特异引物对烟粉虱体内To CV进行了RT-PCR检测;并在室内测定了带毒Q型烟粉虱取食时间和种群数量对To CV感病株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发病植株上采集的烟粉虱种群体内可检测到To CV;春茬番茄To CV发病株率随烟粉虱种群数量增加而逐渐升高,4—6月是To CV发生高峰期,6月22日发病株率达100%;秋茬番茄烟粉虱种群数量从10月下旬明显下降,而To CV发病株率升高,11月12日发病株率达100%;室内试验表明,To CV感病株率随着带毒Q型烟粉虱数量与取食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升高。研究表明,Q型烟粉虱能有效传播To CV,且其种群数量对To CV发病株率存在显著影响,可通过防控烟粉虱以控制To CV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低温贮存被寄生的烟粉虱伪蛹对丽蚜小蜂种群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低温贮存被丽蚜小蜂寄生的B型烟粉虱褐色伪蛹对丽蚜小蜂种群品质的影响。1~6日龄褐蛹于11℃贮存10d的结果表明,3日龄褐蛹中羽化的成蜂寿命、产卵量和刺吸量均优于其他日龄;在11℃下贮存10、20、30d后,上述生物学指标和种群参数均随贮存天数增加而明显降低,其中以10d的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较未贮存的差异小。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辽宁省的发生为害情况及其传播媒介烟粉虱的种群演替情况,分析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田烟粉虱的发生为害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我国棉田烟粉虱的发生为害特点及近几年种群上升的原因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并提出了棉田烟粉虱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是一种由烟粉虱Bemisia tabaci传播的正义单链RNA病毒,在田间常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复合侵染而造成番茄生产上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明确ToCV与TYLCV的复合侵染对烟粉虱传播ToCV所造成的影响,本文采用RT-PCR以及qRT-PCR检测了复合侵染的番茄对烟粉虱获取和传播ToCV的影响。研究表明,烟粉虱取食复合侵染的番茄后对ToCV的传播效率显著提高,仅25头烟粉虱的传毒率即可达到100%,ToCV在烟粉虱以及番茄体内的累积量均显著提高。说明这种复合侵染促进了烟粉虱对ToCV的传播,在田间应当及时防控烟粉虱,警惕病毒与烟粉虱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调查发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及其传播媒介烟粉虱在平谷秋茬番茄上的发生重于春茬番茄。品种缺乏抗性、幼苗带毒、烟粉虱肆虐、化学防治效果差、种植者对该病害及其传毒媒介缺乏认识,是该病害大规模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该病宜采取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广东黄秋葵黄脉曲叶病样中检测到烟粉虱传双生病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秋葵是近几年来从日本和我国台湾引进的一种蔬菜作物。近期,广东的黄秋葵上发生了黄脉曲叶病。病株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叶脉黄化,在叶片正面形成网络状,在叶背面叶脉肿大突起明显,病株幼叶小且向下卷曲,甚至整片幼叶黄化。植株早期被感染表现矮化。在发生黄脉曲叶病的黄秋葵田间,其病株率高达60%以上。用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简并引物对随机采集的病样进行PCR检测,从这些病样中均能扩增出1条预期大小为570 bp的特异片段;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该特异片段同源的均属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DNA,其中与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 CLCuMV)分离物G6相似性最高,为99%。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广东黄秋葵黄脉曲叶病中存在烟粉虱传双生病毒,该病害可能也是由CLCuMV侵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成虫对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的传毒特征,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了ToCV在Q型烟粉虱成虫体内的存留时间、Q型烟粉虱成虫对ToCV的获毒效率及传毒效率。结果表明,Q型烟粉虱成虫离开带毒番茄植株后,其带毒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最初为85.73%,96 h后仅为17.14%。在相同温度下,Q型烟粉虱成虫的获毒率先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而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当温度为21、26、31℃时,Q型烟粉虱成虫获毒率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72、48、6 h,最高获毒率分别为56.52%、54.17%和61.64%。当温度为26℃时,Q型烟粉虱成虫的传毒效率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取食时间为0.5 h时,番茄植株带毒率为25.00%,取食时间为48 h时,番茄植株带毒率达91.67%;温度对Q型烟粉虱成虫的传毒效率有极显著影响,取食48 h后,在21~31℃条件下番茄植株带毒率为83.33%~91.67%,在16℃条件下仅为16.67%。表明Q型烟粉虱成虫对ToCV具有较强的获毒和传毒能力,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防止ToCV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广东地区传播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 Mu V)的烟粉虱隐种,采用分子鉴定、烟粉虱传毒试验与分子检测的方法,对传播CLCu Mu V的烟粉虱隐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广东棉花、红麻和黄秋葵曲叶病发生的田间,2014年采集的30头烟粉虱mt COI与Asia II 7隐种序列同源性为98.3%~99.6%,2015年采集的10头烟粉虱中,8头烟粉虱mt COI与MEAM1隐种序列同源性为99.2%~99.5%,2头烟粉虱mt COI与Asia II 7隐种序列同源性为99.8%~99.9%,说明烟粉虱种群包括入侵隐种MEAM1和土著隐种Asia II 7。在利用烟粉虱人工传毒试验中,MEAM1、Asia II 7和Asia II 1这3个隐种均可在棉花曲叶病株上饲毒获得CLCu Mu V及β卫星分子;除MEAM1隐种外,Asia II 7、Asia II 1隐种可传播CLCu Mu V,侵染红麻及黄秋葵植株引起曲叶病,前者传毒效率分别为50%和100%;而后者为33%和100%。以上3个烟粉虱隐种传毒接种棉花未见成功。  相似文献   

20.
寿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重发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2009年寿光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virus,TYLCV)大发生,田间病株率20%~40%,重的达60%~100%,有的菜农重种2~3茬仍无好的效果。因病毒病的大发生造成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