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甘德县牦牛牛皮蝇蛆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召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98-298,300
阐述了甘德县牦牛牛皮蝇蛆病的病原特征、生活史及感染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牦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育肥牛均存在牛皮蝇蛆病,为了让牛不再遭受牛皮蝇蛆病干扰,需要积极诊断,科学制定防治策略。对此,该文阐述了牛皮蝇生活史,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其危害与症状,介绍了牛皮蝇蛆病诊断的技术与要点,结合牛皮蝇特点制定相应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青海地区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牦牛及藏羊是主要养殖牲畜。但青海地区的海拔比较高,紫外线强,自然环境恶劣,牲畜发病率相对来说较高。而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如果牲畜的发病率比较高,将会增加养成成本,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做好疾病防御工作,提高牲畜品质是养殖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以藏区的牦牛和藏羊5种疾病为例,对其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相关疾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驯鹿鹿皮蝇蛆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分别对708只、445只和498只驯鹿进行了皮蝇幼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为双翅目、皮蝇科、皮蝇属的鹿皮蝇的各期幼虫,其成蝇一般在6月初出现,7月~8月为侵袭高峰期,9月末10月初消失.在鄂温克民族乡的驯鹿3a内鹿皮蝇幼虫的平均感染率为22.42%,平均感染强度为16个/只,最高的达98个/只.驯鹿鹿皮蝇幼虫主要寄生于驯鹿的食道、胸腹背皮下等部位,并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  相似文献   

5.
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引起的危害的寄生虫疾病。在我国牧区流行甚为严重,可使病牛消瘦、发育不良、奶量下降及皮革质量降低。牛皮蝇幼虫偶尔也可寄生于马、驴、山羊和人体内。1虫体特征与生活史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成熟幼虫(第三期幼虫),长达26~28毫米,棕褐色,呈粗壮的圆柱形,  相似文献   

6.
利用胶乳凝集试验对湖北省不同地区的水牛血清进行了东方巴贝斯虫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流行区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71.74%,在非流行区仅为1.19%。统计学检查结果表明,流行区内不同地区间东方巴贝斯虫感染率无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率逐渐升高。利用一数学公式对这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该流行区为稳定的流行区。对流行区应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牛冠状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了我国奶牛、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和人共1733份血清中的牛冠状病毒(BCV)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80.2%,67%,23.2%,44.3%,5.3%,0%,19%和19.3%。奶牛血清 BCV 抗体有年龄差异,黄牛、水牛、牦牛及人等抗体检出率存在地区性差异。结果表明,BCV 在我国普遍存在,可能为犊牛及成年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舒兰市环城街道双龙村5队张连学2010年养3头牛都得了牛皮蝇,他利用下述方法治疗,全部治愈。2011年养4头,2012年养5头,两年都没再得牛皮蝇。牛皮蝇蛆病俗称牛跳虫或牛翁眼是由牛皮蝇和蚊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本病可使病牛消瘦,产奶量下降,犊牛发育不良,肉和皮革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铜仁地区山羊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通过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12—2015年从铜仁地区8县2区54家养羊场采集的8 64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铜仁地区羊群中存在布鲁氏菌病的感染;2012—2015年的阳性率分别为3.56%、4.72%、11.25%和8.33%,春季平均阳性率为7.57%,秋季平均阳性率为6.18%。[结论]此次血清学调查结果为铜仁市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对西藏当雄牦牛品种形成与发展,生态条件,外形特征,种群结构,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等研究,结果发现,当雄牦牛形成历史悠久,具有毛,奶,肉等多种用途,与其他牦牛特别是西藏其他品种牦牛相比生产性能高,畜产品质好,遗传稳定,耐粗饲,适应高寒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粗放的饲养管理,这是目前国内外其它牦牛品种无法替代的优良种质,属于珍贵的地方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
化隆县家畜膈肌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清化隆县牦牛和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膈肌压片镜检法,对青海省化隆县6个乡(镇)的牦牛和绵羊膈肌中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化隆县牦牛和绵羊膈肌中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0%和93.3%,感染寄生强度分别为11和41个/g肉样。化隆县牦牛和绵羊中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住肉孢子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邹林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561-4565
以西藏自治区林芝县云杉林、冷杉林林下的可燃物为调查对象,对林芝县范围内的云杉林、冷杉林林下的可燃物资源量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冷杉林林下的可燃物总资源量为3222625 t,云杉林林下的可燃物总资源量为222 651 t。并针对林下可燃物的易燃程度提出了相关的森林防火措施及建议,这对促进林芝县经济发展、切实有效地防灾减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分类技术对西藏拉孜县草地植物群落的71个样方进行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根据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对分类后得到的群落类型进行排序,并探讨环境因子和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标之间的关系。TWINSPAN分类的结果表明,上述草地植物群落可以划分为22个群落类型。通过海拔高度、经度、纬度、坡向和坡度与3个多样性指标的相关分析,只有海拔高度与均匀度之同星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海拔的升高均匀度降低,而其它的环境因子与多样性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存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MHC基因区域2个遗传标记(BF1和BM1258)对改则县的本地牦牛(GZD,16头)和半野血牦牛(GZY,18头)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估。结果表明,BF1位点的期望杂合度(HE=0.719 96)和多态信息含量(PIC=0.660 63)以及等位基因数(NA=11)都要高于BM1258位点(HE=0.567 73、PIC=0.455 53、NA=6),但BF1位点的观测杂合度(HO=0.303 31)小于BM1258位点(HO=0.664 71)。就群体而言,GZD的期望杂合度为0.672 7±0.093 4(HE±SD)、观测杂合度为0.556 3±0.089 2(HO±SD)以及PIC为0.585 34,均高于GZY。GZD的近交系数(FIS=0.178)小于GZY(FIS=0.337)。通过2个微卫星位点基因型共构建了17种单倍型,GZD中含有12种单倍型,GZY中存在11种单倍型。在单倍型水平上,GZD的期望杂合度(HE)为0.875 9,观测杂合度为0.800 0±0.103 3,多态信息含量为0.832 3,也略高于GZY相关参数。2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在2个水平差异不显著,FST=-0.013 70(位点水平),FST=-0.003 00(单倍型水平)。总体而言,2个牦牛群体的MHC免疫区域遗传多样性丰富,暗示其抗病性和适应性遗传基础优秀,2个群体遗传差异不明显,加之半野血牦牛种群近交系数偏高,故建议对2个群体采取混群合并保种,提高种畜利用率,防止近交系数持续增高。  相似文献   

16.
藏北牦牛肉成分和营养品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洛桑  旦增  布多  马红梅  白玛卓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98-14199
[目的]分析藏北牦牛肉营养成分,评价牦牛肉品质特点。[方法] 在西藏藏北地区,随机选取自然放牧的3-5岁、平均体重约300 kg的牦牛10头为试验组,测定屠宰后牦牛肉的肉色、pH值、嫩度、失水率、系水力和熟肉率以及肉的营养成分。[结果] 藏北牦牛肉色泽深红,肉的营养成分较全面且均衡。牦牛肉的干物质含量为31.64 g/100 g、蛋白质含量为21.43 g/100 g,脂肪含量为3.12 g/100 g,富含铁、钙等矿物质;与内地黄牛相比,干物质高5.94 g/100 g,脂肪含量低0.49 g/100 g,蛋白质含量高1.24 g/100 g。牦牛肉肌肉嫩度剪切值黑牦牛稍高于当地黄牛,牦牛肉比当地黄牛系水力高6.10%、失水率低3.63%、熟肉率高10.06%。[结论] 藏北牦牛肉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富含矿物质的优质肉类资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较高的生产加工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在天祝县达隆、东大滩、石门、炭山岭4个试验区采样,分析了天祝白牦牛鲜奶及消毒奶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鲜奶综合污染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炭山岭(1.270)、东大滩(0.840)、达隆(0.740)、石门(0.730);消毒奶综合污染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炭山岭(1.930)、石门(1.890)、达隆(1.880)、东大滩(0.980).消毒奶重金属相关分析表明,Pb-Cd存在显著相关(R<0.5),Pb-As、As-Cd存在极显著相关(R>0.5).  相似文献   

18.
牦牛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别以DMEM(高糖)和DMEM/F12两种合成培养基为基础液,添加15mL·L-1胎牛血清(FBS)为细胞生长液对牦牛耳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同时,比较不同冷冻程序对细胞冷冻的影响,探讨牦牛体细胞在体外环境下的生长参数及染色体变化.结果表明,组织块在第6天开始有细胞游离,14天长至单层,两种基础培养基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细胞在-20℃短时间(不超过1h)冷冻效果较好,但平衡时间过长对细胞解冻后生长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染色体分析显示,牦牛成纤维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生长,不同传代次数(3代和12代)细胞染色体核型稳定,在所得的中期分裂相细胞中,二倍体细胞都在96%以上.可用于体细胞核移植操作和其他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昌台牦牛的产肉性能,了解昌台牦牛种质资源特性,对8头(5公3母)成年昌台牦牛进行了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成年昌台公、母牦牛宰前重分别为364.32、266.83 kg,差异极显著(P0.01);胴体重分别为186.60、125.67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骨重分别为39.74、25.00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重分别为147.84、100.83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分别为51.15%、49.34%,差异显著(P0.05);净肉率分别为40.54%、37.66%,差异显著(P0.05);胴体产肉率分别为79.29%、80.24%,差异不显著(P0.05);骨肉比分别为1∶3.73、1∶4.03,差异极显著(P0.01)。昌台牦牛生长发育性能较好,产肉性能潜力大,应当进一步挖掘选育,加快其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昌台牦牛的产肉性能,了解昌台牦牛种质资源特性,对8头(5公3母)成年昌台牦牛进行了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成年昌台公、母牦牛宰前重分别为364.32、266.83 kg,差异极显著(P<0.01);胴体重分别为186.60、125.67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骨重分别为39.74、25.00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重分别为147.84、100.83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分别为51.15%、49.34%,差异显著(P<0.05);净肉率分别为40.54%、37.66%,差异显著(P<0.05);胴体产肉率分别为79.29%、80.24%,差异不显著(P>0.05);骨肉比分别为1∶3.73、1:4.03,差异极显著(P<0.01).昌台牦牛生长发育性能较好,产肉性能潜力大,应当进一步挖掘选育,加快其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