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罗非鱼(一)保温技术措施1.在池塘北面搭建用尼龙薄膜或稻草覆盖的0.3m~0.5m的挡风棚,阻挡北风直接吹到池塘表面,减缓池水交替作用,从而减慢池水降温。2.面积较小的池塘或用于亲本、鱼种培育的池塘,可采用全池覆盖塑料大棚方法(图1)。池中放置增氧机,大棚内温度过低时可在棚内  相似文献   

2.
一、越冬前的准备工作1.做好冬存鱼的育肥工作(1)对吃食性鱼类,要加强投喂营养全面、粗蛋白含量高的优质鱼饲料。对草食性鱼类,可适当加大青饲料的投放量,以增强其食欲和维生素的储备。(2)对滤食性的鲢鳙鱼,要适当多施肥,长期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3)在鱼饲料中可适当加大维生素C、E的用量,以增强越冬鱼的抗病能力和应激能力。2.越冬池和池水的准备工作(1)越冬池深度一般应在2~3.5米,视各地区冬季结冰厚度而定。其标准是冰下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5~2.5米。(2)越冬池使用前应进行清整。要除去多余的淤泥和四周的杂草。(3)注水后对…  相似文献   

3.
介绍几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草药防治鱼类病害 ,与化学药物相比 ,具有来源广、少花钱、就地取材、毒性低、副作用小、不污染水域、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等优点。现笔者将试用过与收集到的中草药验方疗法介绍如下 ,供广大养殖户选用。1 细菌性鱼病1 1 乌桕叶干粉 0 5kg或鲜草 2kg,用 1 0kg石灰乳 ( 1kg石灰加 5kg水 )煮沸 1 0分钟后 ,再用池水稀释 ,遍洒全池 ,使池水的药物浓度为 3 75mg/L ,可防治烂鳃病。1 2 大黄 (干品 ) 0 5kg ,用 0 3 %氨水 1 0kg浸泡 (在常温下 ) 1 2小时后 ,全池泼洒 ,使池水药物浓度为 2 5~ 3 7mg/L ,可防治烂鳃病。1 3 五倍…  相似文献   

4.
海参养殖慎防亚硝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宗岩 《齐鲁渔业》2006,23(10):23-24
近几年,文登市海参养殖发展迅猛,由于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崛起,造成了外海海区及参池水的有机污染加重,故在生产中经常会出现海参的氨、亚硝酸盐中毒症。2005年4月份曾发现多起海参池水过肥,致使海参生长速度缓慢,海参不落池底(聚集在礁石中),成活率低,发病率高以及中毒、死亡等现象,经多次调查和水质分析系硝酸盐超高所引起。为此,笔者认为海参养殖要加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山东省乳山市气温较高的时期,也是海参养殖池和虾池水温较高的时期。去年7月下旬,参池水温高达28℃以上,此时正值海参夏眠,抵抗力较低,引发了不同程度的海参细菌病害。部分参池水温高达35℃,近27hm2参池绝产。为了降低参池水温,提高夏眠期间海参的成活率,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推广参池遮阳网降温技术,实地指导养殖户打橛布网。目前,海参养殖池已全部使用了遮阳网。使用遮阳网的参池水温比不使用遮阳网的对虾养殖池低2~4℃。这就大大提高了海参的成活率,成效显著。该项技…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辽宁等地区,刺参的人工育苗及养殖己形成规模,笔者根据近两年的生产实践,就辽西地区刺参人工育苗关键技术提示几点看法,仅供参考。一、种参的选择与暂养1.采捕时间刺参的生殖腺发育与环境水温密切相关,因此种参的采集时间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水温达到17℃时刺参的性腺成熟。在辽西地区,如果利用池塘养殖刺参作为育苗的种参,采捕的最佳时间是5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可依据当年养参池水温回升情况、池中饵料生物资源状况和刺参性腺发育程度而定;如果利用自然海区的刺参作种参,采捕时间应在6月中旬。2.种参的选择种参的…  相似文献   

7.
海参养殖生产过程中亚硝酸盐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山东省文登市海参养殖发展迅猛,由于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崛起,造成了外海海区及参池水的有机污染加重,在生产中时常会出现海参氨、亚硝酸盐中毒症。2005年4月份曾发现多起海参池水过肥,致使海参生长速度缓慢,海参不落池底(聚集在礁石中),成活率低,发病率高以及中毒死亡等现象。经多次调查和水质分析,原因为硝酸盐超标所致,为此笔者认为海参养殖要加强水质的调节,慎防氨、亚硝酸盐超标而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春季是刺参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池塘养殖刺参病害的多发季节,稍有不慎就会暴发病害甚至引起刺参大量死亡。一、常见问题1.漂参常会见到有的刺参漂在水面。漂浮初期大多未死亡,也无明显的化皮与肿嘴现象,手摸参体略感发软,解剖可见有的已排脏,漂浮一段时间后有的刺参会下沉死亡。春季漂参主要原因:1因冰层溶化造成的池水盐度分层。冬季结冰的池塘,开春冰层溶化后若未及时将表层低盐度水排掉,会形成盐跃层,池水比重上低下高,上层富氧水不易通过上下对流传输到底层,导致底层溶氧不足,水  相似文献   

9.
塑料大棚具有采光、升温、保暖的作用,在不启动锅炉的情况下,冬季可通过蓄水池和培育间2级塑料大棚采集太阳光能,来提升池水温度进行稚参室内越冬保苗。有深海水井的地区可结合提取井水调兑自然海水的保苗方式或从潮间带海水井直接抽提井水的方式进行。历经5个月塑料大棚室内越冬保苗,稚参增重1.7~2.6倍,成活率可达90%,比室外虾池保苗成活率约高35%。  相似文献   

10.
对刺参(Ap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越冬期室内正常池和发病池的水环境因子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和比较.结果表明:正常池和发病池水环境中总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发病池明显高于正常池.并进行了水环境因子变化对刺参急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1.0±1.0)℃、pH 8.0±0.2条件下,氨氮(NH3-N)对刺参幼参(3 cm左右)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09 mg/L、3.29 mg/L和1.75 mg/L;水温为(13.0±0.5)℃,刺参幼参96 h能够耐受的pH范围为7~9,能耐受的盐度范围为16~42.  相似文献   

11.
(6)日常管理:早、晚巡池,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水位、水色变化;定期使用水质测定仪测定池水有关指标;每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4~1/3,确保池水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9月每月应比较彻底地换水一次。除每月用生石灰泼洒消毒外,每半个月还应用二氧  相似文献   

12.
二、参苗投放1.参苗的选择和运输(1)参苗:应选择种质资源好,体态伸展,肉刺光而高,头尾活动自如,规格整齐的参苗。放苗规格可根据每个养殖场、养殖池的具体情况,选择放养中间培育苗种或不经中间培育的苗种。养成池一般可放养体重400~500头/千克的苗种,条件好的暂养池可放1500~2000头/千克的苗种。  相似文献   

13.
公鱼     
公鱼(Hypomesus olidus)产于日本、朝鲜、苏联亚洲部分。在我国产于黑龙江、鸭绿江、大连大西山水库、王家店水库亦产此鱼。长春静月池的公鱼因池水干涸已经绝迹。公鱼是小形鱼,1年可长10厘米左右,以浮游动  相似文献   

14.
仿刺参肠道潜在益生菌对稚参生长、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稚参期仿刺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分离自仿刺参肠道的潜在益生菌在稚参养殖中的应用效果。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将3株潜在益生菌分别鉴定为Bacillus sp.(GSC-1)、Bacillus sp.(GSC-2)和Enterococcus sp.(GSC-3)。分别以103、105或107 CFU/mL的GSC-1、GSC-2、GSC-3或灿烂弧菌浸浴稚参以检验潜在益生菌对稚参期仿刺参的安全性,7 d后各潜在益生菌浸浴组的稚参成活率均高于同浓度的灿烂弧菌处理组;GSC-1和GSC-3在实验浓度下对稚参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可作为稚参的潜在益生菌;而107 CFU/mL GSC-2浸浴组稚参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GSC-2不适合作为稚参的潜在益生菌。将潜在益生菌GSC-1和GSC-3以109 CFU/g的比例与鼠尾藻粉混合后饲养稚参20 d,潜在益生菌处理组的稚参成活率、特定生长率和变色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SC-1处理组稚参的成活率和变色率显著提高(P<0.05),GSC-3处理组稚参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潜在益生菌GSC-1和GSC-3均有效增加了稚参的总菌数(P<0.05),GSC-1还有效降低了稚参的弧菌数(P<0.05);潜在益生菌GSC-1和GSC-3均可显著提高稚参体组织中的酚氧化酶和溶菌酶活力(P<0.05),GSC-1亦显著提高了其酸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GSC-1和GSC-3处理组稚参的抗灿烂弧菌感染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SC-3显著降低了灿烂弧菌攻毒后稚参的死亡率(P<0.05)。综上所述,潜在益生菌GSC-1和GSC-3对稚参期刺参安全无毒,能够促进稚参的健康生长并提高其抗病能力,因而GSC-1和GSC-3均可作为益生菌应用于稚参养殖中。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高产精养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玉坤 《淡水渔业》2002,32(5):24-26
利用原养鳗池进行南美白对虾池塘淡化饲养试验。育苗场应在出苗前约 1 0d内将育苗池池水的相对密度从 1 0 1 8逐步淡化到 1 0 0 7,使之与养殖池池水的相对密度一致。放苗时水温差不超过 2℃。虾苗入池 1d内保持池水相对密度 (1 0 0 7)不变 ,之后逐步淡化 ,直到完全成为淡水。试验中池水盐度的降幅分别为每天0 0 0 0 5、 0 0 0 1和 0 0 0 2 ,以缓慢淡化为好。本试验取得了产量 72 0 0~ 1 1 0 34kg/hm2 ,成活率 63 %~ 80 % ,投入产出比 1∶1 50~ 1∶1 78的效果 ,为推广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养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6.
张势  常泰 《齐鲁渔业》2006,23(5):39-39
1水蚤培养法可利用农村的旧粪池、废弃坑塘来培养水蚤。其方法是将粪池、坑塘清理干净,每平方米施畜禽粪等有机肥1 kg,注入50 cm深的水。当细菌和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后,即可放入少量的水蚤种源。如在适宜水温(18- 20℃)、酸碱度(pH值8-9)条件下,几天后池水变绿。  相似文献   

17.
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笔者认为刺参入工育苗生产应把握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亲参的来捕与暂养1.亲参的采捕:山东沿海刺参的繁殖期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1:句.水温在16-17C范围内。亲参的来捕应在上卵前7一叫0天进行。选择体长20厘米,体兼250‘E以l:,性腺饱满.树技状生殖腺直径在1.5毫米个有成熟未排放的个体做亲参。采捕的亲参应避免接触油污与机械碰撞。2.亲参暂养:来参采捕后,应尽量减少干露时间。移入提前准备好的1入池水中,亲参暂养密度一般为20-30头/m’c为保持水质清新,暂养期间应微里充气,不需投饵,每日早晚各换…  相似文献   

18.
小知识     
万辑 《水利渔业》2006,26(1):42-42,47
1水蚤培养可以利用农村的旧粪池、废弃坑塘来培养水蚤。其方法是将粪池、坑塘清理干净,每平方米施畜禽等有机肥10 kg,注入50 cm深的水。当细菌和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后,即可放入少量的水蚤种源。如在适宜水温(18~20℃)、酸碱度(pH值8~9)条件下,几天后池水变绿。约2星期,池水中即  相似文献   

19.
<正>一、水质管理1.加换新水夏季水温高,应将水位提升至2.0~2.5米,以增加池塘水体容量,促使池水上下对流,提高池水对高温的缓冲能力。一般每周加水1次。每次加注新鲜水20~30厘米,以补充蒸发所带来的"水耗"和稀释池水。另外加水时可在池塘另一端开设溢流口,溢出10厘米左右的  相似文献   

20.
<正>本试验在山西省大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试验示范基地的三口池塘中进行,池塘面积均为10亩(合0.67公顷),试验时间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一、材料和方法1.水源三口试验池塘的水源来自试验示范基地内部井水。试验期间,池塘中池水的更替仅限于渗漏和自然蒸发,任何一口试验池都没有进行排放水操作。在试验结束时,来自三口试验池塘的池水可被继续利用于其他各项养殖活动。试验期间,同一口试验池的池水可被连续3年循环利用。2.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