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州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5~16℃,无霜期220~230天,雨量常年为1000~1100毫米。境内有太湖、阳澄湖等大型天然蓄水库,还可靠长江引水灌溉,无缺水之虞。年平均日照为2000~2200小时,年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20大卡。本区热量资源与湘、浙、赣比较不甚宽裕,季节偏紧,辐射量偏少,而且这些气候条件年际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
前个时期,报纸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对苏州地区实行双季稻、三熟制提出了不同意见,读后很有启发.我长期在苏州地区农村工作,对双季稻、三熟制有所接触.这里,也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一双季稻单位面积的产量,与单季稻比较,是增产是减产,那是探讨这个问题的核心.从理论上,抑或从苏州地区实践看,都是肯定的.搞农业生产,先得弄清楚植物中的物质是从那里来的.为什么它们不吃东西,就能成活,就能生长?古人以为,它们所以能成活生长,是从土壤中取得了食物.十七世纪初叶,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将一枝柳条插在盆中,每天浇了水,五年之后,柳条增长了164磅,而盆中土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苏州地区要不要种植双三制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引起了各方面的反响.我们亲身参加了苏州地区双三制生产实践的全过程,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双三制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定的耕作制度,是随着一定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转移的.当生产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就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可能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要求,合理改革耕作制度,促进生产的发展.1966年,全区以稻麦两熟制为主,单季稻产量创造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粮食总产量突破60亿斤.但从此以后,却连续四年单季稻产量上不去,粮食总产量一直停留在在50多亿斤.许多高产单位水稻超千斤以后.也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吴县龙桥大队积极试种稻稻麦三熟制,到1969年双三制种植面积达到100%,水稻生产实现了新的跃进,  相似文献   

4.
《江苏农业科学》1979年第三期,发表苏州地区农业局李尔璜同志的文章,文中一些数字的分析,难以使人信服.既然是学术讨论,一定要尊重事实,有一个严格的科学态度,我从该文所论述的几个问题,提出如下意见:1.苏州地区发展双三制是不是增产粮食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李文,苏州地区1969—1978年十年平均:双季稻亩产1010斤,因双季稻多用种子,早籼出糙率低及元大麦产量较低这三项扣除共计96斤,双季稻实际亩产为914斤,而这十年单季稻平均亩产774年,因此李文  相似文献   

5.
无锡县红旗公社友谊大队,地处太湖平原稻麦区,共有19个生产队,2036人,平均每人7分田,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1.7亩.另有桑田128.2亩,河浜水面24亩.1965年前为稻麦两熟,轮作方式是麦———稻,绿肥——稻,油菜———稻.1966年双季稻面积仅占稻田的21.5%,1967—1970年双三制面积达30—46%,1971年实现100%双三制.稻麦两熟制时期的1965年,平均粮食亩产1320斤(稻麦相加,下同).1966年达到1447斤.1967—1970年,由于刘少奇、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农村中自发资本主义倾向抬头,农业生产水平一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小尾寒羊是蒙古羊经过鲁豫皖苏四省交界黄河冲积平原地区劳动人民千余年选育,而形成的地方优良绵羊品种,具有早熟、繁殖力强、四季发情、遗传性能稳定、体格高大、生长发育快等特点。山东省是小尾寒羊保纯度比较高的省份,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畜牧业的推进,小尾寒羊获得快速发展,全省目前存栏量已达近400万只,除有力地支撑起本省绵羊产业,还大量调往省外,为全国养羊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近几年,随着城乡居民对肉羊及产品要求的提高,外调量的不断扩大,小尾寒羊在保护选育、开发利用、经营销售中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摸…  相似文献   

7.
8.
双三制后季稻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要获得稳产高产,必须深刻认识本地区的气候规律。 一个地区有基本的气候特征,但是每年的气象条件又是有变化的。如果只根据前一、二年的天气情况和生产经验去指导当年的水稻生产,而不认真地分析各年气象条件的特殊性,以及气候的年际变化规律,不采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的复种和间作套种,是种植业在时间或空间上的集约化,也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特点之一.苏州地区人均耕地之少,复种指数之高,耕作之集约,在全国少有.多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该区复种情况不断变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褐稻虱是我县后季稻上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大发生的频率高,在防治上稍有疏忽,小虫就闹大灾,严重地影响了水稻的持续增产。为了经济有效地控制褐稻虱的为害,1976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组织12个重点公社农科站,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集中力量揭露其发生规律,研究防治策略和药剂防治技术。兹将初步结果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里下河地区是我省粮食重要产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大搞以治水增肥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改革耕作制度,双季稻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如何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合理的品种布局,保证双季稻高产稳产,是当前尚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该地区种植双季稻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一、双季稻生长期间的热量条件里下河地区位于江淮之间,地势平坦低洼,成碟形.东面邻近海洋,气候温和湿润,境内水面面积大.大气受水体影响,气温比同纬度内陆地区高,特别是碟形中心的兴化,年平均气温比碟缘各县高0.5—1.0℃.由于该区东北部沿射阳河和海口一线,较低洼,缺少屏障,寒流易于侵入,加之碟形地利于冷空气的堆积,给春温的回升,秋温的下降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一行四人赴安徽省阜阳地区对黄牛生产开发情况进行了专题考察。在不到十天时间里,考察组既听取了阜阳全区黄牛生产情况介绍,又实地察看了农户、集体、大户的养牛场,既看了牛市,牛产品加工厂,又了解了牛粪养蘑菇的情况,总的看阜阳养牛规模大、效益显著,对我省养牛业深有启发。 一、阜阳遍地是黄牛  相似文献   

13.
1970年以来,苏州地区的耕作制度由传统的一年稻麦两熟,大面积改革为麦稻稻三熟。改制以后的经济效益究竟如何?由于评价的角度或者评价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我们通过实地典型调查,运用数理统计和线性规划法进行定量分析,来探讨这一问题。本研究着重对现有几种主要水稻熟制形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并探讨如何因地制宜确定一个生产队的合理种植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
王勤 《中国农垦》2023,(11):19-20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求“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农垦”)作为江苏省属国有粮食生产企业,积极履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赋予的“粮食安全国家队、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对外合作排头兵”的职责使命,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作为,建成了江苏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我县双三熟制生产随着品种的更新、施肥水平的提高和关键措施的落实,正朝着稳产高产的方面前进.但是部分地区在双三熟制的布局茬口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表现是:不从当地情况出发,片面追求提高复种指数,扩大麦稻稻硬三熟,忽视了养地,形成了抓这熟丢那熟,地力日趋下降,土壤结构变坏,水稻单产也难以提高的局面.这些地区总产的增加,主要依靠扩大面积,广种薄收.并由于油菜绿肥面积减少,有机肥料不足,多用商品肥料,农业成本增加.就全县而言,从1965—1973年,粮食总产增加83%,复种指数从55%提高到207%,而粮食单产只上升50%;土壤含氮量从1.8%下降到1.3%;农本从每斤粮食三分二厘增加到三分八厘以上,少数单位达到六分左右;农业用工量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1990年5月28日至6月10日以中国农学会常务副会长方粹农为团长的中国农学会赴日考察团一行五人,对日本农协基层服务体系进行了实体考察。日本的农协与我国的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无论从组织形式,产供销服务体系、或其经济实体的经营方式均有相似之处,现摘登这篇考察报告,希望对我们开拓思路,深化农村改革,建好办好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波兰考察的所见所闻和相关材料整理,介绍了波兰亚麻科研和生产概况:波兰先进的育种、栽培、副产品加工技术,亚麻种子营养价值开发利用、纺织产品检测、印染和亚麻花卉研究等;同时对引进和学习波兰先进亚麻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苏州地区野菜产业发展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来有采食野菜的习惯。在长期实践中,发现可食用的野菜多达几百种,常见的也有100多种。和全国蔬菜骨干品种供应充足、四季常青、淡季不淡相比,野菜生产受技术和环境的限制,生产供应和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只能在特定的时间供应一定的数量。正确分析野菜生产的现状、潜力,是提高蔬菜生产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苏州地区是太湖流域的主要部分,自然资源丰富,利用程度比较高;精耕细作,集约化程度较高;经济技术条件好,文化程度较高。有了以上这些有利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苏州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自然也就比较高,农副工综合发展,对国家贡献比较大。据1980年统计,全区农副工总产值为50.34亿元,比1949年增长10.85倍,年平均递增8.3%。其中农业占总产值的21.6%,林牧副渔占8.2%,社队工业占70.2%,已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