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向阳 《齐鲁渔业》2007,24(4):20-20
1.1养殖池塘不规范一是池塘水质差,单个池塘面积太小或水深太浅。二是养殖多年的旧池塘,淤泥厚,坡比小,清塘不彻底,敌害生物多。有的池中已养花蛤、文蛤或竹蛏等,未能进行彻底晒滩、清塘、消毒。有的是连片垦区虾池,养殖品种不一,规格不同。加之池塘渗透严重,造成晒滩不彻底。外堤中沟进排水污染严重。三是进出水条件差,有的垦区虾池小潮无法换水。四是淡水水源缺乏,海水的比重偏高。  相似文献   

2.
李晓霞 《科学养鱼》2003,(10):30-30
一、池塘海蜇养殖回捕率低的原因 1.养殖池塘选择不规范。一是池塘水质差,单个池塘面积不合理,池面积太小或太浅。二是养殖多年的旧池塘,淤泥厚,坡比小,清塘不彻底,敌害生物多;有的池中已养花蛤、文蛤或竹蛏等,养殖户为了眼前利益,难以进行彻底晒滩、清塘、消毒;有的是连片垦区虾池,现已承包到户,养殖品种不一,规格不同,思想不统一,加之池渗漏严重,造成晒滩不彻底,外堤中沟进排水污染严重。三是进出水条件差,有的垦区虾池小  相似文献   

3.
正每年年底和第二年开春,许多养殖户朋友都会通过清塘晒塘来改善池塘底部环境,为第二年的养殖创造良好条件,这是一种较为彻底的池塘养殖环境修护的方法。但是也有一些养殖户因为囤鱼或者没有人力物力来满足清塘晒塘,无法进行当年的池塘养殖环境修护,这会给第二年养殖带来一定的风险。笔者在此就池塘养殖环境的修护与读者进行探讨,希望对养殖  相似文献   

4.
河蟹池塘养殖由于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 ,目前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 ,特别是苏、浙、皖、辽四省调整水产养殖结构 ,发展农村经济之重要支柱产业。但河蟹池塘养殖时间不长 ,成功的经验和完备的技术尚未成型。现就养殖中注意几点问题 ,与大家共同探讨。1清塘必须彻底冬季池塘彻底干塘 ,每年需把淤泥清除 ,再曝晒2个月 ,通过曝晒把有害原生物、害虫卵经阳光紫外线照射杀死 ;春季蟹种下塘前 ,用药物再进行清塘 ,通常采用生石灰 ,尽量不采用毒性大的药物 ,最后淘水1次 ,再加入新水。2投放活饵料年初投放螺蛳 ,一次放足 ,投放200~250kg…  相似文献   

5.
<正>清塘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养殖前彻底清理池塘、消除淤泥、杀灭有害鱼、虫等,目的是保证养殖动物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一、生石灰清塘1.干塘清塘在修整池塘结束后,选择在苗种放养前2~3个星期的晴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在清塘时,池中必须有积水10厘米左右,使泼入的石灰浆能分布均匀。生石灰的用量一般为75千克/亩,淤泥较少的池塘则用50千克。生石灰在空气中易吸湿转化成氢氧化钙,如果以后不及时使用,应保存于干燥  相似文献   

6.
正清塘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养殖时间长的池塘,养殖前必须要彻底清理池塘,消除淤泥,杀灭野杂鱼、害虫等,这样可以保证养殖动物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清塘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生石灰清塘1.干塘清塘在修整池塘结束后,选择在苗、种放养前2~3周内的晴天进行生石灰清塘消毒。在进行清塘时,池中必须有积水10厘米左右,使泼入的石灰浆能分布均匀。生石灰的用量一般为每亩75千克,淤泥较少的池塘则用50千克。生石灰在空气中  相似文献   

7.
松浦镜鲤抗病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强,病害较少。但是在高密度养殖的池塘和网箱集约化养殖过程中,也同样会发生细菌性或寄生虫性等疾病。在松浦镜鲤无公害养殖过程中,对病、虫、害应提倡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药物、生物制剂进行防治。一、控制和消灭病原体1.彻底清塘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松浦镜鲤,极易发生指环虫和三代虫、黏孢子虫等寄生虫性疾病,彻底清塘是无公害养殖控制寄生虫病的关键。选择清塘药物应既能消  相似文献   

8.
虾蟹贝主要病害与防治(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4,(8):76-76
5.养殖环境的因素。(1)清塘工作不彻底的池塘(如池底淤泥及残饵的沉积物较多),养殖水质NH4^ 、NO2^-、H2S等偏高的池塘容易暴发该病。  相似文献   

9.
技术交流     
<正>翻土和换土可提高台鳅养成率据在大陆孵化台鳅的台湾技术员朱政光介绍,在没养过台湾泥鳅的池塘养台鳅,第一年很好养,第二年次之,第三年就更难养,总之养殖成功率一年会比一年低。但池塘数量有限,每年换新的池塘不现实,应该怎么办呢?朱政光认为,池塘中有害细菌是永远杀不完的,但可以想办法去减少它。现在很多人卖鱼后一般只干塘、冲淤泥和晒塘,这样清塘消毒是不够彻底的,要把池塘中的有害菌有效降低还应该要翻土,即把池塘底部的土翻到上面来晒,再洒上石灰消毒。养殖时间一久,土翻  相似文献   

10.
1.不清塘或清塘不彻底。在清塘方面,有的专业户对清塘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为节约成本不清塘或清塘不彻底,主要表现为:有的认为池塘经曝晒(短期、没有翻动底泥)可以完全杀死敌害和病源;有的认为只要是用生石灰(粉末状或用少量块状)清塘就可以。这是普遍存在于养殖户中的两种清塘误区。因此,今后要加强对专业户清塘的宣传和指导,切实提高专业户对清塘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用生石灰清塘用量、用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11.
为改变我国广大盐碱地区池塘养鱼经济效益低甚至亏损的局面,探索中国对虾养殖新途径,1999年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在棘洪滩水库进行了中国对虾养殖试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养殖池塘选用棘洪滩水库大坝西侧5口总面积1.65公顷的盐碱地养鱼池塘,并配有水车式增氧机。水源利用棘洪滩水库旁导渗透沟内的水,其水体密度为1.002~1.00(20℃)。清塘及繁殖基础饵料4月20日池塘进水50厘米,用80克/米3漂白粉(含有效率25%)彻底清毒一星期后,在池塘的一角堆鸡粪,以繁殖基础饵料生物———水蚯蚓、水生昆虫的幼虫等。苗种来源5月8日采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培育…  相似文献   

12.
在池塘青虾养殖中,8-9月青虾生长旺季时,微囊藻为主的有害藻类大量滋生泛滥(俗称“水华”),影响虾池水质培育,严重抑制青虾正常生长。根据青虾池塘微囊藻为主的“水华”形成与养殖模式、水质。气候等因素相关之特点和前两年的试验摸索,采用下列综合技术措施可以较有效地控制青虾池塘做囊藻为主的“水华”形成及危害。一、放养虾苗前曝晒池塘、彻底清塘除野,灭绝池塘中有害藻类种源。具体操作步骤为:1.放养前一个月时将池水排干,清除过多淤泥,让糖尿曝晒1-2周,晒至塘底子硬发白。主要是清除病虫害滋生温床。又放养前历天时(…  相似文献   

13.
清塘是鱼类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自1990年以来,我们推广使用来福灵农药清塘方法,取得了经济、实用、清塘彻底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野杂鱼在池塘中大量繁殖,既没有商品价值,还会与养殖鱼类争食耗氧,影响池塘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常用的清除方法有以下八种. 1 彻底清塘 鱼苗放养前,抽干池水,用生石灰、强氯精等药物清塘,彻底杀灭野杂鱼、螺,水生昆虫以及细菌和寄生虫等,对放养鱼苗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5.
淀山湖虾蟹混养模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根据本地区的条件进行青虾与河蟹混养,形成了特有的模式。现有虾蟹混养池塘3645亩,两季青虾亩产65千克左右。现将虾蟹混养模式的要点介绍如下: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清塘春节前晒塘10~15天,然后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00~l50千克或漂白粉15千克,彻底杀灭野杂鱼。清塘后注水20~30厘米,浸泡2~3天。在池塘适宜的位置设置占池塘面积20%左右的围网,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推进河蟹绿色养殖,加强冬、春季养殖池塘水质、底质管理,落实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措施,做到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翌年蟹病发生,必须认真做好清塘工作。一旦池塘注水、放苗种后,很难再改善池底对养殖生产造成的影响。现就如何把握清塘关键环节,推荐下列清塘方法供大家选择使用。一、清淤目前清淤有干、湿两种方法。干法清淤最好在晒塘后进行,即等塘底晒成龟裂后将表层泥土移除。注意,虾蟹  相似文献   

17.
<正>一、河蟹塘老绿水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案1.河蟹塘老绿水常见形成原因(1)长期不注重清塘晒塘,导致池塘老化严重,塘底淤泥较厚。(2)养殖早期,长期多次滥用一些低劣的肥水产品(一些营养盐类不能溶解于水体被藻类利用,而沉到池底)。(3)高密度养殖,大量的残饵粪便残留池底,超出了池塘自身的降解能力。平时又不常用一些活菌制剂来降解这些有机质,使塘口有机质不断  相似文献   

18.
空心菜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水质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改善池塘养殖水质,消除富营养化,提高经济效益,现利用鱼菜共生综合养殖原理,开展空心菜与罗非鱼在池塘中的共生养殖技术,并在1个罗非鱼养殖周期中探究空心菜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水质的改善作用。一、试验条件1.池塘选择及准备试验池塘设置在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高峣试验基地,池塘面积为1亩,水深1.2米,配备增氧机。对池塘进行清塘、晒塘、消毒后,注入养殖用水,水源为滇池草海水,水质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池塘中混养鳜鱼的基本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4,(3):76-76
鳜鱼又名桂花鱼,是淡水养殖中珍贵的鱼类。目前许多地方都在养殖池塘中套养鳜鱼,可增加产量和收入,又可防止池塘中一些小型鱼类过多、饵料浪费和污染水质。现将池塘中混养鳜鱼的一些基本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池塘要求混养鳜鱼的池塘,池底要求淤泥厚度应在20厘米以下,最好是沙质底,且清塘一定要彻底。具体清塘方法如下:1.在鱼种放养前15-20天,挖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并进行曝晒,数日后再进行消毒清塘。2.清除底泥后,每亩水深15-20毫升施用生石灰70-80千克或每亩用生石灰150-180千克化水均匀泼洒,可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  相似文献   

20.
正一、黄颡鱼养殖池塘建设选择3~5亩大小的长方形池塘,方便管理,池塘水深1.5~1.8米,池塘底部平坦,底质为黏土,淤泥厚度10~20厘米。池塘背风向阳,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可配备水井。进水口设置60目密网纱过滤进水,防止杂鱼、鱼卵、青蛙卵等敌害生物进入养殖水体。二、清塘消毒培育黄颡鱼水花的池塘需经过严格的清塘消毒工作,清塘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到水花养殖的成败。主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