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过改变肌纤维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改善猪肌肉品质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对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寻求调控及改善猪肌肉品质的方法。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非常复杂,受基因、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的复杂网络调控。猪肌纤维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ant,MyoD)基因家族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一正一负协同调控。能量感应网络AMPK/SIRT1/PGC-1α在猪肌纤维类型转化中起重要作用。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猪肌内脂肪沉积有密切关系。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与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基因已被鉴定出来,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2.
肌纤维类型对肉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肌纤维的类型及组成决定着畜禽的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畜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肌纤维类型受品种、营养、日龄等因素的影响并在不同类型间发生转化。本文就影响肌纤维类型的因素以及肌纤维类型对肉质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类型组成与pH、肉色、嫩度和肌内脂肪含量等猪肉品质指标密切相关,且肌纤维类型在生长发育、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条件下会发生转化,进而影响猪肉品质.近年来对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猪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特性及影响猪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因素,以期为猪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  相似文献   

4.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组织的基本单位。肌肉的肌纤维类型组成与肉品质密切相关,并可在机体生长发育、营养和饲养环境等外界刺激下发生变化。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和育种学家对肉品质的关注,家禽肌纤维类型及其转换规律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禽肌纤维类型调控机理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展。充分了解目前有关肌纤维类型转化的研究,是后续开展相关肉品质与调控机制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背景下,作者介绍了肌纤维的结构组成及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简述了肌纤维类型与家禽肌肉品质特征相关性状如肉色、pH、系水力和嫩度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生长、品种、环境和饲养方式等因素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现有的分子调控研究进展,旨在为家禽肌纤维类型转换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最后,对未来优质肉鸡的育种方向提出了展望,希望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单细胞/空间组学技术、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等前沿技术能在肌纤维类型研究领域广泛运用,肌纤维类型转换的机制研究将不断完善,并建立家禽肉质性状的分子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旨在明确和盈黑鸡Kruppel样因子15(KLF15)的组织、细胞表达模式,阐明干扰KLF15对和盈黑鸡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RT-qPCR技术检测KLF15在各组织中表达分布、在腹脂组织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以及在成脂诱导分化不同时期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干扰KLF15后,采用CCK-8和EdU法检测细胞增殖,利用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含量分析以及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γC/EBPaFAS)的检测,分别从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角度明确干扰KLF15对和盈黑鸡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LF15在和盈黑鸡各组织中存在广泛表达,在肝、腿肌和腹脂组织中表达量较高;KLF15在公、母鸡腹脂中分别呈“L”和“U”型表达趋势,表达高峰均出现在1日龄;KLF15 mRNA在细胞分化前期缓慢升高,表达高峰出现在细胞分化后期;细胞增殖检测发现,CCK-8和EdU结果趋势一致,干扰KLF15极显著抑制了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P<0.01);明显减少了前体脂肪细胞的脂滴积聚,极显著降低了甘油三酯含量(P<0.01),且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γC/EBPa mRNA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FAS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本研究揭示了和盈黑鸡KLF15的表达模式,验证了干扰KLF15能够抑制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推测KLF15是前体脂肪细胞的负调控因子,可能是通过调控PPARγC/EBPaFAS等分化关键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油脂类型和日粮能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油脂类型和日粮能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选取900只AA公鸡分为10个组,采用3×3两因子试验设计,饲养6周,统计各阶段生产性能(体重、日采食量、日增重以及料重比),同时测定腹脂率、肝脂率、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胸肌、腿肌以及排泄物中脂肪含量.结果表明,豆油组和鱼油组肉仔鸡的料重比比牛油组低(P<0.05);低、中、高能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油脂类型对腹脂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呈现的趋势同样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相比,可减少腹脂沉积;鱼油降低了腿肌脂肪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能组腹脂沉积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但中能组高于高能组和低能组(P<0.000 1).排泄物中脂肪含量牛油组高于豆油组和鱼油组,3个能量水平组高于对照组(P<0.05).油脂类型和能量水平的互作对22~42 d肉仔鸡日采食量、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以及1~4周龄肉仔鸡排泄物中脂肪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豆油和鱼油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减少脂肪浪费,但3种油脂对肉仔鸡腹脂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能量为13.39 MJ/kg时肉仔鸡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最大;肉仔鸡脂肪的排出在饲养期的第5周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骨骼肌是机体中最为丰富并高度特化的组织,约占全身重量的40%。大多数骨骼肌是由具有收缩、代谢、抗疲劳性以及病理生理情况下表现出不同易损性的各种肌纤维混合组成的。动物出生后肌纤维数目基本恒定,肌纤维的生长发育主要依赖于肌纤维维度的增加与类型的转化,而转化的结果将导致肌肉中的主要肌纤维类型占比发生改变,并直接影响到肉色、肌内脂肪沉积和嫩度等肉质性状,使肉质具有差异性。该文总结了肌纤维的分类及其特性,以及影响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因素和机理,以期为骨骼肌肌纤维的分类及其转化以及家畜肉质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高猪肉品质是未来养猪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植物提取物含有多酚、类黄酮、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特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在改善肉品质和风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提取物对肌纤维类型转化的作用机制以及在改善猪肉品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优质猪肉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肌纤维类型与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纤维的组成和特性与肉品质的关系极大,肉品质通常与肌肉的新陈代谢和收缩性有关,并由肌纤维类型的分布状况所决定。详细阐述了肌纤维的类型、差异及其生化和组化特性,并探讨了与肉质表观性状的关系,以达到在未来育种战略中提高家畜肉的产量和改善肉的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成年哺乳动物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根据肌球蛋白重链(MyHC)基因的多态性表达可分为MyHCⅠ、Ⅱa、Ⅱx和Ⅱb 4种类型。肌纤维类型在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下会发生转化,进而改变肌纤维类型组成。肌纤维类型组成与肌肉品质有着密切关系。肌纤维类型组成不同,宰后肌肉感官品质不同,感官品质进一步决定肌肉的风味及口感。猪是重要产肉经济动物,深入了解影响猪肌肉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因素有助于人们对猪肌肉品质进行有效调控。文章综述了遗传、生长阶段、环境温度、营养、添加剂等因素对猪肌肉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Glut4基因突变后骨骼肌能量代谢及肌纤维转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Glut4Q177L突变鼠。选取22周龄健康的野生雄鼠和Glut4Q177L突变雄鼠,即试验分为两组,每组3只,3个重复,进行表型评价和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试验;荧光定量检测两组小鼠腓肠肌葡萄糖转运蛋白、脂代谢、肌纤维类型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测定腓肠肌AMPK及其磷酸化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突变鼠皮下脂肪和附睾脂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突变鼠糖耐量曲线下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表明其糖耐量受损;突变鼠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相较于野生型小鼠,Glut4Q177L突变鼠腓肠肌中Glut4、Glut1和Glut12等多个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摄取受限导致调控能量代谢关键基因AMPK在mRNA、蛋白和磷酸化修饰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促进与脂肪酸摄取与合成代谢相关的CD36和ATGL等基因表达上调(P<0.05);慢速氧化型肌纤维(I型)和快速氧化型肌纤维(IIa型)相关基因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而快速酵解型纤维(IIb型)相关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Glut4葡萄糖结合关键位点突变降低了骨骼肌和脂肪葡萄糖摄取能力,通过上调其它转运蛋白增加葡萄糖摄取;激活AMPK信号通路及分泌肌细胞因子调控脂肪分解以满足能量需求;促进线粒体丰富的氧化型肌纤维生成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Glut4突变不仅可以为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还可以为家畜生物育种提供基因编辑参考位点。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玉米RNA对小鼠脂肪沉积的影响.将20只28日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小鼠.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试验组灌服玉米RNA(100μg/d),试验期4周.试验结束时检测小鼠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体组成、体成像、器官指数及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体重和附...  相似文献   

13.
姜黄素对淮南王鸡脂肪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0只健康的1日龄淮南王鸡,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设3个重复.A组为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50 mg/kg姜黄素,研究其对淮南王鸡脂肪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日龄与对照组相比,淮南王鸡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度和肌间脂肪宽度分别降低3.91%、4.13%和52.01%,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降低19.31%、13.68%、12.9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分别升高20.29%和12.28%;在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淮南王鸡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度、肌间脂肪宽度分别降低34.48%、23.65%、27.35%,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分别显著下降23.22%、10.08%、12.0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分别升高了43.45%、13.58%;在56日龄与对照组相比,淮南王鸡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度、肌间脂肪宽度分别降低63.67%、15.13%、42.33%,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分别显著下降27.03%、37.33%,低密度脂蛋白下降不显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分别升高了68.31%、24.71%.上述结果显示姜黄素可以降低肉鸡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4.
作者阐述了几个品种猪肌纤维类型的组织学染色测定差异,以及不同方法测定条件下肌纤维类型的代谢和收缩特性。采用组织学方法所得肌纤维亚型结果不同,致使不同试验报道的肌纤维类型与猪肉品质关系缺乏应有的联系。此外,MyoD家族基因的表达与猪肉不同肌纤维类型的关系已经建立。  相似文献   

15.
用 1日龄樱桃谷商品肉鸭 5 6 0只 ,采用两因素 ,每个因素三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 ,方法是在饲粮中添加 3%、6 %和 9%的大豆油 ,每个比例分别添饲 1周、2周、3周。结果表明 :试验组的皮脂率比对照组降低了 0 88%~ 2 5 5 % ;腹脂率降低了 1 2 0 5 %~ 1 6 5 7% ,瘦肉率提高了 1 4 2 1 %~ 39 2 1 % ,差异显著 (P <0 0 5 ) ;以 6 %的比例且投饲料 2周的效果最好 ,其皮脂率与腹脂率分别降低了 2 0 5 %、1 6 5 7%和瘦肉率提高了 39 2 1 %。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900只,随机人灵9个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肉仔鸭。试验组采用二因素、每个因素三个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以研究光照制度对肉鸭生产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增重:光照制度和公母的分解方式对日增重分别有显著影响(P〈0.05)和极显著影响(P〈0.01),间歇光照组显著优于渐增光照组(P〈0.05),连续光照组与间歇光照组,渐增光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连续光照组与歇光照组、渐增光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公鸭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母鸭组和公母混群组(P〈0.01),母鸭组与公母混群组差异显著(P〈0.05)。(2)死亡率,光照制度及公母的分群方式对肉鸭的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料转化率;光照制度及公母的分群方式对肉鸭的饲料转化率均无显  相似文献   

17.
肌肉生长抑制素对动物肌肉、脂肪和骨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肉生长抑制素是转化生长因子 β超家族成员之一,具有众多的生理功能。近来的研究表明,肌肉生长抑制素除对肌肉生长有负调控作用外,还对脂肪的沉积和骨骼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甚至还能影响肌腱和韧带的强硬度。本文主要从肌肉生长抑制素的结构、基因表达及其对动物肌肉、脂肪和骨骼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A是肉牛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生化代谢及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脂溶性维生素,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供给。饲粮中维生素A不仅影响肉牛视觉和骨骼发育,也对肉牛脂肪沉积和肌肉大理石花纹形成等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在生产中,肉牛处在不同生理阶段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也不同,胎牛和犊牛阶段补充维生素A可增强肌内脂肪细胞发育和脂肪细胞增生,促进肌内脂肪沉积;育肥期限饲维生素A可提高肉牛的肌内脂肪沉积和大理石花纹等级。大理石花纹与牛肉的嫩度和风味密切相关,是衡量牛肉品质的重要指标。维生素A在肉牛体内通过其活性代谢产物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促进脂肪的形成,并在成脂定型、成脂分化和脂质蓄积的每个阶段都发挥重要作用。脂肪沉积过程受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C/EBPs)和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等调控。表观遗传修饰的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也可通过调控脂肪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组织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肉牛的脂肪沉积。作者主要介绍了脂肪组织不同阶段的形成过程和维生素A的生物学功能;重点阐述了肉牛在不同生理阶段补充和限饲维生素A,通过转录因子的表达、表观遗传修饰等途径来影响成脂相关信号通路调控脂肪沉积的机理,以期为促进维生素A改善肉牛品质和高档牛肉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剂量 N-甲基 -D,L-天门冬氨酸 ( NMA)对肥育猪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粮中添加NMA 50 mg/ kg,肥育猪日增重提高 9.6 5% ( P<0 .0 1 ) ,胴体瘦肉率提高了 4 .0 8% ( P<0 .0 5) ,脂肪率降低3.50 % ( P<0 .0 1 ) ,皮下脂肪苹果酸脱氢酶总活力下降 1 8.6 4 % ( P<0 .0 5)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总活力下降 1 5.93% ( P<0 .0 5) ,异柠檬酸脱氢酶总活力下降 4 7.70 % ( P<0 .0 1 ) ,激素敏感脂肪酶活性提高 37.4 0 %( P<0 .0 3) ,脂肪组织中 c AMP含量提高 36 .6 8% ( P<0 .0 4 ) ,血清脂肪酶活性提高 1 1 5.1 5% ( P<0 .0 1 ) ,游离脂肪酸浓度上升 2 2 .6 4 % ( P<0 .0 1 )。据此认为 ,NMA可以通过调控脂肪代谢相关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猪体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