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苜蓿花药培养及倍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不同低温预处理时间,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组合下进行了苜蓿花药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花药4℃低温预处理24h、48h较72h诱导效果好。NB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战培养基好。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NB+2,4-D0.5mg/L+NAA0.3mg/L+6-BA0.5mg/L+KT3.0mg/L。通过不同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较,表明低浓度的蔗糖有利于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率,高浓度的蔗糖有利于单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培养的最佳组合为MS+NAA0.2mg/L+6-BA3.0mg/L。诱导生根最好的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最适合蔗糖浓度为10g/L。  相似文献   

2.
低温对苜蓿品种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雅君  富象乾 《中国草地》1996,(6):46-47,50
在低温条件下,测定了6个苜蓿品种子叶期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游离脯氨酸量的累积,对子叶期幼苗有保护作用,其累积能力与苜蓿品种种子叶期幼苗的抗冻能力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对苜蓿品种幼苗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在4 ℃低温条件下,以苜蓿Medicago sativa的2个国外品种Aspire、DK141为材料,研究了苜蓿幼苗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品种苜蓿幼苗叶片内SOD、POD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酶活性下降后仍能维持高于对照的活性水平;游离脯氨酸绝对含量逐渐增加.从而证明苜蓿通过维持较高水平的SOD、POD活性和提高脯氨酸绝对含量等保护机制来适应低温胁迫,减轻低温伤害,并且表明Aspire、DK141品种苜蓿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朱慧森  刘艳香  董宽虎  杨武德 《草地学报》2011,19(6):1000-1004,1024
以山西地方品种偏关苜蓿(Medicago sativa cv.Pianguan)为试验材料,采用20%聚乙二醇(PEG-6000)分别处理不同时间(0,8,16,24,32,48和72h),研究偏关苜蓿地上部及地下部的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ornithine-oxo-acidtransaminase,δ-OAT)、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etase,P5CS)、脯氨酸脱氢酶(proline dehydragenase,ProDH)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EG胁迫下,地上部Pro含量显著高于地下部,PEG处理40h时,地上部Pro含量最高(3230.4μg·g-1 FW)。地上部和地下部P5CS活性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δ-OAT活性则在胁迫8h时升高,之后下降。ProDH活性受PEG胁迫显著降低,呈时间依赖性。PEG胁迫前期,偏关苜蓿的Pro积累以鸟氨酸-脯氨酸途径为主,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转为以谷氨酸-脯氨酸途径为主。  相似文献   

5.
低温胁迫下肇东苜蓿SOD、脯氨酸活性变化初报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肇东苜蓿幼苗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苜蓿幼苗SOD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表明肇东苜蓿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6.
对三种不同秋眠类型9个苜蓿品种进行晚秋的最后1次刈割试验,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对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日期刈割的不同秋眠类型的苜蓿,其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1月20日达到峰值,但在此时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别,此后游离脯氨酸含量开始下降,到翌年苜蓿开始返青时再次上升,低秋眠类型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地高于高秋眠类型苜蓿。  相似文献   

7.
苜蓿花药培养再生植株染色体倍性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F1代杂种花药培养再生植株进行染色体倍性检测。旨在建立高效的苜蓿花药培养体系,提高苜蓿单倍体的诱导效率,寻求一种快速简便的苜蓿倍性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为流式细胞仪矩形图上清晰地检测出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以及二倍体加四倍体的嵌合体。50株苜蓿花药再生植株中有42株四倍体(2n=4x),2n=4x与2n=2x的混合体为5株,二倍体(2n=2x)为2株,三倍体(2n=3x)为1株。本文还讨论了苜蓿花药培养体系的建立,优化,以及筛选出了适宜制作苜蓿细胞悬浮液的缓冲液(15 mmol·L-1Tris-HCl(pH7.5);80 mmol·L-1KCl;20 mmol.L-1NaCl;2 mmol·L-1EDTA-Na2;15 mmol·L-1β-Mercaptoethanol;0.1%(V/V)TritonX-100;0.5 mmol·L-1Spermine·4HCl)及其流式细胞仪检测苜蓿倍性的适应性程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张家川试验基地的21种苜蓿的营养成分的测定。在其他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较21种苜蓿的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质、钙含量与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间粗脂肪的差异最显著。钙对苜蓿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这几项营养成分中对苜蓿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钙〉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说明通过提高苜蓿中钙的含量可以达到提高苜蓿积累游离脯氨酸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苜蓿抗旱性和其他抗逆性能力。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下肇东苜蓿SOD、脯氨酸活性变化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肇东苜蓿幼苗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苜蓿幼苗SOD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表明肇东苜蓿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
9日龄优质粤黄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0只,通过饮水添加不同剂量的甘氨酰谷氨酰胺(Glycyl—Glu—tamine,Gly—Gln,剂量分别为0%、0.01%、0.05%和0.1%),观察Gly—Gln对粤黄鸡生长性能、内源激素和肝脏GHRmRNA、肌肉IGF—IR mRNA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剂量的Gly—Gln显著提高了试验组鸡的平均体重、胸肌率和腿肌率,显著降低了腹脂率;添加Gly—Gln的各试验组鸡血清中IGF-1、TSH、T3、T4水平均明显升高,而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添加Gly—Gln的各试验组鸡肝脏GHRmRNA表达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而肌肉IGF—IR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其中0.01%和0.1%Gly—Gin组差异显著。以上结果提示,Gly—Gin可通过提高鸡血液IGF一1、TSH、T3、T4水平,降低血液胰岛素浓度而发挥其促生长和改善胴体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外植体的选取时期及处理、培养基及激素组合、培养条件等多方面分析,影响紫花苜蓿花药培养的因素,并对花粉植株倍性鉴定、驯化移栽和花粉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低温预处理和低温预培养苜蓿新品系花药培养的效应进行研究,4℃低温预处理和15℃低温预培养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中期到单核靠边期的花药,以提高苜蓿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2~4d和15℃低温预培养3d,均可以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时期、不同花药低温预处理时间及热激处理、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组合、不同培养条件下对苜蓿花药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9月份较7月、8月份选取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花药低温预处理24~48h较72h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好,低温预处理与热激处理相结合比单用低温预处理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NB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B5培养基好,2,4-D浓度0.5~2.0mg/L、NAA浓度0.1~1.0mg/L、6-BA浓度0.5~1.0mg/L、KT浓度1.0~3.0mg/L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最佳的浓度组合为NB 2,4-D 0.5mg/L NAA 0.2mg/L 6-BA 0.5mg/L KT 3mg/L;暗培养结合光照培养较直接光照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但绿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花药愈伤组织和幼苗诱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不同时期、不同花药低温预处理时间及热激处理、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组合、不同培养条件下对苜蓿花药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9月份较7月、8月份选取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花药低温预处理24~48h较72h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好,低温预处理与热激处理相结合比单用低温预处理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NB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B5培养基好,2,4-D浓度0.5~2.0mg/L、NAA浓度0.1~1.0mg/L、6-BA浓度0.5~1.0mg/L、KT浓度1.0~3.0mg/L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最佳的浓度组合为NB+2,4-D 0.5mg/L+NAA 0.2mg/L+ 6-BA 0.5 mg/L+KT 3mg/L;暗培养结合光照培养较直接光照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但绿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外源Ca2+和水杨酸对苜蓿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NaCl胁迫下外源Ca2+与水杨酸(SA)对3种苜蓿(甘农3号、金皇后和新疆大叶)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外源Ca2+和SA对苜蓿幼苗的NaCl胁迫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能够显著(P<0.05)增加供试苜蓿植株的株高,提高植株叶绿素和根、叶K+含量,降低植株根、叶Na+含量和Na+/ K+.Ca2+和SA分别单独处理和二者复配处理对供试3个苜蓿品种的缓解效果不同,其中以Ca2+和SA复配组合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Ca2+和SA复配组合处理后甘农3号、金皇后和新疆大叶苜蓿幼苗的株高分别增加了46.1%、45.7%和45.2%,叶绿素含量依次为对照的3.71、2.84和1.61倍;甘农3号和金皇后苜蓿根部Na+含量分别降低了94.9%和89.4%;金皇后苜蓿叶部Na+含量降低了78.6%.Ca2+和SA复配组合处理对盐害的缓解效应大于单一Ca2+、SA处理;SA的缓解作用大于Ca2+.  相似文献   

16.
苜蓿侧根发生与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根系发育能力不同的苜蓿品种在主根受伤后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主根伤害后,根组织生长素含量上升,根系发育能力越强者,增加量越大。细胞分裂素(玉米素、异戊烯基腺嘌呤、双亲玉米素)和赤霉素在处理后1周时下降,随后逐渐回升。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和生长素/脱落酸的比值在处理后1周时明显增加,随后逐渐下降。叶片和根组织激素分布不一致,其中叶片生长素含量相对较高,根组织细胞分裂素含量相对较高。伤害主根后1周时,叶片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明显下降,随后逐渐回升,根系发育能力越强者恢复正常含量越快。  相似文献   

17.
外源根系分泌物对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诱导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结瘤的适宜外源根系分泌物,本试验利用木犀草素、茉莉酸甲酯、季酮酸以及水苏碱+葫芦巴碱混合物5种外源根系分泌物(共生信号物质)对苜蓿根瘤菌ACCC17617(A17)和ACCC17631(A31)诱导,结合室内试验与田间试验,分析外源根系分泌物对根瘤菌的诱导效应,并对苜蓿结瘤特征及生长性状测定,研究外源根系分泌物对紫花苜蓿接种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外源根系分泌物能有效提高苜蓿的结瘤数、生物量、蛋白含量以及受诱导的根瘤菌占瘤率。不同物质(或组合)对菌株与苜蓿共生结瘤和苜蓿生长的影响不同,室内条件下木犀草素对苜蓿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效果。田间试验条件下,经外源根系分泌物诱导后,根瘤菌A31的田间竞争力大于根瘤菌A17。  相似文献   

18.
苜蓿雄性不育系花药愈伤形成及分化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苜蓿雄性不育株系及其可育株系的花药为外植体,研究取材时间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雄性不育株系花药培养时,以现蕾初期取材、MS为基本培养基的条件下出愈率较理想。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 2,4-D+0.25mg/L 6-BA+0.2mg/L NAA+3mg/L KT+3%蔗糖+0.7%琼脂(出愈率66.7%);不育与可育植株花药愈伤适宜的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1mg/L KT+0.2mg/L NAA+2%蔗糖+0.7%琼脂(分化率75%)和MS+4mg/L KT+0.2mg/L NAA+2%蔗糖+0.7%琼脂(分化率79%)。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选出适宜苜蓿绿芽无土栽培的基质,经过8种基质的对比试验,得出海绵和水培两种处理最优,其中以水培最为省工省时,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0.
宋佳琦  王玉祥  张博 《草地学报》2018,26(3):691-696
为了探索紫花苜蓿萌发过程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及生长素对其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未萌发种子(M1)、露白种子(M2)、肧根长度1.0~1.2 cm种子(M3)、苗期种子(M4)这四个萌发时期种子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并研究不同浓度IAA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及子叶中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含量逐渐增多,脱落酸含量逐渐减少,但在M4时期含量略有回升;生长素含量先减少随后逐渐增多。不同浓度IAA浸种处理后,10 mg·L-1 IAA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势、萌发率,促进幼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子叶中脱落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生长素、赤霉素含量显著增多(P<0.05)。综上所述,10 mg·L-1 IAA浸种处理能促进苜蓿种子萌发,并促进子叶中生长素、赤霉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