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南方农业》2008,(6):F0004-F0004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是三峡库区规模最大、研究门类最齐、获得成果最多、辐射区域最广的综合性农业科学院。自1937年成立以来,先后命名为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合川稻麦场、四川省万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省万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1983年被四川省确定为农业综合重点研究所,1996年被农业部授予“合格研究所”称号,2008年5月更名为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4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加工所检查指导工作时强调要把马铃薯主粮化项目作为创新驱动的样板来抓。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副局长陆建中陪同检查,食物营养所所长王小虎、加工所所长戴小枫、副所长王强以及项目组全体专家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3.
王德轩先生 ,192 8年生于陕西长安 ,中国共产党员 ,研究员 ,195 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 (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同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生物土壤所 (现水土保持研究所 )。 195 8— 1962年在原苏联留学并获副博士学位。曾任研究室副主任、所学术委员、省农学会常务理事、作物学会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从盐池县1999年、2004年和2010年3期TM/ETM+影像图入手,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反演了盐池县的植被盖度,结果表明:1999年、2004年、2010年平均植被盖度分别为24.08%,26.97%和23.92%,总体呈现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对这3a的植被覆盖度进一步进行分级,发现1999年、2004年、2010年3个时期,低植被盖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9.61%,50.75%,62.6%,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中等植被盖度所占比例分别为34.54%,34.58%,29.20%,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增加的趋势不明显;高植被盖度所占比例分别为5.85%,14.68%,8.2%,先增加后减小。影响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及政策因素、气候因素(主要是降水)。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建立,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设在本所,是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牵头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  相似文献   

6.
前言     
朱显谟教授是老一辈着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我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他自1940年大学毕业后在江西地质调查所、中央地质调查所、解放后在南京土壤所、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从事土壤、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和国土整治方面的科学考察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专家档案     
《核农学报》2008,22(4)
涂书新博士(1962-),男,湖北天门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湖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毕业,同年在湖北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参加科研工作,1991年华中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9年浙江大学核农所生物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曾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坐落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农业环境保护研究和监测机构。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农业环保研究室,1979年正式建所,迁到现址,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全所现设有2个管理部门、7个业务部门、1个后勤服务中心(代管所内1个科技开发公司天津市东  相似文献   

9.
《核农学报》2008,22(5)
2008年11月15日,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核农所)将迎来50周年华诞。  相似文献   

10.
<正> 1993年3月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的日子,为了进一步宣传我所四十年来在农业气象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弘扬农业气象研究所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我所定于明年3月举行农业气象研究所四十周年庆祝活动. 我所前身是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气象研究组,始建于1953年,是经周总理批准由原华北农科所及中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三年是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第一年,是我所进行机构改革,领导班子新老交替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中棉所10号”引种与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中棉所10号”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丰产、优质、特早熟棉花新品种。1983年已扩种到500万亩左右。今年又在鲁南、鲁西、冀南、河南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从目前推广趋势看,还将向全国扩展。我国哪些棉区能够适宜这一品种的引种,是有关单位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棉花生态气候特征和我国各棉区棉花生长期间气候条件,来探讨我国各地区引种“中棉所10号”的可能性,以避免盲目扩种和引种造成的浪费,并尽快地使“中棉所10号”得到推广,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中棉所10号”是在河南豫北棉区培育而成,是目前豫北粮棉一年两熟地区夏播理想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垫江县通过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技术,连续四年(2017—2020年)实现农药减量目标。总结了垫江县农药减量工作取得以上成效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了进一步推进农药减量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最后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建立,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设在本所,是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牵头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试点研究所,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重金属生态毒理创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建立,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农业农村部环境监测总站设在本所,是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牵头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试点研究所,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重金属生态毒理创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建立,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农业农村部环境监测总站设在本所,是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牵头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试点研究所,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重金属生态毒理创新团队、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产地环境监测与预警创新团队、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农业环  相似文献   

17.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17(2):F003-F003
左长清,男,汉族,生于1956年1月,湖南省衡阳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1年底毕业于中南林学院林学系,1982年分配到江西省水利厅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1989年12月调至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工作,现任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兼任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理事、江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秘书长、江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农业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相似文献   

18.
《土壤通报》2014,(4):892-896
分析了已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8年的安徽省芜湖县耕地土壤pH值、养分状况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县耕地土壤pH值属弱变异性,且显示趋中性变化。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均属中等变异。较2005年,土壤各养分含量及等级变化各异。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递增趋势,等级Ⅰ所占比例增加,III级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土壤全氮含量呈递减趋势,等级Ⅲ级所占比例显著增加,而Ⅳ、Ⅴ、Ⅵ级土壤也得到了有效的改良;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递增趋势,等级也发生了变化,均是Ⅲ级土壤比例显著增加,Ⅴ和Ⅵ级土壤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研究旨在为土壤养分科学管理和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 改革为农业气象所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气象组 ,简称华北农科所农业气象组 ,创建于 195 3年 3月 6日。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农业气象研究机构。 195 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 ,8月 2 7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批复 ,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包括农业气象研究室在内的五所二室。农业气象研究室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早成立的直属专业研究所、室之一。之后虽几经波折 ,仍在稳步发展 ,1990年 5月 4日经国家科委批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室更名为农业…  相似文献   

20.
高文毓先生,男,山西省芮城县人,高级工程师,共产党员.1963年底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水土保持专业,1964年2月分配到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从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研究至今.历任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所总工程师等职,现任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理事.1986年被山西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后又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