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施肥机械的发展概况及需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由路 《土壤》2016,(3):1-4
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物资,施肥机械是合理施用肥料的基本手段。本文分析了国外固体肥料施用机械的原理与发展情况,包括离心圆盘式撒肥机、桨叶式撒肥机、锤片式撒肥机、液体肥料施肥机械、变量施肥机械、灌溉施肥机械的发展应用情况,指出了大型化、智能化是目前国际施肥机械的发展方向。本文还分析了我国施肥机械的发展情况,我国除撒肥机外,很少有专用的施肥机械,播种施肥机在我国发展很快,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圆盘式小麦播种施肥机,另一类是玉米播种施肥机。近年来灌溉施肥机械在我国发展很快,但使用较少。由于我国农业高度分散和高强度开发,施肥机械的研制难度大、成果转化率低。根据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的施肥机械是发展的重点,主要需求有肥料深施机械、追肥机械、变量施肥机械、近根施肥机械和液体肥料施肥机械等。  相似文献   

2.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肥料的正确施用对农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科学施肥和合理施肥的依据是土壤条件及作物的营养需要,微量元素肥料虽然不象氮、磷、钾肥起的作用明显,但是它是某些作物不可缺少的必须元素.  相似文献   

3.
侯彦林 《农业环境保护》2011,(10):1917-1924
基于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多年实践,建立了通用施肥模型及其若干应用模式。(1)不进行秸秆还田情况下,当Wj≥Wi时的通用施肥模型表达式为"肥料转化率+肥料离土率+肥料培肥率=1";当Wj〈Wi时的通用施肥模型表达式为"土壤-肥料转化率+土壤-肥料离土率=1"。(2)进行秸秆还田情况下,当Wj≥Wi时的通用施肥模型表达式为"肥料经济产量转化率+肥料离土率+肥料培肥率=1";当Wj〈Wi时的通用施肥模型表达式为"土壤-肥料经济产量转化率+土壤-肥料离土率=1"。基于以上理论和方法,分别对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示踪试验、普通肥料田间试验、轮作栽培模式情况下的通用施肥模型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参数计算过程。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通用施肥模型进行了简化,分别定义了土壤-化肥养分生物产量转化率、土壤-化肥养分籽粒产量转化率两个参数和相应的施肥模型。最后简介了通用施肥模型多年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4.
园林植物栽培生长的施肥成本主要是由肥料的价格和人工费组成。通过试验对不同施肥组合的肥料价格、人工费成本及千层金生长效果的分析,给出对千层金栽培的用肥建议:千层金苗木新转盆换袋时将优质缓释肥作为基肥,可以保证苗木在恢复期营养的供给,同时可减少养分局部过量对新苗根系的毒害作用,提高换盆成活率;在苗木恢复后,旺盛生长期使用复合肥、氮肥能够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增加高度和冠幅;当苗木达到商品要求,需要控制生长速度,应以施用优质有机肥为主。  相似文献   

5.
肥料是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在肥料使用中,广大农民朋友在农业生产上已积累了很多好的施肥经验,但针对当前各地农民的肥料使用现状,在肥料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火焰  周健民 《土壤》2013,45(5):785-790
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是当前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多种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进行了简评,对我国肥料养分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肥料向环境的迁移损失是肥料养分低效的根本原因,而土壤对肥料养分的吸附固定总体上不会导致肥料养分利用率下降。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低主要因大部分肥料养分分布于根系不能高效吸收的土体范围而致。根据土壤中肥料养分迁移扩散能力有限、作物根系高效吸收养分的土体范围有限以及养分供应浓度((强度))直接决定养分吸收效率等研究结论,本文论述了根区施肥是未来大幅度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的必然和关键措施。并对根区施肥进行了定义,提出了根区施肥的适用条件和未来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1 施肥技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施肥标准可根据果树的特点、肥料性质 ,并参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 ,因地制宜地进行操作。一是要施足基肥 ,基肥要以经高温发酵或沤制过的有机肥为主 ,并配少量的氮素化肥。有机肥主要用厩肥 (鸡粪、猪粪等 )  相似文献   

8.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稻田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通过对红壤水稻土17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研究,比较了不同施肥制度下水稻产量及肥料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早稻还是晚稻,有机无机肥配施施肥制度(OM)下的水稻产量都最高,相对于CK增产率分别为108.9%、53.8%;其次为节约型有机无机肥配施施肥制度(JF),增产率分别为83.3%、47.8%。对肥料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的研究可看出,节约型有机无机肥配施施肥制度(JF)和纯化肥施肥制度(NPK)的肥料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综合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两因素来看,JF施肥制度更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微灌系统压差式施肥罐施肥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压差式施肥罐是中国应用最多的微灌施肥装置,但尚未形成明确的运行操作规程。该文对不同施肥量和压差条件下施肥罐出口肥料溶液浓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试验中施肥量选用13、26 kg两个水平,通过施肥罐的压差选用0.05、0.10、0.15、0.20、0.25、0.30 MPa 6个水平,而所有试验中施肥罐出口压力固定为0.10 MPa。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施肥罐的流量随压差的增大呈幂函数关系增加,施肥罐出口肥液浓度随时间持续减小,施肥开始阶段尤为明显;由于压差是影响肥液浓度变化的最主要因子,为了在微灌系统内获得均匀的肥料分布,保证施肥开始后和施肥过程中压差稳定至关重要。该文还建立了可用于估算肥液浓度动态变化和肥液浓度衰减为零时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压差式施肥罐的均匀施肥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压差式施肥罐是水肥一体化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施肥装置,但它容易产生施肥不均匀的问题,会因局部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还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利用计算机控制压差式施肥罐进行田间作物的恒定浓度和流量施肥,该文基于肥料连续方程推导了解析解,由计算机控制流入施肥罐的流量和直接流过主管道进入灌溉系统的流量。在此基础上,该文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施肥罐内水肥流动数学模型,对解析解控制压差式施肥罐的恒定浓度和流量施肥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解析解的相对偏差小于15%,验证了该均匀施肥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以最优肥液浓度的±50%为界,传统压差式施肥罐使用过程中约有70%~80%的肥料处于过量施肥或不充分施肥范围内,通过均匀施肥方法,可以基本实现灌溉过程中基于压差式施肥罐的施肥均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土壤———枣树营养元素平衡为理论基础确定一定产量下的肥料合理配比和肥料效应的数学模型 ,通过L9(3 3)正交试验 ,以生产要素报酬率为理论依据 ,分析了一定产量下的肥料用量以及平衡施肥对红枣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论述了山旱地枣园平衡施肥的边际产量及其经济效益 ,提出了当地山旱地枣园经济合理施肥的计算模型和施肥方法以及合理施肥的有效条件。  相似文献   

12.
大面积经济施肥的建模与施肥推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光崧  沈荣明  周伟金 《土壤》1991,23(2):61-81
本文通过在河南省封丘县进行的多年、多点田间试验,介绍了大面积经济施肥模型的建立与推荐施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明确应以正交多项式回归试验设计、平方根模型建立产量-肥料效应函数,以边际报酬率计算推荐施肥量。做到了可根据市场经济变化和农民的具体经济情况灵活地推荐施肥。还介绍了包括环境因子的综合建模以及适合省(市)、县和基层应用的计算机推荐施肥咨询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户小麦施肥水平和效应的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然而近些年却在不断萎缩,肥料投入不合理导致成本过高是主要原因。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同一类农户,通过建立肥料效应函数定量评价了中国小麦施肥水平。结果发现如果按照经济效益来评价,我国75%的小麦种植户已经超量使用化肥,而如果从产量效率来说,却有74%农户需要增加化肥。这些结果都说明中国化肥过量使用已经比较明显,施肥不经济,盲目追求高产。未来应从产量、收益甚至环境保护等角度综合引导农户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水稻施肥现状及技术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是安徽省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为实现化肥零增长下的水稻高产,水稻施肥存在哪些问题以及需要哪些技术措施来解决是当前较为紧迫的任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省2016~2018年5176个农户的水稻施肥状况开展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肥料品种、养分含量、施用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和水稻产量等.根据化肥的养分含量计算氮...  相似文献   

15.
油菜直播机分层定量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现有油菜直播同步肥料混施作业,肥料施用方式粗放的问题,结合油菜厢面条播种植模式及油菜根系生长规律,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肥料流均匀分布的上下层肥量按比例分配、上层肥料左右分施技术,设计了一种分层定量施肥装置,通过构建肥料在均布器中均匀分散的状态转移矩阵验证该装置的肥料均布效果,并确定了装置的基本参数。以挡杆直径、挡杆组数、挡杆组间距为试验因素,实际施肥比例与目标施肥比例最小误差为目标,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仿真试验确定肥料均布装置的最优结构参数为挡杆直径3 mm、挡杆组数5、挡杆组间距8.9 mm。为进一步验证肥料比例调节分配机构性能,以目标施肥比例与实际施肥比例的误差、上下层落肥管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和上层落肥管左右两侧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开展最优参数组合下的排肥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上下层实际施肥比例与目标施肥比例的最大误差为4.1个百分点,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低于3.9%,说明肥料分配比例稳定;上层左右落肥管实际施肥比例与目标施肥比例的误差低于4.1个百分点,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低于4.8%,满足上层肥料按比例分施要求。田间试验表明,下层肥料平均施肥深度为141.2 mm,上层左侧肥料平均施肥深度为81.9 mm,右侧平均施肥深度为81.6 mm,上层左、右侧肥料间的平均间距为67.8 mm,满足油菜分层施肥要求。该研究可为油菜肥料按比例分层施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控释肥料与平衡施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   总被引:164,自引:19,他引:164  
肥料及施肥仍然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化肥对农作物增产作用占30%~40%,化肥支出约占农民全部生产性支出的50%。但是肥料利用率还较低,N约为30%~35%,P约为10%~20%,K约为35%~50%。可见,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对农业生产和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能够有效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可能是,生产包容平衡施肥原理与技术的科学施肥的技术载体一控释肥料,实现作物生产期养分促释和缓释的双向调控;形成了使平衡施肥原理与技术产业化,并通过控释肥料的施用使平衡施肥原理和技术自然而然地被农民掌握和实施的完整思路。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于精确农业变量施肥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26  
利用GIS软件MapInfo及其二次开发语言MapBasic6.0开发了一套专门用于实施精确农业变量施肥作业的田间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MapInfo的内置关系性数据库建立了一个包括土壤营养成分、作物历年产量、肥料使用情况等相关数据库,可进行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更新与查询及统计等功能,且根据不同地块诸影响因素给出施肥决策。决策结果可显示查询,还可通过RS-232C串行接口,将施肥指令传输到单片机去控制施肥机动作  相似文献   

18.
苗木氮素指数施肥是以肥料中N的含量为指标来确定肥料施用量,进行指数施肥的施肥方式。指数施肥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指数养分承载理论,90年代成为苗木施肥研究的热点,涌现了大量关于不同树种、不同供养量和供养配比的报道,2000年后开始关注施肥过程中苗木根系的变化及苗木出圃后的造林效果,现在苗木氮素指数施肥已成为国外容器苗培育的首选技术。这种苗木施肥方法具有比常规施肥方法更能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改善苗木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等特点,同时还可避免肥料浪费和减少环境污染。因此,苗木氮素指数施肥将对高质量苗木的培育和减少施肥产生的环境污染产生重大的实践意义。针对我国的苗木氮素指数施肥研究现状,后续可增强对经氮素指数施肥后的苗木的造林效果、大田试验以及氮素指数施肥和水分的合理搭配等实践生产技术的研究,促进氮素指数施肥在苗木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信息探索》2011,(4):24-24
给花卉施肥是养好花卉的重要措施之一。做好施肥工作的关键在于做到适时和适量。适时,就是要在花卉需要肥料的时候施肥。例如,发现花卉叶色变淡,植株长得细弱缓慢,此时施肥,犹如雪中送炭,最为适时。  相似文献   

20.
风送式水稻侧深精准施肥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针对中国水稻施肥机械化程度低,传统撒施肥料利用率低、施肥量大的现状,结合侧深施肥农艺特点,对风送式排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研制了风送式水稻侧深精准施肥装置。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与乘坐式插秧机配套使用,采用电机驱动排肥、风送肥料、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测速的工作原理,侧位深施化肥的施肥方式,采用车辆行驶速度与排肥驱动电机转速实时匹配的精准施肥控制方法。设备在黑龙江七星农场开展了田间实际作业试验。试验表明,该装置与插秧机配合使用时能一次性完成插秧与侧深精准施肥作业,当预置施肥量为300 kg/hm2,车辆稳定行驶速度为1 m/s时,施肥量偏差控制在5.82%以内,能够较好的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该研究为开展水稻变量施肥控制技术研究和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