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新疆两个最主要的甜菜产区南疆的焉耆和北疆的伊犁进行丸粒种甜菜种子适宜播种时间试验.结果显示,在南疆焉耆盆地以3月中旬为宜,北疆伊犁以3月底到4月初为宜,即3月27日-4月5日,此期播种田间出苗及苗期遭受外界危害几率小,苗期长势强壮,最终收获块根产量和舍糖都高,单位面积产糖量好.农民和糖厂的收益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ZM202是美国BetaSeed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合作选育的甜菜二倍体多胚雄不育杂交种。该品种丰产性突出.舍糖性状优良,抗丛根病,耐根腐病和褐斑病,适应性广,块根品质好。在2005~2006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4个试验点次平均根产量44019.2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37.2%;平均含糖率16.4%.比对照品种低0.8度;平均产糖量7285.6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31.7%;对丛根病、根腐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与对照品种相当。在2007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试验中.5个试验点ZM202平均根产量45754.2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48.7%:平均含糖率17.1%。比对照品种低0.2度;平均产糖量7729.2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45.2%。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黑河等甜菜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3.
1990-1993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甜菜种子包衣提高了种子质量,可综合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苗齐、全、壮、使甜菜块根产质量提高,甜菜包衣种与普通生产种相比,室内发芽率提高11.7%,田间保苗率提高14.74%,出苗30天,平均片数多1.84片,主根增长0.354cm,对甜菜象甲的杀虫率平均为80.78%,对立枯病(黑脚病)的防效为78.16%,甜菜块根产量提高10.12%,含糖率提高0.2度,产糖  相似文献   

4.
甜菜新品种吉甜204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菜新品种吉甜204是由3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二倍体甜菜品种,该品种根产量稳定,含糖率较高,抗褐斑病能力较强,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范育1号提高10.37%,0.56度,14.1%,吉甜204属标准偏高糖型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甜菜新品种吉甜206是以普通二倍体有性杂交后代单株系732-3和753-8互为父母本杂交而成。该品种在吉林省区域试验表现根产量,率与产一分别对对照品种范育一号提高6.0%、13度与14.4%,在吉林省生产示范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吉甜201提高13.2%、1.6度与25.4%,吉甜206是一个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的高糖型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春季栽种苦瓜,过早因温度较低难于发芽、出苗,严重者烂种;过晚,则影响食用期,缩短生长期,产量降低品质受损。如何使苦瓜适期早播,应用薄膜育苗是个好办法。 时间:一般为4月上旬。 方法:①种子处理 先把精选的苦瓜种用清洁凉水浸泡10天左右,每日要定时换水一次。10天后捞出等待播种。不能嗑开种壳后再浸泡。浸泡同时可对种子作灭菌处理。  相似文献   

7.
新甜18号是石河子甜菜研究所选育的抗丛根病二倍体雄性不育多粒型杂交种,在2006-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4个点次的块根产量平均为82156.5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99%,含糖率平均15.21%,比对照低0.09度,产糖量平均12745.5kg/hm2,比对照增糖4.3%。在丛根病抗性鉴定中,两年平均块根产量为102182.3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3.92%,含糖率15.10%,比对照低0.08度,产糖量平均18475.5kg/hm2,较对照增糖35.0%。该品种丰产性能稳定,抗病性强,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8.
张掖市甜莱种植要合理倒茬、深耕细作,氮磷钾搭配、平衡施肥,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给甜菜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最终达到高产高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施用控释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甜菜平均块根产量增加4.95 t/hm2,增产率为7.6%,含糖率提高0.5%,产糖量增加0.98 t/hm2,增11.9%.节约化肥279元/hm2,农民增收2475元/hm2,企业增效7056元/hm2.  相似文献   

10.
甜菜施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锌营养具有提高甜菜幼苗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增加全生育期叶绿素合量和净光合率,促进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根含糖率等效应。亩施1kg硫酸锌作种肥在黑土地较对照可得高根含糖率0.76度,提高产糖量2.9%;在碳酸盐黑土地可提高根含糖率1.1度,增产块根7.1%,产糖量提高15.4%。  相似文献   

11.
探索了单膜、双膜和露地3种栽培方式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膜覆盖能明显提高甜菜种子的田间发芽势,较露地提高58.34%,较单膜提高23.34%;双膜覆盖的甜菜苗期百株重、子叶叶面积均较单膜表现好;地膜覆盖明显增加甜菜的青头比例,单膜、双膜分别较露地青头长度增加4.07%和41.29%;单膜和双膜覆盖甜菜块根产量分别较露地增产41.61%和33.83%;单膜、双膜分别较露地含糖率提高1.25和1.07个糖度;单膜、双膜分别较露地块根产糖量增加52.36%和43.26%.  相似文献   

12.
以生产上的经验灌水量30 m3/667m2-未覆膜(G0-N)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未覆膜处理植株的茎粗、叶球膨大率呈下降趋势;覆膜处理的植株呈现上升趋势;VC,可溶性糖,粗纤维均随着水量的减少而增加,甘蓝的品质提高;10 m3/667m2-覆膜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是20 m3/667m2-未覆膜,而30 m3/667m2-覆膜与10 m3/667m2未覆膜产量最低。综合产量和品质指标,在该试验中,认为20 m3/667m2-未覆膜和10 m3/667m2-覆膜可以使甘蓝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3.
孙学保 《中国甜菜》2014,(2):46-47,58
研究了饲用型甜高粱在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全膜双垄沟灌栽培、全膜覆盖平作栽培、露地栽培)对土壤含水量、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的影响;单茬收割以及不同株高条件下2茬收割、3茬收割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能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水,使植株茎秆含糖率增加,显著增加株高和产量,尤其全膜覆盖平作处理较露地栽培水分利用效率高70.52kg/(mm· hm2),增产41.74%.收获两茬产量要比收获1茬高10.98%,比收割3茬高18.64%;在收割两茬的情况下,头茬株高150cm时刈割总产量比头茬株高200cm时刈割总产增产4.49%.在生育期只有150d左右的区域,饲用型甜高粱可选择两茬或单茬收割,头茬在株高150cm左右收割,二茬收割时间在早霜来临之前.  相似文献   

14.
以生产上的经验灌水量每次30 m3•(667 m2)-1-未覆膜(G30N)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水分利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渗漏量、蒸发量增加,蒸腾量以G30N最大,其中膜孔灌溉处理(除蒸发量外)均大于裸地灌溉,而土壤储水量降低|裸地灌溉下增加灌水量可以提高甘蓝的外叶、叶球、根和总干物质量,0~10 cm和0~30 cm土层根质量增加,10~30 cm土层根质量则减少,膜孔灌溉下适当减少灌水量,则甘蓝的各部分干物质量相应提高,且减少灌水量能有效地增加各层根系干质量|增大灌水量,甘蓝产量增加,但水分利用效率则降低,且膜孔灌溉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裸地灌溉。综合甘蓝生产和节水两方面考虑,裸地灌溉每次20 m3•(667 m2)-1,或者膜孔灌溉每次10 m3•(667 m2)-1处理的效果较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新植甘蔗采用光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不同覆盖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地膜全膜覆盖较半膜覆盖与不盖膜具有较好的增温保湿作用,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增产增糖效果明显.全膜覆盖平均蔗茎产量10595kg/667m2,较半膜覆盖增产1748 kg/667m2、增19.8%,差异达5%显著水平;较不盖膜增产2650 kg/667m2、增33.4%,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试验实施90d未发现光降解膜降解破口迹象,降解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溉条件对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畦地膜覆盖下不同灌溉条件对萝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可溶性糖和蛋白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畦作地膜覆盖不浇水处理在各个指标方面都高于对照,且高畦作地膜覆盖不浇水处理达到了节水、高产和萝卜肉质根品质不下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BHK1系多倍体雄不育单粒品种,由四倍体多粒品系BS95462作父本,与德国KWS种子公司KWS26194作母本杂交育成,该品种抗(耐)丛根病、抗根腐病、褐斑病、黄化毒病及立枯病性较好,在2006-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均达到新品种标准,其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两年平均比对照分别提高21.14%、0.26度和23.42%:同时在2007年的普通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9885kg/hm^2,比对照增产24.张,含糖率为14.9%.比对照低0.04度,达到新品种标准;在三级丛根病地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4680kg/hm^2,含糖率为15.63%.达到抗(耐)丛根病标准。  相似文献   

18.
SD13829是德国斯特儒博公司培育的二倍体单粒杂交种,经过三维技术处理,芽势强、出苗快、出苗率高。两年的试验结果:根产量2010年提高14.9%、2011年提高23.5%;产糖量2010年提高18.7%、2011年提高23.9%;根腐病罹病率2010年比对照降低0.3个百分点、2011年比对照降低15.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运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研究甜菜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应及推荐用量。结果表明,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甜菜的产量、产糖量及投入产出比,甜菜的最大产量达到80458.33 kg/hm2,比无肥区增产44.94%,最大产糖量达到12978.47 kg/hm2,比无肥区增产38.97%;根据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式,获得最佳产量、最佳产糖量的N∶P2O5∶K2O分别是1∶1.4∶1和1∶1.7∶1,这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