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玉米新品种通育99引起的育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育99玉米新品种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吉审玉2006042)。该品种审定以来,在吉林省五年(2006~2010)累计推广面积57.7万hm^2,增产粮食21650万kg,增加经济效益23815万元。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合丰35"品种特性及产量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合丰35”是我所新育成的优良品种,先后被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推广,该品种一般单产160kg/667m^2-200kg/667m^2,具有单产250kg/667m^2-300kg/667m^2的生产潜力;推广应用范围由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扩大到吉林,内蒙古等全国十个省(区)种植,该品种1994-2000年累计推广面积为280万hm^2,纯增产大豆7.3亿kg,社会效益16.5亿元,该品种1999年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荣获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湖南澧县地处长江中游的湘西北澧水流域平原.常年植棉2万~2.5万hm^2,平均皮棉单产1570kg/hm^2。2007年开始试种中棉所63品种.至2010年共种植1.2万hm^2,平均单产皮棉1768kg/hm^2,比本县当家品种湘杂棉8号增产14.3%。2010年被列入澧县国家良补品种,种植面积约6532hm^2,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思茅地区开展了杂交水稻的旱种试验.孟连县1986年种植97.5亩,平均单产达253kg,比当地常规良种亩增139kg。1988年示范7682亩。平均单产达331,15kg比该县1987年陆稻平均单产102亩增229.15kg,井出现了558.2kg的高产典型.全区1992年种植 51984亩,平均单产252kg,比全区平均单产增产150kg以上。1988~1992年累计种植1231万亩,获总产3188.5万kg,平均单产258.9kg,每亩增产158.9kg,5年增加产值1369.7万元。杂交水稻旱种主要技术是:1因地制宜,选准组合 应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选用不同的杂交组合,充分发挥品种的内在优势.如海拔1100m…  相似文献   

5.
越南水稻品种资源分类及其利用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0-2001年水稻品种资源调查,越南现有水稻品种676个,年种植面积583.73万hm2.越南水稻品种资源可分为国内选育品种、国外引进品种、地方品种3大类,前2类品种又分为已通过国家审定注册和未审定注册2种.国内选育的水稻品种370个,年种植面积255.54万hm2,其中已审定注册的品种为74个,年种植面积188.75万hm2;国外引进水稻品种119个,年种植287.67万hm2,其中已审定注册的水稻品种19个,年种植面积192.35万hm2;地方品种187个,年种植面积40.52万hm2.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发展极快,1980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还只有1783万hm’,到1998年达到156.67万hm’。1976~1980年的5年间,全省水稻平均单产只有2980.5kg/hm’,到1991~1995年的5年间全省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250kg/hm‘,提高76.6%,年递增3.88%。全省稻米生产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水稻科技进步,其中新品种的应用起了很大的作用。(-)黑龙江省水稻新品种应用现状黑龙江省1949~1996年间育成经审定推广并有一定种植面积的水稻品种有119个。这些品种对黑龙江省特定的寒冷地生态环境均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生产…  相似文献   

7.
麦盖提1990、1991年连续两年1.3万公顷棉田单产超过1500kg,在全国居领先水平。其主要的增产经验有以下8个方面。1 选用早熟丰产品种棉花夺高产,品种是关键。该县原种植的棉花品种为108夫,因多年栽种混杂退化严重,绒长只有27mm,每公顷产皮棉750~1125kg。现采用了早熟丰产品种军棉1号作为主栽品种。生育期130~136天,属中熟陆地棉品种,植株紧凑,高70~80cm,茎秆粗壮,吐絮畅,铃重6~7g,衣分38.6%,较108夫增产10%以上,最高单产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常规水稻育种具有辉煌的历史,近40年(1982—2021年)共通过审定359个常规稻品种。本研究将这40年分为8个时期,对各时期审定品种的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产由5 313.0 kg/hm2稳步提升至6 882.2 kg/hm2;平均株高逐渐增加,有效穗数明显下降,穗长和穗粒数明显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未明显改变;直链淀粉含量由26.1%下降至16.5%;审定品种总体优质率75.2%,近3年(2019—2021年)审定品种的优质率达85.2%,其中国标1级优质稻占比达39.5%;稻瘟病中抗及以上品种占比85.8%,白叶枯中抗及以上品种占比44.0%;通过审定的359个品种来源于406个亲本,其中有8个亲本直接衍生10个以上品种,黄广油占和五山丝苗分别衍生25个和21个品种,而这8个亲本均衍生自当前我国籼稻育种中重要骨干亲本丰八占;推广面积超过6.67万hm2的品种共55个,其中12个品种超过66.67万hm2,黄华占和双桂1号推广面积均在333.33万hm2以...  相似文献   

9.
黄小兰  陈国清  陆虎华 《玉米科学》2003,11(Z1):045-045
苏玉 (糯 ) 2号原名 98W_2 ,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谢孝颐研究员主持选育的早熟、优质、高产、紧凑型糯玉米杂交种 ,2 0 0 2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现已通过国家糯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 ,正申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9~ 2 0 0 0年参加江苏省特用玉米区域试验 ,两年鲜果穗平均单产 132 0 6 .0kg/hm2 和 12 12 6 .0kg/hm2 ,比对照种苏玉 (糯 ) 1号增产 8.2 %和13.6 % ,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产量均居首位 ;2 0 0 0~ 2 0 0 1年参加国家东南区特种玉米区试 ,其中 2 0 0 0年鲜果穗平均单产 10 5 9…  相似文献   

10.
超级稻吉粳88的优异特性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粳88是采用地理远缘杂交方法育成的超级稻品种,其主要优点有:高产,2004~2005连续两年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到11100kg/hm^2以上;优质,除粒长外,其余品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多抗,不仅抗稻瘟病,而且抗稻曲病,中抗纹枯病,耐冷性较强;株型理想,叶片直立,倒三叶平均开张角度小于15°,主蘖穗整齐,茎秆粗壮,耐肥抗倒伏性极强;适应性广,2005年先后通过吉林省、辽宁省、国家品种审定,在吉林省内外累计种植面积达40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漯麦9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培育的半冬性高产抗倒小麦新品种,2006年和2007年参加国家黄淮区试,平均每hm2产8127kg、8076kg,增产显著,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8007。漯麦9号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矮秆(77cm)、中大穗(穗长9~13cm)、产量三要素协调(穗数480万~570万/hm^2、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2~55g),茎秆坚韧、高抗倒伏,子粒半硬质且硬质率较高,既高产又稳产.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高肥水地块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一、常规育种杂交育种是小麦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在“七·五”末与“八·五”期间,全国小麦常规育种共审(认)定品种112个,良种推广面积累计59917.8万亩。1991~1994年全国小麦平均种植面积为4.49亿亩,平均亩产为226.5kg,此间全国又育成了审(认)定品种73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的品种有12个,50~100万亩的有17个,50万亩以下的有44个。根据区试产量分析,平均亩产500kg以上的品种有1个,亩产400~500kg的有11个,400kg以下的有61个。当前在国内推广面积达千万亩以上的新品种,有陕西省农科院小麦育种研究中心推广的陕229,…  相似文献   

13.
彭至善 《作物研究》1992,6(1):46-46,8
1986年开始,宁乡县把优质稻生产列入“七五”期间十大商品基地之一。1986~1990年先后在龙凤山基地试种了26个优质稻品种,累计种植面积2.1万亩,共产稻谷910.07万kg,平均亩产424.1kg。其中名优品种11个,累计面积1288.1亩,共产稻谷51.38万kg。初步改变了我县稻谷品质低劣的状况,奠定了发展优质稻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魏昕  王振华  张前进  张新 《玉米科学》2010,18(2):136-141
对2000~2007年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玉米单产、总产和种植面积都呈逐年上升态势。推广面积在0.667万hm2以上品种保持在20~30个,6.67万hm2以上品种3~7个。自育品种所占比例逐年升高,推广面积占全省比例越来越大,2007年达77.6%,平均每年增幅14.68万2。耐密型品种呈持续上升趋势,稀植大穗型品种则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种质集中在改良Reid、塘四平头和PB系统,占87%。对河南省玉米单产、总产和增产潜力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济宁 1 3号 (原代号 9360 98)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 (烟 1 934/82 (4) 0 4 6) F1为母本、(聊 83- 1 /2 1 1 4) F1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成的大穗、大粒、抗病、抗倒伏性强、适于高肥水地块种植的超高产小麦新品种 ,于 2 0 0 0年 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至 2 0 0 0年累计推广面积 6万hm2以上。1 产量表现该品种在 1 994~ 1 995年和 1 995~ 1 996年的品种比较试验中每 666.7m2 (即每亩 )产量分别为52 6.0 kg和 533.0 kg,比对照品种鲁麦 1 4号分别增产 7.78%和 4.7% ,均居第一位。在 1 996~ 1 997年的山东省…  相似文献   

16.
江汉平原抗虫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虫棉已成为湖北省主栽棉花品种类型。据调查,2001年约7万公顷,占棉田面积的20%;2004年达到13万公顷,占棉田面积的35%。与推广面积相比,抗虫棉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还很薄弱。为此,在农业部优质棉基地县科技服务项目的资助下,通过生产调研和专题研究,结合生产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江汉平原气候和生产特点的抗虫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范,经多年多点生产验证,皮棉单产比对照增产10%以上,每公顷节本增效750~900元。1品种选择棉农选购的抗虫棉品种需经本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抗病、抗逆,适宜本生态区种植的中熟优质高产品种。2施…  相似文献   

17.
赣棉11号原种生产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棉11号系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出的棉花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2003连续两年被江西省列为棉花首推品种,根据各地近两年来的种植表现,各地普遍反映该品种:丰产性能好:籽棉一般单产为4125kg/hm2,最高籽棉单产可达6375kg/hm2。纤维品质优:2 5%的跨长31mm,比强>22 5cN/tex,马克隆值3 7~4 5。抗逆性强:高抗枯萎病,病指<7 6,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约130天,属中熟类型陆地棉品种;单铃5 0g,衣分42%,叶色较淡,棉红铃虫卵量较其它品种少,避虫性能好。已被中国科技部、农业部列入重点“推广农业技术”计划。…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籼粳杂交晚稻品种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浙江省审定通过首个籼粳亚种间强杂种优势品种甬优6号。针对甬优6号存在的生育期偏长、植株高大、稻曲病偏重易发等问题,育种单位创新了育种理念和技术,品种管理部门在技术推广上有针对性地加强试验和示范,促进了浙江省籼粳杂交晚稻品种选育和审定推广,至2015年已审定品种21个,累计推广面积110.17万hm~2,其中2015年达21.12万hm~2,占全省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开展籼粳杂交晚稻品种选育的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增加到14家,并更加关注适应不同推广区域、不同耕作制度的品种选育,同时施肥、用药等技术也更加精准易用。  相似文献   

19.
德蔗93-94由德宏州甘科所与省甘科所协作选育而成。1993年从杂交组合崖城71-374×CP72-1210中选育的优良新品种。经过连续十四年的系统选育及省、州区试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该品种中茎,特早熟,高糖,萌芽中等,分蘖强,成茎率高,纯度高,品质好,高糖持续期长,纤维分适中,抗转化性状优良。11月糖分14.00%,平均糖分15.93%,比对照新台糖10号(13.80%)高2.13个百分点,比对照桂11(14.20%)高1.73个百分点;平均亩蔗茎产量为6597kg,比对照新台糖10号(6495kg)增产1.57%,比对照桂111(6507kg)增产1.39%;平均亩含糖量为1056kg,比对照新台糖10号(895kg)增17.99%,比对照桂11(954kg)增10.70%。蔗糖分及亩含糖量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符合或超过国家甘蔗新品种审定标准,于2005年10月通过德宏州农作物品种认定,2007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我省中等肥力的旱坡地种植。2007年全省示范种植面积5.236万亩,累计示范种植面积14.636万亩。  相似文献   

20.
秀麦 3号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大麦新品种 ,其组合为秀 82— 16 4 /秀麦 1号。该品种具有矮秆抗倒、强蘖多穗、品质较优的显著特点 ,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的大麦新品种 ,199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6年起秀麦 3号在浙江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冬种面积稳定在 3.33万 hm2 左右 ,占大麦面积的 2 5 %~ 30 %,浙北地区的湖州市、嘉兴市种植比例高达 5 0 %~ 6 0 %,已成为我省大麦的主栽品种之一。1 产量表现1992~ 1994年嘉兴市区试 ,秀麦 3号产量连续 3年位居第一 ,平均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 4918.5 kg,比对照浙农大 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