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广西宜州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的发生和分布进行了调查和田间采样,采用PCR和I-ELISA法,对田间采集的52个样本进行RSD检测。结果表明:37个样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71.15%,15个样本为阴性,确认宜州蔗区存在RSD;通过系统分析,明确了不同品种、不同植期、不同蔗区RSD发生状况,为宜州蔗区推广应用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有效防控甘蔗宿根矮化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云南和广西甘蔗主产区几个主栽甘蔗品种的宿根矮化病进行了调查和田间采样,采用PCR检测法,对田间采集的20个主栽品种的393个样本进行RSD检测.结果表明,20个主栽品种中有19个品种检测出RSD,阳性检出率9.23%~100%,393个样本中有234个样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59.54%.本研究表明,云南和广西几个主产蔗区的主栽品种RSD感病严重.  相似文献   

3.
对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常规PCR、优化PCR、巢式PCR、荧光定量PCR等检测技术进行了简述,以期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早期诊断、田间发生动态监测、脱毒种苗的生产及对外甘蔗品种/材料交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4个甘蔗品种的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参试品种在弥勒蔗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综合农艺性状、工艺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是CP85—1308、云瑞99—113、云蔗98—236、云蔗98-46,4个品种产量高、糖分好、增糖显著:尤其是云蔗98—46表现出早熟高糖。  相似文献   

5.
对在我国大陆蔗区发生的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disease)、甘蔗黄叶病(Sugarcane yellow leaf disease)和甘蔗杆状病毒病(Sugarcane bacilliform virus disease)的病原病毒、田间症状、分布及危害、传播途径及大陆各蔗区的检测技术做一综述,并提出了防控对策,以期提高对甘蔗病毒病的重视,保护我国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DTOPSIS对参加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试的13个品种,在云南瑞丽点两年新植1年宿根的品比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闽糖95-261、福农99-20169、粤甘18号、福农02-3924、闽糖96-6016、桂引6号、粤甘16号、桂辐98-296、云蔗99-91九个品种的综合表现优于双对照ROC16(CK1)和粤糖93-159(CK2),适宜在湿热生态型蔗区推广应用;Rb76-5418的综合表现优于ROC16(CK1)。评价结果与糖产量排序基本一致,与甘蔗品种在云南瑞丽蔗区的实际表现吻合。  相似文献   

7.
梁宏卫  杨幼  蒋春云 《中国甜菜》2014,(2):14-17,20
对柳州蔗区进厂原料蔗混合样、主栽品种、新引进品种和工农矛盾突出品种共10个甘蔗品种砍收后田间堆放引起蔗茎品质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该蔗区制定良种推广方案和榨季砍运计划安排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原料蔗砍收在田间堆放9d后,蔗茎重量、甘蔗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平均分别下降了11.02%、0.69%和6.06%,蔗汁还原糖分和甘蔗纤维分分别上升了1.02%和1.29%.田间堆放9d后综合工艺性状表现从优到劣依次为柳城05/136>新台糖22号>桂柳2号>桂辐98/296>桂柳1号>台优>桂糖29号>混合样>桂糖21号>粤糖94/128.  相似文献   

8.
2012年5-10月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对开远、临沧、保山、德宏4个地区41个国家甘蔗体系新品种(系)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明确了新品种(系)中开远综合试验站的云蔗05-49、云瑞06-189、云蔗05-51、桂糖30号、云蔗99-91受甘蔗螟虫危害重;云蔗03-103受黑稳病、花叶病危害重,云蔗99-91、桂糖02-467受花叶病危害重.德宏和临沦综合试验站的福农38号、福农1110、粤甘24号、云蔗99-91、桂糖31号、云蔗99-596、云蔗03-258、桂糖02-901、云瑞06-189受梢腐病危害重,福农40号、柳城03-1137、粤甘26号、粤甘35号、粤甘39号受锈病危害重,福农0335、桂糖31号、挂糖32号受褐条病危害重.4个地区甘蔗黄斑病和黄叶病危害重的品种较少.并根据以上结果提出了病虫害防治和品种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9.
云蔗03—194,亲系:新台糖25×粤糖97-20,中大茎,中早熟,丰产、高糖,自然脱叶,宿根性好,抗旱性和抗倒性强。云蔗03—194在国家区试中蔗茎产量101.4t/hm2,甘蔗糖分14.40%,舍糖量14.68t/hm2;在云南临沧、德宏、保山、红河等主产蔗区旱地生产示范中蔗茎产量117.6t/hm2,甘蔗糖分15.23%,含糖量17.43t/hm2;该品种适应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蔗区肥力中等以上的蔗区种植,在燥热蔗区种植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付思明 《中国甜菜》2014,(1):81-82,88
从甘蔗良种应用对云南甘蔗单产、出糖率、旱地甘蔗稳产3个方面简述了甘蔗良种应用对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并简述了云南蔗区复杂生态备件下的甘蔗生态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1.
比色法测定冬虫夏草和蛹虫草中多糖和甘露醇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苯酚-硫酸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高碘酸钠氧化法建立虫草多糖和甘露醇的定量分析方法,并比较市售天然冬虫夏草和人工栽培蛹虫草在多糖和甘露醇含量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用比色法测定三种天然虫草和六种蛹虫草中多糖和甘露醇的含量,其多糖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7%(RSD为2.29%),甘露醇的含量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为1.79%)。实验表明,本研究方法可用于虫草多糖和甘露醇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蔬菜中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监测方法。采用乙腈作为提取剂。蔬菜样品经处理后,注入气相色谱仪中,采用石英毛细管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甲氰菊酯的回收率为84.2%~100.6%,RSD为1.83%~5.47%;氯氰菊酯的回收率为84.7%~102.7%,RSD为1.05%~4.11%;氰戊菊酯的回收率为87.8%~103.7%,RSD为2.58%~3.87%;溴氰菊酯的回收率为83.0%~101.2%,RSD为1.98%~4.86%。该方法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103份桃种质在南京地区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不同模型估算南京资源圃103份桃种质花芽和叶芽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筛选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和需热量的最佳估算模型,探讨需冷量、需热量与开花展叶的关系。【方法】连续2 a(年)(2018年11月—2019年4月和2019年11月—2020年4月),采用3种需冷量估算模型和2种需热量估算模型对103份桃种质(南京地区)的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估算,并对不同年际间、不同模型间、不同种质间、花芽与叶芽间、需冷量与需热量间,以及需冷量和需热量与开花期和展叶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0~7.2℃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为南京气候区域桃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的最优模型。绝大部分桃种质的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基本一致,仅‘帚形山桃’和‘红花山桃’2份种质的叶芽需冷量约为花芽的5倍。桃花芽需热量基本低于叶芽需热量;桃芽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需冷量和需热量与盛花期和展叶期均存在相关关系,需冷量和需热量低的种质开花展叶早;需冷量和需热量高的种质开花展叶晚。【结论】适宜南京气候区域桃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的模型分别是0~7.2℃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103份桃种质花芽和叶芽的需冷量和需热量值范围广,分别为151~1 264 h和187~1 108 h,256~391 D·℃和267~498 D·℃;花芽需冷量与叶芽较一致,需热量则基本低于叶芽;需冷量与需热量无相关关系,二者对开花、展叶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果品中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简称EBDCs)残留的液质串联确证快速检测方法。果品样品中的EBDCs经碘甲烷甲基衍生化后用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提取和净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校正,外标法定量。以碎片离子对m/z 241.1/117.1、m/z 241.1/193.0进行定性分析、m/z 241.1/134.0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代森锌、代森锰、代森锰锌、代森钠和代森联的甲基化衍生产物亚乙基–1,2–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在不同水果中具有不同的基质效应;在0.005~1.000 mg·kg~(-1)(以二硫化碳计)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8~0.9996。在苹果、桃、葡萄、柑橘和香蕉果实样品中添加不同水平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时,回收率为82.6%~98.8%,相对标准偏差为0.7%~8.8%。本方法的检出限(以CS2计)为0.6~1.0μg·kg~(-1),定量限(以CS2计)为10μg·kg~(-1)。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果品中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的残留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15.
用超声波浸提,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了香菇、平菇等食用菌样品中的微量氟,方法简便、快速、直观、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样品测定的RSD为3,5%(n=11),加标回收率为92.0~102.0%,与常规方法比较,无需作图和计算,分析速度大大提高,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现场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山东地区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侵染茄子的情况,采用RT-PCR分子检测鉴定疑似感染To CV的茄子叶片样品及发病茄子植株上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体内To CV的带毒情况。结果表明:10份茄子叶片样品中有6份扩增得到约463 bp的特异条带,经测序与Gen Bank中To CV序列相似性达到99.0%以上,To CV检出率为6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山东寿光地区To CV茄子分离物cp-1与北京番茄分离物BJ亲缘关系最近。温室内发病茄子植株上的烟粉虱体内携带To CV,带毒率为70%。  相似文献   

17.
蕹菜叶茎中微量元素Zn、Fe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硝酸和高氯酸(4+1)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蕹菜叶、茎中微量元素Zn、Fe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蕹菜中含有丰富的Zn、Fe,叶、茎中两种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测定回收率为96.69%~103.72%,RSD1.1%。该法测定速度快,操作简单,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