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2.
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暗纹东方鲀行为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个完整的商品鱼养殖周期,观察并定性描述了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暗纹东方鲀的行为习性,主要包括栖息习性、对水温及溶氧的反应、游泳行为、摄食行为、鼓气行为、攻击及相残行为等,同时结合养殖生产对行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杰 《淡水渔业》2004,34(2):41-42
暗纹东方鲀,俗称河鲀,属鲀形目、鲀科,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洄游性名贵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医用价值.由于过度的捕捞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其天然资源已濒临枯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繁殖技术的普及,苗种的产量将不断提高,鱼种数量日益丰富.为提高鱼种的成活率,降本增效,取得苗种养殖的成功,我们于2001年进行了暗纹东方鲀的鱼种培育试验,取得成功,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暗纹东方鲀仔鱼早期发育阶段摄食和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结果表明 :1.在 4~ 10日龄内 ,暗纹东方 ( Takifugu obscurus)仔鱼摄取的蛋黄颗粒越来越大 ,4日龄仔鱼对粒径 0 .12 5~ 0 .2 60 mm的蛋黄颗粒的摄食率最高 ,10日龄仔鱼以0 .191~ 0 .30 9mm的为最高。2 .6~ 10日龄仔鱼的摄食率在光照 4 0 0~ 30 0 0 lx的范围内以 10 0 0~ 2 0 0 0 lx为最好 ,但没有显著影响。 3.3日龄仔鱼以间歇式巡游为主 ,至 7日龄才建立起完全的巡游模式。 4 .仔鱼摄食行为的发育分为较明显的两个阶段 :一是前期仔鱼的前冲摄食 ,二是后期仔鱼身体呈现“L”攻击型和“咬食攻击型”的姿势摄食 ;12日龄之后 ,饥饿仔鱼的摄食反应次数明显低于正常仔鱼  相似文献   

5.
顾曙余  蔡原 《水利渔业》2007,27(6):12-14
用大体解剖和光镜技术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的消化道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暗纹东方鲀消化道可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和直肠5部分,食道与胃、胃与小肠、小肠与直肠间均存有明显的缢缩。咽后消化道的管壁组织可分为4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食道的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细胞,上皮层内含有大量杯状分泌细胞。胃、小肠和直肠的粘膜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具纹状缘。胃明显膨大,呈"J"型,胃长约占整个消化道长的1/5,未见胃腺存在。胃体中底部粘膜褶明显增多,并多次回复折叠。小肠粘膜褶发达呈多分支状,直肠粘膜褶向肠腔突起呈乳头状。  相似文献   

6.
暗纹东方鲀安全食用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鱼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 ,在一些亚洲国家 ,如日本、朝鲜和我国 ,都有传统的食用习惯 ,特别是我国长江下游一带 ,群众普遍喜食。 90年代以来 ,我国许多地方先后开展了河鱼的人工养殖。“九五”期间 ,江苏省水产局将暗纹东方列为驯化、养殖、开发的新品种 ,这一课题是江苏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南通龙洋水产有限公司取得了江苏省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试行推广河豚鱼这一新的菜肴。河鱼含有毒素 ,如果食用方法不当 ,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造成人员死亡。目前国内外对人工淡水养殖河鱼的毒素分布、其安全食用方法等研究甚少 …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暗纹东方鲀的一种生产模式,旨在为暗纹东方鲀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同时对此种模式获得的暗纹东方鲀进行了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本养殖模式所获得的产品完全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可作为建立无公害暗纹东方鲀生产标准的参考,而且此模式获得的暗纹东方鲀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暗纹东方鲀胚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连续观察法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人工授精的受精卵的发育进行观察,详细记录了暗纹东方鲀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经人工催产所获得的暗纹东方鲀受精卵为圆形,鹅黄色且透明,平均卵径为1.118~1.274 mm,受精卵在水温21℃±0.5℃下,受精3h10min后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40 h30 min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131 h 15 min开始孵出仔鱼。刚孵出的仔鱼全长(2.550±0.675)mm,肌节26~28对,卵黄囊大而侧扁,长径为(1.014±0.075)mm,短径为(0.904±0.095)mm。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33个时期。  相似文献   

9.
暗纹东方鲀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血液涂片及头肾、体肾、脾脏和肝脏四种脏器印片的光镜观察,发现血细胞的发育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实验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红血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对暗纹东方鲀血细胞的发生过程做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血细胞的发育主要在头肾和体肾,肝脏印片未观察到原始造血细胞,提示肝脏可能不是暗纹东方鲀的造血器官。  相似文献   

10.
暗纹东方鲀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玉坤 《淡水渔业》2005,35(1):57-58
平均体长 3cm的暗纹东方苗种 ,经过 18个月养殖 ,出池规格 5 0 8~ 5 76 g/尾 ,平均单产 12 4 17~16 6 17kg/hm2 ,成活率 80 0 0 %~ 85 70 % ,饵料系数 2 6 5~ 3 12 ,为生产单位推广暗纹东方养殖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体重对暗纹东方鲀摄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养殖实验研究了暗纹东方鲀的体重与摄食率的关系以及其日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体重由12.3g增加到213.2g,摄食率由12.6%下降到2.6%,由于暗纹东方鲀属于偏肉食性鱼类,其日粮变化一般以2天为一个周期呈振荡型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陈勇  郭丽  陈舒泛 《水产科学》2008,27(5):251-253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首次从暗纹东方纯基因组DNA中扩增Hepcidin基因的部分序列,序列分析表明,不同鱼类之间的Hepcidin基因DNA序列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33~1.08,所获得的Hepcidin序列,为进一步研究暗纹东方纯中Hepcidin基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养殖型暗纹东方鲀生长与发育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华元渝 《水产学报》2004,28(1):8-14
观测养殖型暗纹东方鲀,获得4个年龄组的生长数据和解剖资料。拟合出雌、雄的体长体重关系和生长方程,分析其肥满度、胸腹围特点以及性腺和肝脏发育特点。结果显示,养殖型暗纹东方鲀雌雄体长生长规律相似;但体重在2.5龄前雄鱼生长速度大于雌鱼,2.5龄后则相反。养殖暗纹东方鲀体型比野生暗纹东方纯肥胖。体重/体长和肥满度皆大于野生型。研究还发现,养殖暗纹东方鲀性腺发育不良和肝脏脂肪变性发生率高,且两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致使全人工育成的成鱼繁殖难以成功。  相似文献   

14.
池养无毒暗纹东方鲀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仁良 《水产学报》2000,24(6):539-545
研究了温室(18~25℃)池养暗纹东方鲀性腺发育、人工繁殖和河鲀毒素.试验结果表明池养暗纹东方鲀雄鱼成熟系数二、三月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1480±0.0100和0.1317±0.0l40;三、四月份雌鱼成熟系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440±0.0400和0.3058±0.0460.与野生的暗纹东方鲀相比较,经统计检验,P>0.05,成熟系数无显著性差异.池养暗纹东方鲀不经降海洄游,性腺完全能发育成熟,能进行人工催产并孵化得苗,并且证明活体各部分均无毒或弱毒,这对于大规模开展暗纹东方鲀的人工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暗纹东方鲀生长及水质的影响,选取无损伤、健康的暗纹东方鲀7000尾,随机分成3种养殖模式:立体种养模式(模式Ⅰ)、单养模式(模式Ⅱ)和混养模式(模式Ⅲ),进行了为期56 d的养殖试验,比较3种养殖模式下暗纹东方鲀的生长速度、成活率以及养殖水质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模式Ⅰ暗纹东方鲀的成活率(97.10%)高于模式Ⅱ(92.35%)和模式Ⅲ(89.37%),特定生长率[(1.83±0.12)%/d]显著高于模式Ⅲ(P<0.05),饲料系数(2.20)则低于其他2种模式;模式Ⅱ下养殖水体的三态氮(TAN、NO2^--N和NO3^--N)无明显变化,其质量浓度略低于模式Ⅰ和模式Ⅲ,模式Ⅲ下三态氮的质量浓度有所升高,而模式Ⅰ下TAN和NO2^--N质量浓度有降低的趋势;3种养殖模式下,池塘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总悬浮物(TSS)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模式Ⅰ的COD和TSS质量浓度均低于模式Ⅱ和模式Ⅲ;模式Ⅱ和模式Ⅲ下总氮(TN)质量浓度先降后升,而模式Ⅰ的TN质量浓度则是先降后升再降,且在14 d后均显著低于其他2种模式(P<0.05);模式Ⅱ和模式Ⅲ下总磷(TP)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模式Ⅰ下TP质量浓度在养殖初期有所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56 d时降至最低,显著低于模式Ⅱ和模式Ⅲ(P<0.05)。结果表明,在立体种养模式下,暗纹东方鲀不仅生长快,成活率高,而且栽种蕹菜对池塘养殖水体具有较好的净化作用,能减少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立体种养模式较单养和混养模式更适合暗纹东方鲀养殖。  相似文献   

16.
为防治河鲀车轮虫病,分别设置0、2.5、5.0、7.5、10.0、12.5、15.0、17.5、20.0、25.0、30.0、35.0和40.0共13个盐度梯度,对暗纹东方鲀进行了浸浴实验。结果显示,盐度为15以下,对暗纹东方鲀的存活没有影响;盐度为0、2.5、5.0时,4 d内车轮虫的数量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趋势;盐度7.5作用4 d,盐度10.0作用3.5 d,盐度12.5作用3 d,杀虫率可达95%以上;盐度15.0作用32 h,盐度17.5作用24 h,盐度20.0作用10 h,盐度25.0作用4 h,盐度30.0作用1.5 h,盐度35.0作用1 h,盐度40.0作用0.5 h,对车轮虫的杀虫率均可达100%。应用SPSS软件,对杀虫盐度和时间进行拟合曲线方程分析,其数学模型为对数曲线方程y=34.19-5.55lnx。另外,车轮虫在暗纹东方鲀体表的复活试验显示,用提高盐度的方法杀灭暗纹东方鲀体表车轮虫后,再恢复到正常养殖盐度5.0的情况下,暗纹东方鲀的体表车轮虫病不再复发,说明盐度7.5以上能治疗暗纹东方鲀的车轮虫病。结合提高盐度治疗暗纹东方鲀车轮虫病的生产性试验结果,建议以盐度为7.5–15.0作为治疗暗纹东方鲀体表车轮虫的适宜盐度。  相似文献   

17.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are of substantial concern when contaminating waters. We studied gene expression of larvae from river pufferfish, Takifugu obscurus exposed to EDCs. We cloned the full‐ or partial‐length cDNA sequence of genes related to the cortisol pathway, such as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MR), heat shock protein (HSP) 70 and 90,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PEPCK) and the FK506‐binding protein 4 (FKBP52). The tissue and time‐dependent expression of mRNA was studied by real‐time PCR in T. obscurus exposed to two representative EDCs (bisphenol‐A and 4‐tert‐octylphenol). HSP70, HSP90, MR and FKBP52 mRNA expression level was much higher than GR and PEPCK expression. GR mRNA expression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after 48 h in both EDC‐treated fish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Both groups also showed down‐regulation patterns after 48 h. The initial expression of PEPCK in both groups was down‐regulated after 24 h. In the bisphenol‐A treated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FKBP52 showed substantially high up‐regulation from 6 to 48 h after exposure, and then strikingly reduced its expression level at 72 h. Our result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EDCs metabolizing system of T. obscurus and offers baselin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possible use as a bio‐indicator of this commercially important aquaculture fish species.  相似文献   

18.
利用传统PCR和ABI 3730测序技术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Amhr2基因外显子9进行了SNP7271检测和测序分析,并对该SNP位点与暗纹东方鲀性别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SNP7271位点发生了G/C碱基突变,产生了CG、CC两种基因型。SNP7271和暗纹东方鲀性别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基因型为CG的个体生理性别为雄性,基因型CC的个体生理性别为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