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湘茶发展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21世纪属于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中文化作用日益突出,而湖湘文化则成为湘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故而,本文基于对湖湘文化在湘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解读,明确湖湘文化和湘茶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全面发挥湖湘文化对湘茶产业发挥的促进作用,而后总结出具体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运用湘茶文化推动湘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文化资源丰富。本文论述了如何把内涵厚重的湘茶文化融人到湘茶品牌建设、营销传播、终端促销、产品包装等营销实践中,以此促进湖南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湖湘茶文化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构成,具备独特的地位与魅力。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茶文化,当代社会下的人们应当对其进行宣扬和丰富,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茶文化不仅能够为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助益,同时作为拉动茶产业的重要因素,其对于经济提升也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当前茶叶市场已经有众多极具地方特色的茶叶品牌,如江苏碧螺春、福建大红袍、浙江龙井茶,而茶叶品种众多,产量高的湖湘茶却未在其中争得一席之地,因此,发扬湖湘茶文化,带动茶产业发展已经时不我待。本文主要论述了湖湘茶文化在现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4.
"潇湘夜雨多,唯有烹茶喝",湘楚一带,山光旖旎,云雾缭绕,向来名茶辈出,文人涉足,其间涉茶诗词歌赋,文字笔章亦有不少,不仅给人留下了滋味可口的历史名茶,也馈赠了价值难估的茶文化丰富遗产。文章就此,浅述了湘楚之地绚丽茶具的诗歌记载;概括性地论述了茶事诗歌中的湘楚茶文化,如刘禹锡、诗僧皎然、齐己、李群玉等诗人的涉茶诗歌,并阐述了诗歌中所记载的带有潇湘之韵的茶事文化;同时探析了湘楚的名茶茶韵。  相似文献   

5.
千两茶记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予茶,无非湘楚。昔中华盛唐,威震寰宇,茶马互市,于是兴焉。湖湘黑茶,嘉木天成。以茶为本,棕为裳,竹为经,合众人之力,踩制成捆。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6月17日,湖南省政协就"湘茶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发展"召开界别协商会。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民革湖南省委、部分省政协委员和茶界茶文化界专家学者,同来自省教育厅、省农业委、省商务厅、省旅游局、省茶业协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协商。湖南产茶历史悠久,自古名茶荟萃,"安化黑茶""君山银针""沩山毛尖"等早已声名远播。今年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与民革省委组成联合调研组,选取"推动湘茶文化  相似文献   

7.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展现形式,具有德育、智育育人效能。湖湘茶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彰显一定的育人功效,将湖湘茶文化融入到舞蹈中,能够丰富舞蹈创编内容,凸显舞蹈创编文化性、艺术性。对此,立足于舞蹈创编现状,分析湖湘茶文化融入舞蹈创编的价值,论述湖湘茶文化融入舞蹈创编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提出湖湘茶文化融入舞蹈创编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融初 《茶叶通讯》2009,36(1):33-36
本文以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历史结论为主题,简述神农氏时代其人,对饮茶起源中心、传播及途径,神农精神对湘茶源远流长的影响,并根据史料、传说结合现实情况,对中国茶文化“摇篮”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为了引导消费,改善服务,弘扬湘楚茶文化,银苑茶艺馆于1991年5月31日在长沙市银苑茶厅四楼正式拓址成立并开业。茶艺馆将围绕湘楚茶史研究、茶具收集、茶萃整理及茶艺队表演等各种形式开展活动。据了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中国湖南·星沙茶文化节暨湖南省茶叶博览会于2006年5月13日至18日在星沙隆重举行,各项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本届茶文化节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湖南省农业厅、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沙县人民政府承办,湖南省茶叶协会、湖南省茶叶学会、长沙百里茶廊产业协会特别协办,以“绿色·健康·和谐”为主题,是一次聚集茶届精英,推介百里茶廊,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品位,开拓茶市场,做大茶品牌,发展茶产业,着力打造湖南生态之家、湘茶之乡、名茶之都的盛会。节会主题活动集中在5月13日至14日两天时间,主要包…  相似文献   

11.
从湘茶饮用形式、茶艺主题以及湘茶茶艺的文化精神三个角度研究了湘茶茶艺所形成的特色。研究认为,湘茶茶艺借助着湖南丰富的茶饮习俗、多样的产品、深厚的文化,有着形式多样、主题广泛等鲜明的特色,是"忠诚、担当、求是、图强"新时期湖南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2.
蒋洵  黄仲先 《茶叶通讯》2009,36(2):20-22
绿茶是湖南的主要茶类,湖南绿茶品质特色鲜明,同时也存在明显的质量缺陷。发展武陵绿茶是提高湖南绿茶品质的根本途径。武陵山区具有生产优质绿茶的良好生态环境和茶树品种资源。发展武陵绿茶:一要有科学导向;二要有政策支持;三要注重武陵绿茶发展中的科学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钟妮  许菁  包小村 《茶叶通讯》2014,(1):46-47,54
本文简述了湖南花茶产业的辉煌历史,分析了制约发展的因素,提出了重振湖南花茶雄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黑茶贸易与传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纪晓明 《茶叶科学》2006,26(3):159-165
黑茶是中国的传统大宗茶类,本文根据大量历史资料,论述了中国黑茶的主要品类——湖南黑茶、湖北黑茶、川滇黑茶、滇桂黑茶的历史贸易途径和市场沿革状况,提出了黑茶发源于雅安一带的看法和论据,阐述了茶叶贸易和西北商贸历史成就的关系,对黑茶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业教育的茶文化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红缨 《茶叶科学》2006,26(1):42-48
从专业教育的角度研究茶文化学体系的建构问题。讨论了茶文化学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在明确文化的进步目标前提下,它以饮茶生活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茶文化学交叉的研究领域,它由茶叶学、茶艺学、茶文史学、茶经营学四块内容构成; 最后从价值体系上阐述茶文化学的进步意义,显示了学科价值与教育内在价值的一致性。本文试图为茶文化专业教育提供一种理念与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论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综合出土文物和史籍记载,对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茶经》“六之饮”中的“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之说,考证了神农尝百草识茶,死后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的史实,还考证了湘西“秦人擂茶”的传说。通过对出土文物的考研,包括《茶经》“四之器”中提及的唐朝六大瓷窑之一岳州窑的茶具茶碗,以及对唐朝的另一类瓷窑长沙窑也作了考查,证实了湖南唐代两大瓷窑开创了釉彩及文饰的先河,在中国古瓷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根据史记记载,阐述了《唐国史补》中提到的“灉湖含膏”及“白鹤翎”茶。还表明了对茶文化界久有争论的“茶禅一味”源头的看法,赞成源于湖南石门夹山寺,系宋朝圆悟克勤所作。此外,论述了湖南省黑茶在我国茶叶经济和民族团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说明湖南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茶文化史上,过去、现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马晓俐 《茶叶科学》2012,32(6):559-564
目前文化界、茶学界等多个学科和领域都对“禅”、“禅茶”以及“禅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笔者对河南和浙江茶文化与经济等多方面的了解,加之近年来对佛学的学习,就灵隐寺和少林寺在茶事活动、禅茶文化传播、信众信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了调研,据此分析两寺在禅茶文化方面所作贡献的相同与差异,并作简要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2013年湘茶出口概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应对湘茶出口瓶颈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选择不同等级湖南代表性黑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冲泡时间的一次冲泡法对黑茶冲泡的动态变化,对水浸出物和品质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并与现行国家标准的二次冲泡法所获得的香气、汤色、滋味、叶底进行感官品质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不同方法制备的湖南黑茶感官审评用茶汤内质表现及主要品质成分浸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紧压型湖南黑茶,一次冲泡法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生物碱等主要品质成分及总的水浸出物都比国家标准的二次冲泡法浸出更为充分。感官审评结果发现,采用100℃沸水,1∶50茶水比,一次性冲泡8min能制备浓度适中,适合内质评价的湖南黑茶茶汤。此方法操作便利,能够为不同等级、不同压制程度的湖南黑茶提供较客观的内质评价。  相似文献   

20.
苏州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是近年来旅游业和茶产业相结合而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采用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通过对茶文化游客的调查,分别对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景区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得出2010年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总价值67 894.91万元,其中使用价值65 675.11万元,非使用价值2 219.8万元,显示出茶文旅游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