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广泛应用姜黄素比色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的硼。姜黄素比色法虽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但是手续较繁,条件又不易控制,测定结果的重现性较差。因此,姜黄素比色法并不是测定植物样品中硼的理想方法。近年来,四氟硼酸根(BF_4~-)电极已广泛应用于水、土壤、硼钢、海洋沉积物以及镀铬液等样品中硼的测定,但将BF_4~-电极用于植物样品中硼的测定还未见报道。本文提出用BF_4~-电极测定植物样品中的硼。植物样品经灰化后用0.2N H_2SO_4溶液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极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的微量硼,实验表明,在pH为4.0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体系中,硼与镀试剂Ⅲ形成稳定配合物,并在峰电位为-0.45V(对SCE)产生吸附催化波,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该法应用于植物叶片中微量硼的测量,获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3.
ICP-MS对绒柄牛肝菌生长土壤中有效硼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土壤中有效硼的含量分析提供方法支持。[方法]称取10 g土样,按水土比2∶1用沸水浸提15 min,稍冷却,立即干过滤,滤液直接上ICP测定。[结果]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平行测定11次的结果表明,沸水浸提-ICP-MS法的检出限为0.009μg/g。将此方法应用于土壤标准物质中有效硼有效含量的测定,测定值均在标准物质的规定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66%。对土壤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416)C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3.3%~101.3%。[结论]与常规分析方法相比,该法的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线性动态范围宽,对绒柄牛肝菌生长的土壤中有效硼的测定准确可靠,可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中有效硼及土壤样品中超痕量有效硼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4.
硼的极谱催化波、吸附波,迄今未见公开资料报导。本文发现、在 pH3.5—4.5的NH_4AC-HAC 缓冲溶液中,硼与铍试剂Ⅲ可形成一种1:1的稳定的电活性络合物。此络合物于-0.46V(vsSCE)处产生一个非常灵敏的极谱波峰,波形稳定正常,检测下限可达0.004μg/ml。在0.004—0.4μg/ml 范围内,波高与浓度呈良好直线关系。机理研究表明,硼—铍试剂Ⅲ络合物的极谱波系吸附波。拟定了土壤样品中有效硼和全硼测定的操作手续。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测定了部份土壤标样中的全硼含量,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在比较铬的基体改进剂的基础上,选定了硝酸钯为基体改进剂,拟定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痕量Cr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0ng/ml铬离子。其特征量为0.00307ug/(mll%)。精密度为7.5%。该方法已用于植物标样中痕量Cr的测定,且加标回收率在94-110%之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同时测定乳粉及猪肉中钙、磷、镁、铁、铜、锰、锌、硼、钼、铝10种微量元素。采用干灰化法制样。结果表明,除硼外,其他各元素测定的添加回收率为95~110%。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方法选择了适合于各元素的分析操作条件,使各元素都达到较好的检测限,特别是痕量元素,例如铜为0.005,Mo为0.009,Mn为0.002,B为0.007ppm。通过背景校正,消除光谱干扰,改善了测定精密度,对于痕量元素Mo,Mn,B,Cu,Al,其测定变异系数为3.25~14.5%,其他元素为1.48~3.98%。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通过对标准参考物质桃叶82301的测定进行验证。对黑龙江省13种牌号的乳粉及5个品种的猪肉样品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植物体内的硼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中,对稳定细胞壁结构和促进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双子叶植物需硼多,对缺硼敏感,但不同物种及不同品种对缺硼的抗性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华中农业大学王运华教授在1990年代带领团队开展甘蓝型油菜硼高效品种的筛选,从此开启了我国植物硼营养高效利用的遗传与分子机制研究。近10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响应缺硼胁迫提高硼效率存在2条不同的分子调控途径。(1)依赖硼转运基因的途径。在这条途径中,NIPs和BORs家族基因受缺硼诱导表达增强根系对土壤硼的吸收和体内硼的转运分配,实现硼的高效吸收和转运,进而提高植物对缺硼胁迫的抗性或适应性;(2)独立于硼转运基因的途径。该途径中,植物通过影响激素信号和细胞壁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根系生长发育和细胞壁组分结构等方式,提高体内硼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强植物对缺硼的抗性。在硼被确定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百年纪念之际,我们对这一工作进行综述归纳,以飨读者。同时,在王运华先生逝世1周年之际,深切缅怀先生在开启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硼营养遗传研究领域中所做的奠基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稀硝酸消化植物中矿质元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1)硝酸消化植物样品,用ICP—AES和FAAS—FES测定锌、磷、硼、锰、铁、镁、钙、铜、钾9种元素,无论样品中元素含量高低,其结果与标准值相一致。该方法较常规法简易、准确、适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湿法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枸杞中砷和汞的方法。实验采用硝酸、高氯酸(4+1)电热消解仪消解样品,AFS-930原子荧光光度计同时测定样品中砷和汞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测定标准物质胡萝卜与芹菜中的砷、汞,测定结果均在证书值范围内;砷元素测定RSD在1.7%~4.4%,汞元素在3.1%~4.3%。实验证实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为植物中痕量砷、汞的检测提供了快速高效的分析方法,所用仪器简单,耗时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土壤有效硼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硼是植物正常生长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元素。植物的硼素营养水平与土壤有效硼的含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土壤有效硼的测定常被列为土壤农化分析的重要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不同硼利用效率甘蓝型油菜对钙的吸收和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土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硼利用效率甘蓝型油菜钙的吸收、分配和钙硼幽会结果表明,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在钙含量、累积量、繁殖器官中的分配及钙硼比值有差异:蕾期时品种钙含量小于低效品种,角果期则相反。在钙累积量上则为高铲品种大于低效品种。高效品种钙在繁殖器官的分配大于低效品种。硼促进钙向系列器官的运输且对高铲品种的促进作用大。硼不足时钙硼比值为高效品种小于低效品种,随着硼水平的提高,钙硼比值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品种对缺硼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2个甘蓝型油菜硼低效品种和4个甘蓝型油菜硼高效品种对缺硼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高效品种叶色浅,生育期短,抽苔早,低效品种叶色深,生育期长,抽苔晚,生育期和抽苔日数与硼效率系精简是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作为早期筛选甘蓝型油菜不同品种硼效率高低的参考指标;在轻度缺硼条件下,低效品种苗期长势较弱,硼含量较高,经济系数小,则高效品种长势较好,经济系数大,轻度缺硼时,不同硼效率品种茎  相似文献   

13.
缺硼和硼毒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日趋严重,要解决生产中硼利用的问题,还需要从植物对硼的吸收和利用机制方面入手。着重阐述了硼对植物细胞膜的渗透性、植物对硼的吸收和转运机制、硼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转运系统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对植物硼吸收和转运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施硼处理对苹果植株不同形态硼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年生新红星苹果树为试材,探讨施硼处理对苹果植株中不同形态硼含量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硼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苹果果实中不同形态硼的含量以及叶片中水溶态硼和半束缚态硼的含量,叶面喷硼比土壤施硼更能有效地提高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从当年施肥效应看,叶面喷硼比土壤施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硼、锌对甘蔗一些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分蘖期施用硼、锌、硼 +锌 ,都能促进有效茎的形成。分蘖期施锌、锌加硼及大生长期施硼的茎径、茎长、产量均比对照高。前期、伸长期施用硼肥或前期施用锌肥 ,对甘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有较大影响。各处理都能提高甘蔗产量 ,前期单施锌和锌加硼处理能够提高甘蔗品质  相似文献   

16.
小麦对硼的吸收、分配与积累及需硼关键时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小麦对硼的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以及需硼的关键时期,结果表明:⑴随着硼水平的提高,小麦对硼的吸收及积累逐渐增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小麦对硼的积累呈直线关系。⑵无论硼处理水平高低,硼在小麦体内均以叶部分配最高 。⑶不同年份,气候因子不同,对吸收量不同,小麦产需硼的关键时期及孕穗期。  相似文献   

17.
植物硼素的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近年来植物硼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植物硼素的吸收、分布;硼对作物的作用机理;硼的营养生理功能;缺硼表现的症状;土壤硼的含量及其存在形态;含硼肥料。  相似文献   

18.
以枳橙砧木为试验材料,设置根施与叶施2种施硼方式,研究不同施硼方式对枳橙砧木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不同器官各元素(B、K、Ca、Mg)含量以及叶片中糖类、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叶片伤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施硼显著增加枳橙幼苗茎和叶的干物质质量、总干物质质量和株高,并促进根系的生长;叶片中的B含量提高126.5%,1.3%的B在茎中转移积累,但叶施硼使枳橙根部B含量降低11.1%;叶片中K、Ca、M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根施硼各元素(B、K、Ca、Mg)含量均显著高于叶施硼处理(除叶片外);叶片中糖类、MDA、Pro含量和叶片伤害率在施硼后均下降。因此,叶施硼在维持叶片各元素平衡、糖类物质合成和提高叶片抗逆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叶施硼会降低根系硼含量、加重根系缺硼。  相似文献   

19.
硼在油菜体内分配与运转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硼在油菜不同器官和不同叶片中的分配受供硼条件的影响。供硼处理的油莱以叶片硼浓度最大,缺硼时则以根系的硼浓度最大。缺硼增加硼在根系中的分配比例,减少叶片的分配比。油菜苗经7天的硼饥饿处理后,其下部3张叶片的含硼量减少,其中以第2叶减少最多。由此表明,当硼素供应不足时,油菜叶片中的硼看来可以部分向外移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大田试验对施硼肥后土壤库中有效硼含量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0~60 cm深度以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效硼含量逐渐降低。在0~20 cm深度土层中,6月下旬,土壤有效硼含量水平会随着外源施硼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8月上旬,土层中有效硼含量水平会随着外源施硼水平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到一定用量时会保持不变。在20~40 cm深度土层中,6月下旬,随着外源硼素水平的增加,土壤有效硼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8月上旬为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再升高的趋势。外源硼素水平高低对40~60 cm土层中有效硼含量影响不明显,9月下旬后对棉田土壤有效硼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