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观混交林中杉木和纯林杉木生长特点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宗明  杨玉盛  郑志平 《林业科学》2001,37(Z1):126-130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a生前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树高生长比较接近.10 a生后直至27 a生混交林杉木树高生长始终大于纯林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在与观光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它的胸径、材积生长始终比纯林杉木大.4~11a生时纯林杉木种内竞争比较激烈.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以事物的矛盾法则为依据,对杉木黄化病个体发病状况、群体发病动态,进而对病因进行探讨,以期揭示病害运动过程的本质所在,并提出杉木黄化病概念.杉木黄化病是杉木幼林的主要病害.近几年,在我省海拔800米以上的邛崃杉木林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病害发生后,幼林生长停滞,衰退,以至成片枯亡,对杉木速生成林影响极大.本文是杉木黄化病研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类型区的划分与判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A.I.D方法和Bayes准则判别分析法研究福建省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规律,建立涩籽地理流行判别函数,将福建省69个杉木种子产地(县、市)划分成3个类型区:Ⅰ.杉木种子涩籽流行高发生区;Ⅱ.杉木种子涩籽流行中发生区;Ⅲ.杉木种子涩籽流行低发生区。绘制出福建省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图,旨在为杉木种子园的选址及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杉木萌芽更新的基础是休眠芽.本文概述了杉木休眠芽的研究现状,描述了杉木休眠芽的形态、解剖构造及主要生物学特性,论述了杉木休眠芽休眠状态的维持及解除机理,讨论了影响杉木休眠芽数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追溯杉木从常绿阔叶林的伴生树种被选择为人工造林树种的历史.剖析从古老的杉木混农林制度演变为现行的“大面积连片纯林、大面积炼山整地、大面积杉木连栽”的历史背景和严重的生态后果.引起对现行的杉木经营体制的重新思考,认为应让杉木从纯林回归到阔叶林中去,应按生态系统原理组织杉木的栽培制度来经营杉木林,以实现杉木的可持续经营,这是21世纪的发展方向.提出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途径7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取样地调查、资料查阅、座谈咨询、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靖安县杉木专题调研,本文从杉木文化、杉木栽培和杉木可持续经营三个方面分析靖安县杉木发展现状,重点突出大径级杉木资源培育思路,提出新时代靖安县杉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取样地调查、资料查阅、座谈咨询、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靖安县杉木专题调研,本文从杉木文化、杉木栽培和杉木可持续经营三个方面分析靖安县杉木发展现状,重点突出大径级杉木资源培育思路,提出新时代靖安县杉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10年生杉木纯林,通过间伐人工诱导营建杉木苦竹混交林的林分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苦竹混交林林分结构合理,层次明显,呈复层林分。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木树干生物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2500株.hm-2)、低密度杉木纯林(1125株.hm-2)的122.7%、107.9%,净生产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低密度杉木纯林的122.6%、104.0%;叶对树干的净同化率为5.75 kg.kg-1.a-1,比低密度杉木纯林提高5.7%。混交林中苦竹立竹数6000株.hm-2,现存生物量9.43 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为1.2 t.hm-2.a-1;8 a间伐竹材和竹笋年平均产量分别达到9.608 t.hm-2和7.587 t.hm-2,取得了一定收益,达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目的,是较好的经营模式。人工诱导构建杉木苦竹混交林具有较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杉木无性系造林增产效果显著,采用杉木无性系造林具有实际意义.介绍杉木优良材料的选择、采穗圃营建、无性系造林的基本策略和技术要领,可以为今后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开展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生产能力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全省各主要杉木栽培区杉木人工林生长量和林木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分析,达到了解全省各主要杉木栽培区杉木生产能力和经营效果,以便为我省杉木用材林基地区划和现有杉木林的合理经营利用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省杉木用材林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杉木根际萌蘖条是影响杉木高生长的关键.采用简便易行的地膜覆盖除萌法,抑制了萌蘖条的蔓延,促进了杉木生长.  相似文献   

12.
在杉木边缘产区,营造以杉木为主的混交林,对保证和促进杉木成林成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安县祥溪林场属闽东南杉木边缘产区,1961年建场初期,营造了1000多亩杉木林,但由于立地差,经验不足,管理粗放,大部生长不良,成了"小老头"林.  相似文献   

13.
对13年生山杜英与杉木1︰1行状混交林、杉木纯林和山杜英纯林的林分生长量、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山杜英和杉木混交可以有效促进杉木和山杜英的生长,混交林中杉木和山杜英的生长量均高于其相应纯林,蓄积量比纯林提高65. 00%~72. 89%,生物生产力提高1. 11%~59. 11%;山杜英与杉木混交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杉木混交山杜英模式在闽西北地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杉木幼树的生长与某些生理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为了了解杉木幼树的生长情况与生理特性的关系,特别是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我们在杉木幼林中进行了某些生理特性的测定.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试验地为贵阳市孟关公社石龙大队林场杉木林.造林地分别采用带状、全面及撩壕三种不同整地方法.在带状整地杉木幼林中,秋季分别测定1年生杉木生长健壮的幼树及生长衰弱的幼树的净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重复三次.翌年春季,调查了不同整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景宁县杉木用材林发展现状和建设杉木用材林示范区的必要性,分析了建设杉木用材林示范区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建设杉木用材林示范区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提出了建设杉木用材林示范区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景宁县实施杉木用材林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宁都县是杉木的中心产区,但并非全境适生.通过开展杉木分布及适生性调查,找出宁都县杉木分布规律和适生范围,为宁都的工程造林树种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杉木格氏栲混交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氏栲与杉木人工混交林试验生长量情况调查与比较得出:格氏栲与杉木混交林比例为1:1比杉木纯林蓄积量高,而且对土壤改良有显著效果.杉木与格氏栲均有较强萌芽力,应及时除蘖,格氏栲应适当修枝.  相似文献   

18.
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样的试验地内,对福建杉木、马尾松、木荷苗木采用不同的距行距纯林、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的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平均比福建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高大.混交林的蓄积量比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的蓄积量大.  相似文献   

19.
套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林业科技》2021,46(3):18-20,23
以福建省南平市葫芦山国有林场为例,调查研究了杉木与楠木套种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及套种对杉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降低了土壤容重,并且使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最大持水量分别增加了76.2%和13.3%,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此外,套种增加了杉木的胸径并且使杉木的蓄积量增加了21.5%,对杉木生长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根据12块杉木人工中龄林标准地试验所得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方法,比较分析了施肥、抚育间伐、施肥 抚育间伐3种抚育措施对杉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中龄林的生长量影响最大,是杉木人工中龄林经营管理的较佳措施,从而为杉木人工中龄林的集约经营管理模式选择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