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陆早7号是石河子棉花研究所1982年以自育品系347-2为母本,原苏联引进的塔什干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海南岛南繁加代和本所定向选择培育而成。原品系名822,1997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新陆早7号。新陆早7号的丰产指标...  相似文献   

2.
优质特早熟陆地棉新品种新陆早5号欧阳本廉,黄顶元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石河子市832000新陆早5亏(原名894)是毛者1985年以(347一2×科遗181)F1为母本,(83一2一3)和陕1155两个品种的花粉混合,作父未配制的杂交组合。经海南岛加代...  相似文献   

3.
早熟陆地棉新陆早8号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陆地棉新陆早8号简介李保成刘彩霞刘干冯国礼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石河子832000早熟陆地棉新陆早8号(原1304)是我所1982年以抗黄萎病材料为母本,新陆早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F1代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经多年的南繁北育,按育种目标要求定向...  相似文献   

4.
<正>新陆早62号(新石K13)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研究所和石河子市庄稼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北疆早熟植棉区生态条件定向选育的早熟陆地棉品种。2013年新陆早62号通过新疆审定后,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积极和种业公司开展合作,通过建立新陆早62号良种繁育体系、完善配套栽培技术规程等方法加速新品种的快速推广。目前新陆早62号已经成为新疆兵团第六师、第八师等北疆早熟植棉区棉花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5.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石河子棉花所选育的早熟、高产、抗病、适合机采的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9号)。新陆早43号适宜北疆棉区、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等中、早熟棉区和次宜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新陆早43号是新疆石河子农科中心棉花研究所最新选育的早熟高产型陆地棉新品种,2009年2月通过审定。该品种早熟性、丰产性突出,产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利用杂种二代且适宜机械采收的高产型杂交棉。2010年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政府已将新陆早43号列为石河子垦区“十二五”重点推广棉花品种,计划在142团、121团、150团制种130公顷,142团和149团生产示范667公顷。为了配合该品种在新疆本地区的大面积制种和品种示范,现将新陆早43号的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河西走廊棉区属西北内陆特早熟棉区 ,是全省棉花主产地 ,也是国家优质、高产棉基地之一。年播种棉花2万多公顷 ,年产皮棉2000多万公斤。同时 ,由于配方施肥和矮、密、早、膜栽培技术的配套实施 ,棉花产量有所提高 ,要使棉花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只能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改良品质 ,当务之急是提纯复壮原有品种和培育新品种 ,以尽快改变河西走廊棉区棉花品种多、乱、杂的局面。1品种类型及其分布近年来 ,河西走廊棉区出现品种多、乱、杂的问题 ,如安敦盆地 ,近年栽培的品种有新陆早1号、新陆早4号、新陆早6号、新陆早7号、新陆早8…  相似文献   

8.
新陆早46号(原代号新石k10)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陆地棉新品种,2010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新审棉2010年38号]。  相似文献   

9.
早熟杂交棉新品种新陆早4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以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自育早熟新品系为母本,外引优质中长绒材料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利用病圃鉴定筛选、定向选育而成。2007—2008年参加自治区早熟杂交棉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自治区早熟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审定,定名为新陆早43号。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9号。  相似文献   

10.
棉花新品种──新陆早4号黄丽叶,孔祥伟,李家胜,万慧,赵富强新疆奎屯农七师农科所833200新陆早4号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农科所用(66一241X一76一47W)F2X岱一70复合杂交系统选育而成。1994年11月通过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新陆早36号在石河子垦区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林 《中国棉花》2008,35(12):25-25
新陆早36号抗枯萎病,病情指数为9.8,耐黄萎病,病情指数为18.3.2006-2007年在石河子垦区142团种植585hm2,平均公顷子棉突破6052 kg,最高条田产量达到6652 kg.在2007年遭受低温、冷害和早霜影响,棉蚜大发生情况下,公顷子棉平均达到5958 kg,最高条田产量超过6218 kg,比本团多年种植的新陆早13号增产11.2%.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陆早56号(原系号石杂5)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以石H3为母本、自育丰产抗病材料黄尖102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利用病圃鉴定筛选、定向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抗病杂交棉新品种。2008—2011年参加新疆自治区早熟杂交棉预试、区试、生产试验。2012年5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陆早号,审定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我站从石河子棉花所引进新陆早 8号、7号同时试种 ,并参加 1 997~ 1 999年度河西走廊棉区棉花新品种 (系 )区域试验 ,表现早熟 ,衣分高 ,增产潜力大 ,稳产性好。针对其生育特点 ,结合试验示范 ,开展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1性状表现新陆早 8号属特早熟陆地棉品种 ,在河西走廊棉区表现早熟 ,3年平均全生育天数 1 38天 ,与新陆早 1号 (对照 ,下同 )相同 ,平均霜前花 83.2 % ,比新陆早 1号高 1 .7个百分点。出苗快而整齐 ,前中期生长发育稳健 ,后期早熟不早衰。株型紧凑 ,呈塔形 ,植株高度…  相似文献   

14.
敦棉431是甘肃省敦煌种业种子开发中心和新疆石河子农业科技开发研究中心联合选育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是1997年以新陆早6号为母本,以G6420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南繁北育、病圃筛选定向选择培育而成,20072008年参加甘肃省棉花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5.
1选育过程新陆早14号杂交棉品种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1991年筛选出纯系芽黄指示性状材料,1994年又把芽黄纯系材料通过南繁北转,自交和回交交替的办法转育到品系822中.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干旱胁迫的方法,在不同时期对品种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研究分析,对以新陆早系列品种为主的15个北疆棉花品种的抗旱性作了初步评价和研究。不同棉花品种间的抗旱性差异较大,其抗旱性依次为:新陆早33号>新陆早12号>新陆早48号>新陆早7号>新陆早1号>塔什干7号>新陆早31号>新陆早6号>新陆早9号>新陆早13号>新陆早36号>塔什干1号>KK1543>新陆早26号>18-3。  相似文献   

17.
筛选出适合新疆巴州地区种植的优质早熟棉品种,为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区域性棉花良种繁育基地提供品种保障.比较了11个早熟棉花品种在巴州地区种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等表现,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品种的籽棉产量、衣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和伸长率共7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11个优质早熟棉品种的综合排序为新陆早51号>新陆早33号>新陆早68号>新陆早61号>新陆早27号>新陆早18号>新陆早26号>新陆早42号>新陆早50号>新陆早70号>新陆早40号.因而推荐新陆早51号作为新疆巴州地区棉花良种繁育保障性品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石河子垦区早熟棉两种株行距配置喷施脱叶剂后棉花产量及脱叶效果的差异性,为新陆早70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早熟棉新陆早7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一膜三行单行缩株(行距76 cm,株距5.7 cm)与一膜六行宽窄行距(行距66 cm和10 cm,株距10.0 cm)两种株行距配置模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产量表...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新品种新陆早57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陆早57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自育高代品系60—2[新陆早17号(9908)×辽棉16(辽205)]为母本、新陆早8号为父本杂交,经南繁北育、田间及自然病圃鉴定筛选而成。2010年申请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棉花品种预备试验,2011—2012年参加自治区早熟棉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13年7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1产量表现2003年在133团种子站的品种对比试验田中,新陆早23公顷子棉5503.5 kg,2004年133团推广种植新陆早23号1176 hm2,平均单产子棉4459.1 kg,比大田种植的新陆早9号增产9.2%;在种子站的9个新品种对比试验中单产子棉4515kg,比对照新陆早12号增产8.6%,排列第三名。新陆早23号属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型品种,在花蕾期调查100株,枯萎病指9.7,黄萎病指14.3。新陆早23号属早熟棉区品种,适宜在北疆和其它早熟植棉区种植,特别适应机采棉区种植。2配套高产栽培技术2.1土地准备。目前本区植棉大部分都采用小三膜高密度植棉,故对土地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