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所苗圃位于长治市内。年均气温8.9℃,无霜期162天,降雨量666毫米。土壤质地壤土,肥力中下,PH值7.6,地下水位5米左右。为了尽快地提供营造速生丰产林和城乡绿化所用的杨树大苗,我们在苗圃用意大利214杨进行了二年育大苗试验。1982年春扦插,株行距为0.4×0.8米,密度每亩2081株。到83年底,平均苗高达4.49米、平均胸经2.80厘米,超过了营造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2.
我县从南方引进近百株水杉苗试栽,15年来生长表现良好。现平均树高15米,胸径21厘米,最大树高达17.5米,胸径34.8厘米。树体高大美观,干形园满通直,很受群众欢迎。1970年以后,我们自力更生,就地取条,进行扦插育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苗量由1970年的125株,发展到1973年的40多万株。但由于我县春季气温上升不够稳定,旱风多,雨水少,气候干燥;加上种条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扦插成活率比较低。为了提高水杉扦插成活率,加速水杉的繁殖,1973年我们采用5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条处理20小时,试验效果较好。浸条后提早15—20天生根,成活率一般提高15—30%,出圃率提高10%左右。苗木高达30匣米以上,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表一)。  相似文献   

3.
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毛白杨优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毛白杨优株(MB_1)是省林研所从全国范围内选择的毛白杨(雌株)优良无性系单株之一。树体高大挺拔、树冠茂密。适应性强,生长比普通毛白杨快15—20%,且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但毛白杨种条在用做常规无性繁殖时,如扦插,压条等,则生根困难,加之繁殖材料数量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繁殖大批量的苗木。为了给林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苗木,满足大面积推广优株,自1986年起,我们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毛白杨优株(MB_1)快速繁殖。到现在为止,生产了毛白杨试管苗二万多瓶,并有近万株试管苗移入大田中,当年最高的长到3米,最大基径达3厘米。  相似文献   

4.
抱头毛白杨具有冠窄根深特性,我们和夏津县林业局根据这些特性,于一九七八年冬开始在该县曲堤大队进行林农间作试验共800亩,每隔70米植抱头毛白杨一行,株距4米。现在一般树高已达13米左右,胸径12厘米左右生长旺盛,这些树行  相似文献   

5.
毛白杨温床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白杨生长迅速、材质好,高大通直,寿命长,用途广,是北方平原地区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重要树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毛白杨扦插育苗虽有省种条、省工、技术简单等优点,但一般扦插成活率不高。为了大力发展毛白杨,1976年我们利用到河北石家庄地区南化林场学习的良好时机,对提高毛白杨扦插成活率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现仅将效果较好的温床扦插育苗介绍于下,供有关单位参考。一、试验过程及方法(一) 插穗截制:试验所用种条为1975年秋苗木出圃或选大苗移植后剩下的1年生弱苗苗干,平均高144.4厘米,平均地径1.10厘米。种条经秋季入土埋藏后,于1976年3月上旬取出。随后剪截成长度为20厘米、上切口平、下切口为马耳形的插穗,同时将属于同一节段(即在种条上部位相同) 的插穗分别归类,插穗第一至第五节段的基径为:0.9-1.5、0.8  相似文献   

6.
<正> 海南石梓(Gmelina hainanensis Oliv.)为我国海南岛特产树种。1978年引来我县栽培,4年生时树高达5.9米,胸径12.5厘米。我们营造了一片实生苗和扦插苗对比试验林,据观察,扦插苗造林比实生苗造林生长快,干形好。为进一步提高海南石梓扦插成活率,我们于1982年春进行了扦插育苗试验,现将试验结  相似文献   

7.
毛白杨生长快,材质好,分布广,价值高,是我省的速生优质乡土树种之一。为了加速“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我所于一九七一年春进行了毛白杨采种育苗,共采到种子一点五斤,育苗三点三亩(其中包括移植苗一点三亩),成苗32,700余株,一般苗木平均高一点二七米,最大苗高一点八七米,现在把采种育苗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长垣县邢古屯大队的贫下中农,为了尽快落实毛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指示,解决榆苗不足的困难,从1969年春季开始,进行了榆树扦插试验。榆树适应性强,生长快,群众十分喜爱。在豫北地区插种育苗,多为2年出圃造林。在同样的条件下,扦插苗要比播种苗生长快,质量好。1969年春,扦插500株,成活率为74%,苗高达250厘米,地径为1.5厘米;1970年又扦插了1,100株,成活率达86%,9月份调查,  相似文献   

9.
截叶毛白杨是毛白杨的一个变种,树干通直高大,枝叶茂密,比较耐旱、耐水湿、耐碱土。据调查:在同样立地条件下,截叶毛白杨比毛白杨生长快30%左右。由于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很受群众欢迎。截叶毛白杨可以用扦插、留根、埋条、埋株、嫁接等多种方法繁殖。目前生产上常用扦插育苗,其它方法因成本高,产量少,质量差,一般多不采用。截叶毛白杨与毛白杨相比,扦插育苗生根困难,成活率低。据在省林科所渭河试验站试验,1975年的成活率仅20%,1977年  相似文献   

10.
毛白杨是我国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临汾县国营侯村苗圃,从1969年就进行繁育,但是由于种条不足,出苗率又低,不能满足大规模造林加速绿化祖国的需要。经过试验,我们认为冬季扦插育苗是繁育毛白杨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1973年冬季采用沟底铺马粪直接扦插育苗0.5亩,1974年秋季调查,成活率达64.8%,平均苗高3.8米,地径3厘米,苗木生长旺盛。一、技术要求:1、种条的选择:挑选一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利用其基部和中部进行扦插,一般要求插条长20厘米左右,上部必须有1—2个发育饱满的腋芽。2、扦插方法:于11月下旬,用犁在已全面整地的圃地中,按行距50厘米进行  相似文献   

11.
毛白杨为扦插难生根树种,为迅速推广其优良无性系,我们采用毛白杨根萌条带芽茎段进行快速繁殖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分别是芽分化以H+BA_(0.5)+IBA_(0.5),生根以H+IBA_(0.5—2)为最佳。继代培养时间1—2周左右。小植株移栽成活率80%以上。现已培育出5个毛白杨优良无性系二年生苗1500株,保存种质600瓶。  相似文献   

12.
南疆各地栽桑养蚕发展很快,但良种桑苗短缺。据试验,扦插育苗成活率较高,一次性成苗,能很好的保持母系优良特性,当年出圃,一年生苗木一般苗高2米左右,最高2.5米左右,地径2.4——2.6厘米;栽植后,呈型快,进入产叶期早,叶质好,产量高。 现将桑树扦插育苗技术简述如下,供参考: 1.土地选择与作床 土地要求同一般育苗土地,但严禁扦插时施生肥。采用高床扦插,床高20厘米,宽45厘米。  相似文献   

13.
雪松在济南适生,观赏价值较高。但过去,每年要到青岛、南京等地购买苗木,由于远途运输及环境的变化,成活率很低,损失巨大。我圃于七六年春建立科研小组,专门进行常绿树的扦插试验,几年来取得一些成绩,其中雪松扦插成活率达到90%以上。育成雪松苗几千株。现将情况汇报于下:一、扦插苗床的制做:扦插床为永久性砖砌高床。东西走向,高度50厘米,净宽100厘米,插床底部用砖平铺,砖下有通风孔道,砖上铺鸡卵石一层10厘米,上面为黄沙(稍细)作扦插基质,厚度约20厘米左右,沙面距插床顶沿,还有几公分的距离。以蛭石为扦  相似文献   

14.
<正> 毛白杨是雌雄异株树种,为了探讨雌、雄株当年生根蘖苗生物量的差异,我们进行了测定和研究。一、材料与方法试验是在我场苗圃内进行的。供试的雌株采自河北省易县西陵,雄株采自当地。用“接炮捻”的方法把两种种条分别嫁接在大关杨当年生条母上。1978年扦插,1981年春将培育的3年生雌、雄株苗出圃留根(每亩出苗量均在2000株左右)。在3块不同的留根圃地上各设固定标准地一组,每组包括相邻而且立地条件一样的雌、雄株标准地各一块,以后的管理措施亦相同。5月中旬对根蘖苗的出土数量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5.
科技简讯     
油茶大枝带叶扦插怀化县石宝公社桂鱼大队的贫下中农大搞油茶科学试验,创造了油茶大枝带叶扦插法。1973年春扦插121株,成活110株,成活率达90%,扦插后当年即发出5—10条小根。1974年扦插枝条上的春梢生长良好,一般发新枝20多枝,多的达55枝;春枝平均长8.4厘米,最长的19厘米,最短的3厘米;根系粗达1—2毫米,长14—20厘米。这个大队已大枝带叶  相似文献   

16.
本项试验于1984年春,在成武县田集镇和荷泽地区林科所同时进行。当年取得的结果是,田集镇试区平均苗高4.78米、平均地径5.56厘米,最高单株5.23米,地径6.5厘米,当年出圃率91—96%,4米以上的一级苗占82—87%;地区林科所平均苗高5.01米,平均地径7.3厘米,最高单株5.49米,地径9厘米,一级苗占91.3%。现将试验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库尔勒地区气候寒冷,早春气温低,地温回升慢,地表和地下温差大。新疆杨露地扦插育苗,由于发芽早、生根慢,容易“回芽”(死亡),致使成活率低。如待地温升高到插条生根要求时再扦插,缩短了生育期,苗质量不佳,当年出圃的合格苗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八三年春,我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催根,地膜覆盖扦插育苗获得成活率90%以上;当年苗木平均株高3.17米,最高4.67米;平均地径2.4厘米,最粗3.3厘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县旌介大队,自七○年以来,开始试验毛白杨扦插育苗,成活率极低,两次均告失败。后来看到在加杨根部芽接的一株毛白杨,生长茁壮,受到启发:能不能利用芽接扦插法繁殖毛白杨。根据这种想法,七二年早秋,在一年生的北京杨苗杆上,进行毛白杨芽接试验,共嫁接了两干个毛白杨芽,秋后扦插,今春发芽率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目前,毛白杨小树已高达一米五,长势喜人。具体做法是:一、砧木的选择: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北京杨苗作砧木。  相似文献   

19.
联邦德国黑森州苗圃利用扦插育苗的方法,每年培育挪威云杉苗9200多万株,占本州云杉造林用苗的60%,扦插成活率为95%以上,60天就可生根发芽,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插床在长15米,宽8米,棚中心高4米的塑料大棚内筑两个高0.7米的水泥池子,四周和中间留有0.4米宽的步道,池子由上至下分别放入直径0.3—0.7厘米,2—4厘米,5—8厘米的河卵石,其厚度分别为20厘米、15厘米、35厘米,池子底部四周均留有排水孔。  相似文献   

20.
浮山县苗圃于1985年春进行毛白杨斜栽埋杆育苗试验,1986年在总结试验的基础上,又用此法繁殖毛白杨苗木32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均亩产苗4100株,平均苗高1.5米,地径1.2厘米,苗木长势较好。方法是:1、母株的选取:选生长健壮、芽子饱满、根系发育好、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高的1年生苗,作为繁殖母株,放入清水中浸泡5—7天,使母株充分吸足水分,促进抑制物质转化和形成根原始体,以提高成活率。2、栽植母株:在巳深耕细整施足农家肥的圃地上,每隔40厘米划线定行距,挖栽植坑,坑的距离依母株的长度而定。于3月下旬将母株斜栽使其与地面的角度成5—10度,一株接一株地栽好,及时浇水,使土壤与母株的根系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