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秩次分析法对作物品种区试产量性能评价的有效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秩次分析法对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性能的评价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数据处理方法.利用大豆多年多点、供试材料频繁更换的中长期滚动式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事例,验证了秩次分析法在大豆品种区试中应用的有效性,用该方法筛选出的优良材料中75%通过当地品种审(认)定.  相似文献   

2.
应用不设重复的秩次分析法对国家小豆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0个品种中, 春播区JN6为高产稳产型品种,B947-27为高产不稳产品种.夏播区JH4、B947-27、JH352属于高产型品种,B947-27和JH352属于稳产型品种.  相似文献   

3.
燕麦品种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燕麦品种的鉴定、推广以及改进区试资料的评价分析方法提供依据,利用秩次分析法对2003-2005年国家燕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6个燕麦品种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品种的秩次值、环境区分指数、秩次均方等统计数的计算,比较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秩次分析法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参试的燕麦品种中蒙燕833-1-1具有优良的丰产性和较好的稳定性,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4.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描述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基本特征。Pi和Pi′是品种Vi的丰产性指数,分别表示产量低于和显著低于vi的品种的出现率;Si是品种的稳定性指数,表示vi在各种环境中的产量秩次的变异。Dj是环境或试验的鉴别力指数,表示环境Lj中品种间的显著性差数的出现率。本文以一个l0个品种l0个地点的棉花品种区试实例说明了上述非参数统计方法。该方法可供我国作物区试和农技推广工作者备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误差的来源及对区试结果的影响,探讨了区试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区试目标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邱永祥 《作物研究》1999,13(1):35-35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以下简称区试),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是鉴定新品种丰产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手段。加强区试管理,提高区试质量,对于搞好品种审定和管理,以及对新品种的选育、引进、推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娄底地区区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  相似文献   

7.
秩次分析法评价国家芝麻区试品种的产量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秩次分析法,对参加2005和2006年度国家区域试验的17个芝麻品种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在 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品种的秩次值、环境区分指数、秩次均方等统计数的计算,比较了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 性。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7个品种中驻03J-3、6120和00-51013具有最好的高产性和稳产性,与实际情况相符, 这些品种已经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秩次法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秩次分析法评价非平衡玉米区试产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川  郑祖平 《玉米科学》2005,13(4):053-055
利用中长期滚动式品种比较试验非平衡数据资料的秩次分析法,研究四川省1998~1999年杂交玉米区域试验产量性状资料,对各试验环境进行常规方差分析,并定义三个统计数:平均分级值H(1Mi)、产量秩次值H(2Mi)、环境区分指数Y(M)。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2个品种中2738、SAU97-1、78599/200H、雅941这4个属于高产稳产性强的品种;秩次分析法较经典方法更全面、更合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2006年1月15至16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2005年国家大豆品种区试年会。有关省(区、市)种子管理站(局)和国家大豆品种区试主持单位的代表,以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专业委员会部分委员和国内知名的大豆专家,共计6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05年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展示和示范工作,制定了2006年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展示和示范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秩次分析法在评价绿豆区试产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金文林教授提出的秩次分析法对国家绿豆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各试验环境进行常规方差分析,并定义三个统计数:平均分级值H1、产量秩次值H2、环境区分指数YM,并在多重比较的基础上对各参试品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自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DTOPSIS法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种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介绍了DTOPSIS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以大豆区试资料为例探讨了DTOPSIS法在农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法比单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并进一步讨论了DTOPSIS法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Modern biotechnology,based on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has made it possible to introduce new traits with great potential for crop improvement.However,concerns about unintended effects of gene transformation that possibly threaten environment or consumer health have persuaded scientists to set up pre-release tests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Assessment of‘substantial equivalence’concept that established by comparis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with a comparator with a history of safe use could ...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铁观音、黄棪、金观音和黄观音品种春茶新梢为供试材料,对其新梢生育及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的儿茶素类和嘌呤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等符合茶样儿茶素类和嘌呤碱指纹图谱构建要求。运用指纹图谱数据处理软件ChemPattern 2.0专业版对所获得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可获得较为一致的模式识别结果。在茶树新梢生育过程中,各茶样指纹图谱存在较大差异,且能与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Work in process, WIP)指纹图谱相区分;采用聚类分析法(欧氏距离-近邻法),尤其是主成分分析法(Log变换数据预处理),可实现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的品种鉴别。各茶树品种在新梢生育过程中以EGC含量变化最为明显,其次为EGCG和咖啡碱;在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则以EGCG变化较为明显,其次为EGC。儿茶素类和嘌呤碱在新梢生育过程中含量及组成的动态变化较在清香型乌龙茶制作工艺中的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适应增强的BP模型的浙江省茶叶产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999—2018年浙江省59个县市的茶叶产量数据和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提出了基于产量等级因子的自适应增强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的茶叶产量预测机制。首先分析提取了种植面积、年平均气温、3—7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等11个影响因子,然后构建浙江省茶叶产量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产量等级因子的自适应增强的BP模型算法相关系数达到0.893,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0.187和0.136。在试验数据选取方面,相较于距离预测年份较远的数据,采用临近预测年份的数据,预测精度较高。根据本研究的茶叶产量预测机制,建立了浙江省茶叶产量预测误差空间分布图,其中1级优势区的平均误差为18.32%,2级次优势区为16.73%,3级一般产区为22.69%。预测模型能够实现浙江省各县市的茶叶产量预测,对茶叶生产的宏观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因子分析法,对16个油菜品种(系)的根肿病抗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通过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分别是经济指标因子和品质指标因子,二者累计方差贡献率86.637%,可代表原5个评价因子进行综合评价.2)综合得分排名与种植效益趋势较为吻合,表明评价结果可靠有效.油菜品系18Z...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因子分析的胡椒寒害气象等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寒害发生年份气象数据及胡椒发生寒害临界温度,提取胡椒寒害的初始气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等计算后,结合胡椒实地寒害调查情况,建立以寒害气象综合指标为分类标准的胡椒寒害等级。结果表明,由因子分析降维获取的两个因子可分别解释为低温累积因子和温度降幅因子,并可将其作为分析寒害形成原因的量化指标;寒害气象综合指数可以有效表征不同寒害程度,与寒害实地调查的结果比较,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评估胡椒寒害风险提供依据,对胡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等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秩次分析法在低镉水稻品种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参加湖南省低镉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的31个早稻品种为材料,将这些品种种在15个盆栽试验环境点,获得稻米镉含量数据,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秩次分析法,对参试品种的稻米镉含量及其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筛选具有稳定低镉性状的早稻品种。结果表明,品种v20(两优早17)和v23(株两优706)属于稻米低镉性能和镉含量稳定性均较好的品种,适合一般污染区大面积种植;秩次分析法适用于低镉水稻筛选试验中品种低镉性能和镉含量稳定性评价,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Gas-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TOFM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imary metabolites and phenolic acids in rice (Oryza sativa L.), including six black cultivars and one white cultivar. A total of 52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45 primary metabolites and seven phenolic acids from rice seeds. The metabolite profiles were subjected to data mining processes, includ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HCA). PCA could fully distinguish between these cultivars. HCA of these metabolites resulted in clusters derived from common or closely related biochemical pathways. 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phenolic and shikimic acids. Projection to latent structure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wa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total phenolic content based on primary metabolite profiles from rice grain. The predictive model showed good fit and predictability. The GC-TOFMS-based metabolic profiling approach could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predict food quality and identify metabolic links in complex biological systems.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37个龙眼品种果实成熟时假种皮中可溶性糖含量,比较不同龙眼品种的糖组分特点与差异。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糖组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将37个龙眼品种进行分类。结果显示,37个龙眼品种果实假种皮在成熟时期TSS含量在16.84%~27.34%之间,假种皮中可溶性糖主要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蔗糖含量明显高于含量相当的葡萄糖和果糖。相关性分析表明,龙眼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与甜度和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甜度和总糖含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不同品种龙眼果实假种皮中蔗糖/己糖的比例可将37个龙眼品种分为蔗糖积累型、中间类型和己糖积累型。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病虫害的高光谱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冬小麦病虫害的高光谱遥感识别的可行性,在冬小麦白粉病、条锈病人工接种诱发和麦长管蚜自然危害条件下,利用ASD手持式高光谱仪,测定了冬小麦的田间光谱反射率,并经一阶微分、对数及归一化等数据变换,通过逐步判别、线性判别和分层聚类等方法时不同病虫害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选择的重要波段主要位于蓝绿区和红边区及近红外区;分层聚类法选择的波段除了常规波段外,还有红、绿波段边缘区.利用上述方法选择的波段对病虫害进行识别比原始波段具有更高的精度(90.6%),边缘区波段对病虫害的识别有重要作用,用对教-微分变换处理较其他方法处理对病虫害识别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