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了淡水白鲳与罗非鱼混养技术.通过在面积8亩的池塘混养淡水白鲳、罗非鱼鱼种,搭配鲢鱼、鳙鱼、湘鲫,投喂鲤鱼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设置1台3kw增氧机,饲养91天,结果共生产淡水白鲳3420.75kg,罗非鱼1704 kg,湘鲫500 kg,鲢鱼、鳙鱼1725 kg.平均每亩成本4567.5元,利润1882.99元,投入产出比为1:1.412.  相似文献   

2.
在面积8亩的池塘混养淡水白鲳、罗非鱼鱼种,搭配鲢、鳙、湘鲫,给淡水白鲳、罗非鱼投喂鲤鱼全价配合颗粒饲料,鲢、鳙、湘鲫不投饵。设置1台3kW增氧机,饲养91d,共生产淡水白鲳3420.75kg、罗非鱼1704kg、湘鲫500kg、鲢、鳙1725kg。每亩产量918.7kg,每亩成本4567.5元,每亩利润1882.99元,投入产出比为1∶1.412。  相似文献   

3.
6、7月份水温在25℃以上,最适宜淡水白鲳的生长,但又是鱼类流行病易暴发的阶段,因此相关渔事应围绕饲料投喂与预防疾病展开。饲料投喂:主投精饲料,青料为辅。日投饵量一定不得低于鱼体重的4%~8%。为防饲料浪费,最好设饵料台。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在鱼池旁架设颗粒饵料机,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斑点鳟鲑受精卵的孵化及苗种培育技术,从国外引进发眼卵10万粒,放入6℃淡水中适应30 min,然后逐步升温至10℃,放入孵化桶中进行流水孵化。孵化水温10~12℃,溶氧量6.0~7.5 mg/L,水流量15~20 L/min。孵出的鱼苗长到10~12日龄时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驯化,之后逐步加大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培育出斑点鳟鲑苗种8.7万尾(发眼卵的孵化率为97%,仔鱼成活率达92%),经90 d的培育,平均全长由14.25 mm增长到75.08 mm,平均体质量4.66 g,外形与成鱼相似。试验结果表明,孵化的适宜水温为10~12℃,溶氧量应保持在6.0 mg/L以上;以卤虫无节幼体作斑点鳟鲑的开口饵料是适宜的,可逐步驯化投喂配合饲料。苗种60日龄后可添加低盐井水或海水逐步提升培育水的盐度,直至完全过渡到用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5.
李振业 《齐鲁渔业》2000,17(4):30-30
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静水池塘,面积6.6亩,形状不规则,淤泥深度0.3~0.75m,正常水深可保持1m(塘埂上半部渗漏不保水),进排水比较困难,全靠水泵电力注排,pH值6~7。1.2鱼种投放5月15日和29日分别投放淡水白鲳越冬片2842尾和罗非鱼种146kg,6月26日投放体长为 3~5cm的草鱼夏花3 000尾。1.3饵料投喂整个试验中所投饵料均为淡水白鲳专用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29.0%,未投喂青饲料。投饵初期进行了定点驯食,使淡水白鲳、罗非鱼形成上浮水面集群摄食的条件反射。投饵采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态实验方法研究温度、盐度、底质、饵料及与不同生物混养对体质量1.11~1.19 g的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幼螠成活和生长的影响。单环刺螠幼螠饲养在50 cm×40 cm×35 cm的塑料箱中,每箱15个,加入5 L盐度25的海水,底质为40目沙,投喂螺旋藻粉+鼠尾藻粉+海参开口料混合饵料(2 mg/个幼螠),水温控制在10℃、15℃、20℃、25℃和30℃。盐度实验中,水温为20℃,盐度为15、20、25、30和35,其余同上。底质实验中,设无底质、泥、泥沙、天然海沙、40目和60目沙6个处理组,盐度25,水温20℃,混合投喂藻粉,其余同上。饵料实验设置螺旋藻粉(投喂量为6 mg/个幼螠)、混合藻液(小新月菱形藻和扁藻按投喂量各3m L/个幼螠)、螺旋藻粉+混合藻液(螺旋藻粉投喂量为3 mg/个幼螠,小新月菱形藻和扁藻按投喂量各1.5 m L/个幼螠)、混合藻液+海参开口料(海参开口料投喂量为3 mg/个幼螠,小新月菱形藻和扁藻按投喂量各1.5 m L/个幼螠)、混合藻粉(螺旋藻粉+鼠尾藻粉+海参开口料3种饵料投喂量均为2 mg/个幼螠)共5个饵料处理组...  相似文献   

7.
报刊要闻     
《河北渔业》1993,(6):41-43
<正> 鱼鳖混养技术无锡县吴全坤等于1989~1992年进行鱼鳖混养试验,试验地面积0.47公顷,水深3m,池底加防逃设施。1990年共放鳖种183.50kg,1991年共放鱼种2190.50kg,其中青鱼占27%,草鱼20%,鲢鳙鱼26%,鲤鳊鲫27%;1991年放鱼种2447.50kg,其中青鱼占27.8%,草鱼21%,鲢鳙鱼19.5%,鲤鳊鲫31.7%。除投喂常规鱼饵料外,还要增加螺蚬的投喂量来满足鳖的摄食需要。另外,鳖饵料选用野杂鱼、死鱼及屠宰场下脚料等。试验结果如下:1990年共产鲜鱼9313kg,净  相似文献   

8.
凤凰温泉位于江浦县汤泉镇凤凰村,泉眼水温42℃,利用此温泉进行罗非鱼越冬保种,早已取得成功。近两年我们又用此温泉水进行淡水白鲳越冬,效果也较好。用于淡水白鲳越冬的1号池紧靠温泉池,池水通过明沟流入,面积810平方米,水深1.3米,经清除淤泥,平整池底及生石灰清池后即放温泉水入池冷却,于9月下旬至10月初放入规格为2.5~3.5厘米的淡水白鲳鱼种16.2万尾。10月份,加强投喂管理,每天定点投喂3次,日投喂量约占  相似文献   

9.
黄恒章 《内陆水产》2008,33(4):12-13
2007年,松溪县水技站在岩洞鱼场0.4hm2的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与奥尼罗非鱼混养试验,取得了不错的养殖效果。1材料与方法1.1鱼类介绍1.1.1淡水白鲳生活习性淡水白鲳栖息在中、下水层,具集群性,能耐0.48mg/L低氧;最适pH值6.2~7.5。16℃开始正常吃食,生长温度为21%~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淡水白鲳不耐低温,夏花鱼种饲养水温必须保证17℃以上,水温12℃时,大部分成鱼失去平衡,低于8℃死亡。为杂食性鱼类,以蚕食方式摄食。仔鱼阶段摄食浮游生物为主,幼鱼也食有机碎屑和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蒲公英提取物对鲤鱼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并确定蒲公英提取物在鲤鱼养殖中的最适添加量。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鲤鱼1000尾按照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250尾鲤鱼。对照组鲤鱼投喂基础饵料,试验1组鲤鱼投喂基础饵料+50 mg/kg的蒲公英提取物,试验2组鲤鱼投喂基础饵料+100 mg/kg的蒲公英提取物,试验3组鲤鱼投喂基础饵料+200 mg/kg的蒲公英提取物。试验周期为9周,其中预饲期1周,正式试验期8周。试验结束,采集各组鲤鱼血液,检测血清免疫指标。结果表明,试验2组鲤鱼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M、补体C4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鲤鱼血清中补体C3含量及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表明,在鲤鱼生产中使用蒲公英提取物可以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且蒲公英提取物的最适添加量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11.
从虾卵受精到蚤状幼体孵化出膜,这一段时期称为虾卵孵化期。搞好虾卵孵化期的培育,提高虾卵孵化率,是罗氏沼虾人工繁殖的关键,怎样提高虾卵孵化率呢?其技术关键如下: 1.搞好抱卵虾的饲养。抱卵虾应在蚤状幼体培育槽内单独进行饲养,每天投喂新鲜碎鱼肉、碎蚌肉、螺蛳肉等营养较丰富的动物性饵料,投喂量以第2天早上稍有剩余为宜。并经常要除掉池中污物残饵,防止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2.
在闽西北山区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每hm2放养300万~375万尾水花,放苗后前10d投喂豆浆或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经20~25d培育,鱼种规格可达4.0cm以上,该密度范围适合淡水白鲳夏花鱼种的短期培育。采取生石灰消毒池塘,鱼苗培育成活率低于70%,使用漂白粉消毒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放苗后前期投喂蛋黄的平均成活率可达91.6%,投喂豆浆的只有83.3%。采取漂白粉消毒、清水下塘、前期投喂蛋黄后期投喂鳗鱼饲料的技术措施培育淡水白鲳夏花鱼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淡水白鲳属热带性鱼类、适温范围为12~35℃,最适水温为28~30℃,最低临界温度为8℃。淡水白鲳耐低氧、食性广、生长快、病害少,适合于作为套养品种,它与花白鲢、罗非鱼在池中混养,能抑制池中绿藻的繁殖,提高池中成鱼的产量。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1 鱼池清整 在放养前1个月左右将鱼池曝晒并用1125~2250kg/hm~2生石灰或225kg/hm~2漂白粉进行消毒,杀死野杂鱼、各种虫卵和病原菌。2 施肥 池塘清整10天后放水、施肥,以繁殖浮  相似文献   

14.
网箱混养罗非鱼和鲤鱼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罗非鱼、鲤鱼网箱混养的规格、密度、饵料配制、投喂技术、水体负荷能力对鱼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33.33m2网箱,3年累计产鱼90239kg,年均30079kg,平均单产90.2kg/m2。平均饵料系数2.6。  相似文献   

15.
根据淡水白鲳的营养需求,提出维生素预混料配方(维生素添加剂)和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矿物质添加剂),与淡水白鲳基础日料配方,构成一套全价性的淡水白鲳用高效饲料配方,研制的饲料在工厂化封闭式内循环水体中单养条件下养殖淡水白鲳成鱼,经过170天的精心饲养管理,饲料系数平均为 1.89,其中:102#添加剂投喂的饲料系数平均为1.70。淡水白鲳平均规格达到873克,平均净产15.8kg/米^2。  相似文献   

16.
在水温22.8~24.6℃,盐度24~25,pH 7.82~8.36的条件下,研究了培育密度及饵料种类对四角蛤蜊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培育密度(5、10、15、20、30个/ml)下,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30个/ml试验组幼虫不能发育至匍匐幼虫;5、10、15、20个/ml试验组幼虫的变态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各阶段的发育时间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不同的饵料种类及投喂方式,即单独投喂金藻(J)、小球藻(Q)与混合投喂[JQ11(J:Q=1:1)、JQ12(J:Q=1:2)、JQ21(J:Q=2:1)]对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变态率及幼虫各阶段发育时间的影响也不同,单独投喂效果较差,混合投喂效果相对较好.在四角蛤蜊苗种生产过程中,培育密度10个/ml较为合理,且混合投喂比单独投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盐碱地池塘4种养殖模式的鱼产量及负荷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氯化物型盐碱地池塘中 ,采用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对鲤、草鱼、罗非鱼和淡水白鲳等 4种鱼类混养模式的鱼产量、负荷力和搭配比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4种养殖模式中吃食性鱼类的日增重率和收获规格都随其本身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而鲢、鳙的日增重率和收获规格则随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吃食性鱼类的日增重率以淡水白鲳最快 ,草鱼生长最慢 ;吃食性鱼类的净产量为鲤模式 (CC) >罗非鱼模式 (TH) >淡水白鲳模式 (FP) >草鱼模式 (GC) ,混养的鲢在各种模式中的产量顺序为CC >GC >TH >FP ,鳙为CC >GC >FP >TH。CC、GC、TH、FP模式的总净产量分别为 4 .0 2~ 6 .5 5、3.0 5~ 5 .2 6、3.4 5~ 5 .86、2 .99~ 5 .34g/ (m2 ·d) ;FP、CC、TH、GC模式的负荷力分别为 0 .6 0 4、0 .4 92、0 .4 37和 0 .4 30kg/m2 。  相似文献   

18.
渔业生物学     
进行3次连续的长期试验,研究用糖和脂肪替代饵料中蛋白质对庸鲽的影响。用9种不同的干颗粒饵料投喂鱼,其蛋白质、糖和脂肪含量分别为410~719,14~269和126~325 g/kg 饵料。试验开始时鱼体重为5~7g,试验持续14~17个月,结束时鱼体重达到400~600 g。在试验期间,各组鱼生长情况和饵料转换效率均很好,日增长率为0.87%~1.04%,饵料系数(体增重/投喂量)为0.99~1.50。在250 g/kg 脂肪饵料中,当饵料含糖量从269降至31 g/kg,同时,饵料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投喂沉、浮性颗粒饵料对淡水石斑生长指标和养殖效益进行了比较。投喂浮性颗粒饵料组比投喂沉性颗粒饵料组平均尾增重高15.4%,平均增重率高15.3%。投喂沉、浮性颗粒饵料对淡水石斑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投喂浮性饵料组比投喂沉性颗粒饵料组节约养殖用水50%,投喂沉性颗粒饵料组平均饵料成本比投喂浮性颗粒饵料组高7.5%。  相似文献   

20.
淡水青虾幼体饵料及投喂技术周天喜秦志平万正发马军卿李兵兵(湖北省黄冈地区水产科学研究所,黄州436100)目前淡水青虾的苗种培育尚处于试验阶段。其中饵料及其投喂是较为关键的技术。本文介绍利用天然浮游动物饵料并加喂其它人工饵料的技术。1饵料种类及制作幼体变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