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有害生物持续治理看天敌的保护和增殖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严毓骅近年来,在防治各种主要农林害虫中主要倾向是过多地依赖化学农药,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广谱性杀虫剂,致使这些害虫再度猖獗。其主要原因是害虫产生抗药性,以及农林生态系中天敌极度贫瘠。因此,在害虫...  相似文献   

2.
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防治农林害虫是目前生产上应用效果最好的生防技术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可能会大量杀伤天敌,因而进行杀虫剂对昆虫天敌的安全性评估,明确各药剂对天敌的安全性,就可以合理选择药剂,通过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最合理结合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文章就寄生性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及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协调性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防治农林害虫是目前生产上应用效果最好的生防技术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可能会大量杀伤天敌,因而进行杀虫剂对昆虫天敌的安全性评估,明确各药剂对天敌的安全性,就可以合理选择药剂,通过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最合理结合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文章就寄生性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及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协调性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作为农业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化学防治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等优点。但同时化学农药如果不科学合理使用,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如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危害非靶标生物安全等。这些危害不仅会影响农产品质量,进而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还会破坏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了使化学农药在使用中更加安全,不对非靶标生物健康产生危害,保障生产者、消费者的健康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研制杀虫剂中强调选择性、抗药性也是减少杀虫剂对防治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抗药性机制复杂,其中靶标不敏感性和代谢增强是当前研究较为深入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了杀虫剂的选择性和害虫抗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化学农药长期泛滥使用,一些害虫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人为加大药剂浓度和药液使用量不但增加防治成本、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而且在防治过程中大量天敌被杀死,害虫活动更加猖獗,农药残留污染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为害人类建康。目前甲胺磷等5种高剧毒农药已全面禁止使用,但任何一种杀虫剂对农产品都会造成农药残留,对蔬菜质量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源农药的研究发展迅速,它已成为重要的杀虫剂,而B.t和阿维菌素是当今防治技术中应用最广的两种微生物源药剂,它们的杀虫机理都是使害虫生病死亡.尽管其应用效果受环境影响大,防治暴发性害虫差,但因其生物活性高,不容易产生抗药性,选择性强,不伤害天敌、对人畜毒性低,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绿色生产基地首选的无公害农药.  相似文献   

7.
病虫为害是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害虫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肠道微生物对天敌昆虫和害虫的繁殖和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多样性及功能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为深入理解害虫暴发成灾机制,以及探索高效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药剂对水稻害虫协调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和目的天敌控制特别是占捕食性天敌80%的农田蜘蛛,是抑制害虫猖獗的重要因素。徐州地区农科所报导,当蛛虫比值在6.4以上时,能有效地抑制稻纵卷叶螟的为害,田间卷叶率可控制在2.25—6.88%之内(1980)。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和湘阴县报导,早、中、晚稻稻飞虱,一般蛛虫比在1:4—1:9以内,可不必用药防治。同时指出控制用药,保护了蜘蛛,也同时保护了其他天敌(1983)。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有机氯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对天敌的杀伤力和对环境污染而逐步停用,被其他有机磷、有机氮和仿生农药所取代。当前在水稻害虫防治时,对杀虫剂的选择,既要着眼于对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又  相似文献   

9.
在有些果园中,农药用得越来越多,虫害却越来越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用药不当,杀伤了害虫天敌,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如应用广谱杀虫剂、反复连续用药、任意加大农药使用浓度等,均会破坏生态平衡,增强害虫抗药性.要提高果园害虫防治效果,应掌握两个原则:  相似文献   

10.
植食性害虫及其天敌的定向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害虫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营养层关系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综述了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天敌对猎物的定向机制,以期为害虫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