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新近杂交培育的6个灌木柳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0 ~ 3 g·L-1范围内不同质量浓度氯化钠胁迫对灌木柳无性系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氯化钠胁迫(1 ~ 2 g·L-1)对根长、根生物量无显著影响,高质量浓度氯化钠胁迫(3 g·L-1)使根长、根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在氯化钠胁迫处理下,苗高、茎叶生物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低于对照,并随着氯化钠质量浓度提高下降幅度加大(P<0.05)。供试灌木柳无性系中,JW2345和JW2372无性系生长和光合作用受氯化钠胁迫影响最小,耐盐性相对较强;JW1065和JW2334无性系受氯化钠胁迫影响最大,耐盐性相对较弱。图4表3参19  相似文献   

2.
灌木柳无性系苗期耐盐性指标的筛选和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个灌木柳无性系,研究其耐盐性和有关耐盐性的评价指标。在苗期盐(NaCl)胁迫条件下,测定了苗高、根长、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等10项与耐盐性相关的生长和生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和指标筛选,结果表明,苗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蒸腾速率等3项指标可作为灌木柳无性系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根据综合评价值比较,6个品种的耐盐性依次为JW2345>JW2372>JW22-2>JW51-3>JW1065>JW2334;6个品种的耐盐性预测值(VP)与综合评价值(D)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高生物量灌木柳无性系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木柳是国外用于生物能源林培育的主要品种之一,收集了20多种生物量较高或适应性较强的灌木柳树种质资源,根据适应性和生长性状互补的原则选择杂交组合,开展了人工杂交330个组合,通过多年连续的测定,筛选了一批子代无性系用于区域性试验,优选了3个高产无性系,分别是2345、52-2和20,他们的生长量均超过目前生产品种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盐胁迫对柳树叶PSⅡ的影响机理及其耐盐性,以两个耐盐性差异显著的灌木柳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水培法培养幼苗,盐胁迫(NaCl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 mmol· L-1)处理幼苗7 d,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盐胁迫对柳树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抑制了灌木柳生长,且灌木柳无性系JW2345受抑制程度小于无性系JW2367;盐胁迫下灌木柳Fv/Fm 荧光图变化明显,荧光参数Fv/Fm、Fm、F′v/F′m 和ΦP,SⅡ值均显著下降,qP 则有所上升,但耐盐型JW2345的变化幅度均明显低于盐敏感型JW2367,叶片的损伤情况也符合此规律;经50 mmol· L-1 NaCl处理能显著提高耐盐型JW2345的NP,Q值,而100、150和200 mmol· L-1 NaCl处理对其NP,Q无明显影响,与此同时,盐胁迫下Fo 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灌木柳无性系扦插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整地、扦插前准备、栽植、田间管理、平茬等方面内容,以为增加农民收入、培育高生物量灌木柳能源林及产业化应用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51种柳树优良无性系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其光合-光响应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开始增加时,各无性系间差异较小,但随着光强增加,各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达到最高点后呈非线性缓慢减小,其中柳Q43、柳Q31和柳SH48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51种柳树优良无性系中柳Q43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为32.50 μmol/(m2·s),绵毛柳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仅为11.74 μmol/(m2·s);柳2462的暗呼吸速率较小,仅为0.43 μmol/(m2·s),垂柳109的暗呼吸速率要高于其8倍;柳84和柳2642光补偿点较低,为7.47和8.70 μmol/(m2·s);加拿大柳的光饱和点最高,为1 996.48 μmol/(m2·s)。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4个光合-光响应特征参数综合为2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可达81.494%。根据2个主成分的值将51种柳树无性系分为4类,并利用4类柳树株高和基径的年生长量对主成分分析的分类结果进行验证,认为第Ⅰ类柳树对光的利用范围最广,对环境适应能力最强,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年生长量最大,为优良的高光效品种。   相似文献   

7.
欧洲黑杨无性系抗旱性综合鉴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34个引种欧洲黑杨无性系及107杨、陕林3号2个对照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无性系的生理和生长差异进行分析.建立了抗旱性筛选的指标体系,对无性系抗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各无性系在各项指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以净光合速率、单叶面骀积、苗高、生物量、渗透调节能力和细胞质膜透性6项指标作为无性系抗旱性筛选的综合鉴定指标.采用加权排序方法(TOPSIS法)对无性系抗旱能力进行评价,综合抗旱性较强的无性系包括N9、N15、N19、N89、N91.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美洲黑杨的抗旱能力,以10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及‘69杨’‘陕林3号’2个对照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的生理和生长差异进行分析。各无性系在各项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以净光合速率、地径、苗高、生物量、渗透调节能力和细胞质膜透性作为无性系抗旱性筛选的综合评价指标,采用TOPSIS法对无性系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抗旱性较强的无性系为‘秦黑杨1号’‘秦黑杨2号’‘田纳西美3’‘14-苏8’‘St-123’。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不同藏柳无性系的田间栽培差异,选择长势优良的藏柳无性系,为青海省灌木柳的良种选育奠定基础,本试验以2种一年生藏柳无性系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塔尺和LCPRO+光合仪对它们的生长节律和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及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藏柳无性系苗木的生长呈"S"型,有芽无性系生长量大于无芽无性系生长量,栽培密度大,高生长量越大,栽培密度越小,地径生长量大。藏柳无性系苗木的光合速率增长趋势与株行距相关,株行距30cm×60cm的藏柳无性系苗木的峰值出现在14点左右,20cm×60cm的藏柳无性系苗木的峰值出现在13点左右;蒸腾速率增长趋势比较平稳,峰值基本上出现在13点左右;胞间CO_2浓度早上9点最高,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胞间CO_2浓度逐渐下降,12点左右降到最低;2个藏柳无性系苗木的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双峰"型,10点左右出现第一峰值,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湿度的降低,13点左右出现第2高峰。  相似文献   

10.
经过9a的比较试验,从371个毛的杨无性系中选出5个优良无性系,对5个无性系生长性状,生物量,叶的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选无性系7a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比对照分别提高25%~37%,108.7%~141.3%,432%~578%,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叶的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比对照分别提高119.8%~507.2%,20.8%~67.0%,219.8%~53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