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认知语言学流派中的新理论:体验构式语法。体验构式语法是夏威夷大学语言学系的Benjamin Bergen和伯克利国际计算机科学所的Nancy Chang等人最近几年提出的一个语言理解的形式模型。它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处理语言为目标,综合了不同语言学理论优势而提出,是认知语言学形式化与应用化的一个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理论和语言学融合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产物,认知语言学对于解决日语教学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本文探讨如何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基础日语教学当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 /背景”理论来解释及物动词的宾语代入现象和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现象。文章认为 ,后景与背景的不同凸显程度 ,说话者的认知详细程度以及对图形、背景和后景的主观选择差异 ,是宾语代入现象产生的认知动因。  相似文献   

4.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范畴包含在人类的心理范畴内,两者都是建立在具体经验基础之上的,同时又会受到人们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的限制。在英语空间介词的学习中,认知语言学能够为二语习得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对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及英语空间介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就认知语言学角度的英语空间介词学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都具有的对其他文本吸收和转化的性质。文本的这种性质对于作者和读者都有重要意义。但文本交织在一起呈现的关系无疑是复杂的。文章选取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运用心理空间理论对互文性的认知机制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6.
涉身语言认知思想是认知语言学上的一种创新。针对传统认知语言学"语言内在论"和"天赋论"等理论的局限性,以拉可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涉身语言认知思想,从身体维度对语言认知机制给予了新的解读。这种以"大脑、身体和环境"共同参与的语言的认知模式对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能够为解决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和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给予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焦点-背景(Figure-Ground)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解释认知空间关系如英汉空间方位词、英汉存现句、写景诗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该理论也存在不足,如焦点和背景的划分、不同语言在空间描述上的空间认知差异等问题。本研究拟针对焦点-背景理论解释语言认知空间关系的优势和不足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英语隐转喻型N+N复合词的语义构建不是随机的,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的.根据Benczes提出的概念隐喻和转喻作用于英语N+N复合名词的方式,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和理想认知模型理论以及概念整合理论系统分析这类复合词语义构建的认知规则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对空间的再审视:建筑师评议建筑空间的比喻性话语》一书的述评,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即隐喻研究的情景化和话语化,并对认知语言学未来发展的研究路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将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见解同话语分析的程序结合起来以便广泛地考察隐喻在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80年,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柯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L&J)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并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观点.1987年,莱柯夫进一步论述了概念的体验基础和思维的隐喻性特征.1999年,L&J再次合作,将其长期以来的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抽象,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现在认知的无意识性,心智的体验性和思维的隐喻性.这三个基本特征不但构成研究人类思维和语言的认知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而且也构成了区分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基础.他的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以“五四”文化语境为视角,从翻译选材、译语选择和翻译方法三个方而对徐志摩的翻译活动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说明特定时代文化语境是如何作用于译者的翻译实践活动的,从而对徐志摩的翻译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最后就文化语境提出我们进行翻译批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个案,论述文学理论教学必须与文学阅读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文学理论教与学的质量。文化诗学理论视野下的文学批评的研究路径首先应从文本的诗意解读入手;其次,从艺术形式背后探究文本传达的审美理想和作者的审美心理;再者,从作者的审美理想挖掘出文本中蕴含的时代文化语境和文化精神。以此为理论观照,解读了《十八岁出门远行》梦境化的叙事表达、“精神的真实”的审美追求以及关注个体生存状态的人文主义文化精神。学生在学习文化诗学相关理论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其理论来进行实际的文本批评。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这正是在特定的经济思维主导下进行的。经济思维不仅影响经济建 设,而且影响到社会、文化乃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运动休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而运动休闲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紧密联系才能真正得到发展。现代经济思维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的思维,因此 对运动休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身世之谜在<汤姆@琼斯>中起着表现主题、结构全书的重要作用.对身份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作者对虚伪社会与道德的批判及对真善美的憧憬,对后代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聚居在清水江流域的北部侗族,历史上深受荆楚文化的影响,其民族传统文化总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中发展,在历史上几次大的社会转型中,其文化生态并没有失衡,而是从中得到升华发展.通过对北侗农业生产、宗祠和民居、大戏与阳戏、谱牒制度文化、婚俗、宗教信仰、祭祀与丧葬仪式等文化生态的地方性知识研究,揭示北侗民族文化生态的特质,对正确处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把柳宗元诗文中有代表意义的礼文学作品与具体的传统礼制礼义结合起来赏析,为认识柳宗元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课堂评价言语行为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行为即时实施评价的一种言语行为,包括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性质和量级、语言形式等因素,具有致歉、夸赞、表扬、认同、建议、指瑕、批评等七种基本模式,不同类型的模式所采用的语用策略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鲁迅对目连戏终生都怀着诚挚的喜爱之情.在某种意味上,鲁迅也是一个"目连",历史赋予他的负罪感是如此强烈,以致于他必须用一生的挣扎与抗争来证明.与此同时,鲁迅的自我拯救显得更为深刻、复杂,这种基于自身心灵世界的绝望拯救,既是鲁迅对"目连"式负罪与拯救的超越之处,又注定了鲁迅一生都无法消除其生命的内在紧张和焦灼.  相似文献   

19.
革命历史剧是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现象,是集体记忆的影像载体。革命历史剧的流行是现实社会语境下官方意志和民众心态的不谋而合。在当下社会大众传播语境中,革命历史剧从叙事框架、人物塑造和细节描摹的三个层面进行流行式的文本创新,迎合观众对不同时空历史情境的参与渴求,从而凝聚共识,达成集体认同,完成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沈敏  周永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86-21888
归纳了景观审美的基本属性,即体验性、文化性、象征性、偏好性、结构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景观的审美层次和审美偏好,指出划分文化群体及其文化规则可有助于景观审美研究,而旅游景观的异质文化是旅游景观审美的动力源泉,优化旅游景观审美结构可以提升旅游景观审美质量。根据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探讨了旅游景观的审美结构,认为其包括"空间-尺度"维、"时间-历史"维、"机制-功能"维。在结构主义美学的指导下,从维度结构与文化偏好、大众审美与市场导向、符号象征与文化价值方面提出了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