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在当代中国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许多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因此,应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及现实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我国建国60多年来,不断结合国内现实情况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制定本国的分配政策。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王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援引《资本论》原著阐述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第二部分,分析劳动价值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灵活应用。第三部分,探讨了劳动价值论在我国“十二五”经济政策中的最新体现。  相似文献   

3.
人类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由此产生了知识价值论。事实上 ,劳动依然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因此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并未过时。知识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内涵及与若干国家发展规模对比差距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除原计划体制外,还在于对“劳动价值论”缺乏全面、科学的理解,致使长期来整体上忽视和否认第三产业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作者认为:应把“劳务价值论”作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加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5.
生产劳动概念以往常被局限在劳动价值论及经济学领域来探讨,导致生产劳动的哲学批判维度遭受忽视和低估。事实上,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具有存在论视野,生产劳动具有历史性,放置在资本主义语境中,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则具有特殊性,并不具有永恒性,其必然会被共产主义劳动所取代。马克思给出生产劳动的科学内涵,揭示生产劳动的经验维度,分析工人在生产劳动中的矛盾和机制,并给出解决生产劳动问题的实践道路。中国当代劳动精神的塑造,需秉承马克思思想传统,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加以积极建构。  相似文献   

6.
以西方投资项目评估基本理论的争论为背景,从我国投资项目评估工作的现实出发,根据项目评估的方法、层次、核心和目标,运用逻辑演绎、因果论证的方法,确认在我国新经济体制下,投资项目评估应建立在市场经济理论、福利经济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现代投资理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以西方投资项目评估基本理论的争论为背景,从我国投资项目评估工作的现实出发,根据项目评估的方法、层次,核心和目标,运用逻辑演绎、因果论证的方法,确认在我国新经济体制下,投资项目评估应建立在市场经济理论、福利经济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现代投资理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是钱伯海教授于 1993年首次提出的 ,理论界围绕此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们在广泛查阅各种资料和对《资本论》的重读中发现 ,实际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是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价值规律和西方的市场均衡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在市场交换过程中的形成过程,证明了剪刀差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品的供给不足。并在剖析现行剪刀差计算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根据工人实际得到的货币工资总额,应是工人在参与生产中应获取的工资与在工农产品交换过程中工人所获得的额外收益之和这一关系,建立了新的剪刀差计算体系。  相似文献   

10.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对国家的发展与制约上来反对机会主义的纲领,奠定了社会主义革命纲领的坚实基础。文中关于价值创造、财富创造及二者间关系的论述,对我国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认识与深化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相关论述为依据,就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展开分析,以增强对二者内涵的准确把握,从而利于我们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和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价值观内含着四个基本点,一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标准;二是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价值评判原则,以人民为价值评判主体;三是坚持价值与真理相统一;四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途径制定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意味着立足于市场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但是,一些问题困扰着评估实践,选择哪些指标用于评估就是难题之一。评估存量还是流量,选择指标时应遵循的原则,也必须事先得到明确界定。本研究应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评估本身应遵循的范畴和原则,以及应当选取的价值类型和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市九乡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2003与2009年2景QuickBird影像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探讨了城市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09年,九乡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2.59%,而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聚集性增强;生态服务价值的高-高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上游,低-低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下游的仙林大学城一带;九乡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发生了明显变化,下游仙林大学城一带低-低分布区快速扩张,而高-高分布区仅在九乡河源头及下游的局部区域有所增加;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空间自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尺度效应,随着研究尺度增大,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九乡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及其变化主要是由土地开发利用引起,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4.
供给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本文把这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现阶段实际,阐述了限制农产品产量不能增加中国农民收入,只有转移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劳动力中,发展区域优势行业、畜牧、水产养殖业,加大劳动力输出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乡镇企业的效益,才能使中国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法的价值这一概念,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不断的进行追求和探讨,在法律发展史上对法的价值一词的论证、推理、运用,都是法学家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而环境刑法学作为法学研究的一个理论分支,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究竟应该追求一个什么样的价值理念才能够满足我们的发展需要,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完善我国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理论,为我国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研究做贡献。本文旨在通过明确环境刑法的价值观念,确定环境刑法的价值目标,协调环境刑法的价值内容,深化环境刑法的理论研究,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森林资源货币计量中的价值论基础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作者指出,森林资源的货币计量,既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核算其功能价值,也可以在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核算其效益价值.森林资源功能包括物质产品功能和环境服务功能,其价值构成统一为包括土地价值在内的社会平均营林成本,而不包括各种效益价值.否则会形成重复计算.森林资源效益包括物质产品效益和环境服务效益,前者的价值表现为木材等物质产品的市场平均价格,后者的价值表现为森林环境功能被社会实际利用后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及社会利益.土地资源价值不应核算在效益价值内,否则也会形成重复计算.没有被社会实际利用的森林资源功能不产生森林资源效益.森林资源的功能能否转化为效益,不仅取决于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森林资源利用方式,还取决于不同森林资源功能的市场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采用宅基地功能价值理论,从宅基地4大功能维度构建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价值体系,建立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并以全国10 省20 个村庄1 242 个农户的问卷调研数据为依据,实证分析不同类型村庄农民对宅基地功能需求的差异,将宅基地功能需求率作为修正系数引入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实证测算集聚提升类村庄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镇西冯村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研究发现:1)宅基地住房保障功能、生产经营功能、经济财产功能和情感传承功能的经济效用是宅基地退出补偿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2)宅基地的住房保障价值可通过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廉租房补贴测算,宅基地生产经营价值可通过农户从事分散式畜禽养殖收益测算,宅基地经济财产价值可通过宅基地用途转变收益测算,情感传承价值可通过农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测算;3)依据功能价值论测算的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高于实践中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因此,国家需依据功能价值论制定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指导意见,以不同类型村庄农民宅基地功能需求差异为基础,制定差异化的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土家著名史诗<摆手歌>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根据族源、迁徒、民族英雄以及"蛮夷"文化之荟萃的探索,论述其民族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区的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影响,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对邛崃市孔明乡土地整理项目区不同整理类型土壤肥力保持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为该地区土地整理决策、土地整理质量与效益评价等提供定量依据.结果表明,土壤肥力保持每公顷累积价值土地开发区为1.51万元,土地复垦区1.85万元,土地整理区0.49万元.土地复垦区积累价值率达到147.2%,远大于开发区和整理区,这一结果与复垦区土壤全部通过客土改造有关.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土壤肥力保持总价值增加了733.88万元,其来源一是新增耕地面积,二是农地地力的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效费比分别为开发区0.05,复垦区0.09,整理区0.46,效益以土地整理区最高.说明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地力为主要特征的土地整理类型投资少,土壤肥力保持效益高,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